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旭东 刘锋 +9 位作者 李柳 刘驰 肖海燕 张姗姗 杨秀鹏 王洪志 郭晓青 全日城 胡晓梅 麻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813-817,821,共6页
目的:探讨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的治疗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住院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患者151例,以补肾中药治疗为主,联合强烈免疫... 目的:探讨以补肾中药为主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的治疗预测因素。方法:选取1992年1月至2016年5月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住院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I型患者151例,以补肾中药治疗为主,联合强烈免疫抑制剂ALG/ATG,并后期辅以环孢霉素A、雄性激素和造血生长因子等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观察临床疗效、预计生存率等指标。所有可以评价的14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生存期自用药第1天开始计算,观察结束时间为2016年4月,观察1~276个月,中位观察时间54个月。结果:基本治愈30例(42.3%),缓解11例(15.5%),明显进步18例(25.4%),无效12例(16.9%),总有效率为83.1%。观察结束时整体生存率为83.6%。5年、10年的预计生存率分别为82.8%、80.3%。与疗效相关的15个因素,另外加上系数(常数),构成了预测疗效的4个方程,交叉验证试验显示该方程的疗效预测准确率为83.8%。结论:以补肾中药联合ATG/ALG为主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进一步提高有效率,疗效预测方程操作简单,在治疗早期可以进行疗效预测且疗效判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 补肾中药 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免疫抑制剂 预测方程 生存率 雄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峻梅 陈澍英 +2 位作者 杜欣 吴必嘉 姜希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5-686,共2页
目的观察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环孢素A(CsA)、雄激素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 法:对43例SAA患者联合使用CsA[5mg/(kg·d)剂量,服用6个月]、雄激素和ALG治疗[按15mg/(kg·d)的剂量,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10... 目的观察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环孢素A(CsA)、雄激素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 法:对43例SAA患者联合使用CsA[5mg/(kg·d)剂量,服用6个月]、雄激素和ALG治疗[按15mg/(kg·d)的剂量,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1000ml中静滴,每日1次,每次维持10h,连用5d]。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各项血细胞计数明显 上升(P<0.01)。基本治愈6例,缓解18例,明显进步8例,无效5例,死亡3例,转化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总有效 率74.4%。环孢素A不良反应:11例肝功能受损,6例肾功能受损,4例牙龈增生,1例多毛症;ALG不良反应:2例血清病,1 例脑出血死亡。结论:ALG联合环孢素A、雄激素治疗SAA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联合 环孢素A 治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在鼠内耳免疫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伟群 黄金樵 +1 位作者 薛章伟 茅林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研究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 ALG)经内耳给药后能否改善豚鼠内耳免疫反应动物模型的免疫损伤。方法 24只清洁级健康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三组,即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n=8),试验组、阳性对照组以钥孔戚... 目的研究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 ALG)经内耳给药后能否改善豚鼠内耳免疫反应动物模型的免疫损伤。方法 24只清洁级健康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三组,即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n=8),试验组、阳性对照组以钥孔戚血蓝素(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 KLH)建立右耳免疫反应动物模型,阴性对照组右耳以PBS对照;建模后第3天试验组、阴性对照组予内耳注射兔抗鼠免疫球蛋白,阳性对照组予PBS对照。通过观察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外淋巴液抗KLH抗体,了解ALG对内耳异常免疫调节作用。结果造模后3天试验组及阳性对照组听力较阴性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ALG干预后1周,试验组听力较阳性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4周后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KLH免疫后外淋巴抗KLH抗体升高,ALG可阻止或减轻抗KLH抗体在内耳的表达(p﹤0.05)。结论 ALG可阻止或减轻内耳异常免疫反应,对梅尼埃病等内耳病症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梅尼埃病 免疫调节 内耳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娟 骆秋芳 +1 位作者 汪菊萍 高磊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3期35-36,共2页
对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并辅以心理护理、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治愈7例,缓解2例,无... 对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并辅以心理护理、加强药物治疗过程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有效防治了抗淋巴细胞球蛋白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治愈7例,缓解2例,无效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5
作者 常璇 陆爱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ute aplastic anemia,AAA)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采用ALG治疗的14例AAA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例患... 目的探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cute aplastic anemia,AAA)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采用ALG治疗的14例AAA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例患儿于治疗后随访6-30个月,基本治愈3例,缓解5例,明显进步2例,无效4例。结论ALG为治疗AAA的有效方法,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与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楠 马肖容 +6 位作者 张卉 曹星梅 陈银霞 何爱丽 刘捷 赵万红 张王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比较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与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3年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重型再障患者(猪ALG组43例,兔ATG组32例)6个月有效率,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 目的比较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与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2013年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重型再障患者(猪ALG组43例,兔ATG组32例)6个月有效率,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猪ALG组6个月有效率为79.07%,高于兔ATG组(56.25%)且差异显著(P=0.034);5年总生存率为86.047%,高于兔ATG组(72.878%),但差异不显著(P=0.190)。结论猪ALG血液学应答优于兔ATG,预后和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球蛋白 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pH病毒灭活工艺对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光明 王前喜 +5 位作者 艾智武 邹莉 陶柳宏 俞霖 李萍 吴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5-507,共3页
