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罗琴 刘丁语 +10 位作者 刘宝玲 乔常宏 陈翔宇 何振文 王晓虎 陈晶 张翩 黄元 王刚 刘昊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4-561,共8页
病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与重组,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使得疫苗提供的保护有限。同时,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病毒感染后治疗困难... 病毒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微生物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与重组,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使得疫苗提供的保护有限。同时,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缺乏使得病毒感染后治疗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来预防病毒感染。中药因具有成分安全、不易产生耐药性且能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病毒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抗病毒研究中。传统中药为抗病毒药物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但传统试验手段进行抗病毒药物研发耗时久且工作量大,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利用组学数据分析药物和疾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筛选、评价药物疗效和发现新的药物靶点的有力手段。因此,笔者总结分析了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中药抗病毒中的研究进展,通过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在抗病毒研究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药的抗病毒机制,还可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抗病毒作用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多组学联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醇提物对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廖文钰 竺利波 +7 位作者 刘明珠 余庆 玉洁莹 陈嘉 韦云依 黄吉利 黄琳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等方法确定肉桂醇提物在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上的安全工作浓度,评估肉桂醇提物在细胞水平对LMBV的抗病毒效果,分析其抗LMBV机制。【结果】肉桂醇提物在≤1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FHM细胞无明显毒性。FHM细胞与LMBV以及质量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μg/mL肉桂醇提物共孵育后,细胞病变明显减少,结晶紫染色后可见活细胞数明显升高,MCP、ICP4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抗病毒效果有剂量依赖性。12.5μg/mL肉桂醇提物与LMBV共孵育后接入FHM细胞,细胞中MCP、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CID_(50)极显著下降(P<0.01);FHM细胞与经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共孵育后,细胞中LMBV 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用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感染组(P<0.01);在LMBV感染FHM细胞后,接入肉桂醇提物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LMBV感染FHM细胞3 h后用肉桂醇提物处理8 h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肉桂醇提物可降低LMBV的感染力,干扰LMB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有良好的抗LMBV作用,可作为环保、高效的抗LMBV渔用药物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肉桂 抗病毒作用 渔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泽明 郝国强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前规模化养殖极易受到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害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G^(-)+G^(+))等引发的肠道损伤、病毒(尤指囊膜病毒)等造成的混合感染和/或继发感染,均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目前规模化养殖极易受到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害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G^(-)+G^(+))等引发的肠道损伤、病毒(尤指囊膜病毒)等造成的混合感染和/或继发感染,均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可持续健康养殖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具有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和促生长等功效,具备易被机体吸收和快速代谢等特点,能迅速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消化吸收特点、抗病毒作用和机理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期条件下规模化养殖中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 消化吸收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璇 于莉 +1 位作者 胡涛 黄升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RSV和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3型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17997抗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陶佩珍 杨茂 +1 位作者 王淑琴 章天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报道由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放线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1]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用氚标记物参入法测定抗生素17997对VERO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TD50(50%毒性剂量)分别为7... 报道由我国云南省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放线菌所产生的广谱抗病毒抗生素17997[1]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用氚标记物参入法测定抗生素17997对VERO细胞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TD50(50%毒性剂量)分别为76.8±2.2、130.9±19.5及144.2±17.1μmol/L。抗生素17997无毒浓度不影响单疱病毒Ⅰ型的吸附及释放;对病毒无直接灭活作用;感染后6h给药无抑制病毒作用;对病毒逆转录酶及DNA聚合酶均无抑制作用。抗生素17997可能作用于病毒复制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素17997 抗病毒作用 单纯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多糖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明敏 鲁红学 +2 位作者 张长青 周炎炎 章松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81-1082,共2页
