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携有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应用(英文) 被引量:52
1
作者 章琦 王春连 +5 位作者 赵开军 杨文才 乔枫 周永力 江祺祥 刘古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6-210,共5页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 1993~ 1998年 ,构建了携有抗稻白叶枯病新基因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命名为 CBB2 3。以全生育期高度感病并具有改良株型的籼稻品种 JG30为轮回亲本 ,与携有 Xa2 3的抗性供体 H4杂交 ,JG30 / H4的 F1 通过回交、自交直至 B5F4,各世代均用与目标基因 Xa2 3相对应的专化小种菌系 P6人工接种鉴定 ,同步进行株型和农艺性状选择 ,直至抗性稳定和农艺性状类似其轮回亲本。比较了 CBB2 3(携 Xa2 3)和 IRBB2 1(携 Xa2 1)对 2 0个菌系包括 10个菲律宾小种、3个日本小种和7个中国病原型代表菌系的抗谱 ,Xa2 3抗所有 2 0个菌系 ;Xa2 1抗 19个菌系 ,对菲律宾 10号小种则高度感病。用近等基因系 CBB2 3构建了 JG30 / CBB2 3组合的 F2 分离群体 ,通过 SSR标记筛选 ,初步将 Xa2 3定位于水稻第 11染色体。进一步筛选出 3个与 Xa2 3更紧密连锁的 AFL P标记。其中的 APKj2 3与 Xa2 3之间的图距约为 1.0 c M。并报道了在抗病育种中已有效的应用了携有 Xa2 3的近等基因系 CBB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 水稻 近等基因 应用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a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广亲和恢复系选育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世玺 姚坚 +2 位作者 杨海龙 王蕾 李白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水稻恢复系材料,选择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RF76及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a的甬优1540(F1)为供体材料,与多个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进行多代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表型鉴定... 为获得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水稻恢复系材料,选择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抗病品系RF76及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a的甬优1540(F1)为供体材料,与多个优良杂交水稻恢复系进行多代杂交和回交,在分离群体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表型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获得70份农艺性状稳定且导入Pia、Xa23、Pia+Xa23目标基因的水稻恢复系。采用白叶枯病鉴别菌系P6对230份重点株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抗性鉴定,所有材料在孕穗期都表现为抗白叶枯病。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Pia基因的恢复系及其配组的杂交稻组合稻瘟病抗性优于亲本材料RF76,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以此恢复系配置的杂交组合“华浙优2473”参加浙江省单季籼稻杂交稻区试及生产试验,农艺性状表现良好,2年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均达到中抗以上。试验结果表明,Pia和Xa23的导入,结合连续抗病试验的筛选,获得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材料,将其用于配组杂交稻组合,在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 叶枯病 稻瘟病 Pia基因 xa2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转导超级杂交水稻技术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家团 王乌齐 +4 位作者 张建福 张水金 赵明富 肖承和 涂诗航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提供的中野5112、中野5114、CBB23等具有高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Xa-23基因转导到超级杂交水稻恢复系、保持系和光敏核不育系,并配制出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本文... 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提供的中野5112、中野5114、CBB23等具有高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Xa-23基因转导到超级杂交水稻恢复系、保持系和光敏核不育系,并配制出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本文就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的转导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期达到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水稻 叶枯病 回交 保持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光敏核不育系 作物 基因 组合 基因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PCR分子标记定位及辅助选择 被引量:82
4
作者 潘海军 王春连 +4 位作者 赵开军 章琦 樊颖伦 周少川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1-507,共7页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 用Xa2 3的近等基因系CBB2 3及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构建了包含 2 5 6 2个单株的F2 作图群体。通过分析 5 71个感病单株 ,找到 2个新的与Xa2 3基因连锁的SSR标记RM187和RM2 0 6 ,它们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1cM和 1 9cM。通过筛选 12 0 0个RAPD引物 ,获得 2个与Xa2 3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RpdH5和RpdS1184 ,与Xa2 3之间的遗传图距分别为 7 0cM和 7 6cM。