对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病毒灭活后的质量进行研究。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通过低 p H孵化 2 4 d后 ( p H4 .1± 0 .3 ) ,其花环抑制免疫效价仍不小于 1:4 0 0 0 ;与灭活前相比 ,灭活后制品的纯度及 Ig G各组分含量没有显著... 对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进行病毒灭活后的质量进行研究。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通过低 p H孵化 2 4 d后 ( p H4 .1± 0 .3 ) ,其花环抑制免疫效价仍不小于 1:4 0 0 0 ;与灭活前相比 ,灭活后制品的纯度及 Ig G各组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并且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暂行规程的要求 ,从而表明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通过酸孵育进行病毒灭活后的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病毒灭活 免疫效价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治疗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顾颖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期85-86,共2页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对6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结果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血清病,3例出现出血症状,1例出现静脉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治疗后3周至半年,2例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3例患者由血制... 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ATG)对6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进行1个疗程治疗。结果用药过程中2例出现血清病,3例出现出血症状,1例出现静脉炎,经对症治疗护理后好转。治疗后3周至半年,2例患者血常规指标改善,3例患者由血制品依赖输注改善为不依赖输注。提出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可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保证ATG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人T-淋巴细胞兔免疫球蛋白 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环孢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罗伟 冀林华 +4 位作者 耿惠 马晓静 熊华 尹启超 马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研究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A 78例随机分为ATG-F+环孢素A组(40例)及ATG-F组(38例),比较... 目的:研究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F)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AA 78例随机分为ATG-F+环孢素A组(40例)及ATG-F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接受随访,比较两组的随访结果。结果:ATG-F+环孢素A组患者有效率为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ATG-F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74%及4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G-F+环孢素A组中治愈患者起效时间为(44.9±15.4)d,缓解患者为(68.8±15.9)d,明显好转为(85.4±17.6)d;ATG-F组分别为(59.6±11.5)d、(94.7±17.8)d及(119.8±2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G-F联合环孢素A可以有效缩短SAA患者治疗起效时间,安全性较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环孢素A 重度再生障碍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G用于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辉 陈琳军 +1 位作者 马静秋 刘晓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加用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疗效。方法27例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移植供体来源及病种类似,分别有同胞兄妹、无关供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供体。A组(n=12... 目的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加用抗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疗效。方法27例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移植供体来源及病种类似,分别有同胞兄妹、无关供体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半相合供体。A组(n=12):采用经典的CsA+MTX预防GVHD;B组(n=15):采用CsA+MTX+ATG预防GVHD。结果B组15例患者全部存活,除4例出现Ⅱ°急性GVHD(aGVHD)外,其余11例均在移植后30d左右仅出现Ⅰ°GVHD,并很快控制。A组12例患者中,3例HLA半相合移植患者分别在移植后第7、9和10天即出现Ⅳ。超急性GVHD,另有1例无关供体患者出现Ⅲ°aGVHD,该4例患者由于重度GVHD继发肺部感染而死亡;其余8例同胞之间的移植分别出现Ⅱ°~Ⅲ°aGVHD。结论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应用ATG可以有效预防GVHD的发生或减轻GVHD的严重度,明显减少移植相关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球蛋白 移植物宿主反应 异体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应用ATG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小玲 张晓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骨髓移植 -T淋巴细胞球蛋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AT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凌辉 江汇娟 +3 位作者 方峻 刘芳 张纯 宋善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疗效相关因素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应用ALG/ATG对41例SAA患者进行治疗,辅以环孢菌素A、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结果随访的3...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疗效相关因素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应用ALG/ATG对41例SAA患者进行治疗,辅以环孢菌素A、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等。