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建岚 王晓敏 张建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0-115,共6页
采用纳米SiO_(2)溶液浸泡含氯再生骨料以降低骨料含氯量,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复掺矿物掺合料,设计16组配合比以制备C40再生骨料混凝土,测定其7 d、28 d的抗压强度与28 d的电通量、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再生骨料中的Cl^(-)可提高混凝土... 采用纳米SiO_(2)溶液浸泡含氯再生骨料以降低骨料含氯量,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复掺矿物掺合料,设计16组配合比以制备C40再生骨料混凝土,测定其7 d、28 d的抗压强度与28 d的电通量、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再生骨料中的Cl^(-)可提高混凝土7 d的抗压强度,少量降低其28 d的强度,但会大幅度破坏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纳米SiO_(2)溶液改性后骨料含氯量显著降低,与矿物掺合料联合作用将有效提升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抗Cl^(-)渗透性能;其中,30%粉煤灰与8%硅灰复掺优化效果最佳,Cl^(-)渗透系数较未掺掺合料组降低85.6%。基于含氯再生骨料多重界面与Cl^(-)扩散机理,推导“内渗型”Cl^(-)扩散模型,并将其用于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服役任意龄期的Cl^(-)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纳米SiO_(2)溶液浸泡 矿物掺合料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表面防护剂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自利 康迎杰 +1 位作者 祝小靓 张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0,共4页
提升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其抗渗性能,涂抹表面防护材料和掺加粉煤灰是两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为研究两种技术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协同提升效果,设计了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对部分试件进行了无机表面防护材料喷涂,研究其... 提升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其抗渗性能,涂抹表面防护材料和掺加粉煤灰是两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为研究两种技术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协同提升效果,设计了不同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对部分试件进行了无机表面防护材料喷涂,研究其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粉煤灰掺量的显著影响,而受表面防护剂的影响不大;涂抹防护剂对无掺加粉煤灰或掺加少量(9.5%)粉煤灰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对掺量较大(19%)的粉煤灰混凝土,测试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时,建议以长龄期的结果为主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粉煤灰 表面防护剂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度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3
作者 张勤 解雨璇 +2 位作者 顾仁杰 梁熙 张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6,共9页
为研究不同尺度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单掺和复掺碳酸钙晶须、聚乙烯醇(PVA)纤维的水泥基材料分别进行电通量试验、电镜扫描观测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尺度、掺量及复合比例对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 为研究不同尺度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单掺和复掺碳酸钙晶须、聚乙烯醇(PVA)纤维的水泥基材料分别进行电通量试验、电镜扫描观测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不同纤维尺度、掺量及复合比例对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多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氯离子侵蚀深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纤维可在不同结构层次上发挥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作用,使得多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多纤维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氯离子侵蚀深度及电通量大致呈反比例关系;当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13.6%时,其氯离子侵蚀深度和总电通量则分别降低39.1%和44.7%;建立的氯离子侵蚀深度计算模型,可用于多纤维复合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和侵蚀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混凝土 水泥基材料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电通量 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郭寅川 申爱琴 +1 位作者 王剑 赵洪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5-429,436,共6页
依托新疆果子沟特大桥工程,针对高寒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材料性状,通过正交试验,重点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用水量和引气剂掺量等因素对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深入分析桥梁不同部位及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 依托新疆果子沟特大桥工程,针对高寒区域的气候特征及材料性状,通过正交试验,重点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用水量和引气剂掺量等因素对桥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深入分析桥梁不同部位及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机理,提出基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高寒区域桥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范围.研究表明:水胶比与用水量对桥梁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显著,C30混凝土水胶比(质量比)由0.45减小到0.39时,混凝土56d电通量降低约50%;粉煤灰掺量(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30%时,混凝土电通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控制桥梁混凝土中适宜含气量也有利于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寒地区 桥梁混凝土 配合比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韦庆东 孙俊 +2 位作者 黄沛增 张磊 徐莹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1-104,共4页
