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癌抗独特型单链抗体的人源化——抗独特型微抗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恒 昌晓红 +2 位作者 冯捷 刘蓓 曹善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了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 ,获得满意的免疫原性 ,将模拟人卵巢癌抗原的抗独特型单链抗体人源化 .采用重叠PCR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将 6B11ScFv基因的轻链和重链颠倒 ,成为 6B11VL VH.再与人IgG1铰链区和CH3区的基因进行融合 (VL VH CH3) ,... 为了降低人抗鼠抗体反应 ,获得满意的免疫原性 ,将模拟人卵巢癌抗原的抗独特型单链抗体人源化 .采用重叠PCR和基因工程的技术 ,将 6B11ScFv基因的轻链和重链颠倒 ,成为 6B11VL VH.再与人IgG1铰链区和CH3区的基因进行融合 (VL VH CH3) ,构建抗独特型微抗体的原核表达载体 .转化E .coliBL2 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 .经SDS PAGE分离显示 ,在 5 0kD左右处有一诱导蛋白带 .不连续非变性凝胶电泳显示 ,表达产物分子量为 10 0kD左右 .采用ELISA、竞争抑制实验、West ern印迹对其进行活性测定 .结果表明 ,人源化的抗独特型微抗体具有特异性双价结合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6 6 9和识别人免疫球蛋白IgG1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独特型单链抗体 人源化 抗独特型微抗体 构建 表达 人IgG1 重组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抗独特型微抗体主动免疫治疗卵巢癌动物实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艺 昌晓红 +3 位作者 崔恒 杨文兰 冯捷 魏丽惠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1-456,共6页
目的用模拟人卵巢癌抗原并有满意免疫原性的抗独特型微抗体进行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将已构建的抗独特型微抗体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用Westernblot、竞争抑制ELISA进行微抗体活性测定。20只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荷卵巢... 目的用模拟人卵巢癌抗原并有满意免疫原性的抗独特型微抗体进行临床前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将已构建的抗独特型微抗体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用Westernblot、竞争抑制ELISA进行微抗体活性测定。20只人淋巴细胞免疫功能重建的荷卵巢癌腹腔瘤SCID小鼠分2组,10只用微抗体免疫后取血采用间接ELISA检测Ab3。观察小鼠腹腔积液生成时间、生存期,取脾做流式细胞分析CD4+、CD8+。结果在宿主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诱导表达出微抗体,Westernblot结果表明微抗体可同时与COC166-9(6B11的一抗)及羊抗人的IgG1反应。竞争抑制ELISA表明微抗体可模拟原始抗原与一抗结合。微抗体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Ab3,在末次免疫14d时最高,持续6周降至对照组水平;CD4+/CD8+在末次免疫13d达最高值。对照组和微抗体治疗组小鼠分别在(37.7±5.5)d和(48.6±14.3)d长出血性腹腔积液(P=0.04);两组小鼠生存期分别为(42.5±1.8)d和(59.4±16.8)d(P=0.011)。结论微抗体保留了6B11scFv和人IgG的双重免疫学活性,达到了部分人源化的目的,并有满意的免疫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抑制荷瘤小鼠腹腔积液的生成,延长生存期,或许将来可作为卵巢癌疫苗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独特型微抗体 卵巢癌 肿瘤疫苗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