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抗病毒细胞因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小鹏
金哲
贺震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7-1500,共14页
天然小分子是中药、药用植物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活性成分,是重要的药物资源研究方向和内容。大多数抗病毒药用植物,如夏枯草、黄芪和黄芩等,其活性成分均为天然小分子。抗病毒细胞因子为一类生物体中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
天然小分子是中药、药用植物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活性成分,是重要的药物资源研究方向和内容。大多数抗病毒药用植物,如夏枯草、黄芪和黄芩等,其活性成分均为天然小分子。抗病毒细胞因子为一类生物体中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捕杀或抑制体内病毒的小分子功能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中的多酚类、苷类以及寡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可调控机体内源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继而作用于各类DNA或RNA病毒:一方面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直接捕杀病毒;另一方面联动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感染,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药用植物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细胞因子抗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并由此提出这类活性天然小分子将可能成为新一类的抗病毒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
病毒
中药
抗病毒细胞因子
天然小分子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于甜
胡小鹏
+7 位作者
祝小红
宋勋
李晨阳
曾勇
李燕
苏庆宁
李世和
贺震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5,共7页
抗病毒细胞因子(Antiviralcytokines)是一类由机体细胞分泌的,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或捕杀体内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蛋白。抗病毒细胞因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直接诱生抗病毒蛋白的细胞因子。主有IFN-...
抗病毒细胞因子(Antiviralcytokines)是一类由机体细胞分泌的,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或捕杀体内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蛋白。抗病毒细胞因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直接诱生抗病毒蛋白的细胞因子。主有IFN-α、IFN-β、IFN-γ、IFN-λ(IL-28/29)、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
病毒
作用
肿瘤坏死
因子
抗病毒细胞因子
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应答
小分子蛋白
抗
病毒
感染
抗
病毒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录因子MafB负向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
3
作者
温明岳
安华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2,共1页
I型干扰素是感染早期最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在遭受病毒感染之后都能够分泌I型干扰素。住抵抗病毒感染的同时,I型干扰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干扰素慢性积聚,则...
I型干扰素是感染早期最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在遭受病毒感染之后都能够分泌I型干扰素。住抵抗病毒感染的同时,I型干扰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干扰素慢性积聚,则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损伤,这种损伤主要是由自身过度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导致的。因此,对I型干扰素产生调节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病毒诱导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Kim等发现,转录因子MafB既能够作为一个活化分子,又能够作为一个共激活抑制分子,调控I型干扰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
因子
抗
病毒
免疫反应
调控
细胞
毒性T淋巴
细胞
抗
病毒
感染
抗病毒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抗病毒细胞因子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胡小鹏
金哲
贺震旦
机构
深圳大学医学部医学院药学系
深圳大学生物治疗研究所深圳天然小分子创新药物工程实验室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87-1500,共14页
基金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重点项目(JCYJ20120829101455848)
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重点基础研究资金(JCYJ20130329105207152)
深圳市协同创新科技计划深港创新圈基金(SGLH20120926161415784)
文摘
天然小分子是中药、药用植物和天然药物的重要活性成分,是重要的药物资源研究方向和内容。大多数抗病毒药用植物,如夏枯草、黄芪和黄芩等,其活性成分均为天然小分子。抗病毒细胞因子为一类生物体中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捕杀或抑制体内病毒的小分子功能蛋白。近年来研究表明,植物中的多酚类、苷类以及寡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可调控机体内源抗病毒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继而作用于各类DNA或RNA病毒:一方面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直接捕杀病毒;另一方面联动机体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抑制病毒复制,抗病毒感染,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药用植物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细胞因子抗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并由此提出这类活性天然小分子将可能成为新一类的抗病毒药物。
关键词
抗
病毒
中药
抗病毒细胞因子
天然小分子
作用机制
Keywords
antivi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viral cytokines
natural micromolecule
mechanisms
分类号
Q946.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于甜
胡小鹏
祝小红
宋勋
李晨阳
曾勇
李燕
苏庆宁
李世和
贺震旦
机构
深圳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治疗研究所、深圳天然小分子创新药物工程实验室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5,共7页
基金
深圳市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JCYJ20120829101455848)
文摘
抗病毒细胞因子(Antiviralcytokines)是一类由机体细胞分泌的,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或捕杀体内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蛋白。抗病毒细胞因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直接诱生抗病毒蛋白的细胞因子。主有IFN-α、IFN-β、IFN-γ、IFN-λ(IL-28/29)、TNF-α。
关键词
抗
病毒
作用
肿瘤坏死
因子
抗病毒细胞因子
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应答
小分子蛋白
抗
病毒
感染
抗
病毒
蛋白
分类号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录因子MafB负向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
3
作者
温明岳
安华章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32,共1页
文摘
I型干扰素是感染早期最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在遭受病毒感染之后都能够分泌I型干扰素。住抵抗病毒感染的同时,I型干扰素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干扰素慢性积聚,则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损伤,这种损伤主要是由自身过度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导致的。因此,对I型干扰素产生调节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病毒诱导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Kim等发现,转录因子MafB既能够作为一个活化分子,又能够作为一个共激活抑制分子,调控I型干扰素的表达。
关键词
转录
因子
抗
病毒
免疫反应
调控
细胞
毒性T淋巴
细胞
抗
病毒
感染
抗病毒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分类号
R392.1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然小分子诱生机体抗病毒细胞因子研究
胡小鹏
金哲
贺震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于甜
胡小鹏
祝小红
宋勋
李晨阳
曾勇
李燕
苏庆宁
李世和
贺震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转录因子MafB负向调控抗病毒免疫反应
温明岳
安华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