芦荟属百合科植物,含多种药用成分,其中芦荟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芦荟多糖的结构、分离提取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芦荟多糖的研究和作为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荟 芦荟多糖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的活化及其介导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平忠 黎志东 +1 位作者 于海涛 白雪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NK细胞是一类独特的淋巴细胞亚群,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其表面标志为CD3-CD19-CD16+CD56+。根据CD56分子的表面密度,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前者以分泌细胞因子为主,后者以杀伤功能为主。NK细胞不表达T... NK细胞是一类独特的淋巴细胞亚群,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其表面标志为CD3-CD19-CD16+CD56+。根据CD56分子的表面密度,将NK细胞分为:CD56bright和CD56dim两个亚群,前者以分泌细胞因子为主,后者以杀伤功能为主。NK细胞不表达T细胞的表型(CD3或TCR),也不表达B细胞的表型(CD19或BCR)。NK细胞具有如下特点:①强大的细胞毒活性。它对刺激因素产生的应答十分迅速,而且免疫应答强度高。②杀伤活性无需抗原刺激,也不受MHC分子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NK细胞受体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于甜 胡小鹏 +7 位作者 祝小红 宋勋 李晨阳 曾勇 李燕 苏庆宁 李世和 贺震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5,共7页
抗病毒细胞因子(Antiviralcytokines)是一类由机体细胞分泌的,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或捕杀体内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蛋白。抗病毒细胞因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直接诱生抗病毒蛋白的细胞因子。主有IFN-... 抗病毒细胞因子(Antiviralcytokines)是一类由机体细胞分泌的,具有联系机体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抑制或捕杀体内病毒,抗病毒感染的小分子蛋白。抗病毒细胞因子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直接诱生抗病毒蛋白的细胞因子。主有IFN-α、IFN-β、IFN-γ、IFN-λ(IL-28/29)、TNF-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 病毒细胞因子 干扰素 特异性免疫应答 小分子蛋白 病毒感染 病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有效部份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占秋 程丽 +1 位作者 刘焱文 汪国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82-,共1页
我们在进行空心莲子草抗病毒研究时,发现它在细胞培养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有抑制作用。用铅盐沉淀法将空心莲子草分成三个部分,在Hep-2细胞系统进行抗HSV研究。以感染细胞内HSV有无抑制作为药物的疗效观察指标,病毒的感染性滴度下降2... 我们在进行空心莲子草抗病毒研究时,发现它在细胞培养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有抑制作用。用铅盐沉淀法将空心莲子草分成三个部分,在Hep-2细胞系统进行抗HSV研究。以感染细胞内HSV有无抑制作为药物的疗效观察指标,病毒的感染性滴度下降2个对数单位作为药物的有效抑制浓度。首先将三个部份以20、40、80、100、200、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细胞 HSV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滴眼液体内外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徐建泓 孙爱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7-81,共5页
拟了解莪术油滴眼液(ZTO)体内外抗菌、抗病毒效果。实验结果显示,ZTO完全抑制HSV-1和ADV- 3对细胞CPE的最低浓度均为64μg/mL;ZTO对50株革兰阳性菌MIC_(90)和MBC值分别为128μg/mL和256μg/mL,对100株革兰阴性菌的MIC_(90)和MBC值分别... 拟了解莪术油滴眼液(ZTO)体内外抗菌、抗病毒效果。实验结果显示,ZTO完全抑制HSV-1和ADV- 3对细胞CPE的最低浓度均为64μg/mL;ZTO对50株革兰阳性菌MIC_(90)和MBC值分别为128μg/mL和256μg/mL,对100株革兰阴性菌的MIC_(90)和MBC值分别为64~512μg/mL和128~>512μg/mL。2 mg/mL或1 mg/mL的ZTO分别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HSV-1感染兔眼结膜炎的有效率均可达到100%,与抗菌对照药氯霉素滴眼液和抗病毒对照药阿昔洛韦滴眼液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数据表明,ZTO体外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较弱,但体内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较强,具有进一步开发为能同时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治疗眼结膜炎外用新药的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滴眼液 结膜炎 作用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疫苗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鱼艳荣 张彦明 刘希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关键词 疫毒病 多肽疫苗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x蛋白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冀君 许鑫 +4 位作者 唐青海 邱礽 唐存多 阚云超 姚伦广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9-83,共5页
Mx蛋白是在脊椎动物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或诱生剂处理时由Ⅰ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一种抗病毒蛋白。Mx蛋白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靶向许多RNA病毒,诸如流感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狂犬病毒等,对某些DNA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作用... Mx蛋白是在脊椎动物机体细胞受病毒感染或诱生剂处理时由Ⅰ型干扰素诱导表达的一种抗病毒蛋白。Mx蛋白具有良好的抗病毒能力,靶向许多RNA病毒,诸如流感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狂犬病毒等,对某些DNA病毒,例如乙型肝炎病毒也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基于鸡的Mx蛋白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一些进展。论文就近年来鸡Mx蛋白的抗病毒机制与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综述,针对鸡Mx蛋白在抗病毒与品种鸡抗病育种筛选等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蛋白 抗病毒作用 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体外感染模型的建立及人α防御素5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放 王艾平 +5 位作者 陈芳 申明强 陈默 粟永萍 程天民 王军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建立用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假病毒(HPV-16 Psv)感染宫颈癌细胞模型,并研究3种不同构型人α防御素5(HD-5)抗HPV的作用。方法将表达HPV-16假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质粒P16L1L2和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fwb共转染293FT细胞,分... 目的建立用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假病毒(HPV-16 Psv)感染宫颈癌细胞模型,并研究3种不同构型人α防御素5(HD-5)抗HPV的作用。方法将表达HPV-16假病毒衣壳蛋白的重组质粒P16L1L2和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fwb共转染293FT细胞,分离、纯化病毒颗粒后感染宫颈癌细胞株C-33a,同时分别给予20μg/ml的HD-5/N(天然构型)、HD-5/Acm(半胱氨酸被Acm修饰)或HD-5/Abu(半胱氨酸被Abu替换)处理,培养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分析病毒感染率。结果 Pfwb与P16L1L2成功转染293FT细胞并获得滴度达2.5×108TU/ml的HPV-16假病毒液,镜检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宫颈癌细胞C-33a能够被假病毒感染并表达GFP。HD-5/N、HD-5/Acm和HD-5/Abu对HPV-16感染C-33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48±5.67)%、(69.02±7.88)%和(2.71±1.53)%。与HD-5/N相比,HD-5/Acm和HD-5/Abu的抗病毒作用显著降低(P<0.01)。结论建立了基于流式细胞分析的HPV-16假病毒感染模型并将其用于抗病毒药物活性检测。发现HD-5的空间结构和分子中半胱氨酸对其抗HPV感染的活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 防御素 绿色荧光蛋白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丹抗病毒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艾碧琛 贺又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664-1667,共4页
