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Cl_(3)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反应和一氧化氮代谢的影响
1
作者 杨颖丽 马蓉蓉 +3 位作者 施树倩 张哲 陶宜徽 王自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33,共9页
以宁春4号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分析铁胁迫(0.1、0.3、0.5和1.0 mmol/L)下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动员、抗氧化反应和NO产生等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eCl_(3)处理显著地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使萌发种子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 以宁春4号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分析铁胁迫(0.1、0.3、0.5和1.0 mmol/L)下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动员、抗氧化反应和NO产生等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FeCl_(3)处理显著地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使萌发种子的淀粉、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淀粉酶活性显著减弱.随着铁浓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萌发种子的丙二醛和活性氧含量显著增加,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O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逐渐下降,0.1 mmol/L FeCl_(3)处理24 h时的萌发种子中NO含量以及SOD、POD、CAT和NOS活性显著升高.二氨基联苯胺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结果显示FeCl_(3)浓度依赖性地诱导萌发种子中H_(2)O_(2)和O_(2)^(∙-)的积累.0.1 mmol/L FeCl_(3)处理下早期萌发种子的TaSOD、TaPOD、TaCAT和TaNOS较对照显著增强,TaNR显著减弱,延迟萌发种子的TaSOD和TaCAT表达上调,TaNR和TaNOS显著下调.相比较,0.5 mmol/L FeCl_(3)处理使萌发种子中这些基因的表达下调.铁胁迫减弱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淀粉分解供能,减少了NO的产生,增强了活性氧的积累及其对种子的氧化损伤,最终抑制了小麦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胁迫 小麦 种子萌发 淀粉动员 氧化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氧基喹啉对泥鳅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宋志成 邹喜 +5 位作者 李璐 陈香凝 许建和 程汉良 邵明旭 魏朝青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乙氧基喹啉(EQ)对泥鳅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重为(4.94±0.05) g的泥鳅1 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0尾,分别投喂添加0(EQ0组)、50 (EQ50组)、150 (EQ150组)和450 mg/... 试验旨在探究乙氧基喹啉(EQ)对泥鳅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重为(4.94±0.05) g的泥鳅1 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0尾,分别投喂添加0(EQ0组)、50 (EQ50组)、150 (EQ150组)和450 mg/kg EQ (EQ450组)的等氮等脂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Q50组和EQ150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EQ450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全鱼体组成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EQ50组和EQ150组肠道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EQ0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EQ0组(P<0.05),EQ450组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和T-AOC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EQ0组相比,各EQ组肠道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基因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Kelch样ECH关联蛋白1 (KEAP1)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EQ0组相比,EQ50组和EQ150组肠道绒毛高度和上皮细胞高度显著升高(P<0.05);EQ50组肠道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8 (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EQ450组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以生长性能、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为评价指标,推荐泥鳅饲料中EQ的添加量为1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氧基喹啉 泥鳅 生长性能 氧化能力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禹彤 杨冠华 +3 位作者 王璐瑶 马欣怡 乔家运 李海花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5-1584,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79±0.48)kg的28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72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 本试验旨在探究富马酸和肉桂醛及其联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7.79±0.48)kg的28日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72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单栏饲养。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600 mg/kg富马酸(富马酸组,FA组)、400 mg/kg肉桂醛(肉桂醛组,CA组)和600 mg/kg富马酸+400 mg/kg肉桂醛(联合添加组,FC组)的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束当天08:00,每组抽取6头仔猪腹腔内注射200μg/kg BW脂多糖(LPS)。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FA组和FC组末重和ADG显著高于CA组(P<0.05)。2)与CON组相比,CA组和FC组断奶仔猪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FC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FA组和CA组(P<0.05),血清CAT活性显著高于FA组和CA组(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CA组和FC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低于FA组(P<0.05)。4)与CON+LPS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TNF-α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空肠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FA+LPS组空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FC+LPS组空肠TNF-α和IL-6含量显著低于FA+LPS组和CA+LPS组(P<0.05)。5)与CON+LPS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空肠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TNF-α和IL-6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空肠TGF-β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单独添加富马酸和肉桂醛或两者联合添加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抗炎能力,且联合添加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 肉桂醛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氧化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制备甜橙香料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4
