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21对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明峰 翟文静 +7 位作者 邓琦 李玉明 耿丽 杨莉 吕海容 林雪梅 刘鹏江 李敬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27-632,共6页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自体AL细胞的作用,并检测CTL产生IFN-γ和TNF-α的变化。实验共分2组:实验组,在DC-CTL共培养过程中加用IL-21(200ng/ml);对照组,不加IL-21。同时对IL-21单独作用培养后成熟DC,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变化以及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TL产生率分别为:(56.73±10.21)%,(73.43±18.01)%(p<0.01);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分别为:(154.91±67.20)ng/L,(310.62±141.15)ng/L(p<0.01)和(8.77±5.09)μg/L,(15.25±6.56)μg/L(p<0.01)。在效靶比为20∶1时,两组对自体AL细胞的杀伤作用分别为(50.22±5.07)%,(75.38±9.47)%(p<0.01);IL-21作用后的成熟DC的CD1a、CD83、CD86、CD80和HLA-DR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亦没有明显不同。结论:IL-21可促进DC诱导的CTL增殖、增加IFN-γ和TNF-α产生从而增强其抗白血病作用;IL-21对成熟DC表面抗原表达及其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IL-21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树突状细胞 CTL细胞 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IL-18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的抗白血病作用
2
作者 李杰 丁艳华 +2 位作者 邵明柏 王冠军 金宁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转染IL-18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s)的抗白血病免疫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将pVAX1-IL-18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ML DCs,检测转染IL-18 DCs的IL-18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IL-18 DCs的CD80+、CD86+细胞百分... 目的:探讨转染IL-18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树突状细胞(DCs)的抗白血病免疫作用。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将pVAX1-IL-18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ML DCs,检测转染IL-18 DCs的IL-18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IL-18 DCs的CD80+、CD86+细胞百分率,并检测IL-18基因修饰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特异性CTL杀伤作用及诱导的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转染IL-18 DCs上清中IL-18的含量为(596±34.1)pg/2×106cells/48 h,而在转染空质粒DCs和DCs上清中未检测到IL-18,且转染IL-18 DCs的CD80+、CD86+细胞百分率高于转染空质粒的DCs(P<0.05)。转染IL-18的DCs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特异性CTL杀伤作用及诱导的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转染空质粒的DCs(P<0.05),且随着S/R或R/T增加,其多种免疫反应逐渐增强。结论:IL-18与DCs抗肿瘤作用具有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 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内注射IL-2重组腺病毒、IL-3重组腺病毒增强化疗药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于敏 杨建民 +2 位作者 孟沛霖 曹雪涛 章卫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对实验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大剂量化疗后,直接腹腔注射IL-2重组腺病毒(Ad-IL-2)和/或IL-3重组腺病毒(Ad-IL-3),发现腹腔注射对照腺病毒载体小鼠虽经大剂量化疗,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至骨髓、血管、肝脏及脾脏。而腹腔注射Ad-IL-2或Ad-IL-... 对实验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大剂量化疗后,直接腹腔注射IL-2重组腺病毒(Ad-IL-2)和/或IL-3重组腺病毒(Ad-IL-3),发现腹腔注射对照腺病毒载体小鼠虽经大剂量化疗,仍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浸润至骨髓、血管、肝脏及脾脏。而腹腔注射Ad-IL-2或Ad-IL-3组小鼠肿瘤生长缓慢,注射Ad-IL-2组小鼠脾NK、CTL活性显著提高,注射Ad-IL-3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杀伤活性明显提高,联合应用Ad-IL-2,Ad-IL-3组小鼠抗白血病作用最为明显,骨髓中虽然仍见白血病细胞,但可见较多正常造血细胞,且肝、脾中未见白血病细胞浸润。表明腹腔内注射Ad-IL-2和Ad-IL-3可显著增强大剂量化疗对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内注射 IL-2 重组腺病毒 IL-3 重组腺病毒 抗白血病作用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移植物抗宿主病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靖彧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移植物宿主病 相互关系 研究现状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冲击致敏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外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主鸿鹄 徐开林 +3 位作者 潘秀英 刘军权 陈复兴 黄一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为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冻融抗原 (CL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的作用 ,将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致敏 ,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 为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细胞冻融抗原 (CL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 (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的作用 ,将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致敏 ,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 ,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 (CIK +CLA DC组 ) ,与未致敏的DC +CIK(CIK +DC组 ) ,CIK组及CIK +CLA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效靶比为 2 5∶1时细胞杀伤活性最强 ,在该效靶比下 ,4组细胞对自身CML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8 8± 14 2 ) % ,(5 2 5± 9 4 ) % ,(2 0 7± 7 5 ) %和 (2 4 2± 8 7) %。CIK +CLA DC组杀伤活性最强 ,与其余 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IK +DC组比CIK组杀伤活性强 (P <0 0 1) ;CIK组与CIK +CL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IK +CLA DC组在效靶比为 2 5∶1时对自身CML细胞 ,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分别为 (6 8 8± 14 2 ) % ,(14 6± 6 2 ) %和 (12 7± 10 2 ) % ,与K5 6 2细胞和Raji细胞比较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CIK对CML患者自身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活性 ;CIK与CML DC共培养组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比CIK组强 ;CIK与CLA抗原致敏CML DC共培养组具有最强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慢性拉细胞白血病 冻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PDT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后GVHD和GVL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冉海红 潘凯丽 张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小鼠骨髓移植后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的影响。方法以ALL小鼠为模型,经致死剂量60Co照射后,对其进行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同时,静脉输注经ALA-PDT处理的供受鼠混合淋巴细胞,同时设立骨髓细胞加脾细胞移植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观察骨髓移植后受鼠的一般情况、30 d生存率、造血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肝脏等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ALA-PDT处理组小鼠30 d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造血功能恢复情况及GVHD反应均较其他各组有所改善。结论ALA-PDT能明显减轻小鼠骨髓移植后GVHD反应,并保留一定的GVL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 移植物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的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
7
作者 毛宁 周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9-24,共6页
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方法有化疗和放疗,但用这两种方法治疗后复发率很高。70年代初,人们也曾尝试过用生物治疗(如用免疫增强剂BCG等)来治疗白血病,但均因无效而告终。80年代初,随着多种具有生物治疗作用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s)、白细胞介... 治疗白血病常用的方法有化疗和放疗,但用这两种方法治疗后复发率很高。70年代初,人们也曾尝试过用生物治疗(如用免疫增强剂BCG等)来治疗白血病,但均因无效而告终。80年代初,随着多种具有生物治疗作用的细胞因子如干扰素(IFNs)、白细胞介素(ILs)的发现及重组DNA技术的成熟,白血病的生物治疗再次受到广泛重视。随着基因转移技术和正常细胞体外长期培养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基因治疗也已经起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发生 生物治疗 基因治疗 基因转移技术 细胞因子 抗白血病作用 白血病复发 复发率 细胞毒活性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