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探究
1
作者 李浩然 彭煜伦 +2 位作者 詹浩群 冯浩天 杨国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研究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分析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9个地区的白术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 为研究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分析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9个地区的白术挥发油,利用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同时,采用抑菌圈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研究,使用DPPH、FRAP、ABTS法对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甘香烯、β-人参烯和9,10-脱氢-异长叶烯等;白术挥发油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浙江磐安产区的挥发油对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61±0.067cm,陕西商洛抑制枯草杆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2±0.019cm,浙江天台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1.07±0.019cm;抗氧化实验表明,9个产地白术挥发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浙江新昌产地白术挥发油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分别为407.15μg Trolox·mL^(-1)和4.417mmol·mL^(-1)。浙江天台产地白术挥发油FRAP抗氧化能力最高,为213.28mmol·mL^(-1);综合实验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白术挥发油成分含量、抑菌活性和抗氧化能力要强于其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活性 氧化活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处理方法对赶黄草功效成分、体外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红春 夏陈 +3 位作者 邓俊琳 余鳗游 刘刚 向卓亚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1,共8页
[目的]探究加工方法对赶黄草的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净制、酒灸、醋灸、盐灸和姜灸5种处理方法对赶黄草的功能成分、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前后的功能成分差异性,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模... [目的]探究加工方法对赶黄草的成分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净制、酒灸、醋灸、盐灸和姜灸5种处理方法对赶黄草的功能成分、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方法处理前后的功能成分差异性,采用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模型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并检测处理后赶黄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4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净制后的赶黄草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方法(P<0.05),盐灸和酒灸的次之,醋灸的最低。酒灸后的赶黄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盐灸的最弱。酒灸后的赶黄草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_(50)值分别为33.52,35.86μg/m L;醋灸后的赶黄草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弱,其IC_(50)值分别为43.90,54.87μg/m L。赶黄草中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没食子酸、山奈酚-3-O-芸香糖苷、乔松素和芦丁。[结论]酒灸是赶黄草的最佳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 处理方法 功能成分 能力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抑菌活性及体外抗炎、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谦 桑锐 +5 位作者 王巍 刘馨蔓 于明弘 刘晓童 于天 张雪梅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9-1980,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损伤模型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桑白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等10味中药制备中药复方呼宁散,牛津杯法测定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损伤模型的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桑白皮、黄芩、蒲公英、甘草等10味中药制备中药复方呼宁散,牛津杯法测定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TTC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检测细菌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KP)、核酸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CCK-8法检测LPS和呼宁散对DF-1细胞的毒性,建立LPS诱导的DF-1细胞损伤模型并给药,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关键蛋白表达量,相关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Keap1/Nrf2信号通路中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鸡肺源大肠杆菌对呼宁散呈中度敏感,且MIC为250 mg·mL^(-1),MBC为500 mg·mL^(-1);呼宁散可抑制鸡肺源大肠杆菌的生长,提高细菌培养液中AKP、可溶性蛋白和核酸含量。在细胞试验中,呼宁散可降低LPS诱导的DF-1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的含量,抑制TLR4、NF-κB p65蛋白的过度表达;呼宁散可降低LPS诱导的DF-1细胞ROS和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和GSH含量,进一步提高Nrf2、NQO1、HO-1蛋白的表达量,抑制Keap1蛋白的过度表达。中药复方呼宁散对鸡肺源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并且可通过调控TLR4/NF-κB和Keap1/Nrf2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对LPS诱导的DF-1细胞损伤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呼宁散 鸡肺源大肠杆 活性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研究
