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在增强UV-B辐射处理下的损伤及其抗氧化响应 被引量:8
1
作者 袁孟玲 岳堃 +2 位作者 王红 郭钰柬 周开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4-1731,共8页
通过在花果生长发育期内连续对‘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进行人工模拟增强UV-B辐射处理,研究芒果成年树在不同剂量的增强UV-B辐射处理下的损伤及其抗氧化反应。以自然光照射为对照(CK),设置6个增强UV-B辐射处理水平(20、40、80、120、160... 通过在花果生长发育期内连续对‘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进行人工模拟增强UV-B辐射处理,研究芒果成年树在不同剂量的增强UV-B辐射处理下的损伤及其抗氧化反应。以自然光照射为对照(CK),设置6个增强UV-B辐射处理水平(20、40、80、120、160、200 W),在田间对芒果成年树进行照射,田间测产和实验室测定成年叶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不同处理与CK的相互差异。160、200W处理株产低于CK,其余各处理株产均与CK无显著差异;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80W及以上辐射处理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K;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氧化氢酶(CAT)活性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80 W及以上处理酶活性与CK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类黄酮、多酚、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等含量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维生素C含量则下降,上述4个指标的80W及以上处理与CK差异显著或极显著。80W增强UV-B辐射就能引起芒果树损伤,此后随着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损伤愈趋严重,并表现出增强UV-B辐射处理的剂量效应和积累效应;叶片抗氧化生理生化指标除维生素C含量外均随着增强UV-B辐射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进而尽量减轻活性氧损伤,并显示出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成年树 增强UV-B辐射 损伤 抗氧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家慧 杨淼 +4 位作者 王玥 黄钰 李润 胡锦飙 肖关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云南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抗氧化系统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抗旱马铃薯品种筛选及抗旱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抗氧...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云南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抗氧化系统的生理响应机制,为抗旱马铃薯品种筛选及抗旱栽培与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影响。设置PEG6000浓度0%(CK)、15%、20%、25%和30%5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后马铃薯叶片中的过氧化氢(H2O2)、可溶性蛋白(SP)、类胡萝卜素(Car)、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含量。【结果】干旱胁迫下,合作88号、丽薯6号、青薯9号和宣薯2号4个品种均对干旱胁迫作出响应,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4个马铃薯品种中过氧化氢含量呈上升趋势,合作88号过氧化氢(H2O2)积累量最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4个马铃薯品种SP、AsA、GSH、APX、DHAR和GR、Car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EG6000浓度0%),其中PEG6000浓度为25%时,马铃薯叶片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活性达峰值,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在30%浓度胁迫下酶活达峰值, APX、DHAR在PEG浓度20%时含量最高。【结论】马铃薯可通过抗氧化的酶促及非酶促系统的协同作用来清除活性氧,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中,合作88号抗氧化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程度较其他品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抗氧化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爪草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乔新荣 王泽夏 +1 位作者 叶润 陈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136,共6页
以猫爪草内生真菌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R1为发酵菌种,考察其发酵液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高产多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R1菌株发酵液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和·OH清除活性,对ABTS^(+)... 以猫爪草内生真菌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R1为发酵菌种,考察其发酵液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菌株高产多糖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R1菌株发酵液胞外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和·OH清除活性,对ABTS^(+)·也有一定的清除活性。以发酵液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浸出液中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30 g/L的葡萄糖和5 g/L的酵母粉;最佳动态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时间8 d、温度27℃、转速160 r/min。优化后的胞外多糖含量达到282.9 mg/L,比优化前(195.7 mg/L)提高了4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内生真菌 胞外多糖 氧化活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皮素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琛琛 徐君美 +4 位作者 贺芊芊 李嘉嬴 李志恒 徐志卿 杨予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根皮素(phloretin,PH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导致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LPS建立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该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PHL预处理。利用MTS方法检... 目的探讨根皮素(phloretin,PHL)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导致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LPS建立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对该模型予以不同浓度的PHL预处理。利用MTS方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相关产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双荧光素酶活性检验方法检测抗氧化响应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antioxidant reaction element luciferase reporter plasmid,ARE-LUC)报告基因转录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蛋白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后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力显著降低,氧化应激产物NO和MDA水平明显升高,GSH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下降,但Nrf2磷酸化水平、ARE-LUC报告基因转录活性和HO-1蛋白表达略有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PHL(20μmol/L)预处理明显改善了LPS导致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力下降,降低NO和MDA的含量,增高GSH的含量和SOD的活性,且进一步增加了Nrf2的磷酸化水平,上调ARE-LUC的转录活性和HO-1蛋白的表达。结论PHL可以显著抑制LPS导致的BV2小胶质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Nrf2/ARE通路可能是根皮素发挥抑制BV2小胶质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皮素 BV2小胶质细胞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抗氧化响应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