作者 许春平 周旺 +3 位作者 徐达 田耀伟 苏加坤 郭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09,共8页
为制备食用特色果香型甜橙香料,以鲜榨橙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橙汁酶解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美拉德反应制备甜橙香料的工艺条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甜橙香料中的挥发... 为制备食用特色果香型甜橙香料,以鲜榨橙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橙汁酶解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美拉德反应制备甜橙香料的工艺条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甜橙香料中的挥发性成分,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0 h、复合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质量比1∶1∶1。最优美拉德反应条件为加热温度131℃、加热时间30min、料液(橙汁酶解液∶葡萄糖焦糖化料液)质量比21∶1、pH 6。在此条件下,甜橙香料中的D-柠檬烯含量最高,可赋予其浓郁的柑橘香甜气味和果香;甜橙香料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橙香料 橙汁 美拉德反应 HS-SPME-GC-MS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虫水稻受褐飞虱取食诱导的应激反应差异性分析
5
作者 连玲 董萌 +6 位作者 吴春珠 张居念 施龙清 解振兴 陈玉玲 吴扬 姜照伟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8,共10页
【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ål)]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探析抗感虫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应激反应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褐飞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筛选获得的抗褐飞虱水稻种质BP4和感褐飞虱水稻品种TN1... 【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ål)]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探析抗感虫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应激反应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褐飞虱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筛选获得的抗褐飞虱水稻种质BP4和感褐飞虱水稻品种TN1为试验材料,观察接褐飞虱后表型变化。采用生化法测定褐飞虱取食后丙二醛、脯氨酸、过氧化氢和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酶包括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som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与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并用ELISA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激素包括脱落酸、茉莉酸、生长素和水杨酸的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接褐飞虱不同时间段后抗氧化酶基因、水杨酸信号转导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接褐飞虱6d时,感虫品种的死苗率达到100%;而抗虫种质BP4的死苗率为11.11%,其抗性级别为3,抗性水平为抗虫。接虫4d时,抗感虫水稻植株中丙二醛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极显著增加,而总黄酮含量均无显著变化。同时,感虫TN1植株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极显著增加,而抗虫BP4植株中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感虫TN1植株中CAT、POD和SOD的活性显著升高,而抗虫BP4植株中相应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另外,抗感虫植株中APX的活性均无显著变化,但感虫TN1植株中GR的活性显著降低,而抗虫BP4植株中该酶活性无显著变化;抗虫BP4植株中水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而感虫TN1植株中水杨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基因表达分析表明,接虫2d时,抗虫BP4中大多数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下调或无显著变化,而感虫TN1中多个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此外,BP4中水杨酸信号转导和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均受褐飞虱取食的诱导,表达显著上调。【结论】褐飞虱取食后抗感虫水稻的过氧化氢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水杨酸含量变化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表明抗感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应激反应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到的水稻种质BP4具褐飞虱抗性,将来有望应用于水稻抗褐飞虱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应激反应 氧化 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与机体抗氧化的关系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宇旌 李艳 +2 位作者 张勇 于治姣 邵彩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3,共6页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信号通路是机体抗氧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途径。Nrf2-ARE信号通路在抗氧化活化过程中受亲核物质、氧化应激因子、蛋白激酶C(PK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等因子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保护细胞的酶类和抗氧化物处于基础表达水平,细胞处于稳定状态。本文就Nrf2-ARE信号通路调节机体抗氧化的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 氧化 活性调节 氧化还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的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玲 黄海潇 +5 位作者 张浩 熊国林 邢爽 华平 从玉文 罗庆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element,ARE)和SEAP报告基因的细胞筛选模型,用此模型对金雀异黄素、芹菜苷配基、儿茶素、茨非醇4种化合物进行活性比较,观察上述化合物拮抗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寻找具有强抗氧化活性... 