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种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1
作者 张颖 孙玉鹤 +2 位作者 周甜甜 韩露 赵保红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120-125,共6页
目的 分析六种不同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期为抗癫痫药物合理使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810例癫痫患者(单一抗癫痫用药674例、二联抗癫痫用药114例、三联抗癫痫用药20例,四联抗癫痫用药2例)基本资料,观察患者单一使... 目的 分析六种不同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以期为抗癫痫药物合理使用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810例癫痫患者(单一抗癫痫用药674例、二联抗癫痫用药114例、三联抗癫痫用药20例,四联抗癫痫用药2例)基本资料,观察患者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有效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疗效及安全性,按性别、年龄及联合用药进行分类,分析其对有效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810例癫痫患者中138例单一使用丙戊酸钠(17.04%),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79例,占比57.25%;6例单一使用苯妥英钠(0.74%),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例;42例单一使用卡马西平(5.19%),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27例,占比64.29%;280例单一使用奥卡西平(34.57%),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255例,占比91.07%;149例单一使用拉莫三嗪(18.40%),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98例,占比65.77%;59例单一使用左乙拉西坦(7.28%),处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20例,占比33.90%。共有555例获有良好疗效,总有效率为82.34%,4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3%。不同性别患者单一使用卡马西平和拉莫三嗪有效浓度测定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年龄患者单一使用六种抗癫痫药物血浓度测定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6例联合用药中,有34例处于有效浓度范围内,占25.00%。联合用药共有102例获有效,总有效率为75.00%,低于单一用药的总有效率82.34%(χ^(2)=3.980,P<0.05);联合用药共有1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高于单一用药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23%(χ^(2)=6.585,P<0.05)。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指导,但癫痫患者个体差异大,需结合患者自身实际合理斟酌应用抗癫痫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药物 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品说明书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信息的标注统计分析
2
作者 张涛 胡晨吉 +2 位作者 陈鹏霖 陈丹 金朝辉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6期189-193,共5页
目的统计分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我国上市的常见的抗癫痫药物说明书中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为规范、合理使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常见抗癫痫药品说明书纸质版及丁香园官方网站中的“用药助手”记载的说明书作为参考,对抗癫痫药物... 目的统计分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我国上市的常见的抗癫痫药物说明书中用药信息的标注情况,为规范、合理使用抗癫痫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常见抗癫痫药品说明书纸质版及丁香园官方网站中的“用药助手”记载的说明书作为参考,对抗癫痫药物说明书中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标注进行分析,收集时间为2024年3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3份抗癫痫类药物说明书,160份有“孕妇用药”项标注,13份无“孕妇用药”项标注;154份有“哺乳期妇女用药”项标注,19份无“哺乳期妇女用药”项标注。统计173份药品说明书“孕妇用药”的指导意见标注,27份药品说明书无用药指导意见,146份药品说明书有用药指导意见。统计173份药品说明书“哺乳期妇女用药”的用药指导意见标注情况,28份无用药指导意见,145份有哺乳期妇女用药指导意见。统计14份国外药企药品说明书后发现,国外药品说明书均有列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项,未注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指导意见的药品说明书仅1份。结论目前国内抗癫痫药品说明书存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标注项信息简单、内容缺失,以及用药推荐意见模糊等问题,为保障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的安全用药及为临床合理使用,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加强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哺乳期妇女 抗癫痫 药品说明书 特殊人群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常用抗癫痫药对儿童癫痫患者的影响及疗效
3
作者 贾方增 陈文斌 +3 位作者 赵肖君 刘俊 张幸 洪丽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342-1344,共3页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儿童癫痫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影响以及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丙戊酸钠组(VPA组,45例... 目的探讨常用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儿童癫痫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影响以及疗效和副作用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儿童癫痫患者125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丙戊酸钠组(VPA组,45例)、左乙拉西坦组(LEV组,43例)和奥卡西平组(OXC组,37例),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血清叶酸、血氨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三组治疗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四组儿童入组时血清叶酸、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血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儿童癫痫患者考虑到疗效、治疗依从性、副作用和对代谢的影响可优选左乙拉西坦,在使用丙戊酸钠或奥卡西的情况下需关注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氨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抗癫痫 叶酸 同型半胱氨酸 血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对癫痫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李海静 张申 +1 位作者 张雪莲 丁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554-2557,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癫痫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12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后1 a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癫痫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12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后1 a内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83例)。