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熔滴型多元有机硅阻燃剂整理锦纶6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硕 杨鹏 +3 位作者 曾锦豪 宋潇迪 龚昱丹 肖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为提升锦纶6织物阻燃性能,基于水解缩合反应原理,开发设计多元协效抗熔滴型含磷席夫碱基有机硅阻燃剂,并采用浸渍法对锦纶6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微型燃烧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及热裂解气... 为提升锦纶6织物阻燃性能,基于水解缩合反应原理,开发设计多元协效抗熔滴型含磷席夫碱基有机硅阻燃剂,并采用浸渍法对锦纶6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微型燃烧量热仪、极限氧指数仪、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及热裂解气质联用仪等技术分别对阻燃锦纶6织物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燃烧行为及其燃烧后炭化层与气相热解产物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阻燃锦纶6织物的炭化能力及阻燃性能有效提升,其残炭率可增加至33.9%,且在火焰移开后可快速实现自熄,并未有熔滴产生;相较于锦纶6织物,阻燃锦纶6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及总释热量(THR)分别下降23.8%及20.4%,火灾安全性有效提升;经水洗20次后,阻燃锦纶6织物仍可实现自熄,其PHRR及THR值相较于锦纶6织物,仍分别下降了14.1%及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纶6织物 阻燃整理 阻燃剂 功能纺织品 多元有机硅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抗熔滴PET纤维的制备及其染色性能
2
作者 范公霆 白桢慧 +1 位作者 李发学 周先何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1,共9页
为减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熔滴造成的危害,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阻燃剂HBCP,并将其与PET共混后经熔融纺丝制得阻燃抗熔滴PET纤维。探究了3种分散染料(分散黄3G、分散蓝2BLN、分散红3B)对纯... 为减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熔滴造成的危害,以六氯环三磷腈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合成阻燃剂HBCP,并将其与PET共混后经熔融纺丝制得阻燃抗熔滴PET纤维。探究了3种分散染料(分散黄3G、分散蓝2BLN、分散红3B)对纯PET纤维与阻燃抗熔滴PET纤维的上染工艺,包括染料质量分数、染色温度、上染时间以及pH值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散黄3G与分散红3B均在染料质量分数为1.0%、上染温度为130℃、染色时间为60 min、染液pH值为5时上染率最高,染色效果较好;分散蓝2BLN在染料质量分数为2.0%、上染温度为120℃、染色时间为60 min、染液pH值为5的条件下达到最高上染率;在相同染色工艺条件下,相比纯PET纤维,阻燃抗熔滴PET纤维对3种分散染料的上染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抗熔滴PET纤维 染色 分散染料 上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合物阻燃抗熔滴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晨颖 王文庆 +1 位作者 靳高岭 王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179,共9页
为解决阻燃聚合物及织物燃烧时的熔滴现象,从而实现热塑性聚合物的高品质阻燃,扩大阻燃纤维及制品的应用范围,对国内外热塑性聚合物阻燃抗熔滴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成果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阻燃抗熔滴改性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共聚、共混及... 为解决阻燃聚合物及织物燃烧时的熔滴现象,从而实现热塑性聚合物的高品质阻燃,扩大阻燃纤维及制品的应用范围,对国内外热塑性聚合物阻燃抗熔滴的研究现状及最新成果进行综述,阐述了当前阻燃抗熔滴改性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共聚、共混及在织物表面构建阻燃抗熔滴涂层等方法;分析了阻燃抗熔滴的主要机制,概述目前提高聚合物熔体黏度以及快速形成致密、稳定炭层是主要阻燃抗熔滴机制;总结了不同热塑性聚合物体系的阻燃抗熔滴应用,指出多元素复配抗熔滴体系设计与合成、抗熔滴体系与基体材料之间作用方式的优化是阻燃抗熔滴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合物 阻燃性 抗熔滴 抗熔滴机制 抗熔滴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阻燃体系对涤纶织物的阻燃抗熔滴整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江涛 周翔 +1 位作者 吴亚容 邢志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组成膨胀阻燃体系(IFR),用于涤纶织物阻燃抗熔滴整理。结果显示,当IFR总用量为25%,优化APP、PER和MEL比例,可得到较佳的阻燃效果,整理品LOI大于28.5%,损毁长度小于10 cm,无续燃、阴燃,...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组成膨胀阻燃体系(IFR),用于涤纶织物阻燃抗熔滴整理。结果显示,当IFR总用量为25%,优化APP、PER和MEL比例,可得到较佳的阻燃效果,整理品LOI大于28.5%,损毁长度小于10 cm,无续燃、阴燃,无熔滴。