利用III级再生粗、细骨料制备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分别掺加0和30%粉煤灰。测定该混凝土电通量,并分析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逐... 利用III级再生粗、细骨料制备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再生骨料混凝土,并分别掺加0和30%粉煤灰。测定该混凝土电通量,并分析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性能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逐渐减低,且对C40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较小;再生骨料混凝土中掺入30%粉煤灰,可有效改善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电通量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胶比下矿渣粉与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廷树 苏富赟 +3 位作者 包先诚 杨新社 李少辉 赵云中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在水胶比分别为0.60、0.50、0.28三种情况下,研究了矿渣粉和粉煤灰单掺及复掺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水胶比大小,Ⅱ级粉煤灰均不能等量取代P·O42.5R级水泥,应超量取代,且水胶比越大,超量系数越大;在... 在水胶比分别为0.60、0.50、0.28三种情况下,研究了矿渣粉和粉煤灰单掺及复掺对混凝土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水胶比大小,Ⅱ级粉煤灰均不能等量取代P·O42.5R级水泥,应超量取代,且水胶比越大,超量系数越大;在研究的掺量范围内,S95矿渣粉可等量取代P·042.5R级水泥,且会增加混凝土强度。在合适掺量范围内,无论水胶比高低,无论混凝土强度增大或减小,矿渣粉和粉煤灰均可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但当掺量接近时,矿渣粉对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能力远大于粉煤灰;颗粒多为球形微珠的粉煤灰掺入混凝土中,其对抗渗性的贡献大于对强度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矿渣粉 粉煤灰 压强度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EL法研究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伯光 覃荷瑛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1-44,共4页
以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不同配合比、不同矿物掺和料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制作了几组再生混凝土试块,利用NEL法对试块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以考察这几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 以不同再生粗骨料替代率、不同配合比、不同矿物掺和料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制作了几组再生混凝土试块,利用NEL法对试块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测定,以考察这几个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增大;三种矿物掺和料均降低了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氯离子渗透系数,其中以硅灰效果最好,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效果相差不多;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矿物掺和料对减少再生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再生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N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灰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维红 孟云芳 王德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研究了RHA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RHA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到改善,利用电镜扫描(SEM)对混凝土试样进行... 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混凝土最优配合比,采用电通量法研究了RHA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RHA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到改善,利用电镜扫描(SEM)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微观分析,探讨了稻壳灰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状掺合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9
作者 贺行洋 马保国 +1 位作者 苏英 曾三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5-340,共6页
运用湿磨方式处理工业废渣制备一种混凝土浆状掺合料,基于矿物掺合料干磨和湿磨环境介质的不同,研究浆状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方式处理的矿物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抗氯... 运用湿磨方式处理工业废渣制备一种混凝土浆状掺合料,基于矿物掺合料干磨和湿磨环境介质的不同,研究浆状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方式处理的矿物掺合料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湿磨处理的浆状掺合料混凝土水化早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优于干磨掺合料;而在水化后期,浆状掺合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稍弱于同等细度干磨矿物掺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状掺合料 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稻壳灰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和抗冻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山锁 李浩冲 +3 位作者 阮升 周林 杨丰 董方园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6,共14页
为了研究水胶比、稻壳灰和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以稻壳灰掺量(0、10%和20%)、纤维素纤维掺量(0.7 kg/m^(3)、1.1 kg/m^(3)和1.6 kg/m^(3))和水胶比(0.37、0.41和0.45)为变量,通过9组正交试验得到3种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 为了研究水胶比、稻壳灰和纤维素纤维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以稻壳灰掺量(0、10%和20%)、纤维素纤维掺量(0.7 kg/m^(3)、1.1 kg/m^(3)和1.6 kg/m^(3))和水胶比(0.37、0.41和0.45)为变量,通过9组正交试验得到3种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掺稻壳灰纤维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冻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影响显著程度依次为:水胶比>稻壳灰掺量>纤维素纤维掺量;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能随稻壳灰掺量的增加显著增强,随纤维素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水胶比为0.37时最优;稻壳灰掺量为20%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佳,抗冻性能最优;纤维素纤维掺量为1.1 kg/m^(3)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抗冻性能最强;增加稻壳灰掺量、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基体的密实度、减少微裂缝,进而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所建立的掺稻壳灰纤维混凝土质量损失率与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冻融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可为制备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纤维素纤维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及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娜 金南国 王科元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38,44,共3页
