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反射膜抗激光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江川 王万录 +3 位作者 冯庆 刘高斌 吴子华 葛芳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238-241,共4页
介绍了高反射膜的研究现状和意义,重点综述了高反射膜的制备方法,损伤阈值测定,抗激光损伤性能的研究,以及研究热点,最后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反射膜 抗激光损伤性能 制备方法 损伤阈值 光学薄膜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薄膜抗激光损伤的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季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32,28,共5页
本文着重介绍1.06μm波长固体脉冲激光器对各种光学薄膜抗激光损伤性能的研究。作为研究方法它可以在其它波长、其它类型激光器对光学薄膜抗激光损伤的研究中作为借鉴。
关键词 光学薄膜 抗激光损伤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2保护膜对高反膜激光损伤特性的改善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晓凤 李笑 +3 位作者 赵元安 李大伟 邵建达 范正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60-2864,共5页
为了研究高功率系统中高反膜的损伤机制,对高功率系统中最常用的基频高反膜进行了损伤实验。利用台阶仪、扫描电镜、表面轮廓仪等手段,对实验样品的典型损伤形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膜的存在增强了样品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未... 为了研究高功率系统中高反膜的损伤机制,对高功率系统中最常用的基频高反膜进行了损伤实验。利用台阶仪、扫描电镜、表面轮廓仪等手段,对实验样品的典型损伤形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膜的存在增强了样品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未加保护膜样品的典型破坏形貌是由材料热物特性差异导致的分层剥落损伤,这类损伤在后续的脉冲辐照下会迅速发展;有保护膜样品的典型破坏形貌是中心带有μm量级小坑的等离子体烧蚀损伤区,其主要是由缺陷受热力作用喷溅导致,小坑附近膜面的凸起是这种力学作用的宏观体现,这类损伤在后续的脉冲辐照中表现得相对比较稳定。保护膜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分层剥落这种灾难性损伤的出现,改善了样品的损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保护膜 高反膜 抗激光损伤 损伤特性 实验样品 破坏形貌 脉冲辐照 功率系统 典型 表面轮廓仪 特性差异 损伤形貌 损伤机制 扫描电镜 热力作用 力学作用 等离子体 剥落损伤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吸收旋转式高能激光能量计吸收腔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振宝 冯国斌 +2 位作者 陈绍武 杨鹏翎 吴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23-328,共6页
为了解决高能激光总能量测量中所面临的抗激光损伤能力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式全吸收激光能量计,具有测量不确定度低、系统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尤其在长时间出光的强激光能量测量中具有独特优势。光线追迹软件数值模... 为了解决高能激光总能量测量中所面临的抗激光损伤能力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旋转式全吸收激光能量计,具有测量不确定度低、系统结构简单、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尤其在长时间出光的强激光能量测量中具有独特优势。光线追迹软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激光辐照过程中能量逃逸率小于0.3%。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了连续激光辐照下能量吸收体的温度场分布和最高温升情况,给出了热吸收体最高温升与旋转速度的关系,分析了测温探测器安装深度对温度传感器测温曲线的影响。该旋转式能量计完全可以满足数十兆焦耳激光能量测量要求,也为更高能量的激光参数测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能量计 高能激光 全吸收 抗激光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吸收涂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磊 谢贤忱 +2 位作者 吴勇 王平 武俊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0-565,共6页
