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四个抗白粉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玮 宋国琦 +6 位作者 张迎迎 李玉莲 张淑娟 张荣志 李吉虎 高洁 李根英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为提高Pm13的检测效率,了解Pm21、PmV、Pm12和Pm13共4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成功转化了Pm13的KASP标记,并采用4个基因的KASP标记对2022—2023年山东省小麦高产区试组和强筋区试组的14... 为提高Pm13的检测效率,了解Pm21、PmV、Pm12和Pm13共4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在山东小麦育种中的利用情况,本研究通过测序和引物设计成功转化了Pm13的KASP标记,并采用4个基因的KASP标记对2022—2023年山东省小麦高产区试组和强筋区试组的140份参试品系和2份区试对照品种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40份材料均不含上述4个基因,表明它们在山东小麦育种中应用较少。本研究可为利用KASP标记开展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促进其育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Pm13 KASP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斯小麦Cypa35-3成株期抗白粉病基因定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建忠 王永福 +6 位作者 程小方 张敏 徐晓敏 杨晓莹 陈春环 吉万全 王亚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源自苏联的波斯小麦Cypa35-3对陕西关中地区白粉菌优势小种表现为成株期高抗白粉病。为明确Cypa35-3抗白粉病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及其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Cypa35-3与高感白粉病的加拿大二粒小麦Flavescens进行杂交,在成株期自然... 源自苏联的波斯小麦Cypa35-3对陕西关中地区白粉菌优势小种表现为成株期高抗白粉病。为明确Cypa35-3抗白粉病基因所在染色体位置及其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Cypa35-3与高感白粉病的加拿大二粒小麦Flavescens进行杂交,在成株期自然发病条件下对亲本及其杂交F_(1)、F_(2)、F_(2)∶3群体进行白粉病抗性评价与遗传分析;选用分布于A、B染色体组14对染色体上共计601对SSR标记,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Cypa35-3的F_(2)群体进行多态性标记筛选。结果表明,Cypa35-3的成株期白粉病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ypa35-3。通过群体筛选,获得4对位于1B染色体上的SSR标记,分别为Xbarc81、Xcfd48、Xbarc61、Xbarc302,其中Xbarc81、Xcfd48位于PmCypa35-3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25.2 cM、8.6 cM。由此将成株期抗白粉病基因PmCypa35-3初步定位于1B染色体。通过与1B染色体上及波斯小麦中正式命名的抗白粉病基因的基因来源和标记位置进行对比,发现PmCypa35-3与它们均不相同,推测PmCypa35-3可能是一个新的小麦成株期抗白粉病基因,可作为小麦抗病育种的新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SSR标记 分子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抗白粉病基因PmV小麦-簇毛麦补偿性插入易位系Dv6-IT2的创制与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文涛 赵霈泽 +6 位作者 陈甜甜 王玲 汪尊杰 张旭 陈一鸣 别同德 赵仁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3-2020,共8页
白粉病是中国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抗白粉病基因PmV和Pm21是来自不同簇毛麦种质的同源基因,分别以T6V#4S·6DL和T6V#2S·6AL易位系的形式被育种利用。Pm21基因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作为其后备抗源的PmV基因却极少被利用,主要... 白粉病是中国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抗白粉病基因PmV和Pm21是来自不同簇毛麦种质的同源基因,分别以T6V#4S·6DL和T6V#2S·6AL易位系的形式被育种利用。Pm21基因在中国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作为其后备抗源的PmV基因却极少被利用,主要原因是T6V#4S·6DL易位染色体的外源片段过大,在亲子代传递率低,育种利用困难。创制含PmV的补偿性小片段易位是提高传递率、减少外源基因冗余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均携带PmV基因的顶端易位系Dv6T25与近着丝粒易位系Dv6T36杂交,根据外源重叠区重组原理,在F_(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出1个携PmV基因的补偿性中间插入易位系Dv6-IT2。利用簇毛麦参考基因组序列信息进行标记加密分析,结果表明易位片段双侧断裂重接位点分别介于35.1~36.3 Mb和85.1~85.3 Mb,外源易位片段长度约为50 Mb。将Dv6-IT2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23杂交构建F_(2)分离群体,标记结果显示,抗感比符合3∶1分离比,说明PmV基因在新型易位中可正常传递。本研究成功创制了Dv6-IT2,将促进PmV基因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簇毛麦 抗白粉病基因PmV 插入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N9134抗白粉病基因的SSR标记和染色体初步定位(英文)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长有 吉万全 +3 位作者 张改生 王秋英 蔡东明 薛秀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6,共4页
普通小麦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该种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白粉病流行小种关中4号表现高抗。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表现高抗,F2代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比例符合3∶1,... 普通小麦种质N9134含有野生二粒小麦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该种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白粉病流行小种关中4号表现高抗。用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陕160和陕优225与N9134杂交,F1代对白粉病表现高抗,F2代抗病和感病植株的比例符合3∶1,表明N9134苗期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暂定名为PmAS846。采用66个小麦SSR引物对2个抗感分离群体共176个单株进行分析,发现引物WMS37、WMS67和WMS213的扩增产物在抗感植株DNA池间存在多态性。经分离群体验证,抗病基因PmAS846与小麦染色体5BL上的微卫星位点Xgwm67连锁,遗传距离为20.6 cM,表明PmAS846可能位于5BL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微卫星标记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唐麦4号”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13