利用丰富占 /CBB2 3、绿油占 /CBB2 3两个实际育种F2 群体 ,结合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 ,测算了RpdS1184、RM2 0 6和RpdH5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MAS)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对于丰富 2 3群体 ,RpdH5和RpdS1184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91 0 %和 87 3% ,如果同时使用这两个标记 ,可使MAS的准确率达 99%。对于绿油 2 3群体 ,RpdH5、RpdS1184和RM2 0 6的MAS准确率分别为 77 1%、81 1%和 80 8%。同时使用RpdH5、RpdS1184标记的MAS准确率为 90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的准确率为 91 3% ;同时使用RpdH5、RM2 0 6、RpdS1184标记的准确率为 9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枯病基因 xa23 PCR分子标记 标记定位 辅助选择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Xa4和Xa23的聚合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邓其明 周宇爝 +4 位作者 蒋昭雪 万映秀 赵斌 杨莉 李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41-1246,共6页
关键词 叶枯病 基因 xa21 效应分析 水稻生产 细菌性病害 聚合 黄单胞杆菌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Xa23基因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小红 王春连 +4 位作者 李桂芬 张晓科 梁云涛 孙亮庆 赵开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9-1687,共9页
在分离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研究中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为了系统研究转Xa23基因水稻的抗病稳定性和遗传模式,本文通过逐株进行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对一批转Xa2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T0代到T2代的跟踪... 在分离克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研究中获得大量转基因水稻材料。为了系统研究转Xa23基因水稻的抗病稳定性和遗传模式,本文通过逐株进行抗白叶枯病接种鉴定、PCR和Southern blot分子检测,对一批转Xa23基因水稻植株进行了T0代到T2代的跟踪分析。结果表明,Xa23基因的整合和表达,使感病受体品种牡丹江8号获得抗病性。由于Xa23基因插入受体基因组的位点不同,同是单拷贝插入的转基因T0代抗病植株,其抗病程度有明显差异。T0代植株的抗病程度,可以准确、稳定地遗传到T1代和T2代。单拷贝转基因植株分离群体的抗感植株分离比接近3∶1,表明转Xa23基因遵循孟德尔单基因遗传模式。已获得2个纯合的单拷贝转基因抗病株系,它们的抗病程度稍有差别,将用于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效应分析和杂交稻抗病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枯病 xa23基因 基因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群体的MAS育种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洁 王耀雯 +5 位作者 马文清 王建岭 王育荣 赵开军 王春连 刘丕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将野生稻中发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转入3个优良恢复系中,为培育新的抗白叶枯病品种奠定基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快速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系.选取前期所得的材料进行P6菌接种鉴定,利用Xa23基因连锁的EST标记C... 将野生稻中发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转入3个优良恢复系中,为培育新的抗白叶枯病品种奠定基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和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快速选育抗白叶枯病新品系.选取前期所得的材料进行P6菌接种鉴定,利用Xa23基因连锁的EST标记C189对接种所得的272份接种鉴定表现有抗性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共得到含有Xa23基因的材料254份,研究发现所得到的材料已经基本稳定,可选取最优品系参加新品种的区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叶枯病 EST标记 xa23基因 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4
8
作者 潘英华 李维科 +1 位作者 李振经 罗高玲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9年第11期1437-1439,共3页
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体材料中野5112和其中的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带有Xa23抗性等位点,占37.14%,受体材料桂649和另外的22份... 用与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对中野5112、恢复系桂649及其35份优良杂交后代F4材料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供体材料中野5112和其中的13份杂交后代材料携带有Xa23抗性等位点,占37.14%,受体材料桂649和另外的22份杂交后代材料没有携带Xa23抗性等位点。说明Xa23基因的遗传比较稳定,出现在优良杂交后代的机率较高,为选育和创新优良的抗白叶枯病育种中间材料,进而育成抗谱广、抗性持久的杂交稻组合和常规稻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枯病基因 xa23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籼稻Xa23基因品系的白叶枯病抗性筛选和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江辉 李锦江 +1 位作者 翁绿水 邓力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98-2708,共11页