分析患儿停药前动态脑电图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棘尖波数量、慢波数量、慢波出现方式。结果在棘尖波数量方面,复发组患儿中量棘尖波型占比最多,其次为少量棘尖波型、大量棘尖波型、无棘尖波型;未复发组患儿少量棘尖波型占比最多,其次为无棘尖波型、中量棘尖波型、大量棘尖波型;两组患儿棘尖波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波数量方面,复发组患儿中量型占比最多,其次为少-中量型、少量型、中-大量型、大量型;未复发组患儿以少量型占比最多,其次为少-中量型、中量型、中-大量型、大量型;两组患儿慢波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波出现方式方面,复发组患儿以阵发性(P型)慢波为主,其次为散在性(S型)、局灶性(F型);未复发组患儿以S型为主,其次为P型、F型;两组患儿慢波出现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停用抗癫痫药物前动态脑电图显示中量、大量棘尖波,中量、中-大量、大量慢波,P型慢波时,考虑延缓停药,以降低癫痫患儿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复发 动态脑电图 抗癫痫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黄意坚 《北方药学》 2024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析丙戊酸钠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托吡酯与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接受药物联合治疗及同期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纳入研究,并划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析丙戊酸钠联合其他抗癫痫药物(托吡酯与拉莫三嗪)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接受药物联合治疗及同期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儿纳入研究,并划分为对照组(托吡酯+拉莫三嗪治疗,25例)与观察组(丙戊酸钠呐+托吡酯+拉莫三嗪治疗,25例),对比组间癫痫发作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癫痫发作次数与每次持续时间横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癫痫的发作次数(1.55±0.46)次/月、持续时间(4.88±1.02)min及不良反应发生率(8.00%)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00%)及家属满意率(96.00%)均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常用抗癫痫药物在难治性癫痫患儿中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在促进康复的同时得到患儿家属普遍认可,并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抗癫痫药物 难治性癫痫 治疗效果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6
作者 辜蕊洁 马秀伟 封志纯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62-63,共2页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抗癫痫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重度肝损害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高达10%[1]。AHS多发生于芳...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Antiepileptic 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AHS)是一种抗癫痫药物所致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出现重度肝损害或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病死率高达10%[1]。AHS多发生于芳香族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丙戊酸所致AHS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高敏综合征 丙戊酸钠 中毒性表皮松解症 淋巴结肿大 重度肝损害 抗癫痫药物 drug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马胶囊的抗惊厥抗癫痫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王之虹 许新 王冰梅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研究曼马胶囊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的药效。方法 :采用戊四唑 (PTZ)、最大电休克 (MES)小鼠急性惊厥模型和大鼠PTZ慢性癫痫点燃模型试验。结果 :曼马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PTZ急性惊厥潜伏期、降低 (MES)惊厥发作率、并降低 (PTZ)慢性癫... 目的 :研究曼马胶囊抗惊厥抗癫痫作用的药效。方法 :采用戊四唑 (PTZ)、最大电休克 (MES)小鼠急性惊厥模型和大鼠PTZ慢性癫痫点燃模型试验。结果 :曼马胶囊能明显延长小鼠PTZ急性惊厥潜伏期、降低 (MES)惊厥发作率、并降低 (PTZ)慢性癫痫点燃大鼠的发作级别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 <0 0 5 ,P <0 0 1)。此外 ,曼马胶囊尚有镇静催眠作用 ,可明显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的入睡率、延长睡眠时间。结论 :曼马胶囊具有良好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抗惊厥 PTZ 小鼠 抗癫痫作用 抗癫痫 慢性癫痫 结论 级别 点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振光 王净净 +4 位作者 张宏耕 田丽君 肖磊 谭奔腾 谭梅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4-6,42,共4页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AEDs)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愈痫灵方联合AEDs及单纯AEDs治疗。定期随诊并记录... 目的探讨愈痫灵方加减联合抗癫痫药(AEDs)治疗成人难治性癫痫(IE)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病例130例,按照Doll's临床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愈痫灵方联合AEDs及单纯AEDs治疗。定期随诊并记录用药后患者的临床发作症状、频率及不良反应等,6个月后复查视频脑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常规。以总体疗效、癫痫临床症状积分及脑电图异常程度积分作为临床疗效评定指标,并对比药物保留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癫痫症状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脑电图改善率、癫痫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治疗组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愈痫灵方联合AEDs能减少IE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症状严重程度、改善脑电图异常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提高用药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愈痫灵方 抗癫痫 视频脑电图 药物保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儿童抗癫痫药使用情况及超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圣海 王珺 +3 位作者 王立文 陈金晓 吴欢欢 徐翠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1期45-48,共4页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为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癫痫儿...