为降低季戊四醇的水溶性和提高它的热稳定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对季戊四醇进行包覆改性,制备硅凝胶包覆季戊四醇(MPE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和扫描电镜(SEM)观察证实季戊四醇被包覆,包覆后季戊四醇溶解度降低约50%,热重(TG)分析显示MPER的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用MPER替代PER与APP和MEL复配用于涤纶阻燃整理,LOI提高至32%,残炭量增加并且更完整和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抗熔滴 膨胀型阻燃剂 包覆改性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膨胀型阻燃抗熔滴整理及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亚容 周翔 +1 位作者 邢志奇 马江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1,共7页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组成膨胀阻燃体系(IFR),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抗熔滴整理,对阻燃抗熔滴机理进行探讨。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IFR整理品的残炭量显著提高;激光拉曼光谱(LRS)分析表明,整理品残炭石...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组成膨胀阻燃体系(IFR),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抗熔滴整理,对阻燃抗熔滴机理进行探讨。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IFR整理品的残炭量显著提高;激光拉曼光谱(LRS)分析表明,整理品残炭石墨化度不高;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结果推测,IFR可使PET氨解生成芳腈类化合物,加之磷酸化反应等,生成更多的烯烃和芳烃的稠环化合物等成炭前驱体,抑制PET分解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和深度分解反应,减少小分子可燃物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膨胀阻燃 抗熔滴 氨解 涤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的DOPO与不饱和硅氧烷反应物耐久阻燃抗熔滴整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吴亚容 周翔 +1 位作者 顾伟 邢志奇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11,共7页
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含磷组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S)为不饱和含硅前驱体,制备出磷硅杂化阻燃剂DOPO-VTS。采用溶胶-凝胶法,将DOPO-VTS用于涤纶织物整理上,整理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可达28.5%,燃烧无熔... 采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含磷组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S)为不饱和含硅前驱体,制备出磷硅杂化阻燃剂DOPO-VTS。采用溶胶-凝胶法,将DOPO-VTS用于涤纶织物整理上,整理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可达28.5%,燃烧无熔滴,且具有较好的耐洗性。采用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整理织物的热稳定性及残炭形貌,结果表明,DOPO-VTS可增加整理织物的残炭量,所形成的炭层致密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抗熔滴 DOPO 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S)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纤维的抗熔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昌垒 陈建勇 +2 位作者 郭玉海 张华鹏 唐红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8-371,392,共5页
将苯代三聚氰胺(BG)与聚酯(PET)共混后在一定条件下用熔融指数仪进行熔体纺丝,得到了不同BG含量的PET/BG共混纤维,然后将其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了抗熔滴涤纶纤维。研究抗熔滴涤纶纤维的抗熔滴性能及抗熔滴机理,并借助红外光谱(F... 将苯代三聚氰胺(BG)与聚酯(PET)共混后在一定条件下用熔融指数仪进行熔体纺丝,得到了不同BG含量的PET/BG共混纤维,然后将其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备了抗熔滴涤纶纤维。研究抗熔滴涤纶纤维的抗熔滴性能及抗熔滴机理,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等手段研究了PET/BG共混纤维与抗熔滴涤纶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ET/BG共混纤维中的BG与甲醛发生了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在燃烧时防止了熔滴的生成,有效提高了纤维的抗熔滴性能,并且随着BG含量的增加,其抗熔滴性能越好,同时该抗熔滴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苯代三聚氰胺 抗熔滴性能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有机磷酸酯对涤纶织物的阻燃和抗熔滴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强 黄年华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等手段研究了新型有机磷酸酯对涤纶织物的阻燃和抗熔滴行为,并考察了磷含量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含磷量仅为0.98%时,织物燃烧时的熔滴现象完全消失,其LOI为33.8%,而当含磷量达到1.44%时,其LOI可高... 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法,垂直燃烧法等手段研究了新型有机磷酸酯对涤纶织物的阻燃和抗熔滴行为,并考察了磷含量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当含磷量仅为0.98%时,织物燃烧时的熔滴现象完全消失,其LOI为33.8%,而当含磷量达到1.44%时,其LOI可高达36.4%,损毁长度为96mm,续燃时间为0s,阴燃时间也为0s。整理后织物的强力和手感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涤纶 阻燃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江涌 刘敏 +3 位作者 梁倩倩 董林 周元友 宋维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4,共4页
