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72例患者抗癫药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1
作者 姚丽雯 龚丽娴 +3 位作者 石磊 袁进 姚小莉 曾晓晖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36-12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568例服用丙戊酸钠、374例服用卡马西平、85例服用苯妥英钠和45例服用苯巴比妥的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评价。... 目的通过对抗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为临床提高本类药物的治疗水平作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568例服用丙戊酸钠、374例服用卡马西平、85例服用苯妥英钠和45例服用苯巴比妥的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评价。结果抗癫药治疗指数小,安全度较低,其作用的个体差异大。结论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其他因素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癫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痈药 浓度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唐春燕 陈大建 陈薇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2期1531-1532,共2页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998—2007年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源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24h之内发生。不良反应以轻微变态反应性皮疹为主,... 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998—2007年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源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24h之内发生。不良反应以轻微变态反应性皮疹为主,占42.55%,其次为固定型药疹。95.74%的患者可痊愈或好转,但仍有4.26%的患者死亡。结论应重视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巴比妥 抗癫痈药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