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园林小菊黑斑病菌菌丝悬浮液接种体系优化和抗病种质筛选
1
作者 黎洁华 王倩倩 +6 位作者 苏江硕 刘晔 赵爽 张飞 管志勇 陈发棣 房伟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9-104,共6页
为优化园林小菊苗期黑斑病菌菌丝悬浮液接种抗病鉴定体系,筛选抗黑斑病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园林小菊为试验材料,进行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以及比较不同菌丝悬浮液接种量和不同接种方法等单因素处理下的发病情况,利用建立的接种鉴定体系结合... 为优化园林小菊苗期黑斑病菌菌丝悬浮液接种抗病鉴定体系,筛选抗黑斑病种质资源,本研究以园林小菊为试验材料,进行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以及比较不同菌丝悬浮液接种量和不同接种方法等单因素处理下的发病情况,利用建立的接种鉴定体系结合抗病模型筛选优异园林小菊抗病种质。结果表明,接种黑斑病病原菌菌株CJ31、CJ37、CJ3、F20 7 d后的病情指数分别为80.56、63.89、48.61、68.05,菌株CJ31的致病力最强且接种后的发病症状明显,适用于抗性接种试验;当菌丝悬浮液的浓度为D600 nm=1时,菌丝涂抹法接种最佳的菌丝悬浮液接种量为2.0 mL,此时供试种质在各抗病等级上有较均匀的分布,抗病、中抗、感病、高感品种的占比分别为9.09%、18.18%、36.36%、36.36%,可区分不同种质的抗病性;在相同接种体系下,活体接种和离体接种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0.76,呈极显著相关,说明活体接种和离体接种的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基于抗病模型,对11份园林小菊种质进行综合抗病评价,最终筛选出灵峰黄这1份黑斑病抗病种质,灵岩淡黄、灵峰锦等3份中抗种质,金陵红荷、钟山奶黄等7份高感种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园林小菊苗期黑斑病菌菌丝悬浮液接种的抗病性鉴定方法,筛选出的黑斑病抗病种质灵峰黄可作为园林小菊黑斑病抗性育种的重要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小菊 黑斑病 菌丝悬浮液 抗病模型 抗病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等级模型的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慧 卜燕华 +2 位作者 王茂良 戴思兰 丛日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0-645,共6页
采用田间鉴定与叶片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蔷薇属36个品种(种)的抗黑斑病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使用感病率为参数的原模型公式不能很好地区分蔷薇属不同品种(种)之间的抗病差异,用田间观测的感病指数(I)... 采用田间鉴定与叶片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蔷薇属36个品种(种)的抗黑斑病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使用感病率为参数的原模型公式不能很好地区分蔷薇属不同品种(种)之间的抗病差异,用田间观测的感病指数(I)替代发病率(N),可以对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能力进行有效检测。利用优化的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等级模型,可将供试蔷薇属品种(种)分为4类:4个免疫品种(种);9个高抗品种(种);15个感病品种(种);8个高感品种(种)。刺梨、无刺蔷薇、三季玫瑰、玫瑰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显著高于月季。现代月季中,藤本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高,其次是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低。橙色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高,其次是红色和粉色,白色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属植物 黑斑病 田间鉴定 叶片离体检测 抗病等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