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易旱地区抗旱能力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费振宇 蒋尚明 +1 位作者 金菊良 江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33,共5页
干旱灾害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而抗旱能力的强弱是全省工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由于对干旱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缺少必要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在分析影响安徽省蚌埠、淮北、阜阳、亳州、宿州、合肥、滁州、六安8个易旱市级地... 干旱灾害是影响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灾害,而抗旱能力的强弱是全省工农业稳定发展的关键。由于对干旱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缺少必要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在分析影响安徽省蚌埠、淮北、阜阳、亳州、宿州、合肥、滁州、六安8个易旱市级地区的抗旱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抗旱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以集对分析法构造了样本指标与评价标准各级的相对隶属度函数,从而得到了各易旱地区在不同评价等级下的相对隶属度值,进而对现状水平年下8个市级地区的抗旱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能力评价 加速遗传算法 层次分析法 集对分析法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安徽省易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宿州市抗旱能力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于艳青 欧阳蔚 +2 位作者 金菊良 徐勇俊 汤瑞琪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淮北平原宿州市为例,在分析影响区域抗旱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抗旱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集模型对宿州市2007年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宿州市抗旱能力水平较弱。在分析宿州市自然特征以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提... 以淮北平原宿州市为例,在分析影响区域抗旱能力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抗旱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变模糊集模型对宿州市2007年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宿州市抗旱能力水平较弱。在分析宿州市自然特征以及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提高宿州市抗旱能力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能力评价 可变模糊集 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瑞杰 李德竹 +1 位作者 梅润雨 金海洋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5期59-64,共6页
建立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各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将集对分析(SPA)与可变模糊集(VFS)的相对隶属度函数结合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法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 建立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各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将集对分析(SPA)与可变模糊集(VFS)的相对隶属度函数结合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法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SPA-VFS)模型,并将SPAVFS模型应用于合肥市抗旱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抗旱能力的评价等级为3级,抗旱能力一般;SPA-VFS与属性数学的置信度准则评判方法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合肥市的抗旱组织管理水平,推广节水技术,控制人口增长,增强市民抗旱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合肥市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能力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联系数 可变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供需平衡的江淮丘陵灌区塘坝抗旱能力评价
4
作者 时雨莹 周亮广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塘坝灌溉是当前江淮丘陵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研究江淮丘陵塘坝灌区的抗旱能力,对于促进灌区塘坝水利工程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研究选取江淮丘陵2个典型样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塘坝容积、有效降雨量等数... 塘坝灌溉是当前江淮丘陵区农业灌溉的主要方式,研究江淮丘陵塘坝灌区的抗旱能力,对于促进灌区塘坝水利工程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研究选取江淮丘陵2个典型样区,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塘坝容积、有效降雨量等数据为基础,在不同降雨频率下对研究样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水量供需以及塘坝抗旱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中塘坝面积均在3%~5%;水田面积占比亦相当,约为17%,但旱地面积差距较大,样区1占比达50%以上,约为样区2的5倍。样区1水资源供需比远小于1,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而样区2水资源供需达到平衡。2个样区塘坝的抗旱能力分别为50.51%、93.65%,反映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下塘坝的抗旱能力明显差异;根据降水概率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有助于调控江淮丘陵灌区农业水资源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能力评价 水量供需平衡 降雨频率 江淮丘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观赏海棠品种抗旱性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春兰 杨永花 +2 位作者 杨振坤 王金秋 廖伟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2-790,共9页
以5个观赏海棠品种王族、道格、粉手帕、粉屋顶和亚当为试材,在持续自然干旱条件下,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其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海棠品种的抗脱水能力由强到弱为:王族>粉手帕>道格>粉屋顶>亚当。亚当和... 以5个观赏海棠品种王族、道格、粉手帕、粉屋顶和亚当为试材,在持续自然干旱条件下,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其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5个海棠品种的抗脱水能力由强到弱为:王族>粉手帕>道格>粉屋顶>亚当。亚当和粉手帕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其次是王族;道格和粉屋顶的下降幅度最大。王族和亚当的游离脯氨酸积累最多,道格和粉屋顶游离脯氨酸积累次之,粉手帕积累最少;而粉屋顶和亚当的可溶性蛋白积累最多,显著高于道格、王族和粉手帕;道格和粉手帕的可溶性糖积累最多,粉屋顶最少。道格的丙二醛积累最高,王族、粉手帕和粉屋顶次之,亚当积累最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亚当>粉屋顶>王族>道格>粉手帕;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王族>粉手帕>粉屋顶>道格>亚当;王族和亚当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王族的抗旱能力最强,粉手帕、粉屋顶和亚当次之,道格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品种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抗旱能力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