目的建立基于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ent responseelement,ARE)和SEAP报告基因的细胞筛选模型,用此模型对金雀异黄素、芹菜苷配基、儿茶素、茨非醇4种化合物进行活性比较,观察上述化合物拮抗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寻找具有强抗氧化活性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构建重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ARE-TAL-SEAP与对照载体分别转染HEK-293细胞,检测上述黄酮类化合物作用后对SEAP的活性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在加入25μmol.L-1H2O2进行氧化损伤的HEK-293细胞中,加入100μmol.L-1的4种化合物进行比较时金雀异黄素的抗氧化作用最强,金雀异黄素诱导SEAP的最大表达水平较对照孔升高1.3倍;加入25μmol.L-14种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时茨非醇的抗氧化作用最强,茨非醇诱导SEAP的最大表达水平较对照孔升高1.5倍。结论利用此模型可以检测H2O2的氧化应激反应并可筛选到抗氧化活性强的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元件 报告基因 药物筛选模型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对美拉德反应产物主要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晓丹 肖瀛 +3 位作者 吴金鸿 胡中志 周一鸣 朱程成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通过高压反应釜模拟烘焙产品中的酪蛋白与葡萄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探究温度和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而时间影响较小。高温有利于生成更多的无色中间... 通过高压反应釜模拟烘焙产品中的酪蛋白与葡萄糖之间的美拉德反应,探究温度和时间对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美拉德反应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而时间影响较小。高温有利于生成更多的无色中间产物和类黑精产物,增加葡萄糖与蛋白质的消耗量,促进美拉德反应的进行,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但高温提高了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产物 温度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硒对黄瓜富硒及抗氧化反应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璇 张平安 +1 位作者 丁光武 涂书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8-1574,共7页
为探究富硒技术对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质和健康价值的作用,以不增施硒肥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黄瓜果实硒含量、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参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外源硒... 为探究富硒技术对提高黄瓜(Cucumis sativus L.)品质和健康价值的作用,以不增施硒肥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外源硒不同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黄瓜果实硒含量、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参数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外源硒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值(SPAD)和净光合速率;施硒处理黄瓜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别增加11.61%~57.66%、3.02%~32.02%和16.11%~60.01%,而丙二醛(MDA)含量则下降。添加外源硒较对照提高了黄瓜果实硒含量及营养品质,表现为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及矿质营养元素钾、铁、锌等含量的增加。其中,花期开始连续3次喷施硒肥处理黄瓜果实富硒效果最为明显。综上,添加外源硒有利于促进黄瓜果实富硒并改善其营养品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指导黄瓜富硒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肥 黄瓜 硒含量 氧化反应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协同作用机理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周锐 鲍路瑶 +1 位作者 卜伟锋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6,共12页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 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二苯胺类抗氧剂复配使用往往表现出优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但其详细的化学反应路线尚不明确.本文中利用1种结合元动力学(Metadynamics)与反应力场(ReaxFF)的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季戊四醇酯基础油添加2种典型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Di-tert-butyl-4-methylphenol,BHT)、4,4'-二辛基二苯胺(4,4'-Di-iso-octyldiphenylamin,ODA)]在不同温度工况下(350和500 K)的热氧化分解过程.结果表明:酯基数量的增多、烷烃链长度的增加以及仲氢和叔氢数量的增大会导致多元醇酯基础油氧化安定性减弱;烷基过氧自由基以及烷氧自由基是加速基础油烷烃链链式反应的关键;BHT和ODA通过有效捕捉这2种自由基进而提高体系氧化安定性.2种抗氧剂优异的协同作用来源于低温下BHT苯酚脱出的氢原子有效提高了ODA以及N-羟基二苯胺的再生效率.详细反应路径表明,ODA存在多个反应活性位点是其抗氧性能优于BHT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反应分子动力学 反应力场 合成酯润滑油 氧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修饰紫苏蛋白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彦显 李胜强 闵玉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以紫苏饼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以糖为修饰剂,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修饰产物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2、碱溶pH 9.0、50℃、溶解40 ... 以紫苏饼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以糖为修饰剂,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修饰产物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2、碱溶pH 9.0、50℃、溶解40 min、酸沉pH 4.4条件下,提取的紫苏蛋白纯度达69.9%。单因素实验制备糖-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适工艺为最适糖种类为木糖、紫苏蛋白于100℃加热4 h,紫苏蛋白与木糖最适质量比15∶1,初始pH 9.0。