4
作者 戴君昂 张乐苒 +8 位作者 赵晶 邓兴梅 闫梦阳 韩馨馨 刘雪峰 赵天艺 张旭 孙志华 张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03-2709,共7页
目的优化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 目的优化核桃叶精油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测定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评价抑菌活性,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活性,MTT法测定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活性,滤纸圈法、滤纸包法评价对图兰扇头蜱的驱杀能力。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料液比1∶2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200 W,提取率为0.077%。精油对粪肠球菌、链球菌、库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链球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DPPH、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532、0.344 mg/mL;对4T1细胞的IC_(50)值分别为115.3(24 h)、49.80(48 h)、24.00(96 h)μg/mL;对图兰扇头蜱的有效驱避时间为50 min,触杀LC_(50)值分别为4.5830(幼蜱)、22.442(若蜱)、45.441(成蜱)mg/mL。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抗氧化、抗肿瘤、驱杀蜱虫活性较强,抑菌活性较弱的核桃叶精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 精油 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活性 氧化活性 肿瘤活性 驱杀蜱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清除亚硝酸盐及抑菌活性对比研究
5
作者 陈新宇 张雪 谢贞建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89,95,共7页
该研究以花椒叶为原料,使用不同溶剂(水、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对花椒叶进行超声提取,对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并考察了对抗氧化活性、清除亚硝酸盐能力、抑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总... 该研究以花椒叶为原料,使用不同溶剂(水、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对花椒叶进行超声提取,对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并考察了对抗氧化活性、清除亚硝酸盐能力、抑菌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为(94.77±0.56)mg/g;丙酮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2.47±0.24)mg/g。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IC_(50)=(0.108±0.002)mg/mL)的清除能力最强,丙酮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IC_(50)=(0.094±0.001)mg/mL)的清除能力最强,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羟自由基(IC_(50)=(0.105±0.005)mg/mL)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亚硝酸盐结果显示,甲醇提取物对亚硝酸盐清除率最强,为57.86%。在抑菌方面,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两种实验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效果,其中无水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且花椒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好。研究发现,花椒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清除亚硝酸盐能力、抑菌活性,也进一步为花椒叶的开发、提取、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叶 总多酚 总黄酮 氧化活性 亚硝酸盐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草精油的抑菌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丽华 徐海涵 +1 位作者 李德艳 陈文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9-186,共8页
目的:研究柠檬草精油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并讨探加工储藏条件对其抑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成分,滤纸片法测定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及温度、紫外线、pH和CaCl_(2)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柠檬草精油的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并讨探加工储藏条件对其抑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成分,滤纸片法测定精油的抑菌活性以及温度、紫外线、pH和CaCl_(2)对抑菌活性的影响,采用ABTS^(+)·、DPPH·、O_(2)^(−)·清除率和Fe^(3+)还原力评估抗氧化活性。结果:柠檬草精油中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含量大于1%的有12种,占总成分的88.11%,主要成分为香叶醛(26.73%)、橙花醛(18.57%)和β-月桂烯(9.30%)。柠檬草精油对3种常见腐败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25.43±0.24 mm)显著(P<0.05)高于大肠杆菌(23.54±0.67 mm)和枯草芽孢杆菌(18.33±0.03 mm)。柠檬草精油具有良好的紫外稳定性,温度和pH对精油的抑菌效果影响较大,低温和酸性条件下其抑菌活性较强,CaCl_(2)可增加柠檬草精油的抑菌效果。柠檬草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ABTS^(+)·、DPPH·、O_(2)^(−)·的清除能力和Fe^(3+)的还原能力随着精油浓度升高显著增强(P<0.05),对ABTS^(+)·、DPPH·、O_(2)^(−)·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4.36、7.09、3.13 mg/mL,是抗坏血酸的6.92、10.58和5.05倍。结论:柠檬草精油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在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和碱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草精油 化学成分 活性 稳定性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树莓酚类物质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7
作者 张春艳 王益蕊 +1 位作者 周霏娅 李素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1-501,共11页
