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1
作者 沙赟颖 刘竺云 +3 位作者 刘明源 周琳 钮晓淑 杨珊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65-69,74,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 以取代苯甲酰肼为原料,设计合成了17种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并采用1H NMR和13C NMR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西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Niveum)、番茄早疫病原菌(Alternaria solani)、烟草赤星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玉米弯孢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苹果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南瓜枯萎病原菌(Fusarium bulbigenum)、苹果腐烂病原菌(Valsa mali)、水稻稻瘟病原菌(Pyricularia oryza)、苹果轮纹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9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7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A11的活性最高,对除西瓜枯萎病原菌外的8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高于醚菌酯,其EC50均小于醚菌酯。对活性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引入-F和-Me活性基团,相应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醛苯甲酰腙类化合物 合成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涌金莲代谢组学分析及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比较
2
作者 肖静娜 唐靓 +4 位作者 徐曙 李丕睿 王茹媛 赵万里 陈雨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2,共9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anch.) C. Y. Wu ex H. W. Li]等6种芭蕉亚科(subfam. Musoideae)植物种子代谢物进行非靶向分析,并进一步对地涌金莲不同...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UPLC-Q-TOF-MS)代谢组学技术,对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Franch.) C. Y. Wu ex H. W. Li]等6种芭蕉亚科(subfam. Musoideae)植物种子代谢物进行非靶向分析,并进一步对地涌金莲不同成熟期种子及不同组织的代谢物进行靶向分析,还对7种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地涌金莲种子代谢物与芭蕉亚科另5种植物差异明显。地涌金莲与蕉麻(Musa textilis Née)之间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最少(279),与朝天蕉(Musa velutina H. Wendl. et Drude)之间的显著差异代谢物最多(429);地涌金莲与另5种植物的共有显著差异代谢物数量为63,识别鉴定出37个代谢物,其中,4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在地涌金莲种子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另5种植物。靶向分析结果显示:在地涌金莲4个成熟期种子中共鉴定到12个二芳基庚烷类显著差异代谢物,且多数化合物在黑色或深褐色种子中的相对含量最高。对地涌金莲不同组织中的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这类化合物多集中在地下组织(假茎、假茎皮、根)。抗真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2-methoxy-9-phenyl-1H-phenalen-1-one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率显著(P<0.05)高于其他化合物。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地涌金莲富含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且多数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为苯基非那烯酮类化合物,且具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涌金莲 二芳基庚烷类 苯基非那烯酮类 代谢组学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干处理对铁力木花精油成分及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杨江蓉 白雪 +3 位作者 张斌 党菱婧 张建琼 付立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79-84,共6页
为研究阴干处理对含有挥发性成分中药材的主成分组成、含量和活性是否具有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阴干处理对铁力木花精油主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0%最低抑菌浓度(MIC _(50)),研究阴干处理对铁力木花... 为研究阴干处理对含有挥发性成分中药材的主成分组成、含量和活性是否具有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阴干处理对铁力木花精油主成分及其含量的变化;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50%最低抑菌浓度(MIC _(50)),研究阴干处理对铁力木花精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阴干处理改变了铁力木花精油的主成分及含量变化;阴干处理改变了铁力木花精油对真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活性,均增加了MIC _(50);对真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 _(50)由1.392μg·mL^(-1)增加为2.248μg·mL^(-1),增幅61.49%;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 _(50)由38.811μg·mL^(-1)增加为49.451μg·mL^(-1),增幅27.41%,差异比较明显。阴干处理减弱了铁力木花精油对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干处理 铁力木花 精油主成分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底泥来源吸水链霉菌HU216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
4