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抗氧化能力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起始pH值>紫苏蛋白与木糖的质量比>反应时间;结合实际,其最佳工艺为初始pH 8.2、反应时间4.85 h、紫苏蛋白与木糖的质量比15∶1,此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55.3%,与预测值54.18%接近,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蛋白 美拉德反应 氧化活性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抗氧化应激通路在多发性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玲玲 郑碧娥 +2 位作者 何进娣 范建中 尹瑞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0-333,共4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脱髓鞘等病理改变。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通路是体内最重要...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引起,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脱髓鞘等病理改变。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抗氧化应激通路是体内最重要的内源性抗氧化应激通路,激活该通路可启动下游解毒酶、抗氧化蛋白,参与清除氧自由基,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系统平衡,从而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起保护作用。通过药物或各种康复治疗手段激活该Keap1-Nrf2/ARE通路,减轻MS疾病进展的作用及未来MS治疗靶点是目前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氧化应激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氧化反应元件 信号通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龄草苷对脊髓损伤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杜俊龙 陈显兵 +3 位作者 王凤杰 覃晓莉 赵方毓 唐鲜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40-1145,共6页
目的探索延龄草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延龄草苷组,每组36只,每组再分为1 d、3d和7d三个亚组,每个亚... 目的探索延龄草苷对大鼠脊髓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延龄草苷组,每组36只,每组再分为1 d、3d和7d三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模型组和延龄草苷组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备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延龄草苷组每天给予延龄草苷200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2次。术后1d、3d、7d进行BBB评分;术后7d,取损伤部位脊髓组织进行尼氏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脊髓内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术后1d、3 d、7 d,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脊髓组织内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延龄草苷组BBB评分提高(P<0.05);脊髓结构较完整,神经元形态较正常,尼氏小体数量增多;脊髓组织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脊髓内抗氧化相关蛋白Nrf2、Keap1、HO-1和NQO1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延龄草苷对大鼠脊髓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组织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延龄草苷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氧化反应元件通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体系美拉德反应程度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肖军霞 黄国清 +2 位作者 裴晓惠 孙萍 王成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55,共4页
以葡萄糖、果糖、蛋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和大豆分离蛋白为美拉德反应原料,研究加热时间和混合比例对褐变程度的影响,并对褐变程度最强的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分别与甘氨酸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pH9.0),并于... 以葡萄糖、果糖、蛋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和大豆分离蛋白为美拉德反应原料,研究加热时间和混合比例对褐变程度的影响,并对褐变程度最强的产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葡萄糖、果糖分别与甘氨酸按物质的量之比2:1混合(pH9.0),并于100℃恒温水浴锅中加热180min时褐变程度最强。葡萄糖-甘氨酸与果糖-甘氨酸模式体系的美拉德反应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相同体积分数条件下,果糖-甘氨酸模式体系的美拉德反应物的还原能力和抗氧化值均要强于葡萄糖-甘氨酸模式体系的美拉德反应物。葡萄糖-甘氨酸模式体系的美拉德反应物对.OH和O2.的抑制率最高分别达50.65%和45.42%,而果糖-甘氨酸模式体系的美拉德反应物对.OH和O2.的抑制率最高则分别达57.55%和28.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褐变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的抗氧化反应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芬琴 孟红梅 +1 位作者 沈振国 徐朗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4-1389,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法对Cd2+胁迫下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叶组织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电解质泄漏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Cd2+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作物叶组织内的MDA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泄... 采用溶液培养法对Cd2+胁迫下绿豆和箭舌豌豆幼苗叶组织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电解质泄漏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Cd2+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作物叶组织内的MDA含量和细胞电解质泄漏率明显增加;在胁迫期间,二者的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并在不同的时间达到高峰后再下降的趋势。与箭舌豌豆相比,Cd2+胁迫下的绿豆幼苗叶组织的MDA含量、电解质泄漏率及H2O2和O2.-的积累量较高,CAT、SOD和APX的活性较低。研究表明,Cd2+胁迫下箭舌豌豆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绿豆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培养 CD^2+ 豆科植物 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对大蒜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月娥 吕丹娜 +1 位作者 王卫东 高明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123,共5页
