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抗生素耐药菌的污染现状、传播扩散及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弘扬 汪庆 +4 位作者 赵佳丽 梁海崟 郭绍月 万春云 骆慧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2-1012,共11页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植在人体肠...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加剧了环境耐药菌的产生,给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在食品链多个环节过度使用或滥用抗生素,造成肉制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多种食品中细菌耐药性逐年增强。携带耐药质粒的耐药菌通过“农场到餐桌”转移、定植在人体肠道,引起人体肠道菌群变化和免疫功能改变。食品的全球化贸易进一步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全球性传播。本文综述了食源性耐药菌污染现状、传播途径和人体健康风险。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食品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食源性 传播途径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来源与传播扩散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付星宇 汪庆 +5 位作者 毕聪聪 曹弘扬 郭绍月 梁海崟 李梦涵 骆慧晓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1-828,共8页
抗生素耐药性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目前,抗生素耐药菌在水和土壤中的传播扩散已被广泛研究,但大气环境中耐药菌的污染现状还鲜有报道。大气作为一种强流动性的耐药菌存储库,可使细菌在空气介质中长时间跨区域传播扩散,并可... 抗生素耐药性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目前,抗生素耐药菌在水和土壤中的传播扩散已被广泛研究,但大气环境中耐药菌的污染现状还鲜有报道。大气作为一种强流动性的耐药菌存储库,可使细菌在空气介质中长时间跨区域传播扩散,并可直接被人体吸入,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本文介绍了大气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大气中耐药菌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对今后有关大气环境耐药菌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对正确揭示耐药菌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大气环境 污染来源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虾塘常见耐药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叶繁 冯时欢 +1 位作者 吴佳佳 戴志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43-1849,共7页
了解水产养殖区中抗生素耐药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污染现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采用诺氟沙星抗性平板和红霉素抗性平板统计虾塘泥样和水样中耐药微生物数量,从中筛选得到60株耐药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完成部分... 了解水产养殖区中抗生素耐药菌的分布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污染现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采用诺氟沙星抗性平板和红霉素抗性平板统计虾塘泥样和水样中耐药微生物数量,从中筛选得到60株耐药菌株。基于16S rDNA序列分析完成部分菌株的鉴定,同时,对耐药菌株携带的喹诺酮类(诺氟沙星)抗性基因gyrA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抗性基因ermB进行了扩增及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虾塘水样细菌在诺氟沙星抗性平板中均未生长,虾塘泥样细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36%、0.82%;1号虾塘泥样和水样中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3.33%、18.50%,2号虾塘泥样和水样中细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00%、12.50%。耐药菌16S rDNA鉴定结果如下:南极适冷菌(Rheinheimera sp.)7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6株、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3株、厦门希瓦氏菌(Shewanella xiamenensis)2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2株、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1株。1号虾塘gyrA检出率为43.33%,ermB检出率为30.00%;2号虾塘gyrA检出率为10.00%,ermB检出率为70.00%。耐药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所测菌株序列与数据库中相应耐药基因序列相似性均≥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诺氟沙星 红霉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土壤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状况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兰河 王佳佳 +3 位作者 高敏 仇天雷 韩梅琳 王旭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4-669,共6页
为研究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状况,采集北京地区9个长期施用有机肥蔬菜基地的温室和大田土壤,对土壤中的抗生素耐药菌和18种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土壤中四环素耐药菌占总菌数的比例显著高于... 为研究施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分布状况,采集北京地区9个长期施用有机肥蔬菜基地的温室和大田土壤,对土壤中的抗生素耐药菌和18种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土壤中四环素耐药菌占总菌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大田土壤(P<0.05),但温室土壤中氨苄西林、磺胺甲恶唑和环丙沙星耐药菌占总菌数的比例均与大田土壤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田土壤和温室土壤中磺胺类抗性基因sulⅠ、sul2和四环素类抗性基因tet L的检出率均为100%。其他抗性基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A、tet A/P、tet C,红霉素抗性基因erm B,以及Ⅰ类整合子(intⅠ1),温室土壤的检出率均高于大田土壤,这可能与温室土壤有机肥施用量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肥 抗生素耐药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丹怡 王许诺 +2 位作者 张广桔 王增焕 黄珂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抗生素对水产养殖业中水生生物疾病防治、生产线增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滥用抗生素很可能会诱导水生生物体内产生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ARGs在水产... 抗生素对水产养殖业中水生生物疾病防治、生产线增产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滥用抗生素很可能会诱导水生生物体内产生携带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t genes,ARGs)的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t bacteria,ARB)。ARGs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持久性残留、迁移和传播,会埋下基因污染隐患,导致生态失衡并危害人类安全,如何遏制抗生素抗性的传播已引起全球重点关注。