概述了国内外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标准与法规,分析了聚酯纤维抗熔滴机理,展望了阻燃抗熔滴聚酯纤维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阻燃性 抗熔滴 聚酯纤维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抗熔滴聚酯树脂及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涌 刘敏 +3 位作者 董林 梁倩倩 周元友 宋维杰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9-11,共3页
以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在聚酯聚合过程中将成炭性优异的磷系高分子阻燃剂引入聚酯熔体中,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实现聚酯永久阻燃改性,通过调整磷系高分子阻燃剂添加量制得具有优异阻燃和抗熔滴性能的阻燃聚酯树脂。该树脂极... 以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在聚酯聚合过程中将成炭性优异的磷系高分子阻燃剂引入聚酯熔体中,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实现聚酯永久阻燃改性,通过调整磷系高分子阻燃剂添加量制得具有优异阻燃和抗熔滴性能的阻燃聚酯树脂。该树脂极限氧指数可达35%,450℃残炭量达35.9%,0.8mm厚度样条可达V0级且无熔滴。将聚酯树脂熔融纺丝制得阻燃抗熔滴聚酯短纤,纤维可纺性能良好,力学性能优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纺织品,提升纺织品安全防护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 抗熔滴 磷系高分子阻燃剂 聚酯 聚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熔滴阻燃PET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伟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
采用无机纳米抗熔滴助剂及磷系阻燃剂共聚合成抗熔滴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与常规阻燃PET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合成工艺无明显区别,而由于无机纳米抗熔滴助剂的加入,不但改善了常规阻燃PET的抗熔滴效果,亦对... 采用无机纳米抗熔滴助剂及磷系阻燃剂共聚合成抗熔滴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与常规阻燃PET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合成工艺无明显区别,而由于无机纳米抗熔滴助剂的加入,不但改善了常规阻燃PET的抗熔滴效果,亦对其结晶性能有所改善;通过流变性研究表明,抗熔滴阻燃PET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熔滴 阻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结晶性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磷氮硅阻燃剂的合成及涤纶织物阻燃抗熔滴整理 被引量:10
12
作者 顾伟 吴亚容 +2 位作者 周翔 邢志奇 毛志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以二苯基氯化磷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甲苯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含磷氮硅的阻燃剂DPPA-S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和P谱表征阻燃剂的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阻燃剂DPPA-Si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将DPPA-Si用... 以二苯基氯化磷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甲苯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合成含磷氮硅的阻燃剂DPPA-Si,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H谱和P谱表征阻燃剂的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阻燃剂DPPA-Si具有较好的耐热稳定性。将DPPA-Si用于涤纶织物阻燃整理,当DPPA-Si质量分数为20%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为25.1%,垂直燃烧损毁长度为10 cm左右,燃烧无熔滴。对整理织物的热稳定性和残炭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剂DPPA-Si可使涤纶织物残炭量提高至10.8%(900℃),且炭层完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抗熔滴 二苯基氯化磷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阻燃性能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的硅溶胶-凝胶阻燃抗熔滴整理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小芳 吴亚容 +1 位作者 邢志奇 周翔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EtOH)和水(H_2O)为溶剂,盐酸(HCl)为催化剂,通过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硅溶胶。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型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锌(ZnPi)为阻燃协效剂,复配得阻燃体系掺杂于硅溶胶,并将...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乙醇(EtOH)和水(H_2O)为溶剂,盐酸(HCl)为催化剂,通过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备硅溶胶。以聚磷酸铵(APP)和季戊四醇(PER)为膨胀型阻燃剂,二乙基次膦酸锌(ZnPi)为阻燃协效剂,复配得阻燃体系掺杂于硅溶胶,并将其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整理品氧指数可达29.3%,垂直燃烧级别可达B1级。用热重分析仪分析整理品的热稳定性,用扫描电镜观察整理品残炭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整理 抗熔滴 溶胶-凝胶 膨胀型阻燃剂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三嗪环结构的聚己内酰胺6复合树脂制备及其抗熔滴阻燃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文琪 李莉莉 +3 位作者 胡泽旭 魏丽菲 相恒学 朱美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共8页