作者 何云飞 王瑞俊 +6 位作者 朱礼显 陈春同 齐欢 吴漪 张立钦 王继栋 张绍勇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太湖底泥中分离得到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HU216具有广谱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硅胶、凝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质... 太湖底泥中分离得到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HU216具有广谱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硅胶、凝胶柱层析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发酵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1D,2D)等进行结构表征,鉴定为子囊霉素(ascomycin,1)、3-(1-羟丙基)苯酚(3-(1-hydroxypropyl)phenol,2)、阿比利醚(abierixin,3)、(2E,4Z)-8-羟基癸-2,4-二烯酸((2E,4Z)-8-hydroxydeca-2,4-dienoic acid,4)、库瓦烯(cuevaene A,5)和29-O-尼日利亚菌素(29-O-methylnigericin,6),并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60μg/滤纸片时,化合物1~6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3对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5.83%、75.74%和70.15%;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38%、76.63%和62.25%;对玉米圆斑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3.40%、64.22%和58.50%,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戊唑醇(36.76%);对番茄早疫病病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44.61%、34.31%和43.30%,其中化合物1和3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戊唑醇(38.54%),表现出较好的抗真菌作用。对番茄果实接种灰霉病后的防治效果测试表明,化合物1~3能有效保护番茄果实免受灰霉病危害,具有开发为新型农用抗生素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链霉菌 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K1抑制剂GSK2334470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5
作者 刘伟 张秀秀 +6 位作者 韩研春 石俊义 姜婉藤 何志强 代彬 李雅楠 王胜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8,86,共8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 侵袭性真菌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白念珠菌是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中较为常见的菌种之一.耐药性的产生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临床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开发抗耐药菌和生物被膜的新型药物.课题组通过药敏筛选实验发现化合物GSK2334470(J1)单用时对耐药白念珠菌表现一定的抑制活性(MIC值范围为32~>128μg/mL),且在较高浓度时(64~256μg/mL)能明显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损伤成熟生物被膜.进一步,通过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存活实验、纸片扩散实验、生物被膜实验等证实J1与氟康唑合用后对耐药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表现较好的协同抗菌作用,它们能协同抑制耐药白念珠菌的生长以及生物被膜的形成.初步的机制研究发现J1能增加耐药白念珠菌的细胞壁厚度,并且还能抑制其药物的外排.因此,进一步对化合物J1深入研究,有望发现新型抗耐药真菌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K1抑制剂 抗真菌活性 耐药白念珠菌 生物被膜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芳基氨基甲酸苄酯的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6
作者 杨珊珊 沙赟颖 +4 位作者 燕韦婷 郭玮璐 王洋莉 张雨墨 刘竺云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70-74,共5页
为发现更多抗真菌药物分子,设计合成16种N-芳基氨基甲酸苄酯类目标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菌丝线性生长速率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常见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以及5种高抗菌活性的目标化合物对苹果轮... 为发现更多抗真菌药物分子,设计合成16种N-芳基氨基甲酸苄酯类目标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以醚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菌丝线性生长速率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常见的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活性,以及5种高抗菌活性的目标化合物对苹果轮纹病原菌和番茄早疫病原菌的毒力。结果发现,所有目标化合物对10种供试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B11抗菌活性最高,对9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80%,对马铃薯干腐病原菌的抑制率为98.1%,对番茄早疫病原菌的EC50为7.6μg/mL。构效关系研究表明,-F和-Me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活性,是该类化合物的优势基团;-F和-Me的组合可大幅度提高活性,是优势基团叠加效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芳基氨基甲酸苄酯 植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 被引量:71
7
作者 周立刚 张颖君 +4 位作者 蔡艳 刘玉青 王锦亮 王君健 杨崇仁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29,共6页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 用琼脂扩散法对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12个黄酮和5个甾体化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实验,其中黄芩甙元(baicalein)、funkioside C和胡萝卜甙(daucosterol)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12、0.217和0.108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0.264、0.310和0.078g/L。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甾体 尖孢镰刀菌 抗真菌活性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菌株的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40
8
