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荷化学成分及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研究
1
作者 胡辰 吴春 周光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9-666,共8页
研究木荷根茎的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木荷根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纸片药敏实验法及目测比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试。最终从该木荷提... 研究木荷根茎的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对木荷根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纸片药敏实验法及目测比浊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试。最终从该木荷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共分离得到了8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berneuxia saponin A(1)、sasanquasaponin III(2)、maetenoside B(3)、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primulagenin A(4)、ternstroemiaside A(5)、desacyl-boninsaponin A(6)、sanchakasaponin F(7)、yuchasaponin A(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木荷中分离得到。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2、3、7、8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尤为显著,对白色念珠菌敏感菌株及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值均为0.016 mg/mL,对敏感菌株及耐药菌株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132和0.01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 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色念珠菌鸡卵黄抗体(IgY)的研制 被引量:7
2
作者 常山 张雅萍 +1 位作者 查晓霞 肖光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26-1028,共3页
目的 观察鸡蛋黄中抗体的产量、纯度、来源及稳定性。方法 应用白色念珠菌作为抗原免疫 2 5周龄Leghorn鸡 ,通过改良水溶法 (WD)提取蛋黄中抗体IgY ,双紫外光测定抗体含量 ,SDS 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该抗... 目的 观察鸡蛋黄中抗体的产量、纯度、来源及稳定性。方法 应用白色念珠菌作为抗原免疫 2 5周龄Leghorn鸡 ,通过改良水溶法 (WD)提取蛋黄中抗体IgY ,双紫外光测定抗体含量 ,SDS PAGE电泳检测抗体纯度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测定该抗体来源 ,ELISA检测热处理后的抗体活性。结果 抗体含量 13mg/ml蛋黄液 ,抗体纯度达到 95 % ,Westernblot免疫印迹证明该抗体与鸡血清中的IgG具有相同的分子量和抗原性。ELISA检测热处理后的抗体活性 ,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结论 鸡蛋黄内含有丰富的抗体 ,通过WD水溶提取法可得到高产量 ,高纯度的特异性抗体IgY ,证明其来源于鸡血清中的Ig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色念珠菌鸡卵黄 研制 鸡卵黄 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不同药用部位挥发油物质基础差异与抗白色念珠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振强 赵思蕾 +4 位作者 余佳丽 林美斯 唐晓章 曹科 林大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4-782,共9页
为了阐明广藿香叶挥发油、地上部分挥发油及带根全株挥发油的物质基础差异与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差异的相关性。采用GC-MS法建立指纹图谱,对三组共有成分进行检识和聚类分析,比较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物质基础差异;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抗... 为了阐明广藿香叶挥发油、地上部分挥发油及带根全株挥发油的物质基础差异与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差异的相关性。采用GC-MS法建立指纹图谱,对三组共有成分进行检识和聚类分析,比较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物质基础差异;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表明,除叶组外,地上组与全株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且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全株组除广藿香酮相对百分含量增幅较大以外,其它成分种类及含量与地上组基本一致,而叶组几乎不含广藿香酮;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全株组>地上组>叶组;广藿香酮与抗白念珠菌活性相关度最高。由此可见,如果将带根全株取代地上部分作为广藿香的药用部位,不仅未改变原挥发油物质群,而且提高了广藿香酮含量,增加了抗白念珠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油 不同药用部位 GC-MS 广藿香酮 抗白色念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红树林海洋微生物的分离及抗白色念珠菌的快速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洪亮 杨建 +2 位作者 解修超 陈绍兴 林丽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利用一种基于96孔板的快速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美蓝—酶标仪检测法对从广西山口、防城、北海三个地点红树林分离的498株细菌,299株真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57株细菌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总分离细菌数的31.5%,88株真菌具有抗... 利用一种基于96孔板的快速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美蓝—酶标仪检测法对从广西山口、防城、北海三个地点红树林分离的498株细菌,299株真菌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57株细菌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总分离细菌数的31.5%,88株真菌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总分离真菌数的29.4%。且抗白色念珠菌活性菌株的比例与样品来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洋微生物 抗白色念珠菌 美蓝—酶标仪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共附生微生物分离与抗白色念珠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颖 时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492-495,共4页
对湛江市廉江高桥、东简北港2个红树林区红树的根、叶、花、果不同部位27份样品进行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及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评价。采用改良M1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和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离,用美蓝酶标仪法... 对湛江市廉江高桥、东简北港2个红树林区红树的根、叶、花、果不同部位27份样品进行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及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评价。采用改良M1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和改良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分离,用美蓝酶标仪法对所筛菌株进行抗白色念珠菌活性评价。利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从27份样品中共分离出384株红树林共附生微生物,其中细菌170株,真菌160株,放线菌54株,细菌和真菌为优势菌群,两者占分离总菌株数的86.0%;从384株分离菌中检测出64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占分离菌的16.7%;统计分析显示,除2个地区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数无显著差异外,2个地区的红树共附生微生物的组成、不同类型共附生微生物的数量、不同类型共附生微生物的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红树不同部位的共附生微生物数量与活性菌株数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共附生微生物 分离 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条件对细脚拟青霉(RCEF0969)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万水霞 胡丰林 +2 位作者 丁婷 樊美珍 郭煕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以细脚拟青霉RCEF0969菌株的抗菌活性为指标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为:4%白砂糖、0.5%黄豆粉、0.5%蛋白胨、0.006%MnSO4.H2O、0.05%MgSO4.7H2O、2%麦芽汁。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斜面培养4d的种子作为摇瓶... 以细脚拟青霉RCEF0969菌株的抗菌活性为指标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为:4%白砂糖、0.5%黄豆粉、0.5%蛋白胨、0.006%MnSO4.H2O、0.05%MgSO4.7H2O、2%麦芽汁。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斜面培养4d的种子作为摇瓶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2/5的三角瓶中,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60 r/m in,培养时间为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发酵条件 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