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叶甙制备抗癌活性成分20(R)-人参皂甙-Rh_2和人参皂甙Rg_3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业高 黄荣 +2 位作者 桂世鸿 吕瑜平 文净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0,共2页
20(R)-ginsenoside-Rh2,ginsenoside-Rg3 and 20(S)-ginsenoside Rg3 were prepared by the hydrolysis of leaf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with solution of 50% acetic acid and then column chromatograph... 20(R)-ginsenoside-Rh2,ginsenoside-Rg3 and 20(S)-ginsenoside Rg3 were prepared by the hydrolysis of leaf sap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 with solution of 50% acetic acid and then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pectroscopic analysis,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comparison with authentic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叶甙 抗癌活性成分 20(R)-人参皂甙-Rh2 人参皂甙RG3 20(s)-人参皂甙Rg3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散斑竹根兰中的抗癌活性成分 被引量:2
2
作者 宋航娜 陈书红 《河北化工》 2009年第8期45-46,共2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散斑竹根兰的抗癌活性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为1∶1∶1.1∶0.9)组成的系统可以从散斑竹根兰的抗癌活...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散斑竹根兰的抗癌活性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乙醇-水(体积比为1∶1∶1.1∶0.9)组成的系统可以从散斑竹根兰的抗癌活性部位中分离出其中的抗癌活性成分之一3-(4′-hydroxy-benzyl)-5,7-dihydroxy-6-methyl-8-methoxyl-chroman-4-one,纯度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抗癌活性成分 散斑竹根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产抗癌活性成分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彭鸿 李晓刚 +1 位作者 樊竹青 徐成东 《楚雄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107-109,共3页
现有抗癌药物大部分是人工合成与半合成 ,或者是从天然植物中直接提取。细胞培养技术虽然已取得一定成功 ,但尚未能实现工业化生产。①② 而从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寻找抗癌药物的工作国内外均才开始 ,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抗癌活性成分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猫人参有效成分研究(Ⅱ)——氨基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冯懿挺 陈绍瑗 +1 位作者 姜维梅 傅承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猫人参 大籽猕猴桃 氨基酸 抗肿瘤机制 抗癌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雷公藤”红素抗癌机理被证实 被引量:1
5
作者 本刊通讯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抗癌机理 中药 癌细胞凋亡 抗癌活性成分 美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 蛋白酶体 机理研究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药用树叶前景广阔
6
作者 春晨 红星 《农村新技术》 1995年第8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银杏叶 保健饮料 树叶 发药 杜仲叶 挥发油 黄酮化合物 抗衰老 抗癌活性成分 侧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