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抗磨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颜皓 梁海萍 张法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102,106,共4页
采用四球机、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了加入清净剂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前后油品抗磨性能的变化;并采用SEM和EDS分析了摩擦副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有助于增加油品的润滑性能,并且随着加入量... 采用四球机、高频往复试验机(HFRR),考察了加入清净剂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T115B)前后油品抗磨性能的变化;并采用SEM和EDS分析了摩擦副表面的形貌和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有助于增加油品的润滑性能,并且随着加入量的增加,抗磨性能逐渐增加;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中的S元素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金属硫化物,从而提高了油品的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净剂 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 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中聚合物防腐抗磨复合涂层 被引量:2
2
作者 蔺世杰 郑少梅 +2 位作者 车清论 赵福燕 张嘎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6-150,共5页
近年来,现代船舶和海洋作业平台等高端装备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运动结构直接采用海水作为润滑剂,以简化运动机构的润滑与密封设计,并避免因润滑油泄露引起的水资源污染。然而,在海水介质中,材料的腐蚀、磨损以及两者的交互促进作用,... 近年来,现代船舶和海洋作业平台等高端装备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运动结构直接采用海水作为润滑剂,以简化运动机构的润滑与密封设计,并避免因润滑油泄露引起的水资源污染。然而,在海水介质中,材料的腐蚀、磨损以及两者的交互促进作用,对海水润滑机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提出严峻挑战。聚合物基纳米涂层由于具有自润滑和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特点,在以上运动机构防腐和摩擦学设计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合物纳米涂层的腐蚀行为或摩擦学行为,对于防腐耐磨功能一体化的聚合物纳米涂层的公开报导较少。文章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聚合物纳米涂层防腐性能、耐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防腐耐磨功能一体化涂层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润滑 运动机构 聚合物纳米涂层 腐蚀磨损 防腐机理 减磨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石墨粉和柴油烟炱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陶涛 张祖川 +2 位作者 张旭 赵磊 蔡振兵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UTM-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面接触往复移动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25、100、175℃)下,考察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分别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进行表征,借助光镜、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 在UTM-2摩擦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球-面接触往复移动方式,在3种不同温度(25、100、175℃)下,考察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分别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进行表征,借助光镜、扫描电镜、三维形貌仪、拉曼光谱等分析其减磨特性和作用机制。原子力显微镜显示柴油烟炱粒径在20-70 nm之间,纳米石墨粉为10-30 nm,略小于烟炱粒径。质量分数0.01%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在PAO4润滑油中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可使摩擦因数降低50%-80%,磨损率减少40%-70%,其减磨机制为柴油烟炱和纳米石墨粉在磨损后的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膜,改变了摩擦界面接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添加剂 润滑 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孝禹 樊恒中 +4 位作者 黄晓鹏 胡天昌 宋俊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9-619,共11页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石墨相形态为粉体(粒径约5μm)、鳞片状(粒径445~636μm)和近球形颗粒状(粒径200~300μm)的铜/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以Al_(2)O_(3)陶瓷为摩擦副条件下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作用机制的影...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石墨相形态为粉体(粒径约5μm)、鳞片状(粒径445~636μm)和近球形颗粒状(粒径200~300μm)的铜/石墨复合材料,考察了以Al_(2)O_(3)陶瓷为摩擦副条件下石墨相形态对铜/石墨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作用机制的影响,并探讨了材料在外载作用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石墨相形态不同时,石墨相和金属铜在材料中的分布方式也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保持复合材料中石墨相含量不变的基础上,将石墨相形态从微米级粉体转变为各向异性的大块鳞片状石墨,再转变为各向同性较好的大尺寸近球形颗粒状石墨时,石墨相在材料中与金属铜形成的弱界面含量逐渐减小,金属铜的三维连续性变得更好.材料在受到外载破坏时,从石墨相与铜基体界面萌生裂纹的扩展应力可被连续金属铜及时吸收钝化,使材料抵抗裂纹破坏的能力明显提高.当石墨相为近球形颗粒状时,材料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断裂韧性和冲击韧性分别高达155.4±3.6 MPa、353.5±24.7 MPa、5.3±0.6 MPa·m^(1/2)和4.0±0.4 J/cm^(2).此外,石墨相形态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当石墨相以粉体形态存在时,石墨相与金属铜间形成的弱界面越多,铜基体的连续程度被石墨显著割裂,在摩擦力作用下割裂的铜颗粒易被剥离进入摩擦界面,与摩擦副形成“三体”磨损,导致材料的大量磨损.当石墨相以鳞片状形态存在时,石墨相的聚集程度相对增加,使得金属铜的连续程度相对提高,可避免发生类似复合粉体形态石墨材料的磨损.但是,鳞片状石墨呈大块片层状,形状各向异性,随着材料表面鳞片石墨的摩擦损耗,或者垂直于材料表面的鳞片石墨较多时,将造成摩擦副间摩擦系数较大的波动.当石墨相为近球形颗粒状时,较为均匀的石墨相空间分布状态、三维连续结构的铜基体和润滑相/承载基体呈现的软/硬交替结构使得铜/石墨复合材料具有低且平稳的摩擦系数以及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本文中以Al_(2)O_(3)栓为摩擦对偶时,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低至0.13±0.02和5.4×10^(-6)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石墨复合材料 石墨形态 三维连续结构 力学性能 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含磷添加剂PAG型齿轮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覃楚东 贺石中 +3 位作者 关浩坚 李秋秋 赵畅畅 周新聪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3-92,共10页
含磷抗磨添加剂的聚亚烷基乙二醇(PAG)型齿轮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齿轮箱中,由于其强吸水性导致油中水分含量经常偏高,威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研究水分含量对含磷酸三苯酯PAG型齿轮油性能的影响,配制水分质量分数为0~5%的油样,并对其进行... 含磷抗磨添加剂的聚亚烷基乙二醇(PAG)型齿轮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齿轮箱中,由于其强吸水性导致油中水分含量经常偏高,威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研究水分含量对含磷酸三苯酯PAG型齿轮油性能的影响,配制水分质量分数为0~5%的油样,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测试;对不同油样润滑下的钢球磨斑进行表征分析,并建立水分子、磷酸三苯酯和PAG分子三者相互作用的抗磨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水分质量分数在5%及以下时,油样的理化性能除黏度以外无明显变化;然而当水分质量分数大于2%时,油样的抗磨性能会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水分过高会导致流体层逐渐扩大,水合PAG分子膜越来越薄,造成PAG型齿轮油整体润滑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油 聚亚烷基乙二醇 磷酸三苯酯 水分含量 摩擦学性能 抗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