为探究黑树莓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组成成分和功能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法进行提取,以黑树莓总酚和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紫外、红外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 为探究黑树莓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组成成分和功能特性,采用超声辅助法进行提取,以黑树莓总酚和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采用紫外、红外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对黑树莓提取物进行组分分析,利用DPPH、ABTS+的自由基清除率和抑菌圈大小分析黑树莓提取物纯化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6(g/mL)、超声时间47 min、乙醇体积分数57%、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60℃,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48.01±1.07 mg/g、总黄酮提取量为7.27±0.41 mg/g;并在提取物中鉴定出17种多酚物质;此外,该提取物还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和抑菌能力,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_(50)值分别为5.263、11.61μg/mL;当黑树莓多酚提取物浓度为40 mg/mL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了18.73±0.19、16.97±0.12 mm。综上,超声辅助提取能有效促进酚类物质溶出,经此得到的黑树莓酚类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抑菌活性,通过本研究可为黑树莓资源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树莓 酚类 超声辅助提取 氧化活性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永斌 熊新民 +3 位作者 贺友铎 崔佳 拖建刚 赵宏宇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8-294,共7页
张家口地区拥有丰富和优质的艾叶资源,为了有效利用艾叶资源提升其产品价值,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了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的主要组成,使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考察... 张家口地区拥有丰富和优质的艾叶资源,为了有效利用艾叶资源提升其产品价值,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通过GC-MS分析了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的主要组成,使用滤纸片法测定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考察提取成分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中共检测出41种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合物类型为脂肪族醇、酯、酮类、酸类以及芳香族类化合物等,相对含量大于1%的成分共有11种,其中4-C-甲基肌醇相对含量高达66.65%。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69和9.38μL/mL。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显著清除效果,IC_(50)分别为12.85、6.32和4.17μL/mL。结果证实张家口艾叶脂溶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艾叶 脂溶性成分 GC-MS分析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工艺及抗氧化、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玲赫 谢浩 努尔买买提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8-236,共9页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 为探究新疆野生樱桃李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抗氧化及抑菌活性。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的樱桃李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再对其进行脱脂、脱色、除蛋白等得到粗多糖(PCE),最后通过体外抗氧化和抑菌实验进行功效评价。结果表明:当苹果酸与氯化胆碱的摩尔比例为4:1、微波功率400 W、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0 min、液料比30:1 mL/g、DES浓度50%时,PCE得率最高值为26.38%±0.73%;PCE对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_(50)分别为1.163、0.506、2.958 mg/mL,PCE在质量浓度为4 mg/mL时总还原能力值为0.667。质量浓度为200 mg/mL的PCE对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45±1.88、16.12±0.47、17.68±1.32、17.20±1.18、12.00±0.72 mm,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以樱桃李多糖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樱桃李 多糖 提取工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栖菜寡糖的酶法制备及其抗氧化性与抑菌活性研究
10
作者 董媚 冯科程 +1 位作者 申子义 黄菊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是羊栖菜中含量最丰富且极具特色的有效成分。海洋寡糖是由海洋多糖降解而来的产物。为从羊栖菜中提取活性较高的寡糖,并探究其抗氧化性及抑菌活性,以水提法所得的羊栖菜多糖为原料,利... 羊栖菜多糖(Sargassum fusiforme polysaccharides)是羊栖菜中含量最丰富且极具特色的有效成分。海洋寡糖是由海洋多糖降解而来的产物。为从羊栖菜中提取活性较高的寡糖,并探究其抗氧化性及抑菌活性,以水提法所得的羊栖菜多糖为原料,利用褐藻胶裂解酶对其进行酶解,制备羊栖菜寡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酶解工艺进行优化,考察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和酶解时间3个因素对羊栖菜寡糖还原糖含量及平均聚合度的影响,确定酶解羊栖菜寡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48 h、底物质量分数1.5%、加酶量20 U·mL-1,测得还原糖的质量浓度为(26.53±0.92) mg·mL^(-1)。经薄层层析法分析所制备寡糖的主要成分为单糖、双糖和三糖。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3.0 mg·mL^(-1)时,寡糖对DPPH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ABTS [2,2'-联氮-双(3-乙基苯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3.1%、80.7%、71.3%和57.2%,当质量浓度为3.5 mg·mL^(-1)时,寡糖的还原力为0.923。