作者 郭建新 孙广宇 +3 位作者 张荣 李琦 权淑静 郭井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获得522株内生真菌,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 了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02株具有抗菌活性,占总数的57.85%,其中12株抗菌效果非 常明显。银杏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菌...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分离获得522株内生真菌,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 了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02株具有抗菌活性,占总数的57.85%,其中12株抗菌效果非 常明显。银杏组织中存在丰富的内生菌,不同组织内生真菌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病原真菌具有活性的内 生真菌比例较高;对大多数供试病原菌都可以筛选到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银杏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丰富的具 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对多种病原物具有抑菌活性物质筛选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银杏 抗真菌活性 分离和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制备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丛日山 袁文鹏 +4 位作者 樊廷俊 郭瑞超 宣昭 张春阳 蔡慧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964,共6页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天然抗真菌新药的开发,从冻干海参加工废液中提取了水溶性海参皂苷,并对其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水溶性海参皂苷,经Libermann Burchard反应等对提取物的性质进行鉴定后,利用管碟法对所得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所得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提取物在Molish反应、沉淀反应和泡沫实验中均为阳性,说明提取物中确含有皂苷类成分;在Libermann Burchard反应中,液体的颜色处在红色与紫色之间,显示提取物可能是1种三萜类皂苷。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浓度为0.5~4mg/mL的范围内,其抑菌活性与所用浓度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在浓度为4mg/mL时,水溶性海参皂苷对6株供试真菌抑制活性的大小依次为裂殖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白色念珠菌、葡萄炭疽病原菌、黄瓜枯萎病原菌和黑曲霉,海参皂苷对6株真菌的MIC值依次分别为0.002,0.016,0.063,0.063,0.125.0.25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水溶性海参皂苷 三萜类皂苷 抗真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毒蛋白(curcin)的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魏琴 廖毅 +3 位作者 周黎军 周锦霞 王胜华 陈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Cav.)、松赤枯病菌(Pestalotiafunerea)、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uh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为实验菌,检测了麻疯树毒蛋白(curcin)的抗真菌活性。... 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Cav.)、松赤枯病菌(Pestalotiafunerea)、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solaniKuha)、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为实验菌,检测了麻疯树毒蛋白(curcin)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5μg/mLcurcin能明显抑制菌丝生长和孢子的产生。浓度提高到50μg/mL时,水稻稻瘟病菌基本不形成孢子,对松赤枯病菌的孢子形成抑制率达83.8%。光镜下可见处理菌丝明显缩小、变形。SDS-PAGE显示,处理菌丝的蛋白质条带减少。curcin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发育的阻碍作用可能与curcin阻碍了蛋白质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麻疯树毒蛋白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抗702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9
11
作者 周云 张智平 +1 位作者 涂晓嵘 涂国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7-1133,共7页
探索农抗702的抗真菌活性。通过以农抗702为供试材料,霉菌、酵母菌以及1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测定农抗702对各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抗702对黑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啤酒酵母、产... 探索农抗702的抗真菌活性。通过以农抗702为供试材料,霉菌、酵母菌以及14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测定农抗702对各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农抗702对黑曲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最低抑菌浓度(mg/L)分别为3.3、6.5、6.5、3.3、3.3、6.5、3.3、23.8、59.64、475.4。农抗702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EC50(mg/L)和EC90(mg/L)依次是:油菜菌核病菌为0.23和1.95,葡萄炭疽病菌为0.27和2.91,车前草穗枯病菌为0.33和8.58,烟草赤星病菌为0.89和12.02,车前草菌核病菌为1.23和4.02,小麦赤霉病菌为1.40和7.38,棉花黄萎病菌为1.53和5.07,富贵竹炭疽病菌为1.73和5.61,水稻纹枯病菌为1.89和7.03,紫荆炭疽病菌为3.21和14.17,辣椒根腐病菌为3.40和20.78,交链孢病菌为4.13和22.01,稻瘟病菌为12.51和29.36,稻曲病菌为59.42和201.80。研究表明农抗702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为农抗702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试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702 农抗702 抗真菌活性 植物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粒蛋白N区抗真菌活性片段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瑞芳 张添元 +4 位作者 罗进贤 王芳宇 顾取良 甘菁菁 肖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4-67,共4页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编码人嗜铬粒蛋白N端18-76、18-66和31-76位氨基酸(CGA18-76、CGA18-66和CGA31-76)的DNA片段,将之克隆进枯草杆菌诱导型表达载体pSBPTQ,获得3种重组质粒pSC18-76、pSC18-66和pSC31-76,转... 