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PRSV复制酶基因T_2代番木瓜植株的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27
1
作者 阮小蕾 李华平 周国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转PRSV复制酶基因的番木瓜植株,其自交及杂交二代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杂交的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整合在番木瓜的染色体上.人工接种PRSV的Ys、Vb、Sm株系于分子检测阳性的7~8叶期植株,转基因植株均表现高抗.在定植田间的9个月中... 转PRSV复制酶基因的番木瓜植株,其自交及杂交二代植株经PCR检测和Southern blot杂交的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整合在番木瓜的染色体上.人工接种PRSV的Ys、Vb、Sm株系于分子检测阳性的7~8叶期植株,转基因植株均表现高抗.在定植田间的9个月中,转基因植株无一发病,而对照则全部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PRSV复制酶基因 T2代番木瓜 植株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候选无性系的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六一 章健 +3 位作者 高景斌 陈雪莲 姜春武 郝焰平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筛选抗松材线虫病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前期筛选获得的抗松材线虫病强的马尾松实生苗为接穗,使用湿地松作为砧木培育嫁接苗,开展无性系2次接种松材线虫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湿地松作为砧木培育马尾松抗性无性系苗木,经过对马尾松... 为筛选抗松材线虫病强的马尾松无性系,以前期筛选获得的抗松材线虫病强的马尾松实生苗为接穗,使用湿地松作为砧木培育嫁接苗,开展无性系2次接种松材线虫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湿地松作为砧木培育马尾松抗性无性系苗木,经过对马尾松无性系嫁接苗2次接种松材线虫测定,获得健全率较火炬松高的无性系。抗病性第1次、第2次测定的健全率超过火炬松的合格无性系分别为77.7%、66.2%,平均健全率分别为81.4%、94.5%,对照树种火炬松平均健全率分别为61.3%和82.1%,获得的无性系抗病性显著提高。为了减小误差,应该选用嫁接成活苗数量相对多的无性系间进行抗病性强弱次序评价。采用了10株以上无性系间抗病性强弱次序评价进行对照,减少了抗性强弱无性系两极分化,抗性能力中等的无性系相应增多,在选拔植株营建抗性种子园过程中应给予重视,尽量选择接种测定数量较多的高抗无性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松材线虫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松材线虫病赤松组培苗的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清清 叶建仁 +2 位作者 朱丽华 吴小芹 储小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5-47,共3页
为了评价从日本引进的抗性赤松对松材线虫的抗病性,在无菌条件下,用中强毒力无菌松材线虫对6个月生的无菌赤松组培苗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抗性赤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1号和10号家系抗病性表现较好,2、13、19、22和23号家系抗病性... 为了评价从日本引进的抗性赤松对松材线虫的抗病性,在无菌条件下,用中强毒力无菌松材线虫对6个月生的无菌赤松组培苗进行接种。结果表明:抗性赤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明显,1号和10号家系抗病性表现较好,2、13、19、22和23号家系抗病性表现次之,3、14和16号家系未表现出抗病性;抗性赤松不同无性系间的抗病性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间的抗病性差异主要来源于家系间的抗病性差异。发病率与松材线虫繁殖倍数相关性极低。从发病组培苗上分离的松材线虫仍然无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 松材线虫 抗病性测定 繁殖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组培再生植株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1期1-5,23,共6页
采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组培苗针叶、采用苗圃组培苗人工接种松针褐斑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抗病性。结果表明:湿地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著。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各无性... 采用松针褐斑病菌毒素处理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和温室组培苗针叶、采用苗圃组培苗人工接种松针褐斑病菌孢子悬浮液测定抗病性。结果表明:湿地松不同家系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同一家系不同无性系间抗病性差异也显著。湿地松瓶内组培苗各无性系抗病性强弱依次为8#40,8#2,8#11,32#3,普通组培苗;温室组培苗各无性系抗性强弱依次为32#7,32#3,普通组培苗。苗圃组培苗与实生苗间、组培苗不同代数间抗病性差异显著。单元回归分析表明,瓶内测定结果与温室针叶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99 7、与苗圃接种孢子悬浮液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2=0.958 8。因此,为了缩短选育时间,减少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瓶内抗病性测定替代室外抗病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褐斑病 湿地松 再生植株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掌不同品种对红掌细菌性疫病的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丁钿 曾伟达 +1 位作者 刘琼光 周晓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采用分离自不同红掌品种的19个地毯草黄单胞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ea)菌株,通过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对我国主栽的22个不同红掌品种进行细菌性疫病抗性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2个红掌品种被区分为高抗... 采用分离自不同红掌品种的19个地毯草黄单胞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pv.dieffenbachiea)菌株,通过人工剪叶接种方法,对我国主栽的22个不同红掌品种进行细菌性疫病抗性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2个红掌品种被区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等4类抗病等级,其中高抗品种3个、中抗品种12个、中感品种6个、高感品种1个,未发现免疫品种。此外,研究还发现,在19个供试菌株中,Xad10致病力最弱,Xad3致病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毯草黄单胞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 红掌 抗病性测定 人工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桉树品(种)系对青枯病菌抗性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施仲美 奚福生 +8 位作者 韦颖文 邓艳 李洁汉 何贵整 何祖家 吴学仕 莫晓勇 彭仕尧 杨小红 《广西林业科学》 1998年第4期165-169,共5页