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羊栖菜寡糖质量浓度在10和100 mg·mL^(-1)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相对于羊栖菜多糖,羊栖菜寡糖在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上均有更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寡糖 酶法制备 氧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辅助微波提取水藁本多糖工艺优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张玲赫 李文文 +1 位作者 谢浩 努尔买买提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水藁本(LAF)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离子液辅助微波提取法对LAF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经过脱脂、脱色素、除蛋白、透析、分离纯化等步骤最终得到均一酸性多糖(LA... 试验旨在探究水藁本(LAF)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抑菌活性。采用离子液辅助微波提取法对LAF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经过脱脂、脱色素、除蛋白、透析、分离纯化等步骤最终得到均一酸性多糖(LAF-3),并通过体外试验对其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当微波功率为300 W、微波时间为60 min、液料比为40 mL/g、微波温度为60℃、离子液质量浓度为15 g/L时,LAF-3提取率最高值为41.481%,同时LAF-3对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总还原能力的IC_(50)分别为7.491、8.261 g/L,LAF-3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13、11.35、10.08 mm。研究表明,LAF-3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藁本 多糖 提取工艺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及其抑菌活性分析
12
作者 叶添梅 李霞 +2 位作者 邵元元 邹湘月 黄仁志 《中国蚕业》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 以桑叶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提法得到桑叶水提物,利用有机溶剂对桑叶水提物进行分层萃取。测定桑叶水提物的抗氧化性能,观察桑叶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桑叶水提物抗氧化性能均显著优于桑叶干粉,桑叶水提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48%、67.06%、7.50%;桑叶水提物对4种菌的体外抑制效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均为25.0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均为50.0 mg/mL;分层萃取后,石油醚萃取部抑菌效果较弱,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和正丁醇萃取部,正丁醇萃取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2.44 mm,MIC为12.5 mg/mL,MBC为25.0 mg/mL,乙酸乙酯萃取部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为11.61 mm,MIC和MBC分别为12.5 mg/mL、25.0 mg/mL。桑叶水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能力,研究结果可为桑叶提取物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水提物 氧化性能 二倍稀释法 最小质量浓度 最小杀质量浓度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协同低共熔溶剂提取玉米须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抗菌活性研究
13
作者 苏适 单垣恺 +3 位作者 黎莉 董立强 王斌 张春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47,共7页
采用微波协同低共熔溶剂(DES)法提取玉米须多糖(CSP)。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探究最优条件下提取的CSP的抗氧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DES中的氯化胆碱与苹果酸摩尔比2∶1... 采用微波协同低共熔溶剂(DES)法提取玉米须多糖(CSP)。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探究最优条件下提取的CSP的抗氧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DES中的氯化胆碱与苹果酸摩尔比2∶1、微波功率400 W、含水量50%、料液比1∶40 (g/mL)、提取时间53 min、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8.2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CSP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63 mg/mL、107.15μg/mL和9.35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28±0.64)、(13.93±0.32)、(10.14±1.02)、(9.44±0.57)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4.0 mg/mL,对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8.0 mg/mL,表明CSP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多糖 提取工艺 氧化能力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植物源饲料添加剂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陈强 李世歌 +5 位作者 刘凤丹 张蓉 陈光吉 孙赵龙 陈彦伶 尚以顺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3-80,共8页
【目的】探明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为丰富饲料添加剂种类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基于刃天青指示剂的倍比稀释法测定牛至油、茶多酚、迷迭香酸、淫羊藿苷、植物甾醇酯、金荞麦提... 【目的】探明植物源饲料添加剂的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为丰富饲料添加剂种类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基于刃天青指示剂的倍比稀释法测定牛至油、茶多酚、迷迭香酸、淫羊藿苷、植物甾醇酯、金荞麦提取物和刺梨渣提取物7种植物源饲料添加剂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采用微量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性能差异。【结果】抑菌试验显示,牛至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µL/mL和6.25µL/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1.5625µL/mL和1.5625µL/mL;茶多酚、迷迭香酸、金荞麦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明显,且大于大肠杆菌。抗氧化试验显示,随浓度增加,抗坏血酸、迷迭香酸、茶多酚、牛至油、金荞麦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植物甾醇酯、淫羊藿苷、刺梨渣提取物则维持在较低水平;7种PFAs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之上升。牛至油、茶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抗坏血酸,迷迭香酸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与抗坏血酸相近,各样品的抗氧化活性排序为牛至油>茶多酚>抗坏血酸>迷迭香酸>金荞麦提取物>刺梨渣提取物>淫羊藿苷>植物甾醇酯。【结论】牛至油、茶多酚和迷迭香酸具有明显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金荞麦提取物和刺梨渣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饲料添加剂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饲料添加剂 活性 氧化活性 大肠杆 金黄色葡萄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发酵金线莲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5
