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杨芳萍 曹世勤 +8 位作者 郭莹 杜久元 鲁清林 吕迎春 白斌 周刚 张文涛 马瑞 何瑞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 条锈病流行对小麦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选育和种植持久抗性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为达到多基因聚合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目标,必须不断发掘抗病种质、解析其抗病遗传机制并开发分子标记。基于文献,对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涉及的抗病性、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方法和定位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明确了小麦条锈病基因定位涉及技术的现状、局限性及优势,从而为后续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发掘、多基因聚合和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布局提供技术指导,以降低西北麦区和小麦主产区条锈病流行的频率,进一步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分子标记 连锁和关联分析 测序技术 育种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3份小麦品种(系)1RS/1BL易位和抗条锈病基因Yr41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宫文萍 韩冉 +8 位作者 任天恒 王灿国 杨在东 闫美 罗培高 刘爱峰 李豪圣 刘成 刘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1-6,共6页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 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因具有丰产和抗病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曾一度有超过70%的小麦品种含有该易位系。当前,该易位系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还有待确证。迄今,抗条锈病基因Yr41已连续为小麦育种提供抗性20年,利用该基因培育的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在西南麦区大面积推广。然而,该基因在我国小麦中的分布情况仍不清楚,限制了其在不同麦区的开发利用潜力。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小麦-黑麦1BL/1RS易位系特异分子标记ω-sec-p3/ω-sec-p4和Yr41特异分子标记BE446068对129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有542份可扩增出1BL/1RS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1.92%,使用频率仍然较高;有64份材料可以扩增出Yr41特异标记,占参试材料的4.95%,利用频率较低,今后可加强对含Yr41品种(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yr41 1RS/1BL易位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阿夫的抗条锈病基因单体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蕾蕾 王瑞义 +2 位作者 吴玉星 蔺瑞明 徐世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应用单体分析技术,用2E16单孢菌系对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阿夫进行抗条锈病主效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阿夫对2E16菌系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抗条锈基因控制,未发现其中含有与Sonalike相同的抗条锈病基因,确认阿夫中除含YrA外至... 应用单体分析技术,用2E16单孢菌系对小麦条锈菌中国鉴别寄主阿夫进行抗条锈病主效基因分析及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阿夫对2E16菌系的抗性是由1对显性抗条锈基因控制,未发现其中含有与Sonalike相同的抗条锈病基因,确认阿夫中除含YrA外至少还含有1对未知的显性抗条锈病基因,并将其定位在3B染色体上,暂定名为YrFu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理学 小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小麦抗条锈基因及生产品种在云南的抗性表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明菊 杨子林 +9 位作者 杨莲 顾中量 吉勇 韦丽莉 张翼亮 张培花 宋文宏 张庆 赵剑锋 刘太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1-168,共8页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 为掌握部分小麦已知抗条锈基因及我国小麦当前主要生产品种的抗条锈性变异状况,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2012-2013年,采用田间病圃自然诱发鉴定法,对21个抗条锈单基因系、15个聚合基因品系及67个小麦生产品种在云南6个地点进行抗性监测。结果表明:Yr27、Yr(7,22,23,Le1,Le2)和Yr(30,Sk,QYR3,QYR4,QYR5,QYR6,QYR7)在云南2年6点都表现稳定的抗性;Yr15、Yr25、YrSu92和Yr(27,Slk)在2年6点中,仅1个点感病且病情指数较低;Yr17、Yr18、Yr24、Yr26、Yr30、Yr32、YrA、YrSp、Yr(1,Ky1,Ky2)、Yr(3a,V23,+)、Yr(A,H)、Yr(Ab,Alb)、Yr(Gui1,Gui2,Gui3)、Yr(8,19,Com)或2年在相同或不同点表现感病,或1年在2点以上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有丧失趋势;Yr1,Yr2,Yr5,Yr6,Yr7,Yr8,Yr9,Yr10,YrSu,Yr(3a,4a,16),Yr(3a,ND,+),Yr(10,Mor),Yr(17,29,P1,P2),Yr(Ju1,Ju2,Ju3,Ju4),在2年2点以上都表现感病,表明这些基因抗性可能已经丧失。当前在国内被认为有效的抗条锈基因Yr5,Yr10,Yr15和Yr26中,除Yr15抗性相对稳定外,其余3个田间抗性已逐渐丧失。67个国内生产品种或抗源,或多或少,或1年或2年都表现感病,条锈病抗性水平很低,寻找新的抗源并培育新的抗病品种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品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抗锈病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钟鸣 牛永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小麦 基因 分子标记 小麦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纸条法和PCR法检测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 被引量:9
6