结果随访的33例中基本治愈7例(21.21%),达到缓解6例(18.18%),明显进步7例(21.21%),总有效率60.61%。单项资料对比分析显示,治疗有效率与年龄、性别、病程长短、SAA类型、治疗前骨髓增生程度及全身骨髓代谢程度等无明显相关性,但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2×109/L者有效率显著增高(P<0.05),IST治疗后发生严重感染者预后不佳,且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感染者治疗初期输注血小板依赖时间较长(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发热15例(36.59%),皮疹2例(4.88%),血清病5例(12.20%)。随访患者出现远期并发症者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样病态造血1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1例。结论ALG/ATG作为重要免疫抑制剂治疗SAA疗效肯定,其相关不良反应可获得较好控制,而治疗前患者外周血ANC可能对疗效判断有提示意义。IST后出现重度感染多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胸腺球蛋白 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联合ALG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蒯文霞 杨晓春 李媛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5-417,共3页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急,病死率高,是血液病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IST)的广泛开展,AA的预后有了极大的改善。本科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雄性激素...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急,病死率高,是血液病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IST)的广泛开展,AA的预后有了极大的改善。本科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雄性激素方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
14
作者 张爱民 杨德安 +2 位作者 李香铁 刘少鸽 郝俊文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9期549-550,共2页
目的 :观察诱导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2 5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前进行了诱导治疗 ,其中 13例为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阴性 ,9例用赛尼哌 1mg·kg 1,2例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 5 0 0mg·d 1,2例用莫罗莫那 C... 目的 :观察诱导治疗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2 5例患者在肾移植术前进行了诱导治疗 ,其中 13例为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阴性 ,9例用赛尼哌 1mg·kg 1,2例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 5 0 0mg·d 1,2例用莫罗莫那 CD3 (OKT3 ) 5mg·d 1;12例PRA阳性者 ,5例使用ALG 5 0 0mg·d 1,7例用OKT3 5mg·d 1。结果 :PRA阴性者术后 3个月内均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1a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 2 3 .0 % ,与同期相同条件患者 (2 6.0 % )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PRA阳性者术后均无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仅 1例 (8.3 % )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 ;术后 3 ,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6.7% ,2 5 .0 % ,与同期PRA阴性患者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人、肾 1a生存率分别为 91.0 % ,83 .3 % ,与术前无诱导治疗的高PRA患者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性 (87.0 % ,72 .0 % ,P <0 .0 1)。结论 :对于高PRA患者 ,诱导治疗能有效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提高术后人、肾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治疗 肾移植 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 赛尼哌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莫罗莫那-C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雷帕霉素初始治疗疗效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宏 赵洪雯 +2 位作者 李敛 余荣杰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观察ATG+雷帕霉素初始治疗对肾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38例,其中雷帕霉素组18例,对照组20例。雷帕霉素组采用即复宁术前、术后24h各50mg诱导,术后3d雷帕霉素+骁悉+激素初始... 目的观察ATG+雷帕霉素初始治疗对肾移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38例,其中雷帕霉素组18例,对照组20例。雷帕霉素组采用即复宁术前、术后24h各50mg诱导,术后3d雷帕霉素+骁悉+激素初始治疗;对照组采用硫唑嘌呤诱导,术后采用激素+环孢素(或普乐可复)+骁悉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血肌酐、血脂、C反应蛋白、血色素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术后3周两组患者肝功能、血肌酐、C反应蛋白、血色素指标无明显差异,雷帕霉素组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出现切口愈合延迟2例(2/18),血小板减少1例(1/18),对照组出现急性排斥反应3例(3/20),移植肾功能迟延恢复4例(4/20)。结论ATG诱导+雷帕霉素用于肾移植后的初始治疗可显著减少移植后急性排斥和移植肾功能迟延恢复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雷帕霉素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及临床应用
16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3-613,共1页
报道改良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其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近期效果。2000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有38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胰肾联合移植,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用空肠内引流,... 报道改良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其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近期效果。2000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有38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胰肾联合移植,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吻合。移植胰腺及肾脏的平均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0.0±2.0)h和(7.0±2.0)h。除1例外,术后早期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同时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空肠内引流 外科技术 临床应用 ROUX-EN-Y吻合 流式 改良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