通过采用ATSM C1202电量法、快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经配合比优化设计后的C35、C50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性能,并且与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处提供的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 通过采用ATSM C1202电量法、快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经配合比优化设计后的C35、C50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性能,并且与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处提供的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要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在配合比优化设计下,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碳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加荷载作用下粉煤灰/硅灰纤维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何亚伯 陈保勋 +1 位作者 刘素梅 忽彦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4,共8页
采取氯离子渗透性试验(NEL法)和微观扫描电镜(SEM)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未加载及施加不同应力水平轴压荷载时单掺聚丙烯纤维、单掺复合矿物质(粉煤灰/硅灰,质量比4∶1),以及混掺聚丙烯纤维和复合矿物质时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而... 采取氯离子渗透性试验(NEL法)和微观扫描电镜(SEM)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未加载及施加不同应力水平轴压荷载时单掺聚丙烯纤维、单掺复合矿物质(粉煤灰/硅灰,质量比4∶1),以及混掺聚丙烯纤维和复合矿物质时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而研究混掺聚丙烯纤维与复合矿物质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表明:未加载时,混掺适量的复合矿物质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块在微观结构上表现为骨料和水泥石间的密实性提高,裂纹数量和宽度明显减小;在宏观性能上表现为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与单掺聚丙烯纤维和单掺复合矿物质相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有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的最优配比是:混掺0.1%聚丙烯纤维和25%复合矿物质.加载条件下,氯离子扩散系数呈现先略微下降再上升趋势.在相同应力比下,混掺聚丙烯纤维和复合矿物质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聚丙烯纤维 轴压荷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及微观机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梦成 方苇 +1 位作者 许开成 丁小蒙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0,共3页
通过对三组混凝土试块做氯离子渗透试验,考察了废陶瓷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强化技术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较未处理的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1.13倍,... 通过对三组混凝土试块做氯离子渗透试验,考察了废陶瓷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强化技术处理的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较未处理的再生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提升1.13倍,说明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可靠性;体视显微镜微观机理分析表明强化技术能增强界面过渡区黏结性能,并探讨出"在表面强化技术处理的基础上,掺入矿物掺合料,可配制更高等级废陶瓷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陶瓷再生粗骨料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表面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弹料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研究
14
作者 曾建国 黄靓 +4 位作者 李东明 周章涛 赵鹏鹏 吕召宁 张少龙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7,141,共6页
为研究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耐久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抗水渗透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以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的抗水渗透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SRM-RF... 为研究回弹料再生混凝土(SRM-RFAC)的耐久性能,以喷射混凝土回弹料再生细骨料(SRM-RFA)取代率和粉煤灰(FA)取代率为变量,进行了抗水渗透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以及微观试验.结果表明:SRM-RFAC的抗水渗透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SRM-RFA取代率的提高而降低,随FA取代率的提高而提高;拟合了SRM-RFAC抗水渗透系数和氯离子扩散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良好,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试验分析了造成SRM-RFAC耐久性能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回弹料 耐久性能 渗透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建筑垃圾与沸腾炉灰渣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与硬化机理研究
15
作者 范裕如 蒋凯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1-682,共12页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沸腾炉灰渣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研发得到一种预处理建筑垃圾-沸腾炉灰渣基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沸腾炉灰渣对粉煤灰替代量为50%,细粒级... 为充分资源化利用沸腾炉灰渣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研发得到一种预处理建筑垃圾-沸腾炉灰渣基高性能混凝土。分析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融循环性能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当沸腾炉灰渣对粉煤灰替代量为50%,细粒级与粗粒级建筑垃圾的比例为460.00 kg/m^(3):562.22 kg/m^(3)(HF3)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混凝土试件HF3在第28天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37.51和3.51×10^(4)MPa。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沸腾炉灰渣含量增加而增强,第28天的HF3具有极低的氯离子渗透等级(电通量为113 C)。HF3相对质量、相对抗压强度和相对弹性模量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显示出损失程度降低特征。对于冻融损伤程度(D)相关拟合方程y=a×bx,HF3的b参数最小,为1.00876,表明HF3抗冻融循环能力最强。硬化机理表明:沸腾炉灰渣掺入可为混凝土体系提供较多的活性[SiO_(4)]^(4-)和[AlO_(4)]^(5-)物质,提高了钙矾石中六配位Al(AlO_(6))含量(90.35%)、C—(A)—S—H中O 1s桥氧键含量(99.90%)及Si2p结合能(102.05 eV)。另外,HF3的微观结构具有较少的裂痕,可见较多的钙矾石和C—(A)—S—H胶结在一起,组成致密的固化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灰渣 混凝土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冻融循环性能 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养护下引气混凝土渗透性能与孔结构特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起才 张凯 王庆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31-134,139,共5页