5
作者 胡铁柱 李洪杰 +4 位作者 解超杰 尤明山 杨作民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唐麦4号是对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具有良好抗性的T1BL·1RS育成品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唐麦4号携带1个抗白粉病半显性单基因,暂命名为PmTm4。采用唐麦4号为抗病亲本的杂交组合(唐麦4号/Clement)F2代抗、感病... 唐麦4号是对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具有良好抗性的T1BL·1RS育成品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唐麦4号携带1个抗白粉病半显性单基因,暂命名为PmTm4。采用唐麦4号为抗病亲本的杂交组合(唐麦4号/Clement)F2代抗、感病分离群体和F3代家系,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建立了与PmTm4连锁的分子标记连锁图Xcau12—Xgwm611—PmTm4—XEST92—Xbarc1073—Xbarc82—Xwmc276。根据小麦7BL连锁图的标记顺序和抗白粉病基因连锁标记在中国春缺体-四体、双端体和缺失系上的定位结果,将PmTm4基因定位于小麦7BL染色体臂末端。以上研究结果为唐麦4号抗白粉病基因在育种中的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累加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唐麦4号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2的EST连锁图谱构建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子记 朱婕 +3 位作者 华为 杨作民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69-1576,共8页
目的基因精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图位克隆的基础,小麦功能基因精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依赖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水稻和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基因组序列是小麦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功能基因精细遗传定位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利... 目的基因精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是图位克隆的基础,小麦功能基因精细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依赖于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水稻和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基因组序列是小麦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功能基因精细遗传定位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利用小麦、短柄草和水稻的基因组共线性关系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2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明确了pm42基因所在2BS基因组区域与短柄草第1染色体和水稻第3染色体直系同源基因组区域的对应关系,开发出与抗白粉病基因pm42连锁的EST-SSCP(expressed sequence tag-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标记CD452782和BF201235,以及EST-STS(expressed sequence tag-sequence tagged site)标记CJ674042、EB513371和CV771633,构建了pm42基因EST标记遗传连锁图谱,CJ674042、BF201235、CD452782和CV771633位于pm42近端粒侧,距离pm42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9、12.0、19.7和25.7cM;EB513371位于pm42近着丝粒侧,与pm42的遗传距离为14.6cM。整合原有的作图数据,构建了pm42基因的高密度比较基因组学遗传连锁图谱,pm42被定位于3.3cM的区间,该区间对应于短柄草66kb的基因组区域及水稻69kb的基因组区域。该结果为抗白粉病基因pm42高密度精细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辅助选择和基因聚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pm42 比较基因组学 二穗短柄草 共线性 EST-STS EST-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被引量:29
7
作者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22-829,共8页
到目前为止,小麦中已经鉴定出31个主效抗白粉病基因位点 Pm1-Pm31 ,对这些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位点的来源、染色体定位、遗传特点以及载体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性综述.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染色体定位 遗传特点 载体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红星 刘红彦 +4 位作者 李锁平 郅玉宝 杨共强 何文兰 宋玉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28,共4页
用 1 8 1条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感病亲本豫麦 1 3号和含Pm6基因的抗病亲本Tim galen ,有 37条引物在Timgalen中检测到多态性片断 ,经多次重复和F2 验证 ,引物S1 38仍能在Timgalen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断 ,对该多态性片断进行回收、... 用 1 8 1条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感病亲本豫麦 1 3号和含Pm6基因的抗病亲本Tim galen ,有 37条引物在Timgalen中检测到多态性片断 ,经多次重复和F2 验证 ,引物S1 38仍能在Timgalen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断 ,对该多态性片断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 ,根据其序列合成 1对特异引物 ,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 ,并用此引物对豫麦 1 3号和Timgalen的杂交F2 单株检测 ,计算出该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2 7.1cM。并对含不同抗白粉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了SCAR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Pm6 RAPD标记 SCAR标记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SRAP标记的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伊艳杰 胡楠 +3 位作者 刘红彦 安黎哲 刘新涛 王勋陵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0-62,共3页