综述了近20年来甘露消毒丹抗病毒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临床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等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效验,但关于该方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的动物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并不多,暂未能全面阐释甘露消毒丹的... 综述了近20年来甘露消毒丹抗病毒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显示临床运用甘露消毒丹治疗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带状疱疹等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确有效验,但关于该方抗病毒作用及机制的动物体内、体外实验研究并不多,暂未能全面阐释甘露消毒丹的抗病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丹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3型诱导MxA蛋白产生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贡海蓉 徐仑 +1 位作者 杨吉成 盛伟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3型对MxA蛋白的诱导作用以及MxA蛋白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的腺病毒3型(Ad3)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胞浆MxA蛋白的产生;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重组MxA蛋白对Hela细胞内... 目的:观察腺病毒3型对MxA蛋白的诱导作用以及MxA蛋白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的腺病毒3型(Ad3)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胞浆MxA蛋白的产生;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重组MxA蛋白对Hela细胞内腺病毒3型的抗病毒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腺病毒诱异PBMC产生MxA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 ng/ml MxA蛋白质抗Hela细胞内腺病毒3型感染的效价为20TCID20。结论:腺病毒3型体外可诱导PBMC产生MxA蛋白;重组MxA蛋白具有抗腺病毒3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3型 MXA蛋白 抗病毒作用 研究 HELA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H方治疗HBV转基因小鼠抗病毒作用及其对TLR3/TLR4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传涛 郭尹玲 +5 位作者 黄群 吴疆 刘业方 杨鸿 辜海英 张莉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41-3844,共4页
目的:观察HH方治疗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抗HBV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0.15 g/(kg·d)苦参素混悬液,高、低剂量HH方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 目的:观察HH方治疗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抗HBV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4组,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苦参素组小鼠给予同体积含0.15 g/(kg·d)苦参素混悬液,高、低剂量HH方组小鼠分别给予同体积含7、2 g/(kg·d)HH混悬液。5周后,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肝组织中HBVDNA、Toll样受体(TLR)3/4 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TLR3/4蛋白表达。结果 :高剂量HH方[7 g/(kg·d)]可以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对肝组织炎细胞浸润未见明显缓解。高剂量HH方可以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 Ag、HBVDNA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苦参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HH方可以显著增强肝组织TLR3、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HH方有一定抗HBV作用,推测与增强TLR3、TLR4表达进而影响干扰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方 HBV转基因小鼠 抗病毒作用 TOLL样受体3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抑制IFN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一博 孙建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30-1032,共3页
关键词 IFN-α/β 抗病毒作用 A型流感病毒 蛋白抑制 干扰素-Α 病毒感染宿主 调控基因 传染病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萍 陈瑞珍 陈灏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89,F0003,共3页
关键词 STAT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抗病毒作用 ACTIVATOR 扩张型心肌病 转录活化因子 发病机制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呼吸系杀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惠勇 孙慧莉 邵长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8-239,共2页
中药对呼吸系杀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张惠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孙慧莉上海中医药大学90级实习生指导邵长荣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使用中草药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比较广泛。临床及实验研究... 中药对呼吸系杀菌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进展张惠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孙慧莉上海中医药大学90级实习生指导邵长荣上海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使用中草药对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比较广泛。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某些中药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药理 呼吸系统感染 作用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斓斓 张慧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9期149-151,共3页
关键词 抗病毒作用 中草药 传统医学 病毒药物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