【目的】系统比较分析含Xa23基因的籼稻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及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等提供种子资源,同时为白叶枯病分子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4种遗传背景不同且含有Xa23基因的81份籼稻品系为材料,孕穗期采用剪叶... 【目的】系统比较分析含Xa23基因的籼稻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及水稻白叶枯病防治等提供种子资源,同时为白叶枯病分子抗性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4种遗传背景不同且含有Xa23基因的81份籼稻品系为材料,孕穗期采用剪叶接种法接种7种南方稻区白叶枯病生理小种代表菌株(FuJ、YN24、HNA1-4、GDA2、PXO86、GD1358和PXO99),接种20 d左右当参试材料的病情趋于稳定时,量取病斑长度,鉴定参试材料的抗病性。【结果】供试材料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感分析结果显示,81份品系中有74份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均为抗病,其中35份品系对所有菌株为高抗;含Xa23基因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频率大小为:PXO86和YN24(100.0%)>GD1358和HNA1-4(98.8%)>PXO99(96.3%)>GDA2(95.1%)>FuJ(93.8%);同一遗传背景品系对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病斑长度的变异系数在100.0%以上的有遗传背景为A、B、C、E、F和H类品系对菌株FuJ,遗传背景为A、B、D和E类品系对菌株GDA2,遗传背景为A类品系对菌株GD1358和HNA1-4,遗传背景为A和B类品系对菌株PXO86、PXO99,遗传背景为A、C和E类品系对菌株YN24;对14种遗传背景不同品系白叶枯病抗性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含Xa23基因的品系与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间病斑长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含Xa23基因的品系在7株白叶枯病菌菌株诱发下的菌斑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株GD1358、HNA1-4、PXO86和YN24与对应的其他菌株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结论】在白叶枯病抗性研究时选用菌株GD1358、HNA1-4、PXO86和YN24其中1种抗源接种试验材料,即可得到较宽抗谱的抗性材料,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遗传背景 叶枯病 xa23基因 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中间材料的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10
作者 潘德灼 沈伟锋 +1 位作者 刘玉芹 方珊茹 《福建稻麦科技》 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分析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是水稻抗病育种研究的重点。研究利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分子标记,结合田间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析中间材料。结果发现中间材料PB2、PB13的田间鉴定表现分别为...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分析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是水稻抗病育种研究的重点。研究利用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7和Xa23分子标记,结合田间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析中间材料。结果发现中间材料PB2、PB13的田间鉴定表现分别为中抗、抗白叶枯病,分子检测发现它们含有Xa7基因,中间材料PB27的田间鉴定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分子检测发现其含有Xa23基因。这些中间材料为水稻抗白叶枯病育种提供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枯病 性鉴定 xa7基因 xa23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性基因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小惠 蒋哲 +4 位作者 陆守腾 黄福钢 王彩先 农保选 邱永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目的】筛选抗水稻白叶枯病Ⅴ和Ⅸ型菌的水稻品种。【方法】以97个收集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为待测样品,水稻白叶枯病Ⅴ、Ⅸ型菌为菌种。用剪叶接种法鉴定水稻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白叶枯病能力并划分抗性等级。对抗性表... 【目的】筛选抗水稻白叶枯病Ⅴ和Ⅸ型菌的水稻品种。【方法】以97个收集自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抗褐飞虱水稻品种为待测样品,水稻白叶枯病Ⅴ、Ⅸ型菌为菌种。用剪叶接种法鉴定水稻在苗期和成株期的抗白叶枯病能力并划分抗性等级。对抗性表现优异的品种构建定位群体,并进行基因定位及克隆。【结果】筛选出苗期抗Ⅴ型菌的水稻品种20个,成株期8个,2个时期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品种4个;苗期抗Ⅸ型菌的水稻品种34个,成株期9个,2个时期均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品种1个。其中,供试水稻品种‘BX02’在2个时期对Ⅴ型菌株抗性表现极佳。‘BX02’与‘9311’杂交构建的F2遗传群体,抗性位点被定位在5号染色体,极大似然函数值达到40.6,该区间包含已克隆的水稻抗白叶枯病Ⅴ型菌xa5基因,序列扩增分析验证为白叶枯抗性基因xa5。【结论】筛选出在2个时期均抗白叶枯病Ⅴ型菌的水稻品种4个,抗Ⅸ型的水稻品种1个,为水稻抗白叶枯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资源 水稻叶枯病 基因定位 xa5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转基因水稻及其杂交稻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吴家道 杨剑波 +8 位作者 许传万 李莉 向太和 倪大虎 汪秀峰 贾士荣 唐益雄 张世平 Claude M Fauquet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用基因枪转基因技术将高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导入中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和保 持系(皖B)中,获得转基因水稻系,其中4个株系只含有Xa21基因,不合选择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 hph。筛选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纯合系,... 用基因枪转基因技术将高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导入中国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和保 持系(皖B)中,获得转基因水稻系,其中4个株系只含有Xa21基因,不合选择标记潮霉素抗性基因 hph。筛选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纯合系,在田间种植6代,用PCR检测证明,Xa21基因能稳定遗传表达。 用转基因水稻配制两系杂交稻,杂交组合F1含有Xa21基因,既抗白叶枯病,又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21基因 基因水稻 杂交稻 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4的遗传定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鲍思元 谭明谱 林兴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2-427,共6页