利用240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普通小麦SF42(高感白粉病)和ZB90(对白粉病免疫)。40%的引物组合能在感抗材料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分析SF42×ZB90的F2分离群体,发现有4对引物组合Me5+Em5,Me8+Em7,Me8+Em16,Me12+... 利用240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普通小麦SF42(高感白粉病)和ZB90(对白粉病免疫)。40%的引物组合能在感抗材料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进一步用这些引物分析SF42×ZB90的F2分离群体,发现有4对引物组合Me5+Em5,Me8+Em7,Me8+Em16,Me12+Em7扩出的5个SRAP标记与小麦品种ZB90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连锁。对这些标记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序列分析发现,这些标记均含有ORF,并且有4个标记含有信号肽和跨膜区等保守结构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SRAP标记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Grandin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和SSR标记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军 王军 +4 位作者 倪中福 解超杰 杨作民 刘志勇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0-576,共7页
为了明确美国红粒硬质春小麦品种Grandin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了定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randin携带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该白粉病抗性基因与小麦SSR标记位点Xcfd 81和Xcfd 78连... 为了明确美国红粒硬质春小麦品种Grandin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鉴定,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了定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Grandin携带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该白粉病抗性基因与小麦SSR标记位点Xcfd 81和Xcfd 78连锁,遗传距离分别为0.9 cM和3.3 cM。根据小麦微卫星标记遗传连锁图以及利用中国春第5同源群双端体系对这两个SSR标记位点的定位结果,该抗白粉病基因被定位于小麦染色体5D短臂,与小麦已知抗白粉病基因Pm2的定位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通过标记多态性比较和小麦白粉菌分小种鉴定证实Grandin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就是Pm2。同时还对Pm2基因的STS标记在不同群体中的实用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Grandin 抗白粉病基因 PM2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WE29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连松 华为 +6 位作者 关海英 李根桥 张宏涛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8-1005,共8页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和减少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野生二粒小麦是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四倍体野生祖先种,是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是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有效控制和减少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野生二粒小麦是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四倍体野生祖先种,是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WE29与普通小麦杂交,再用普通小麦连续回交和自交,育成高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系3D258(系谱为燕大1817/WE29//5*87-1,BC4F6)。将3D258和高感小麦白粉病的普通小麦品种薛早配制杂交组合,对其F1、F2代分离群体和F3代家系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3D258携带抗白粉病显性单基因,暂命名为MlWE29。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和分子标记分析,发现6个SSR标记(Xgwm335、Xgwm213、Xgwm639、Xwmc415、Xwmc289和Xwmc75)和5个EST-STS标记(BE494426、BE442763、CD452476、BE445282和BE407068)与抗白粉病基因MlWE29连锁。利用中国春缺体-四体系、双端体系和缺失系将抗白粉病基因MlWE29及其连锁标记物理定位于5BL染色体的0.59–0.79区域。这一普通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其连锁分子标记的建立为小麦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积聚和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8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6
12
作者 付必胜 刘颖 +5 位作者 张巧凤 吴小有 高海东 蔡士宾 戴廷波 吴纪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7-312,共6页
Pm48为本实验室鉴定的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为精细定位该基因,利用混池ddRAD测序鉴定了81个与该基因关联的序列,开发了STS标记Xmp931,转化了CAPS标记Xmp928、Xmp930和Xmp936;同时,利用粗山羊草基因组序列开发了71个基因组SSR标记,定位... Pm48为本实验室鉴定的一个抗白粉病新基因。为精细定位该基因,利用混池ddRAD测序鉴定了81个与该基因关联的序列,开发了STS标记Xmp931,转化了CAPS标记Xmp928、Xmp930和Xmp936;同时,利用粗山羊草基因组序列开发了71个基因组SSR标记,定位了其中的Xmp1089和Xmp1112。在115个宁糯麦1号′Tabasco衍生的F2:3家系中,Xmp928与目的基因共分离,Xmp1112位于近着丝粒方向处距抗病基因3.1 c M。在671个纯合感病家系中,标记Xmp928仍与目的基因共分离。