将大蒜在密闭容器中保温,使其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得黑蒜,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对大蒜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黑蒜的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8d美拉德反应后,黑蒜中的总酚含量为5.4mg/g,5-HMF的含量为2729... 将大蒜在密闭容器中保温,使其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得黑蒜,研究了美拉德反应对大蒜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黑蒜的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经过28d美拉德反应后,黑蒜中的总酚含量为5.4mg/g,5-HMF的含量为2729.12μg/g,相较于未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大蒜有所上升。黑蒜的抗氧化能力大大提高,还原能力、在卵磷脂脂质体中的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及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依次是未发生美拉德反应的大蒜的10、3、7、10、50倍。黑蒜的抗氧化能力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含有的总酚和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美拉德反应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赖氨酸与D-核糖的模式美拉德反应及其产物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惠英 孙涛 +1 位作者 周冬香 毛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研究L-赖氨酸与D-核糖的模式美拉德反应(L-赖氨酸的氨基与D-核糖的羰基的物质量之比分别为1:1、1:2和2:1),考察了三个体系反应过程中产物pH值、吸光度的变化,并以金属螯合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二苯代苦味酰自由... 研究L-赖氨酸与D-核糖的模式美拉德反应(L-赖氨酸的氨基与D-核糖的羰基的物质量之比分别为1:1、1:2和2:1),考察了三个体系反应过程中产物pH值、吸光度的变化,并以金属螯合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是个酸度和褐变不断增强的反应;MRPs的最大吸收波长在460nm左右;达到相同褐变程度,即吸光度(A)为2.2时,1:2的体系最快,其次是1:1的体系,2:1的体系相对最慢。MRPs有较好的金属螯合能力,可有效清除O-2·和DPPH·自由基,但反应终产物几乎没有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金属螯合 O-2· DPPH· 还原能力 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美拉德反应提高灰树花多肽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贵堂 周琼飞 +3 位作者 朱艳丽 赵立艳 刘芳 董满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6-29,共4页
为提高灰树花多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灰树花抗氧化肽的美拉德反应修饰工艺。结果表明:灰树花抗氧化肽的最佳美拉德反应修饰工艺为,以果糖作为修饰反应物,抗氧化肽与果糖的质量比2:1、反应初始pH12.0、反应时间10... 为提高灰树花多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灰树花抗氧化肽的美拉德反应修饰工艺。结果表明:灰树花抗氧化肽的最佳美拉德反应修饰工艺为,以果糖作为修饰反应物,抗氧化肽与果糖的质量比2:1、反应初始pH12.0、反应时间100min,该条件下制备的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还原力大约是修饰前的7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比修饰前增加了20.9%,其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等质量浓度的抗坏血酸相当,提示美拉德反应是提高灰树花多肽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灰树花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9
作者 孔保华 李菁 刘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13,共5页
氧化反应会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添加抗氧化剂尤为重要。美拉德反应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自身发生的,并且会产生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外,美拉德反应产物主要通过类黑精、还原酮、挥发性杂... 氧化反应会改变食品的风味和质地,因此在食品加工中添加抗氧化剂尤为重要。美拉德反应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自身发生的,并且会产生一类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产物,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另外,美拉德反应产物主要通过类黑精、还原酮、挥发性杂环化合物三类物质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受反应物种类、pH值、温度、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产物 氧化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混合益生菌对刺参幼参免疫反应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璐瑶 孙丕海 +3 位作者 包鹏云 张丛尧 杨志平 马悦欣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6-271,共6页
为探讨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免疫反应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用添加梅奇酵母C14(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红酵母H26(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和芽孢杆菌BC26(浓度为1×10^7cells/g饲料)的... 为探讨混合益生菌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免疫反应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用添加梅奇酵母C14(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红酵母H26(浓度为1×10^5cells/g饲料)和芽孢杆菌BC26(浓度为1×10^7cells/g饲料)的混合益生菌饲料,投喂体质量为(0.54 g±0.06 g)的幼参,记为益生菌组,并设只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投喂4周和8周后,测定幼参免疫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体腔细胞吞噬活力和呼吸爆发,体腔液(CF)和体腔细胞裂解液(CLS)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除CF和CLS酚氧化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免疫指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4周时,益生菌组幼参CF、肠道和体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CF、CLS、肠道、呼吸树和体壁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肠道和呼吸树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养8周时,益生菌组幼参肠道、呼吸树和体壁SOD活力,所有组织CAT活力,CLS和肠道T-AOC,CF、肠道和呼吸树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料中补充混合益生菌可促进幼参免疫反应和影响其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益生菌 免疫反应 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