Xa14是一个高抗菲律宾白叶枯病生理小种5的显性基因,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本研究利用中国国家基因中心的水稻第4染色体测序结果,用SSR标记对Xa14进行遗传定位,为进一步用图位克隆法克隆该基因奠定基础。利用775株IRBB14/IR24F2中... Xa14是一个高抗菲律宾白叶枯病生理小种5的显性基因,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本研究利用中国国家基因中心的水稻第4染色体测序结果,用SSR标记对Xa14进行遗传定位,为进一步用图位克隆法克隆该基因奠定基础。利用775株IRBB14/IR24F2中的145株高感群体,将基因Xa14限定在SSR标记HZR970-8和HZR988-1之间,与两个分子标记的距离各为0.34cM,并找到了在该群体中与基因共分离的HZR645-4、HZR669-2、HZR669-5和HZR669-7四个SSR标记。利用763株IRBB14/珍珠矮F2中158株高感群体,将基因Xa14限定在分子标记HZR648-5与RM280之间的区段,找到与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HZR648-5,与基因的距离为1.90cM。将两个F2群体的定位结果进行整合,表明Xa14位于分子标记HZR970-8和HZR988-1之间的3个BAC克隆上,并与这两个标记紧密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枯病 基因 xa14 SSR 遗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1 位作者 高利军 高汉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迄今,已有7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被克隆。Xa21是第一个被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因具有广谱抗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对Xa21的发... 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迄今,已有7个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被克隆。Xa21是第一个被克隆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因具有广谱抗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对Xa21的发现、定位及克隆、表达特征、编码产物XA21的生化特性、作用与调控以及XA21介导的免疫反应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枯病 基因 xa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Xa21基因水稻培矮64S回交后代白叶枯病抗性与育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小荣 钱海丰 薛庆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0-272,共3页
对筛选到的转 Xa2 1基因培矮 6 4 S后代纯合株系抗性与育性的研究表明 ,在第 5代杂种中 ,该外源基因仍能稳定遗传表达 ;以其作父本、培矮 6 4 S为母本所配制的 F1 植株 ,Xa2 1基因 PCR检测均呈阳性 ,且绝大多数表现抗白叶枯病 ,说明该... 对筛选到的转 Xa2 1基因培矮 6 4 S后代纯合株系抗性与育性的研究表明 ,在第 5代杂种中 ,该外源基因仍能稳定遗传表达 ;以其作父本、培矮 6 4 S为母本所配制的 F1 植株 ,Xa2 1基因 PCR检测均呈阳性 ,且绝大多数表现抗白叶枯病 ,说明该外源基因能够通过常规杂交方式转移利用。这些杂交组合 F2 群体中抗病与感病株出现 3∶ 1分离 ,表明转 Xa2 1基因在杂交后代的传递属单基因显性遗传。长日高温下 ,(培矮 6 4 S/转 Xa2 1基因培矮 6 4 S) F1 雄性完全可育 ,F2 群体可育与不育株出现 2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21基因水稻 培矮64S 回交后代 叶枯病 育性 基因水稻 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高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兴华 王春台 +3 位作者 文国松 张端品 谢岳峰 张启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8-118,共1页
广谱高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的精细定位林兴华王春台文国松张端品谢岳峰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我们(Linetal.1996)报道了从水稻遗传多样性中心的云南稻种资源中鉴定的广谱... 广谱高抗水稻白叶枯病新基因的精细定位林兴华王春台文国松张端品谢岳峰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我们(Linetal.1996)报道了从水稻遗传多样性中心的云南稻种资源中鉴定的广谱高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枯病 基因 感病亲本 精细定位 遗传改良 叶枯病 基因定位 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图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导入水稻获得转基因植株 被引量:9
17
作者 姚方印 李广贤 +3 位作者 杨磊 李中华 翟红梅 杨海旭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38-1043,共6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 1转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粳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和 PCR分析证明 Xa2 1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其自交 T1代植株经 GUS染色和白叶枯病接种鉴定呈...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 ,将白叶枯病抗性基因 Xa2 1转入黄淮稻区主栽品种豫粳 6号的胚性愈伤组织 ,获得转基因植株。GUS染色和 PCR分析证明 Xa2 1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其自交 T1代植株经 GUS染色和白叶枯病接种鉴定呈现 3∶ 1分离。研究为培育抗白叶枯病水稻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 叶枯病基因xa21 水稻 基因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7共显性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建 肖友伦 +7 位作者 于江辉 张阳军 贾琳 唐小美 刘俊 周小平 余成 刘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453,共10页