利用3个中国春5DS缺失系,最终将Pm48定位在小麦5DS上0.63–0.67的臂区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混池ddRAD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相关分子标记验证与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芳 李欣 +8 位作者 乔麟轶 李锐 郭慧娟 常利芳 张树伟 阎晓涛 畅志坚 张晓军 李东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48,共8页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主要病害。为了评价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试验利用感白粉病品种晋麦66和小偃麦衍生品系CH1357...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主要病害。为了评价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本试验利用感白粉病品种晋麦66和小偃麦衍生品系CH1357构建的341个F 2:3家系为材料,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已定位的8个与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相关的分子标记(Xcfd81、Xbwm20、Xbwm21、Xbwm25、Xmp510、Xbwm8、Xbwm9和Xgwm190)对群体进行PCR检测,并接种白粉菌株E09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分析PCR扩增产物与白粉病抗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标记(Xcfd81、Xbwm20、Xbwm21和Xbwm25)对群体检测的纯合抗病基因型与纯合抗病表现型符合率均达到93%以上,可用于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的筛选;为进一步提高标记筛选的准确性,可使用多个标记组合,使用基因同一侧的标记组合进行选择会降低选择效率,使用基因两侧标记组合进行选择可有效提高选择的准确性。使用标记组合Xcfd81+Xbwm8对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进行选择可以获得更高的准确性及更多有效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PmCH1357 分子标记 选择效率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SSR定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慧娟 贾举庆 +7 位作者 李欣 乔麟轶 阎晓涛 任永康 常利芳 张树伟 畅志坚 张晓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208,共6页
为了明确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远缘杂交培育的小麦新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将CH7015与感病品种台长29杂交,对其F1、BC1、F2群体接种白粉病,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感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选取分布于小麦21... 为了明确小麦与八倍体小偃麦远缘杂交培育的小麦新种质CH701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将CH7015与感病品种台长29杂交,对其F1、BC1、F2群体接种白粉病,进行抗病性鉴定和抗感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选取分布于小麦21对染色体上的825对SSR引物,采用群体分离分析法(BSA)对台长29×CH7015的F2群体进行标记筛选。结果显示,CH7015抗性受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其抗白粉病基因PmCH7015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通过抗感基因池和群体筛选,获得5个连锁标记,分别为:Xwmc657、Xgpw2328、Xwmc68、Xgpw4079和Xgpw7272。其中,Xwmc68和Xgpw4079位于PmCH7015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8.2,1.4 cM。中国春缺体-四体和双端体的验证结果将抗病基因定位于小麦4B染色体的短臂上(4BS)。综上所述,由于小麦4BS染色体上尚无有关抗白粉病基因的报道,因此,推测PmCH7015是一个新发现的抗白粉病基因位点,其抗性可能来源于中间偃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中间偃麦草 分子作图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野生二粒小麦导入普通小麦的抗白粉病基因MlWE18分子标记定位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俊 张连松 +5 位作者 李根桥 张宏涛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91-1797,共7页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var.dicoccoides)是小麦抗白粉病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利用野生二粒小麦WE18与普通小麦品种(系)连续多次杂交和自交,育成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高度抵抗的小麦新品系3D249(京双27//燕大1817/WE18/3...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var.dicoccoides)是小麦抗白粉病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利用野生二粒小麦WE18与普通小麦品种(系)连续多次杂交和自交,育成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高度抵抗的小麦新品系3D249(京双27//燕大1817/WE18/3/温麦4,F7)。利用高感白粉病品系薛早和3D249组配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代、F2分离群体和F3代家系,进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系3D249对E09小种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该基因为MlWE18。利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和分子标记分析,发现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Xwmc525、Xwmc273、Xcfa2040和Xcfa2240)、1个EST-STS标记(Xmag1759)和1个EST-STS序列标记(XE13-2)与抗白粉病基因MlWE18连锁,在遗传连锁图谱上的顺序为Xwmc525–Xcfa2040–Xwmc273–XE13-2–Xmag1759–MlWE18–Xcfa2240。SSR标记的染色体缺失系物理定位结果表明,抗白粉病基因MlWE18位于小麦7A染色体长臂末端的Bin7AL16–0.85–1.00。与已知定位于该染色体区域的Pm基因遗传连锁图谱比较表明,MlWE18与抗白粉病基因Pm1、MlIW72、PmU、Mlm2033和Mlm80均位于7AL相同染色体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品系3D249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MlWE18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靖环 华为 +4 位作者 尚毅 汪军妹 贾巧君 周益军 杨建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764,共7页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麦白粉病最经济、安全的有效措施,抗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是大麦抗病育种的先决条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已成为抗病基因鉴定、定位和克隆的必要手段,大麦抗白粉病"分子设计育种"将逐...