作者 阚贵珍 喻德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分别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及其受体材料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喷施除草剂草甘膦后部分存活的5个常规大豆材料后代进行试纸条检测和PCR检测。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在被检大豆材料中检测到抗草甘膦基因CP4EPSPS,而且这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能... 分别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及其受体材料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对喷施除草剂草甘膦后部分存活的5个常规大豆材料后代进行试纸条检测和PCR检测。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在被检大豆材料中检测到抗草甘膦基因CP4EPSPS,而且这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能相互验证;对这2种检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大豆 外源基因 试纸检测 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和Stvbi-基因的SSR检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叶胜海 姚海根 +5 位作者 陶荣祥 周可明 马善林 李守俊 祁永斌 张小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561-563,共3页
以浙江省11个粳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进行自然鉴定,并进而用一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紧密连锁的RM209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春江051、丙00502SJ、丙00502HSF47、HGP5和HPG6共5个水稻品种(系)检测到Stvbi... 以浙江省11个粳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进行自然鉴定,并进而用一个与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Stvb-i紧密连锁的RM209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春江051、丙00502SJ、丙00502HSF47、HGP5和HPG6共5个水稻品种(系)检测到Stvbi-抗性基因,其中丙00502HSF47田间表现感病,其它4个品种(系)均表现出良好的田间抗性。Z5、HGP3和HGP4虽未检测到Stvb-i抗性基因,但也表现出较强的田间抗性,推测这3个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或具有其它某种抗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Stvb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外源抗锈基因选育抗锈小麦品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二喜 宋建荣 +1 位作者 张耀辉 李金昌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利用带有外源抗锈基因的材料与普通小麦多次杂交、回交,将中间偃麦草(Thinopy ruminterm Edium)、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黑麦(Secale cereale)和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的抗条锈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育成带抗条锈病基因... 利用带有外源抗锈基因的材料与普通小麦多次杂交、回交,将中间偃麦草(Thinopy ruminterm Edium)、长穗偃麦草(Agropyron elongatum)、黑麦(Secale cereale)和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的抗条锈病基因导入普通小麦,育成带抗条锈病基因的抗病、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天选41号、天选47号、中梁22号、中梁23号、中梁24号、中梁25号、中梁27号、中梁29号和中天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品种 外源基因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锈病抗性相关microRNA的挖掘及其靶基因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龚静 路妍 +1 位作者 宋阳 景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700,共14页
前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向日葵上预测筛选到10个差异表达的新microRNA(miRNA)可能与锈病抗性相关。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筛选到的10个miRNA做进一步的定量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水处理的... 前期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向日葵上预测筛选到10个差异表达的新microRNA(miRNA)可能与锈病抗性相关。本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筛选到的10个miRNA做进一步的定量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水处理的健康叶片(对照组A),接种锈菌300生理小种的叶片中(抗病组B)HanmiR21、Han-miR25、Han-miR42表达量呈上调趋势,Han-miR11、Han-miR34、Han-miR43、Han-miR47、Han-miR67表达量呈下调趋势;接种锈菌737生理小种的叶片中(感病组C)Han-miR25、Han-miR42的表达量呈上调趋势,Han-miR11、Han-miR21、Han-miR34、Han-miR43、Han-miR47、Han-miR67表达量呈下调趋势。qRT-PCR的检测结果与前期高通量测序结果 80%相一致。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靶基因,10个miRNA共预测到117个靶基因,其中86个靶基因获得其生物信息学功能注释。运用miRBase数据库,对10个新预测miRNA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新预测的10个miRNA与拟南芥、烟草、水稻等作物中参与病害逆境胁迫响应的miRNA有较高相似性(62%~100%)。定量检测和验证miRNA作用的靶基因时发现,抗病组表达量上调的Han-miR21对应的靶基因有1个下调、表达量下调的Han-miR43对应的靶基因有3个上调,符合miRNA与其靶基因互作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相关miRNA 基因预测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条锈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畅喜云 陈志国 +1 位作者 窦全文 刘瑞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95-1697,共3页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尤其是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筛选和培育抗锈基因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上的研究概况和...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尤其是西北麦区,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面临的最严重问题。筛选和培育抗锈基因是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上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yr基因)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 微卫星标记(SSR)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88
11