作者 王琼珺 林泽燕 +3 位作者 林燕燕 章倩 林艺华 付达华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202,共7页
[目的]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金线莲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金线莲为原料,植物乳杆菌191046为发酵菌种,金线莲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金线莲发酵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金线莲的最佳发酵工... [目的]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金线莲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金线莲为原料,植物乳杆菌191046为发酵菌种,金线莲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金线莲发酵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金线莲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4.50 g/L、发酵时间17 h、发酵温度36℃,此时金线莲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24.84±0.05) mg/mL。该发酵液总抗氧化能力为(8.67±0.85) U/mL,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6.11±0.90)%;2倍稀释液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28.03±2.00)%,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86.13±0.17)%。[结论]金线莲经植物乳杆菌191046发酵后,其抗氧化活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植物乳杆191046 发酵液 多糖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优化及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分析
16
作者 顾丹丹 董雪 +3 位作者 张金秀 王晓茹 赵宗硕 王立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7-245,共9页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 以小麦粒为原料,羊肚菌为发酵菌株,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制备小麦羊肚菌菌粮(fungus fermented wheat,FFW)。以粗纤维含量和非淀粉多糖(NSP)含量为评价指标,料液比、基质起始pH、接种量、发酵天数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羊肚菌菌粮制备工艺,并分析菌粮的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液比为1:0.9(g:mL)、基质起始p H为7.0、接种量为5块(直径0.8 cm的菌丝块)、发酵天数为10 d,该条件下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粗纤维含量为4.09%,NSP含量为9.31%。与发酵前相比,小麦羊肚菌菌粮表面出现孔洞,沟壑增多,褶皱加深,菌粮的蛋白质含量提高了78.79%,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17.79%;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增加了43.70%、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降低了19.24%、总膳食纤维TDF在发酵前后变化不明显。发酵后菌粮的持水性、吸附不饱和脂肪酸能力、吸附饱和脂肪酸能力和溶胀性分别增加了77.84%,11.49%、25.00%、26.00%;在模拟人体胃和小肠的环境下对胆固醇吸附率分别提高了86.29%、290.14%。发酵后菌粮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1.29%、14.54%、490.68%、10.80%。该工艺制备的小麦羊肚菌菌粮可显著提升小麦的营养价值、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为开发小麦羊肚菌菌粮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固态发酵 工艺优化 营养成分 理化性质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菌糠多糖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作者 褚盼盼 阮梓微 +2 位作者 张佳宇 李佳然 张斌斌 《食用菌》 2025年第4期10-16,共7页
系统评价黑木耳菌糠多糖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多糖质量浓度为46.223µg/mL,未检出蛋白质和可溶性还原糖;黑木耳菌糠多糖持水性为(4.62±0.05)g/g,持油性为(2.32±0.13)g/g;溶解性为(76.39±1.10... 系统评价黑木耳菌糠多糖的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多糖质量浓度为46.223µg/mL,未检出蛋白质和可溶性还原糖;黑木耳菌糠多糖持水性为(4.62±0.05)g/g,持油性为(2.32±0.13)g/g;溶解性为(76.39±1.10)%,溶胀性为(1.24±0.08)mL/g;起泡率为(21.19±0.17)%,泡沫稳定性为(50.45±0.45)%;胆固醇吸附量为(4.51±0.77)mg/g;多糖在高湿环境下的吸湿率高于低湿环境。黑木耳菌糠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当多糖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其总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63和48.55%;当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其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分别为53.47%、88.92%、61.31%。综上,黑木耳菌糠多糖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及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多糖 清除率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嘉欣 罗哲 +4 位作者 何安 黄潘钿 沈金鹏 郭俊斌 苗建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5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制备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评价其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并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以从南珠贝壳珍珠层中提取的蛋白为原料,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酶的筛选、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酶解工... 