为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利用PCR技术扩增了编码人嗜铬粒蛋白N端18-76、18-66和31-76位氨基酸(CGA18-76、CGA18-66和CGA31-76)的DNA片段,将之克隆进枯草杆菌诱导型表达载体pSBPTQ,获得3种重组质粒pSC18-76、pSC18-66和pSC31-76,转化枯草杆菌DB1342。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经蔗糖诱导后,CGA18-76、CGA18-66和CGA31-76片段分别在枯草杆菌工程菌中获得表达,产物分泌到细胞外。表达量分别为5.6 mg/L、5.3 mg/L和5.6 mg/L。利用孔穴琼脂扩散法检测表达产物的抗真菌活性,并与CGA1-76进行比较,发现CGA18-76、CGA18-66和CGA31-76对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白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并以CGA31-76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为最强,CGA18-66对除白念珠菌之外的另3种测试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CGA18-76对测试真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粒蛋白N区 枯草杆菌 抗真菌活性 活性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新疆植物的抗真菌活性(英文)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素琴 周立刚 +3 位作者 李端 唐巅 李健强 姜微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对采自新疆的黄花蒿 (Artemisiaannua)、北艾 (Artemisiavulgaris)、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盐爪爪 (Kalidiumfoliatum)和多枝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植物病原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 对采自新疆的黄花蒿 (Artemisiaannua)、北艾 (Artemisiavulgaris)、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盐爪爪 (Kalidiumfoliatum)和多枝柽柳 (Tamarixramosissima)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植物病原真菌包括番茄灰霉病菌 (Botrytiscinerea)、棉花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f .sp .vasinfectum)、稻瘟病菌(Magnaporthegrisea)、烟草黑胫病菌 (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 .nicotianae)和瓜果腐霉 (Pythiumaphani dermatum) ,其中黄花蒿对真菌菌丝生长、多枝柽柳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表现出强的抑制活性。本研究为植物病害防治和新疆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植物 抗真菌活性 提取物 病原真菌 黄花蒿 烟草黑胫病菌 北艾 梭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治滢 李绍兰 +2 位作者 周斌 杨丽源 陈有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5-37,46,共4页
从雪上一枝蒿(Aconitumbrachypodum)、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和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分离获得的162株内生真菌进行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具有抗菌活性菌株有74株,雪上一枝蒿15株,刺五加23株,大血藤36株,分别占3种植物各... 从雪上一枝蒿(Aconitumbrachypodum)、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和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分离获得的162株内生真菌进行抗真菌活性检测,结果具有抗菌活性菌株有74株,雪上一枝蒿15株,刺五加23株,大血藤36株,分别占3种植物各自内生真菌的44.12%,48.94%和44.44%。将具有抗菌活性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分属于6目、7科、23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抗真菌活性及其抑制真菌毒素的效果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柏林 张若鸿 +1 位作者 吴风亮 陈为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7,共7页
讨论了乳酸菌抗真菌的活性及其清除真菌毒素的3种可能机制,即①乳酸菌通过对霉菌生长的直接抑制,从而抑制真菌毒素的形成;②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真菌菌株或降解真菌毒素到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化合物,以此降低真菌毒素的危害;③借助乳酸菌... 讨论了乳酸菌抗真菌的活性及其清除真菌毒素的3种可能机制,即①乳酸菌通过对霉菌生长的直接抑制,从而抑制真菌毒素的形成;②通过产生代谢产物抑制真菌菌株或降解真菌毒素到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化合物,以此降低真菌毒素的危害;③借助乳酸菌细胞壁与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物理结合来清除介质中的毒素危害。乳酸菌的抗真菌活性和清除霉菌毒素的能力显然受到菌株、细胞浓度、细胞处理方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新型发酵乳菌株筛选过程中应该考虑乳酸菌菌株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清除真菌毒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抗真菌活性 真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B1 玉米赤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得坡 王发松 +1 位作者 张宏达 任三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利用 GC- MS联用技术从竹叶楠 (Phoebe faberi)叶挥发油中鉴定了 2 6个萜类化合物 ,如(Z) - (R) - (+) - 3,7,11-三甲基 - 1,6 ,10 -十二碳三烯 - 3-醇 (相对含量 39.34% )、β-丁香烯 (2 9.18% )、姜烯 (5.16 % )和氧化丁香烯 (4 .2 1... 利用 GC- MS联用技术从竹叶楠 (Phoebe faberi)叶挥发油中鉴定了 2 6个萜类化合物 ,如(Z) - (R) - (+) - 3,7,11-三甲基 - 1,6 ,10 -十二碳三烯 - 3-醇 (相对含量 39.34% )、β-丁香烯 (2 9.18% )、姜烯 (5.16 % )和氧化丁香烯 (4 .2 1% )。该挥发油具有一定的体外抗真菌活性 ,在培养基油浓度小于2 .0 μL/ m L的情况下 ,能够完全抑制新型隐球菌、申克氏孢子丝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球毛壳霉等皮肤真菌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楠 挥发油 抗真菌活性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抗真菌活性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雪淞 李盛钰 +1 位作者 何大俊 王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163,共5页
