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雅卿 赵丹宁 +1 位作者 吴颂红 崔克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365-3366,共2页
目的:观察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治疗前后血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ET、TNF-α与甲亢心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甲亢组)患者以及70例甲亢心患者(甲亢心组)治疗前及抗甲状腺... 目的:观察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治疗前后血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ET、TNF-α与甲亢心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30例单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单纯甲亢组)患者以及70例甲亢心患者(甲亢心组)治疗前及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24周后血ET、TNF-α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亢心组患者治疗前及ATD治疗后血ET、TNF-α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甲亢组(P<0.01);甲亢心组患者ATD治疗后血ET、TNF-α显著下降(P<0.01);ET、TNF-α与FT3、FT4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29、0.573、0.412、0.409,均P<0.01)。结论:甲亢心患者体内存在高ET、TNF-α的表达,上述两种因子水平变化与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血浆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心脏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
作者 郭雅卿 赵丹宁 +1 位作者 吴颂红 崔克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在甲亢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甲亢患者(单纯甲亢组)以及31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甲亢心组)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 目的:观察胰岛素抵抗在甲亢性心脏病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30例单纯性甲亢患者(单纯甲亢组)以及31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甲亢心组)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清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计算HOMA-IR,所有甲亢患者给予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24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甲亢心组患者ATD治疗前后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甲亢心组治疗前后与单纯甲亢组比较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HOMA-IR与FT3、FT4正相关,与ET、TNF-α均无相关性。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但胰岛素抵抗不是甲亢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胰岛素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