本研究旨在制备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评价其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并对其氨基酸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以从南珠贝壳珍珠层中提取的蛋白为原料,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酶的筛选、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优酶解工艺,并对其酶解物进行了氨基酸组成分析、体外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南珠贝壳珍珠层源抗氧化肽的最优酶解工艺为:以胰蛋白酶为水解酶,酶解温度37℃、pH7.0、酶解时间3 h、酶底比0.32%,所得酶解物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6.34%±0.24%。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珍珠层抗氧化肽具有优异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0.1735 mg/mL)、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2.342 mg/mL)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值=1124.86μmol TE/g冻干粉)。此外,珍珠层抗氧化肽还可通过混合型可逆抑制的方式抑制酪氨酸酶活力,具有良好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其抑制率的IC_(50)值为12.38 mg/mL。本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层抗氧化肽在食品或化妆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贝壳珍珠层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活性 氧化活性 酪氨酸酶活性 响应面分析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对米糠蛋白抗氧化活性和溶解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捧 刘晓兰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为了改善米糠蛋白的水溶性差的缺点,使其具有的生物活性能够充分表现出来,扩大其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本文以米糠蛋白粉为原料,先用蛋白酶水解米糠蛋白,然后用乳酸菌发酵米糠蛋白水解物制备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产物。结果表明,最佳酶... 为了改善米糠蛋白的水溶性差的缺点,使其具有的生物活性能够充分表现出来,扩大其在食品等行业的应用。本文以米糠蛋白粉为原料,先用蛋白酶水解米糠蛋白,然后用乳酸菌发酵米糠蛋白水解物制备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产物。结果表明,最佳酶水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700 U/g、底物浓度13%(w/v,按蛋白基计)、水解时间3 h、水解pH8.5、水解温度60℃;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13110接种量2%(v/v,接种液菌体浓度10^(8)CFU/mL)、发酵培养基初始pH5.5、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36 h。与米糠蛋白的酶水解液相比,经乳酸菌发酵后,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36.12%升高至57.42%(样品蛋白浓度1 mg/mL),ABTS^(+)自由基清除率由76.27%升高至90.35%(样品蛋白浓度0.5 mg/mL),小于1.0 kDa分子量的肽组分由0.67%提高至6.84%。在pH为7时,未经酶解和发酵的米糠蛋白溶解性仅为13.43%,酶解和发酵后其溶解性分别为72.12%和85.38%。综上所述,酶菌协同发酵可有效提高米糠蛋白的抗氧化活性和溶解性,为米糠蛋白作为功能食品基料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米糠肽 乳酸 发酵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提取物对牛蛙生长、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水泉 朱波 +3 位作者 蔡明浪 胡毅 汤赫 徐树德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5,共9页
实验旨在研究枳实提取物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生长及肠道的调节作用。以牛蛙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CON),在牛蛙基础饲料中添加枳实提取物作为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500、1000和2000 mg/kg(F500、F1000和F2000),养殖实验持续56d。结果显... 实验旨在研究枳实提取物对牛蛙(Rana catesbeiana)生长及肠道的调节作用。以牛蛙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CON),在牛蛙基础饲料中添加枳实提取物作为添加组,添加量分别为500、1000和2000 mg/kg(F500、F1000和F2000),养殖实验持续56d。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F1000与F2000组牛蛙的末均重(FBW)与增重率(WGR)显著提高(P<0.05)。(2)与CON组相比,F1000组肠道胰蛋白酶(Trypsin)、脂肪酶(LPS)、α-淀粉酶(AMS)、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3)枳实提取物添加组牛蛙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4)与CON组相比,枳实提取物添加组牛蛙血清和肠道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枳实提取物添加组牛蛙肠道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显著提高(P<0.05)。(5)与CON组相比,添加组牛蛙肠道菌群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添加组牛蛙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相对丰度升高。在属水平上,枳实提取物添加组牛蛙肠道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红球菌属(Rhodococcus)的相对丰度高于CON组,而多尔氏菌属(Dorea)和支原体属(Mycoplasma)则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适量添加枳实提取物可以促进牛蛙生长、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并改善牛蛙肠道菌群结构。建议牛蛙饲料中枳实提取物的最适添加量为10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提取物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氧化能力 肠道 牛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