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采用最大峰值角分布率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耐久性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晓梅
于泳潭
邵申申
-
机构
长春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9-304,共6页
-
文摘
为了评价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自主研发了两套实验设备:其一:沥青路面激光轮廓检测仪,其二:加速加载搓揉试验机。结合这两套实验设备,采集0,2,4,6,8 h搓揉试验的车辙板表面轮廓并生成轮廓曲线,统计路表轮廓夹角分布规律,提出最大峰值角分布率来表征沥青路面的抗滑耐久性。结果表明,随着搓揉时间的增加,钝角变多,即最大峰值角分布率逐渐增大,这说明路表轮廓棱角变平,抗滑性能下降,GAC-13车辙板的抗滑性能衰减程度低于AC-13,并且GAC-13车辙板的初始及最终抗滑性能均优于AC-13。并将最大峰值角分布率与构造深度(MTD)及摆值(BPN)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显著,因此取最大峰值角分布率来表征路面抗滑耐久性是合理准确的。在室内结合加速加载搓揉试验机,激光轮廓检测仪,形成一套采用最大峰值角分布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滑耐久性的方法,弥补现阶段沥青混合料设计阶段没有验证其抗滑耐久性的缺陷。
-
关键词
激光轮廓检测仪
搓揉试验机
最大峰值角分布率
相关性分析
抗滑耐久性
-
Keywords
laser contour detector
rub testing machine
maximum peak angular distribution rate
correlation analysis
skid resistance durability
-
分类号
U416.217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混配型钢渣沥青混合料抗滑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张争奇
梁庆武
郑文章
姜旭
鲁春晖
-
机构
长安大学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公路建设管理中心
唐山公路建设总公司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65-3269,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8428)。
-
文摘
探究钢渣掺配比例、掺配集料类型对钢渣沥青混合料抗滑摆值和构造深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国际摩擦指数,综合评价了钢渣沥青混合料抗滑耐久性能;同时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钢渣沥青混合料抗滑耐久性能提升机理。结果表明,摆值稳定终值随钢渣掺量增加而提高,而构造深度稳定终值在钢渣掺量为75%时达到最大;推荐75%钢渣+25%玄武岩/石灰岩的混配型混合料组成方案;其抗滑性改善原理是钢渣表面凸起和凹陷形貌较多,且内部矿物硬度差距大,有很强差异磨光作用,进而延缓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衰减。
-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渣沥青混合料
差异磨耗
抗滑耐久性
提升机理
-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steel slag asphalt mixture
differential polishing
skid durability
lifting mechanism
-
分类号
TQ050.4
[化学工程]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抗滑耐久性研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陈飞宏
张云
梁军林
唐亚森
容洪流
-
机构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4-4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68006)
广西科技创新引导项目(桂科AC16380107)。
-
文摘
从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抗滑耐久性机理分析出发,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砂率、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和河砂掺量对混凝土抗滑性和耐磨性的影响规律,并将两者联系起来,对抗滑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是影响路面混凝土抗滑性的关系因素,降低水灰比、降低砂率、增大细度模数、减少石粉含量和增加河砂掺量均能提高抗滑性。耐磨性可用表面回弹值间接评价,在一定范围内耐磨性随着水灰比增大而快速下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河砂掺量和砂率对耐磨性影响不大。降低水灰比是提高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重要措施,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优化,在保证水灰比满足耐磨性要求前提下,主要优化抗滑性。
-
关键词
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
抗滑性
耐磨性
抗滑耐久性
-
Keywords
pavement manufactured sand cement concrete
skid resistance
abrasion resistance
anti-skid durability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