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大麦白粉病最经济、安全的有效措施,抗病基因的鉴定和利用是大麦抗病育种的先决条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标记已成为抗病基因鉴定、定位和克隆的必要手段,大麦抗白粉病"分子设计育种"将逐步成为现实。目前,12个专化性主效抗白粉病基因已经通过分子标记定位在1H、2H、4H、5H和7H染色体上。此外,还在所有的染色体上发现多个抗白粉病QTLs(Quantitative trait loci)位点。已克隆7个主效大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别为mlo、Mla1、Mla6、Mla7、Mla10、Mla12和Mla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和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自野生二粒小麦IW3和IW10的两个抗白粉病基因的鉴定及SSR标记定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根桥 房体麟 +4 位作者 张宏涛 解超杰 杨作民 孙其信 刘志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1-767,共7页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资源库之一。来自以色列Mount Hermon的野生二粒小麦材料IW3和IW10对我国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表现高抗。对硬粒小麦Langdon与IW3和IW10两个杂交组合F2分离群体和F3家系的遗... 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资源库之一。来自以色列Mount Hermon的野生二粒小麦材料IW3和IW10对我国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表现高抗。对硬粒小麦Langdon与IW3和IW10两个杂交组合F2分离群体和F3家系的遗传分析表明,IW3和IW10对小麦白粉菌E09的抗性均受显性单基因控制,暂被命名为MlIW3和MlIW10。采用BSA法和SSR标记分析,筛选到与抗白粉病基因MlIW3和MlIW10连锁的5个SSR标记,这两个基因均位于Xbarc84和Xwmc326之间,顺序为Xbarc84–4.6cM–MlIW3–1.6cM–Xwmc326和Xbarc84–6.6cM–MlIW10–0.6cM–Xwmc326。根据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图谱和在中国春的缺体-四体、双端体和缺失系的定位结果,这两个抗白粉病基因被定位在3BL染色体的末端。根据MlIW3和MlIW10的来源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推断这两个基因可能是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1或其等位基因或位于同一个基因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长有 王秋英 +4 位作者 刘志立 张宏 王亚娟 刘新伦 吉万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3-216,共4页
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小麦种质N95175对小麦白粉病免疫,为了定位它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对其苗期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与N95175杂交,F1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抗感分离比例均符... 白粉病是影响小麦生产的病害之一。小麦种质N95175对小麦白粉病免疫,为了定位它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对其苗期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4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品种与N95175杂交,F1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期望比例3 1;21个感白粉病普通小麦缺(单)体系与N95175杂交,F1对白粉病均表现高抗,F2白粉病抗感比例除阿勃6AN×N95175组合偏离期望比例3 1外,其余组合均符合期望比例3 1。结果表明,N95175苗期白粉病抗性由位于小麦6A染色体上的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抗白粉病基因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SSR标记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晓娟 张建农 +1 位作者 曲亚玲 王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3,共3页
以甜瓜抗白粉病品种‘PMR5’、感病品种‘黄河蜜3号’及其杂交的F2代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抗病基因进行DNA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引物CSAT425在抗、感亲本间和F2代抗、感基因池间能扩增出1条大小约为98bp的... 以甜瓜抗白粉病品种‘PMR5’、感病品种‘黄河蜜3号’及其杂交的F2代群体为材料,采用SSR标记和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抗病基因进行DNA分子标记.结果表明:引物CSAT425在抗、感亲本间和F2代抗、感基因池间能扩增出1条大小约为98bp的多态性片段.经F2代180个单株验证后,该多态性条带与‘PMR5’抗白粉病基因连锁,该标记与抗白粉病基因的重组率为13%.该标记定名为CSAT42598,可以作为甜瓜抗白粉病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抗白粉病基因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保丰104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华山 彭福祥 +7 位作者 沈红霞 伊黛舒 李映晖 张晶 董宏图 李保云 解超杰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3-331,共9页
小麦品种保丰104具有良好的抗白粉病特性。为了解其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利用保丰104/辽春10号得到F2分离群体和F2:3家系,对其苗期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和遗传分析,并对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独立性测验及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保丰104可... 小麦品种保丰104具有良好的抗白粉病特性。为了解其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利用保丰104/辽春10号得到F2分离群体和F2:3家系,对其苗期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和遗传分析,并对其所携带的抗病基因进行了独立性测验及分子标记定位。结果表明,保丰104可能含有两个抗白粉病基因,其中一个抗白粉病基因与Xcfd81紧密连锁,可能是Pm2,另一个与CINAU127紧密连锁,可能是Pm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保丰104 抗白粉病基因 遗传分析 Baofeng 1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