采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茄碱和查茄碱、其酸水解产物β1-查茄碱、β2-查茄碱、γ-查茄碱和β2-茄碱及其硫酸化产物6-O-硫酸查茄碱和6-O-双硫酸茄碱的抗真菌活性,分析了糖链组成和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采用平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茄碱和查茄碱、其酸水解产物β1-查茄碱、β2-查茄碱、γ-查茄碱和β2-茄碱及其硫酸化产物6-O-硫酸查茄碱和6-O-双硫酸茄碱的抗真菌活性,分析了糖链组成和结构与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糖链的单糖组成、连接方式、连接顺序和单糖数目等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 查茄碱 茄碱 抗真菌活性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BM-2菌株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桂珍 吴少杰 +3 位作者 付泓润 暴增海 王淑芳 葛平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401,共9页
从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分离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以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物活性为跟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含有4种对禾谷镰刀菌具... 从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分离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以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生物活性为跟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薄层层析和HPLC等技术,海洋放线菌菌株BM-1发酵液中含有4种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抑菌作用的活性物质,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组分Aa、Ab、Ba、Ca。采用ESI-MS、1H NMR、13C NMR等波谱分析技术,对分离量较大、活性较强的活性组分Ca进行结构鉴定,鉴定Ca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BM-2 抗真菌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蝉花抗真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徐红娟 莫志宏 +2 位作者 余佳文 毛先兵 朱华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94-797,835,共5页
通过抗真菌实验进行活性跟踪,采用NKA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两步柱色谱对蝉花中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红外、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真菌活性成分为多球壳菌素,对真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02 mg/mL。本研究为... 通过抗真菌实验进行活性跟踪,采用NKA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两步柱色谱对蝉花中抗真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红外、质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真菌活性成分为多球壳菌素,对真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02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蝉花及制备医药工业所需的多球壳菌素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花 抗真菌活性 分离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硅胶柱色谱 多球壳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枯草芽孢杆菌Bs-1产生多种抗真菌活性物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谢海平 黄晖 +2 位作者 黄登峰 汪丽 陆勇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2-123,共2页
从香港清水湾海域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抗酵母样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_1。对Bs_1产生抗生素条件的研究表明 ,Bs_1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迅速 ,但只在PDB (马铃薯葡萄糖液体 )中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粗提液... 从香港清水湾海域中分离到一株能产生抗酵母样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_1。对Bs_1产生抗生素条件的研究表明 ,Bs_1在多种培养基中生长迅速 ,但只在PDB (马铃薯葡萄糖液体 )中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 ;活性物质粗提液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酸碱度 ,12 1℃加热 15min及在pH 2和pH 10处理 2 4h仍有相当高的活性 ;对Bs_1产抗生素的营养条件和影响的理化因子进行了分析 ;最后用吸附、萃取、离子交换层析和RP_HPLC等技术对此菌的抗菌代谢产物进行纯化 ,结果发现Bs_1在PDB培养基中发酵时至少产生 3种亲水性的抗真菌活性化合物 ,三者在C18反相层析柱上的保留时间差别不大 ,对HPLC纯化后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结构的初步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含有共轭双键但无任何氨基酸残基 ,与目前已知的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抗生素都不相同 ,很可能是一种新的非肽类抗真菌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抗真菌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