在(-3±0.2)℃养护下以引气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8d时不同含气量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孔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随含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不遵循标养下的规律;混凝土的气泡弦... 在(-3±0.2)℃养护下以引气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8d时不同含气量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与孔结构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随含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不遵循标养下的规律;混凝土的气泡弦长随着含气量的增加逐渐增大;混凝土硬化后气泡间距指数随含气量的增加而减小,但比标养下混凝土硬化后气泡间距指数要大得多;理论计算出的比表面积随着含气量的增大而增大,实测的比表面积与含气量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养护 含气量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孔结构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平 贾冠元 +2 位作者 陈庞 曹忠露 戎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183,188,共5页
过快的流动度损失和后期不稳定的强度发展限制了硫铝酸盐水泥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以葡萄糖酸钠作为缓凝剂,掺入硅灰制备成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并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 过快的流动度损失和后期不稳定的强度发展限制了硫铝酸盐水泥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以葡萄糖酸钠作为缓凝剂,掺入硅灰制备成改性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并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钠掺量0.4%可有效延长硫铝酸盐水泥砂浆凝结时间,提高砂浆流动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硫铝酸盐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均随硅灰掺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硅灰最优掺量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铝酸盐水泥 葡萄糖酸钠 硅灰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与竹纤维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建祥 阎慧群 +3 位作者 侯欣蕾 徐颖雪 周泉 黄琪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73,77,共5页
通过混凝土吸水量试验、氯离子电通量试验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别探究了掺入硅烷偶联剂、竹纤维以及两种材料混合掺3种不同掺入方式对早期混凝土防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两种材料影响早期... 通过混凝土吸水量试验、氯离子电通量试验及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混凝土微观结构,分别探究了掺入硅烷偶联剂、竹纤维以及两种材料混合掺3种不同掺入方式对早期混凝土防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两种材料影响早期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原理。研究表明,硅烷偶联剂与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提高了早期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当其掺量为2%时,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较好;掺入大量的竹纤维,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显著降低了早期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两种材料复掺仍然降低了早期混凝土防水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比仅掺竹纤维时有所改善。试验方法和数据结果可为研究混凝土耐久性并运用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硅烷偶联剂 竹纤维 防水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掺量矿物掺合料对喷射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俊松 王伟 +3 位作者 曾鲁平 乔敏 赵爽 吴庆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9-203,共5页
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在低掺量条件下(5%~10%)单掺和复掺对喷射混凝土抗渗性的改善效果,同时考虑其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和喷射混凝土早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影响... 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硅灰)在低掺量条件下(5%~10%)单掺和复掺对喷射混凝土抗渗性的改善效果,同时考虑其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和喷射混凝土早后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对掺速凝剂净浆凝结时间影响较小,硅灰可以明显缩短凝结时间;不同矿物掺合料在低掺量条件下单掺或复掺均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喷射混凝土的1 d抗压强度,但影响较小,矿渣粉和硅灰后期通过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效应明显提高了28 d抗压强度;通过渗水高度、吸水率、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表征喷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其中硅灰无论单掺还是与粉煤灰或矿渣粉复掺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而粉煤灰或矿渣粉单掺效果一般。研究成果可为矿物掺合料在喷射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耐久性 渗透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对C30~C40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虞晓婧 王建刚 +3 位作者 王海波 曾波 唐飞 王鸣岐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1,156,共6页
为了评价废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用于C30、C35、C40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中的可行性,选择建筑垃圾处置厂经收尘得到的再生微粉,以不同比例等量取代粉煤灰制备C30、C35、C40再生混凝土,考察其减水剂用量、抗压强度、抗折强... 为了评价废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用于C30、C35、C40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中的可行性,选择建筑垃圾处置厂经收尘得到的再生微粉,以不同比例等量取代粉煤灰制备C30、C35、C40再生混凝土,考察其减水剂用量、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动弹性模量、电通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加再生微粉略微提高减水剂用量,且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有一定的劣化作用,但再生微粉取代率不超过25%时,对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劣化作用可控制在5%以内。此外,使用再生微粉取代粉煤灰可降低混凝土材料的综合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即再生微粉作为掺合料制备C30、C35、C40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再生混凝土 减水剂用量 力学性能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