就水产养殖环境中ARGs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ARGs的污染现状及其在水产养殖环境中的来源、迁移传播和影响因素,并简述了ARGs与抗生素、微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联特性,以及抗生素、ARGs和ARB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基于此,概述了ARGs的控制策略与去除技术,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产养殖环境中ARGs污染机理的解析和抗生素抗性传播风险的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环境 抗生素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染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婷 李鑫 +2 位作者 王晓龙 童延斌 鲁建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55-759,共5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是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传播扩散。本文考察分析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及耐药菌的污染分布。沿玛纳斯河流域采集了8个表层水样,对四环素类,磺胺类以及大环内脂...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是一类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可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中传播扩散。本文考察分析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及耐药菌的污染分布。沿玛纳斯河流域采集了8个表层水样,对四环素类,磺胺类以及大环内脂类三类抗生素耐药菌和七种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水样对三类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磺胺类耐药菌的耐药率为85%,其对数值比其他两类高出1.6左右;PCR反应检测ARGs存在情况,除erm A基因外,其它6种ARGs均被检出;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ARGs的含量,磺胺类抗性基因(sul1,sul2)的相对丰度较高,均值为3.66×10-3(sul1/16s r RNA)和1.72×10-3(sul2/16s r RNA);水样中各抗性基因的相对表达量sul1>sul2>erm B>tet W>tet M>tet O。上述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已经受到了ARGs和耐药菌的污染。本研究可以为监测新疆地区水环境中的ARGs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并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抗生素耐药菌 玛纳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玉堂 《中国水产》 2016年第9期82-85,共4页
在治疗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过程中,某些病原体会逐渐对药物产生较强的耐药性(抗药性)而无法有效治疗或控制。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周期长(一般为30年)、难度大、费用高,而且因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速度远超过抗生素... 在治疗动物的细菌性、病毒性等疾病过程中,某些病原体会逐渐对药物产生较强的耐药性(抗药性)而无法有效治疗或控制。研发新型抗生素的周期长(一般为30年)、难度大、费用高,而且因水产养殖业中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速度远超过抗生素的研发速度,且现有的抗生素开发策略多局限于既有的抗生素类别,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抗感染形势的严峻性迫切需要寻找出与现有的抗生素机理完全不同的新型抗菌物质。抗菌肽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基因 抗生素 成熟肽 抗生素耐药菌 新型抗生素 氨基酸残基 活性片段 信号肽 Β-防御素 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桂英 刘建莹 安太成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33-1343,共11页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 在传统水体消毒技术刺激下,细菌会进入活的不可培养(viable but nonculturable,VBNC)状态来提高自身存活率。在撤去外部压力时,未被消毒技术完全去除的VBNC细菌可在水储存和分配期间发生一定程度的复苏,而这些复苏的细菌很可能进入人体并导致严重疾病。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水体消毒过程中活的不可培养细菌的形成与复苏机制。该文通过检索了95篇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在抗生素耐药菌方面的消毒控制和细菌休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介绍了在不同水消毒技术下VBNC细菌的形成并阐述了其潜在的形成机制,其主要包括了严谨反应、能量代谢、一般应激反应系统和毒素-抗毒素系统。其次,介绍了VBNC致病菌复苏的风险和总结了13种复苏方法。该文还综述了自然复苏、复苏促进因子(Rpf)与自诱导剂复苏等3种复苏机制的不同。在修复了细胞损伤并恢复氧化还原平衡和代谢活性之后,VBNC细菌才能发生自然复苏。Rpf能够帮助VBNC细菌重塑细胞壁,这有助于VBNC细菌恢复可培养能力。自诱导剂-2能够促进微生物种群中的细胞间通讯并增加katG的表达来降低过氧化氢毒性,从而促进VBNC细菌的复苏。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介绍了微流控技术、稳定同位素示踪代谢活性分析方法、单细胞重水标记拉曼光谱方法和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等可以用于研究VBNC细菌复苏机制的前沿技术。该综述能为回答“多大剂量的消毒技术能够灭活VBNC细菌并避免其复苏”和“复苏的VBNC细菌生理特性是否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等问题提供参考,为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安全性评估和制定更有效的消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菌 活的不可培养状态 复苏机制 复苏促进因子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中逸散生物气溶胶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敏 贾瑞志 +2 位作者 仇天雷 宋渊 王旭明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共10页
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对养殖动物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均可造成危害,并能够远距离传播,污染养殖场周边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气体污染源。介绍了畜禽养殖中逸散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现状、产生特点、粒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了附载... 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气溶胶对养殖动物和从业人员的健康均可造成危害,并能够远距离传播,污染养殖场周边环境,是一个潜在的气体污染源。介绍了畜禽养殖中逸散生物气溶胶的污染现状、产生特点、粒径分布及影响因素,总结了附载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气溶胶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畜禽养殖过程中生物气溶胶的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生物气溶胶 抗生素耐药菌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西哥家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晓佳 《中国畜牧业》 2021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前,家禽养殖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这两项挑战都可以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来解决。农场生物安全措施越严格,使用抗生素就越少。抗生素的误用和过度使用,与抗生素耐药菌的增多有... 目前,家禽养殖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合理使用抗生素;二是预防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这两项挑战都可以通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来解决。农场生物安全措施越严格,使用抗生素就越少。抗生素的误用和过度使用,与抗生素耐药菌的增多有关。据估计,全球销售的所有抗生素中70%以上用于食用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措施 家禽养殖场 家禽养殖业 食用动物 抗生素耐药菌 饲养管理 过度使用 墨西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