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鸭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祥明 柳子明 +2 位作者 杜心芳 羊正纲 陈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对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HBV阳性血清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制备鸭乙型肝炎模型。用拉米夫定治疗12w后,联用Tα1治疗8d,以拉米夫定治疗为对照组,半定量PCR法检测鸭...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胸腺肽α1(Tα1)和拉米夫定对樱桃谷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DHBV阳性血清感染1日龄樱桃谷鸭,制备鸭乙型肝炎模型。用拉米夫定治疗12w后,联用Tα1治疗8d,以拉米夫定治疗为对照组,半定量PCR法检测鸭血清中DHBV,常规病理学方法观察鸭肝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拉米夫定治疗后鸭血清中DHBV水平显著降低(4483.2±5193.4vs9351.8±5059.6),联合Tα1治疗后抗DHBV效果更加明显(1692.2±589.2)。拉米夫定治疗可减轻肝细胞变性(3.2±0.8vs4.6±0.5)和炎症反应程度(6.2±3.3vs8.6±2.8),联合Tα1治疗后肝脏炎症反应有所加强(9.0±5.2)。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DHBV复制,联用Tα1抗病毒效果更好,而且有加强肝脏内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鸭/药物疗法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胸腺素/治疗应用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前预防的应用与挑战 被引量:6
2
作者 沈银忠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1-227,共7页
抗病毒治疗不仅将HIV感染从一个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同时减少了HIV在人群间的传播,近年来“治疗即是预防”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IV暴露前预防(PrEP)能有效减少HIV在高危人群间的传... 抗病毒治疗不仅将HIV感染从一个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疾病,同时减少了HIV在人群间的传播,近年来“治疗即是预防”的观念已被人们所认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HIV暴露前预防(PrEP)能有效减少HIV在高危人群间的传播。临床试验显示PrEP是安全的,可以有效预防HIV感染。目前,欧美国家及WHO指南均推荐对男男性行为者、感染HIV高风险的异性性行为者、HIV单阳伴侣中的HIV阴性者以及静脉吸毒者等高危人群进行PrEP。推荐使用的药物和方法是每日口服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合剂,部分人群也可使用替诺福韦。PrEP应结合其他预防措施如安全套使用、静脉吸毒的处理以及抗病毒治疗来进一步降低HIV感染的风险。目前,PrEP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伦理学、药物可及性、服药依从性以及使用率等问题,应该针对高危人群大力推行PrEP,让更多的人群受益减少HI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防和控制 氟胞嘧啶治疗应用 氟胞嘧啶/类似物和衍生物 腺嘌.4/治疗应用 腺嘌Ⅳ类似物和衍生物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诊疗指南第三版(2015版)》更新解读 被引量:29
3
作者 孙建军 卢洪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7-602,共6页
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发布了第三版《艾滋病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时点前移:一旦成人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若无禁忌宜尽早启动抗HIV治疗。对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在感染控制、... 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发布了第三版《艾滋病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时点前移:一旦成人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若无禁忌宜尽早启动抗HIV治疗。对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在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也应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强调HIV合并结核患者在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少于200/μL的情况下,建议抗结核两周内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在抗HIV治疗用药中,淘汰了一些毒副作用大、依从性较差的药物,如司他夫定、去羟肌苷、茚地那韦等,优选抗病毒效力强、服药方便的组合,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组合。对于HIV感染的婴幼儿,亦主张及早抗HIV治疗。对于五岁以内的幼儿,主张确诊后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HIV感染的孕产妇,建议尽快予以全程、联合抗HIV治疗,寓防于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诊断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药物疗法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