【目的】对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7进行精准检测和世代跟踪,通过分子标记检测Xa7基因材料的纯合或杂合型。【方法】根据Xa7、xa7和无等位基因型序列的差异,通过Premier 5软件设计了含4条引物Xa7-F、Xa7-R、Xa7null-F、Xa7null-R的... 【目的】对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7进行精准检测和世代跟踪,通过分子标记检测Xa7基因材料的纯合或杂合型。【方法】根据Xa7、xa7和无等位基因型序列的差异,通过Premier 5软件设计了含4条引物Xa7-F、Xa7-R、Xa7null-F、Xa7null-R的功能标记Xa7fun,且采用PCR方法分别对不同遗传资源材料进行分子标记特异性检测和验证,自然高温下于孕穗期对含Xa7基因的3份杂交改良系及亲本采用剪叶接种法接种7个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抗性鉴定,并于成熟期考察记录其农艺性状。【结果】分子标记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Xa7基因纯合型材料R084可扩增出大小为91 bp的条带,无等位基因型材料Nip可扩增出大小为153 bp的条带,杂合体Nip/R084可扩增出大小为91 bp、153 bp的条带,共显性标记Xa7fun得到的电泳条带与引物设计时预测的目标片段完全吻合;18份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均未扩增出91 bp大小的功能条带,说明这些材料均不含Xa7基因;杂交改良系Ry-1、Ry-2、Ry-3均仅含有91 bp大小的功能条带,表明Xa7基因纯合;在高温下,华占对7个菌株表现为高感、中感或感病,R084除对菌株PX099感病外,对其余6菌株均为高抗、中抗或抗病,Ry-1对GDA2、HNA1-4、FuJ、GD1358、YN24等5个菌株为高抗或中抗,Ry-2对GDA2、GD1358、HNA1-4、PXO86、YN24等5个菌株为高抗或抗病,Ry-3对HNA1-4、FuJ、GDA2、GD1358、PXO86、YN24等6个菌株均为高抗或中抗。因此,Xa7基因的渗入对华占改良系Ry-1、Ry-2、Ry-3的白叶枯病抗性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3个改良系和亲本等农艺性状分析表明,3个改良系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单株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介于R084和华占之间,Ry-1和Ry-3单株有效穗数显著高于华占和R084,Ry-2与华占、R084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与华占或R084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本研究开发的功能标记Xa7fun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水稻Xa7基因纯合型、杂合型等,而且Xa7基因的渗入不会造成杂交改良系重要农艺性状变差,可在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分子育种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枯病 xa7基因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三基因聚合系 被引量:68
19
作者 倪大虎 易成新 +7 位作者 李莉 汪秀峰 张毅 赵开军 王春连 章琦 王文相 杨剑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的杂交、自交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和抗白叶枯病的Xa21及Xa23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经多代大田或/和温室接菌鉴定、室内标记选择和田间农... 水稻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传统的杂交、自交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和抗白叶枯病的Xa21及Xa23基因聚合到同一株系中,经多代大田或/和温室接菌鉴定、室内标记选择和田间农艺性状的筛选,获得了4个三基因聚合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L17-L20。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个稻瘟病小种、中国流行的7个白叶枯病菌系c1-c7以及安徽省流行的白叶枯病菌系进行大田或,和温室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株系L17-L20对20个稻瘟病小种均表现出抗性,抗性水平与Pi9(t)基因的供体亲本75-1-127相当,抗谱相同;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和抗谱与Xa23基因相似,不论在苗期还是在成株期均抗白叶枯病。与Xa21、Xa23基因的供体亲本M12和CBB23相比,成株期的抗性水平有所增强。利用多重PCR技术,在同一PCR反应中可同时选择Pig(t)和Xa21基因,提高了PCR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枯病 稻瘟病 Pi9(t)基因 xa21基因 xa23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克隆的Xa21基因培育抗白叶枯病杂交稻
20
作者 翟文学 《四川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4-24,共1页
控制白叶枯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抗性基因渗入水稻栽培品种。抗病基因的克隆,特别是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克隆,开辟了通过转化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的新领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成功地将克隆的Xa2l基因转入我国... 控制白叶枯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抗性基因渗入水稻栽培品种。抗病基因的克隆,特别是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克隆,开辟了通过转化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的新领域。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成功地将克隆的Xa2l基因转入我国8个水稻品种,并配制出转基因杂交稻。田间试验显示转基因杂交稻不仅对白叶枯病的高度抗性和广谱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枯病 基因培育 xa21 杂交稻 克隆 广谱 水稻品种 转化系统 农杆菌介导 栽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