针对聚己内酰胺6(PA6)高温氧化诱导分子链断裂产生的持续燃烧和熔体滴落等问题,利用均三嗪环阻燃剂(CFA)的膨胀成炭性质,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得到阻燃抗熔滴PA6复合树脂,分析了CFA阻燃剂的成炭性能,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FA阻燃剂的PA6... 针对聚己内酰胺6(PA6)高温氧化诱导分子链断裂产生的持续燃烧和熔体滴落等问题,利用均三嗪环阻燃剂(CFA)的膨胀成炭性质,采用熔融共混方式得到阻燃抗熔滴PA6复合树脂,分析了CFA阻燃剂的成炭性能,研究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CFA阻燃剂的PA6复合树脂的阻燃性能与燃烧后残炭的结构及形貌。结果表明:当CFA质量分数为8%时,阻燃抗熔滴PA6复合树脂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点燃后仅燃烧1 s即熄灭,熔滴滴落1滴;阻燃抗熔滴PA6复合树脂极限氧指数从纯PA6的24.5%提升到33.4%,总烟释放量下降13.3%;受阻燃剂高温残炭量高的影响,随着CFA质量分数的增加,在空气氛围中,残炭量从纯PA6的1.87%提高到4.84%;CFA诱导PA6阻燃机制为气相中的不燃性气体的稀释效应以及凝聚相中炭层的阻隔效应;CFA阻燃剂的加入并未导致PA6拉伸断裂强度下降,反而使其有所提升,CFA质量分数为8%时,PA6复合树脂的拉伸断裂强度提升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酰胺6 阻燃改性 抗熔滴 均三嗪环 成炭性能 熔融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材料无卤阻燃抗熔滴整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鑫 潘虹 +1 位作者 徐丽慧 沈勇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8-63,66,共7页
综述了无卤、抗熔滴阻燃PET材料研究现状。从燃烧机理分析了分子链交联与表面炭层两种阻燃抗熔滴机制,介绍了共聚、共混、涂层三种阻燃抗熔滴改性方法,以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质阻燃剂;提出降低阻燃整理对PET材料的不利影响,以及开... 综述了无卤、抗熔滴阻燃PET材料研究现状。从燃烧机理分析了分子链交联与表面炭层两种阻燃抗熔滴机制,介绍了共聚、共混、涂层三种阻燃抗熔滴改性方法,以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质阻燃剂;提出降低阻燃整理对PET材料的不利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天然的生物质阻燃剂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机理 阻燃改性方法 抗熔滴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熔滴涤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乐伟 郭玉海 吴行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653-657,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共聚物作为涤纶切片的添加物,籍共聚物中的MMA组分赋予树脂流动性,籍KH570中的硅氧基团赋予抗熔滴性能。熔融指数和热失重分析表明,共聚温度为45℃、时间1.5 h下共聚物...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共聚物作为涤纶切片的添加物,籍共聚物中的MMA组分赋予树脂流动性,籍KH570中的硅氧基团赋予抗熔滴性能。熔融指数和热失重分析表明,共聚温度为45℃、时间1.5 h下共聚物的流动性较好,不影响涤纶的纺丝性能。结果表明:共混涤纶纤维经水处理26 h后,无熔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抗熔滴 硅烷 水解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织物的磺胺阻燃抗熔滴整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文杰 程献伟 +1 位作者 关晋平 陈国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5,188,共6页
为进一步扩展聚酰胺6织物的应用领域,采用磺胺作为阻燃整理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浸渍沉积法对聚酰胺6织物进行阻燃防熔滴整理。并对整理后聚酰胺6织物的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抗熔滴性能、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磺... 为进一步扩展聚酰胺6织物的应用领域,采用磺胺作为阻燃整理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浸渍沉积法对聚酰胺6织物进行阻燃防熔滴整理。并对整理后聚酰胺6织物的热稳定性、热释放性能、抗熔滴性能、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磺胺阻燃整理后,聚酰胺6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2.2%,损毁长度和损毁面积均减小,无熔滴产生,达到阻燃B_(1)级的要求,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同时整理后聚酰胺6织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下降了16.9%,火灾危害性显著降低;磺胺主要通过气相阻燃机制提高聚酰胺6织物的阻燃性能,且阻燃整理对聚酰胺6织物的强力和手感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织物 磺胺 阻燃整理 抗熔滴 气相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型阻燃抗熔滴尼龙6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祝陈晨 范硕 李发学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8-873,共6页