作者 韩德俊 康振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共12页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重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们广泛开展了小麦条锈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大量抗源被筛选、鉴定,但由于抗源自身农艺性状差等原因,能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抗...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重大病害,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有效措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家们广泛开展了小麦条锈病防控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大量抗源被筛选、鉴定,但由于抗源自身农艺性状差等原因,能应用于小麦育种的抗源亲本非常少,抗源利用不合理,导致生产品种抗病基因单一,病原菌流行小种很快形成,抗病品种在生产上可利用的寿命太短。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抗条锈病基因发掘情况,以及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抗病基因使用概况,通过回述1B/1R(Yr9)和Yr24/Yr26抗源的兴衰周期,总结了抗源利用的教训和经验,探讨了我国小麦抗条锈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抗病基因合理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育种 基因兴衰周期 病品种持久利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玲 虎梦霞 +6 位作者 张文涛 王万军 曹世勤 黄瑾 张勃 孙振宇 贾秋珍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510-514,共5页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培育抗锈新品种是提高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小麦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利用。通过阐述了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基因编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 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培育抗锈新品种是提高产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小麦重要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利用。通过阐述了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分子标记、基因编辑、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在小麦抗锈相关性状改良和应用中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小麦抗锈育种中尚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为生物技术在甘肃小麦抗锈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小麦 育种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03年甘肃省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 被引量:19
13
作者 贾秋珍 金社林 +2 位作者 曹世勤 金明安 骆惠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7,共4页
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类型发生变化.水源14类型已成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 2002~2003年对甘肃省421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有28个生理小种及致病类型小种消长变化总趋势与以往基本相同,仍以Hybrid46及水源11致病类群为主;不同的是流行小种类型发生变化.水源14类型已成为第1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23.1%~27.9%.条中32号为第2位流行小种,出现频率为12.4%~17.4%.水4、水7、水5出现频率也逐年上升,而条中31号已降为次要小种;Yr9、Yr3b+4b、Yrsu为甘肃的主要致病基因.抗锈育种应以条中32号、水14、水4为主,兼顾Hybrid46和水源11致病类群中其它致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2~2003年 小麦 生理小种 甘肃省 监测结果 出现频率 致病类型 致病类群 消长变化 发生变化 致病基因 水源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抗锈种质的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英 单志慧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7-460,共4页
对14个国内外大豆抗锈种质在福建地区的抗锈性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抗锈基因Rpp1、Rpp2、Rpp3和Rpp4(屏南豆)的抗性已被克服,抗锈种质樟子乌、九月黄和日向可能含有新的抗锈基因。来自国外的抗锈种质在福建地区未能表现出对... 对14个国内外大豆抗锈种质在福建地区的抗锈性及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抗锈基因Rpp1、Rpp2、Rpp3和Rpp4(屏南豆)的抗性已被克服,抗锈种质樟子乌、九月黄和日向可能含有新的抗锈基因。来自国外的抗锈种质在福建地区未能表现出对锈病的抗性,农艺性状较差,不适宜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遗传资源与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建松 周炼 +3 位作者 张师睿 杨武 秦碧霞 赵均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2期43-51,共9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SRBSDVD)是依靠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传播介体,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侵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disease,SRBSDVD)是依靠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为传播介体,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侵染引起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该病害于2001年在我国华南地区首次被发现,随后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近年来危害中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白背飞虱迁飞性强、种群数量大、传毒持久等特点,导致化学农药防虫治病效果并不理想,至今还未有可持续和绿色控制SRBSDVD的手段。根据病原病毒的爆发性及其传播介体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预计该病害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是我国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很有可能再次暴发流行。因此,当前生产上急需培育出能够抵御SRBSDVD的抗性水稻品种。本文综述了SRBSDVD的发病规律、抗病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估、抗病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精确定位,以及这些抗性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沉默(RNAi)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加快SRBSDVD抗病品种的选育,可为今后有效控制SRBSDVD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水稻病毒病害 基因 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