筛选桉树抗青枯病品(种)系.通常采用剪顶包扎菌液接种、伤根淋灌菌液接种技术,探索研究出的WFT新的接种技术。通过3种接种技术的对比试验表明,青枯病菌对按苗致病力因接种方法不同而不同.与桉树林分青枯病自然发生流行情况调查结... 筛选桉树抗青枯病品(种)系.通常采用剪顶包扎菌液接种、伤根淋灌菌液接种技术,探索研究出的WFT新的接种技术。通过3种接种技术的对比试验表明,青枯病菌对按苗致病力因接种方法不同而不同.与桉树林分青枯病自然发生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比较,WFT接种技术测出的结果更为接近自然发病情况。"九五"以来,用WFT接种技术对生产单位提供的75个桉树品(种)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筛选出对青枯病新的高抗品(种)系12个,抗病品(种)系10个,低感品(种)系19个。筛选出的桉树抗病品系.已在生产上推广造林2万多hm^2,很少出现青枯病株。实践证明,WFT接种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测定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抗病性测定 接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无性系对炭疽病抗性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旺姣 邹东霞 +2 位作者 常明山 钟雅婷 黄乃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的八角无性系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为其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和苗期叶片接种法测定23个八角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结果]23个八角无性系中,有22个无性系采用2种接种...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准确可靠的八角无性系炭疽病抗性鉴定方法,为其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和苗期叶片接种法测定23个八角无性系对炭疽病的抗性水平。[结果]23个八角无性系中,有22个无性系采用2种接种法测定的结果一致,一致性高达95.65%;其中,福进14号和黑叶1号为抗病无性系,福进4号、福进5号和福进6号等9个无性系为中抗无性系,福进2号、福进3号和福进7号等6个无性系为中感无性系,福进8号和福进16号为感病无性系,福进1号、福进11号和福进12号为高感无性系。[结论]2种接种方法均可反应八角无性系抗病性的差异。离体叶片接种法具有操作方便、发病速度快、不伤害植株和耗时短等优点,缺点是鉴定结果可能与实际抗病表现不一致,可以作为八角品系对炭疽病抗性鉴定的重要辅助手段;苗期接种法鉴定结果较为可靠,但缺点是接种后植株落叶严重且难以恢复,需要合适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炭疽病 离体叶片接种法 苗期叶片接种法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灰霉病病原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雷百战 李国英 石在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z1期145-149,共5页
对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进行调查和采样 ,根据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和寄主范围对葡萄灰霉病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该葡萄灰霉病菌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cinereaPers .)。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 5~ 30℃ ,最适温度为 15~2 5℃ ;生长的pH... 对不同地区的葡萄灰霉病进行调查和采样 ,根据病害症状、病原形态和寄主范围对葡萄灰霉病进行鉴定 ,结果表明 ,该葡萄灰霉病菌为灰葡萄孢菌 (BotrytiscinereaPers .)。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 5~ 30℃ ,最适温度为 15~2 5℃ ;生长的pH值范围是 2~ 9,最适为 3~ 6 ;光照条件对病菌的生长基本无影响 ;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 ;木纳格和巨峰对葡萄灰霉病的抗性较强 ;甲基硫菌灵、亿嘉乐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鉴定 生物学特 抗病性测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嫁接抗病砧木筛选及嫁接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有琪 李锦龙 +4 位作者 魏周玉 陶树春 彭志云 贾秀芬 王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147,共4页
共选取8个砧木品种,通过生长势观察、抗病性调查、亲和力观测等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突出的砧木ZM-608,进行了抗性测定,接菌后7、15、30 d的死株率为0、0、2.5%,而本地主栽品种陇椒2号分别为2.5%、21.25%、37.5%。经较大面积嫁接示范推广... 共选取8个砧木品种,通过生长势观察、抗病性调查、亲和力观测等试验,筛选出综合性状突出的砧木ZM-608,进行了抗性测定,接菌后7、15、30 d的死株率为0、0、2.5%,而本地主栽品种陇椒2号分别为2.5%、21.25%、37.5%。经较大面积嫁接示范推广,辣椒疫病死株率控制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砧木 嫁接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无性系抗青枯病性能的测选初报 被引量:7
10
作者 莫非 莫晓勇 《热带林业》 2003年第3期11-12,10,共3页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 ,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 ,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 ,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 ,经生产实践证明 ,其中MLA、ZU6、W5、...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 ,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 ,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 ,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 ,经生产实践证明 ,其中MLA、ZU6、W5、LH1、LH2、LH3、SH1、M1等8个无性系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 ,至今未发生青枯病株。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抗病无性系造林 ,防治桉树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无 青枯病 抗病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