为了开展激光吸收涂层性能研究,建立了激光加载吸收涂层样品模型,根据材料物性参数模拟了激光能量耦合过程,分析了不同参数激光加载条件下的温升情况。对铜基底表面碳氮化硅涂层开展了反射特性研究,并通过激光辐照实验,开展了涂层样品... 为了开展激光吸收涂层性能研究,建立了激光加载吸收涂层样品模型,根据材料物性参数模拟了激光能量耦合过程,分析了不同参数激光加载条件下的温升情况。对铜基底表面碳氮化硅涂层开展了反射特性研究,并通过激光辐照实验,开展了涂层样品的抗激光损伤技术研究,得到了强激光辐照下涂层的温度阈值。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激光能量测量装置涂层选材及参数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涂层 激光辐照 反射特性 抗激光损伤 能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双波长输出(Nd,Ce)∶YAG喇曼频移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万勇 韩凯 +2 位作者 韩鸿 李彤 邵怀宗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通过实验对高重频喇曼双波长激光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成功地实现了频率为 15Hz,1.5 4 μm/ 1.0 6 μm混合激光输出脉冲能量达 2
关键词 喇曼激光 双波长输出 高重复频率 泵浦源 抗激光损伤 RC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介质膜光栅激光预处理(英文)
7
作者 高鹏鹏 晋云霞 +2 位作者 刘世杰 汪剑鹏 陈顺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89-2592,共4页
在N-on-1测试模式下研究了多层介质膜光栅的激光预处理效应。实验发现,激光预处理之后多层介质光栅膜的阈值能提高到处理前阈值的1.5~2.0倍。预处理机制可能是低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减少了光栅表面的污染物并降低了光栅表面的粗糙度。激... 在N-on-1测试模式下研究了多层介质膜光栅的激光预处理效应。实验发现,激光预处理之后多层介质光栅膜的阈值能提高到处理前阈值的1.5~2.0倍。预处理机制可能是低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减少了光栅表面的污染物并降低了光栅表面的粗糙度。激光预处理可以作为优化光栅结构、酸洗等一系列提高多层介质膜光栅阈值方法的一个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损伤 多层介质膜光栅 激光预处理 抗激光损伤 精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安全与防护
8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2期27-27,共1页
TN24 2001020924HfO<sub>2</sub>/SiO<sub>2</sub>多层高反膜脉冲YAG激光预处理机理的研究=Study of mechanism of HfO<sub>2</sub>/SiO<sub>2</sub> multilayerhigh reflective coati... TN24 2001020924HfO<sub>2</sub>/SiO<sub>2</sub>多层高反膜脉冲YAG激光预处理机理的研究=Study of mechanism of HfO<sub>2</sub>/SiO<sub>2</sub> multilayerhigh reflective coatings by pulse YAG laserconditioning[刊,中]/周业为,谢建,李育德,曾传相(四川大学光电系.四川,成都(610064))//激光杂志.—2000,21(2).-13-13,16研究了HfO<sub>2</sub>/SiO<sub>2</sub>多层高反膜脉中YAG激光预处理提高抗激光损伤阈值的机理。通过分析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激光损伤阈值 高反膜 激光预处理 预处理机理 四川 激光技术 安全与防护 金属团簇化合物 光限幅特性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后处理方法对HfO_2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尚光强 王聪娟 +3 位作者 袁磊 贺洪波 范正修 邵建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利用电子束蒸发和光电极值监控技术制备了氧化铪薄膜,并分别用两种后处理方法(空气中退火和氧等离子体轰击)对样品进行了处理.然后,对样品的透过率、吸收和抗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后处理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降... 利用电子束蒸发和光电极值监控技术制备了氧化铪薄膜,并分别用两种后处理方法(空气中退火和氧等离子体轰击)对样品进行了处理.然后,对样品的透过率、吸收和抗激光损伤阈值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后处理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氧化铪薄膜的吸收损耗、提高了抗激光损伤阈值.实验结果还表明,氧等离子体轰击的后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热退火,样品的吸收平均值在氧等离子体后处理前后分别为34 .8 ppm和9 .0 ppm,而基频(1 064 nm)激光损伤阈值分别为10 .0 J/cm2和21 .4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铪薄膜 薄膜退火 抗激光损伤阂值 薄膜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光学理论与膜系设计
10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2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薄膜器件 物理学报 制备 原子力显微镜 复合膜 表面形貌 择优取向 蓝宝石衬底 宽带增透膜 抗激光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