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使用及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原因,为癫痫儿童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癫痫儿童基本信息和临床诊断治疗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发作类型和抗癫痫药使用情况等。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判断抗癫痫药物是否超说明书,同时将超说明书使用分为超年龄、超发作类型、超剂量和超单药/添加和超给药频次等,分类统计分析抗癫痫药物超说明书使用情况。结果共收集865例癫痫儿童,其中男500例,女365例,年龄中位数2.3岁,其中724例儿童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另141例未添加抗癫痫药(包括使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和/或甲强龙82例)。抗癫痫药物共使用1120人次,其中服用1种抗癫痫药儿童492例,服用2种抗癫痫药儿童125例,服用3种抗癫痫药儿童55例,服用4种及以上抗癫痫药儿童52例。抗癫痫药超说明书用药类型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是超年龄(35.8%)、超单药/添加(19.7%)、超发作类型(14.6%)、超给药剂量(4.5%)和超给药频次(2.3%)。抗癫痫药物超给药年龄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托吡酯(72.9%)、左乙拉西坦片剂(67.0%)和奥卡西平口服液(56.7%);抗癫痫药物超发作类型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左乙拉西坦口服液(51.9%)、左乙拉西坦片剂(40.8%)、托吡酯(26.3%);抗癫痫药物超单药/添加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左乙拉西坦口服液(81.4%)、左乙拉西坦片剂(55.5%)、托吡酯(23.7%)。结论抗癫痫药在儿童癫痫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尤其以超年龄使用最为突出,其中药物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为著。儿童用药的特殊性是造成超说明书用药的重要原因。超说明书应用抗癫痫药物时,需评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超说明书用药的获益,最终获得药物疗效与安全的最佳平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抗癫痫 超说明书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元丽 杨甲甲 +2 位作者 王宇飞 白珂珂 李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9-1184,共6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的方法。加巴喷丁经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衍生化后,采用10mmol/L硼砂-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9.75)的缓冲体系,加巴喷丁在6min内实现高效基线分离。...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测定抗癫痫药加巴喷丁的方法。加巴喷丁经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衍生化后,采用10mmol/L硼砂-10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pH9.75)的缓冲体系,加巴喷丁在6min内实现高效基线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0mg/L(r=0.999 7),检出限为2μg/L,定量限为10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103.1%,相对标准偏差为0.15%~1.00%(n=3)。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和可靠,已用于加巴喷丁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加巴喷丁 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 3-二唑 抗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祝文兵 阳利龙 +2 位作者 李望云 杨海兰 何周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182例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苯巴比妥为51.7%...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182例儿科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现开展的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苯巴比妥为51.7%,丙戊酸钠为55.5%,卡马西平为37.5%。结论我院抗癫痫药物检测结果不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所占比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抗癫痫 苯巴比妥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菖蒲抗癫痫药效物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颖 徐薇薇 +2 位作者 王莹 张宓 刘金民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977-1984,共8页
石菖蒲是中药复方治疗癫痫疾病中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醌类、生物碱类、三萜皂苷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及糖类等。研究显示石菖蒲已被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超过百余种,主要包括α-... 石菖蒲是中药复方治疗癫痫疾病中使用频次最多的药物之一,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类、黄酮类、醌类、生物碱类、三萜皂苷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及糖类等。研究显示石菖蒲已被分离鉴定的单体化合物超过百余种,主要包括α-细辛醚、β-细辛醚、γ-细辛醚、甲基丁香酚、顺式甲基异丁香酚、榄香素、β-榄香烯、桉脂素等,以挥发油类物质为主。近年来通过利用癫痫动物模型对石菖蒲抗癫痫的药效物质进行了多项研究,发现石菖蒲挥发油及其活性成分α-细辛醚、α-细辛醇、β-细辛醚、桉脂素、甲基丁香酚等均能发挥改善癫痫的作用,可以延长潜伏期,降低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持续时间,减轻发作级别,提高抗惊厥率,减少痫样放电次数,降低癫痫致死率等。石菖蒲及其药效物质可能通过作用于多种基因与信号通路发挥抗癫痫作用,主要包括:调节神经递质及受体、调节离子通道、保护神经元、调控凋亡因子、调控炎症因子、抑制一氧化氮释放、抗氧化应激、抑制耐药基因表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 药效物质 Α-细辛醚 Β-细辛醚 抗癫痫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减轻丙戊酸钠肝毒性及协同抗癫痫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宪军 张倩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139,共3页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损伤。五味子乙素有保肝、中枢抑制作用。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的目的是降低后者的肝毒性,同时发挥协同抗癫痫作用。通过检测动物的血液生化学指标,评价了五味子乙素降低丙... 丙戊酸钠是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主要不良反应是肝损伤。五味子乙素有保肝、中枢抑制作用。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联合应用的目的是降低后者的肝毒性,同时发挥协同抗癫痫作用。通过检测动物的血液生化学指标,评价了五味子乙素降低丙戊酸钠肝毒性的作用;采用小鼠癫痫模型,研究了五味子乙素与丙戊酸钠协同抗癫痫作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丙戊酸钠能够使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显著升高(P<0.05);丙戊酸钠与五味子乙素联合应用,大鼠血清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两药联合使用,抗癫痫作用显著高于两药单独使用的疗效,且大于两者疗效之和。五味子乙素能降低丙戊酸钠的肝毒性,并与丙戊酸钠有协同抗癫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丙戊酸钠 肝毒性 协同抗癫痫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新药的治疗药物监测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颖慧 王丽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51-54,共4页