为获得长效阻燃的尼龙6(PA6)材料,以实验室自制的一种反应型硅系阻燃剂为共聚单元,通过化学共聚法将其引入PA6的分子主链中,制备得到本质阻燃的PA6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热失重分析分别对PA6共聚物的... 为获得长效阻燃的尼龙6(PA6)材料,以实验室自制的一种反应型硅系阻燃剂为共聚单元,通过化学共聚法将其引入PA6的分子主链中,制备得到本质阻燃的PA6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差示扫描量热法以及热失重分析分别对PA6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及热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反应型硅系阻燃剂链段被成功引入PA6主链,且PA6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良好,成炭能力显著增强。通过对比纯PA6及PA6共聚物的燃烧性能可知,PA6共聚物的火灾危险性明显降低,其极限氧指数可达26.3%,垂直燃烧等级为V 0级别,有焰熔滴行为被有效抑制。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阻燃剂添加量的增加仅造成PA6共聚物强力的轻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反应型硅系阻燃剂 共聚 长效阻燃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改性阻燃聚酯的制备及其抗熔滴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卓 张顺花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减少阻燃聚酯在高温燃烧过程中形成熔滴物而造成的二次火灾,提高阻燃聚酯的抗熔滴性能,选用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与阻燃聚酯经熔融共混,制备阻燃聚酯/OMM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临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法分... 为减少阻燃聚酯在高温燃烧过程中形成熔滴物而造成的二次火灾,提高阻燃聚酯的抗熔滴性能,选用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OMMT)与阻燃聚酯经熔融共混,制备阻燃聚酯/OMMT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临界氧指数和垂直燃烧测试法分别对阻燃聚酯/OMMT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及抗熔滴性进行测试,并采用电镜及能谱仪对试样的燃烧产物进行微观形貌分析及元素组成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当阻燃聚酯/OMMT复合材料中OMMT质量分数为9%时,该复合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为417.07℃,相较阻燃聚酯提高74.83℃,残炭率达到最大为24.41%,热稳定性能提升;随OMMT质量分数的增加,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与抗熔滴性增强,当OMMT质量分数为9%时,其LOI为34.4%,垂直燃烧级别为V-0,熔滴数为5.25滴,相比阻燃聚酯减少了52.3%,燃烧产物表面存在致密稳定耐热的炭层结构。该研究结果可为阻燃聚酯的抗熔滴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MT 聚酯 热稳定性 阻燃性能 抗熔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自交联抗熔滴阻燃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云超 杨雅茹 +2 位作者 郭健鑫 王童谣 田强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1-159,共9页
针对涤纶织物易燃、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甲基膦酸(5-乙基-2-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5-基)甲基甲基酯(EMD)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构建新型磷-氮协同阻燃体系,采用浸轧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其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结... 针对涤纶织物易燃、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甲基膦酸(5-乙基-2-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5-基)甲基甲基酯(EMD)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构建新型磷-氮协同阻燃体系,采用浸轧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其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结果表明:EMD和N-PMI存在协同阻燃作用,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5.1%,燃烧过程中不再产生熔滴,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比纯涤纶织物分别降低了48.6%和20.8%,且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不受明显影响;整理后涤纶织物表现出典型的凝聚相阻燃机制,与纯涤纶织物相比,其燃烧生成炭层的致密性、连续性及热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而其抗熔滴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则是伴随着熔融发生的高温自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 阻燃 抗熔滴 织物后整理 磷-氮协同阻燃 阻燃机制 等离子体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