抗癫痫新药包括: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氨己烯酸、唑尼沙胺、噻加宾等。自从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引入国内以来,给医生提供了治疗癫痫的更多的选择,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物不... 抗癫痫新药包括:非尔氨酯、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氨己烯酸、唑尼沙胺、噻加宾等。自从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引入国内以来,给医生提供了治疗癫痫的更多的选择,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物不相上下,保证新抗癫痫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非常必要。长期以来,医生治疗癫痫主要采用经验疗法,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疗效没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抗癫痫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左乙拉西坦 新药 拉莫三嗪 奥卡西平 非尔氨酯 加巴喷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作用及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志 陈琼 梁颖文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常用抗癫痫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FPIA法测定228例癫痫患儿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并对药物剂量、疗效和药物不良反... 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了解常用抗癫痫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FPIA法测定228例癫痫患儿单一使用抗癫痫药物(AED)的血药浓度,并对药物剂量、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患儿经过一年以上随访。结果:228例中192例(84.2%)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有效183例(80.3%),发生不良反应55例(24.1%)。结论:剂量过大和特异体质是抗癫痫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不同类型的AED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治疗效果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血药浓度 不良反应 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味中药抗癫痫效应的规律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茸 陈丽 +2 位作者 杨延婷 于治旬 任丽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97-99,共3页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现代医学对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癫痫的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不同程度...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抗癫痫联盟的定义,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目前,现代医学对癫痫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癫痫的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治疗癫痫不良反应低、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所接受,而在癫痫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癫痫 规律性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抗癫痫药物的血液系统毒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彦丽 王景红 齐晓涟 《中国药物警戒》 2009年第7期434-436,共3页
常用抗癫痫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系统毒性。文章通过综述经典抗癫痫药物和新一代抗癫痫药物的血液系统毒性及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血液系统毒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癫痫中成药中含西药成份的研究报道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思珊 马振菁 杨冰 《福建分析测试》 CAS 1999年第4期1154-1156,共3页
应用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对二十几例服抗癫痫中成药患者进行中成药中抗癫痫药物成份分析及血药浓度检测,发现这类中成药含大量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钠、卡马西平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检测也检出相应的药物。
关键词 抗癫痫药物 中成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及其成分抗癫痫肽的抗癫痫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崇铭 高殿振 +1 位作者 于佩玉 周新华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95-98,共4页
本文报告了河北产东业钳蝎毒及从蝎毒分离出的抗癫痫肽,对用头孢菌素和马桑内脂诱发大鼠癫痫的对抗作用。同时检测并记录了大鼠的全部ECoG和行为。以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死亡率和平均总持续时间为指标,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安... 本文报告了河北产东业钳蝎毒及从蝎毒分离出的抗癫痫肽,对用头孢菌素和马桑内脂诱发大鼠癫痫的对抗作用。同时检测并记录了大鼠的全部ECoG和行为。以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发作程度、死亡率和平均总持续时间为指标,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安定、蝎每、抗癫痫肽作用的强度。结果,安定、蝎毒、抗癫痫肽均使头孢菌素引起癫痫的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发作程度减轻,平均总持续时间缩短。安定组与抗癫痫肽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安定、蝎毒、抗癫痫肽均使马桑内脂诱发癫痫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程度明显减轻,死亡率由80%下降到零,发作平均总持续时间亦显著缩短。各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毒 抗癫痫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及抗癫痫治疗中毒副反应的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为 和喜梅 刘学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7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癫痫药苯妥英钠(DPH)和苯巴比妥(PB)血清药浓度。结果: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密切相关。DPH、PB在发挥作用时... 目的:观察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抗癫痫药苯妥英钠(DPH)和苯巴比妥(PB)血清药浓度。结果:血药浓度与毒性反应密切相关。DPH、PB在发挥作用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随浓度增加,发生人次上升,血药浓度DPH>25mg/L,PB>50mg/L时,毒副反应明显增加。结论:DPH、PB的最适血药浓度分别为10~20mg/L及10~4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 苯妥英 苯巴比妥 毒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