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宁县冬小麦不同覆膜模式的抗旱增产效果研究
1
作者 李会宾 李秉强 +4 位作者 王琳 常喜玲 高亚飞 李小芬 张金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为旱作区冬小麦的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覆膜方式,探讨适合静宁县山旱地冬小麦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全膜不覆土小麦和膜侧小麦,露地小麦的抗旱效果最差。[结论]全膜覆土... [目的]为旱作区冬小麦的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覆膜方式,探讨适合静宁县山旱地冬小麦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全膜不覆土小麦和膜侧小麦,露地小麦的抗旱效果最差。[结论]全膜覆土小麦的抗旱增产效果明显,可实现多茬栽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在小麦生产上应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覆膜方式 抗旱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旱地龙在农作物上抗旱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颖 赵晋蓉 +2 位作者 苑刚峰 班桂琴 魏美荣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粮食、油料、蔬菜、瓜果等多种作物上使用FA旱地龙的结果表明 ,FA旱地龙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抗干热风等抗逆性能 ,减轻灾害 ,提高农作物产量。
关键词 FA旱地龙 农作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 抗旱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补灌技术的抗旱增产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广才 李福 +2 位作者 张静 单秀章 陈广仁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甘肃旱作农业区有效降水稀少,且春旱和夏伏旱的频率很高.即使推广应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顶凌覆膜”等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春夏连旱也常常导致玉米、马铃薯、瓜类等春播作物生长中后期严重受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甘肃旱作农业区有效降水稀少,且春旱和夏伏旱的频率很高.即使推广应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秋覆膜”、“顶凌覆膜”等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春夏连旱也常常导致玉米、马铃薯、瓜类等春播作物生长中后期严重受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注水补灌技术是通过“农用注水补灌机”将运到地边的(或集雨水窖里的)水利用注水枪对作物根部进行集中注水补灌、集中根部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灌技术 集中注水 抗旱增产效果 高效利用技术 有效降水 春播作物 根部施肥 旱作农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红富士苹果抗旱增产效果明显 被引量:1
4
《中国果业信息》 2006年第12期54-54,共1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红富士苹果生长发育的影响,探明其对苹果抗旱增产的作用,以期为苹果抗旱丰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抗旱增产效果 红富士苹果 油菜素内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丰产栽培技术 研究人员 资源环境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喷施阿斯匹林米醋混合液抗旱增产
5
作者 陈茂春 《四川农业科技》 2003年第8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果树 施肥效果 阿斯匹林米醋混合液 抗旱增产效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地区玉米制种抗旱增产播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兵 《垦殖与稻作》 CAS 1997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播种 制种 抗旱增产效果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灌水抗旱有利平衡增产
7
作者 皮学兆 《中国麻作》 1981年第4期36-37,共2页
苎麻是大冶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历年二、三麻易遭干旱,轻则减产,重则无收。因此,苎麻灌水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如四棵公社麻科所和苎麻专业队,1978年二、三麻灌水抗旱,全年亩产386.2斤,比未抗旱的增产95%。1979年继续进行... 苎麻是大冶县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历年二、三麻易遭干旱,轻则减产,重则无收。因此,苎麻灌水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如四棵公社麻科所和苎麻专业队,1978年二、三麻灌水抗旱,全年亩产386.2斤,比未抗旱的增产95%。1979年继续进行灌溉试验,亦获得显著增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抗旱增产效果 苎麻 增产 灌溉试验 亩产 专业队 减产 经济作物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节水、增产的“FA旱地龙”
8
作者 陈双合 《农村实用技术》 2000年第3X期22-23,共2页
“FA旱地龙”是我国农业科学家经多年研究,从风化煤中提取出来、以黄腐酸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多功能植物抗旱生长营养剂。该产品曾先后在国内外获得十几项殊荣。姜春云副委员长曾指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施... “FA旱地龙”是我国农业科学家经多年研究,从风化煤中提取出来、以黄腐酸为主要成分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多功能植物抗旱生长营养剂。该产品曾先后在国内外获得十几项殊荣。姜春云副委员长曾指示:“要把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施用‘旱地龙’抗旱剂,作为科技防旱、抗旱、减灾的重要措施,下大力抓好”。“FA旱地龙”用于作物拌、浸种,可迅速激活种籽内各种酶系,增强种籽呼吸强度,提高种籽发芽率和出苗率,对误期晚播的作物有显著的保苗促长效果。其中的黄腐酸直接作用于植物的根系,可加速根系细胞的分裂分化,刺激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达,能很好地吸收各种养分及土壤深层的水分,从而起到”开源”抗旱的作用。“下A旱地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旱地龙” 节水灌溉 黄腐酸 楚雄州 抗旱增产效果 作物增产 理化性质 叶绿素含量 呼吸强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增产的治本之策——保护性耕作
9
作者 张洪涛 庄晓军 《农机科技推广》 2007年第6期33-34,共2页
2006年,辽宁阜新市遭遇20年来最为严重的伏旱。7月初至8月中下旬,全市平均降雨量只有68.8mm,仅为常年平均值的1/3,然而,保护性耕作则充分显示出了抗旱增产效果。监测结果表明,传统耕作玉米最高亩产量只有250~300kg,部分地块... 2006年,辽宁阜新市遭遇20年来最为严重的伏旱。7月初至8月中下旬,全市平均降雨量只有68.8mm,仅为常年平均值的1/3,然而,保护性耕作则充分显示出了抗旱增产效果。监测结果表明,传统耕作玉米最高亩产量只有250~300kg,部分地块甚至绝收;而相邻的保护性耕作玉米的长势良好,亩产均达500kg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增产效果 保护性耕作 平均降雨量 监测结果 传统耕作 亩产量 阜新市 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芙兰 《植物医生》 2010年第3期9-10,共2页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作物.既可当粮食.也可菜用,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很广.是古浪县乃至甘肃省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山区种植,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并以产量高、品质好、薯型整齐、耐运输且不变色等著...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作物.既可当粮食.也可菜用,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很广.是古浪县乃至甘肃省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山区种植,抗旱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并以产量高、品质好、薯型整齐、耐运输且不变色等著称。2009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13万hm^2,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8.8%。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晚疫病也随之发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综合防治 发病原因 半干旱山区 种植作物 抗旱增产效果 种植面积 工业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川县旱塬区粮饲兼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11
作者 高岩 李晓蓉 袁伟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粮饲兼用玉米 沟播技术 泾川县 旱塬区 覆膜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抗旱增产效果 地面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侧小麦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8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地膜覆盖穴播 小麦栽培 技术 膜侧沟播 抗旱增产效果 栽培面积 小麦产量 全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作区黑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十要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树人 《农机科技推广》 2012年第6期47-48,共2页
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农机、农艺部门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创了膜侧沟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全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半膜垄作早熟马铃薯种植技术,并根据多年多项试验... 近几年,甘肃省定西市农机、农艺部门在大面积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抓了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创了膜侧沟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全膜覆盖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半膜垄作早熟马铃薯种植技术,并根据多年多项试验,探索出了“黑色地膜+脱毒种薯+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的马铃薯标准栽培模式,有效发挥了覆膜抑蒸、秋雨春用的作用,提高了马铃薯品质和产量,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70多万亩,经试验,黑膜全覆盖马铃薯平均亩产1446.6kg,在同等条件下,比白膜增产15%~20%,比露地马铃薯增产37.9%,亩节支增收400元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马铃薯 技术创新 栽培模式 黑膜 旱作区 地膜覆盖种植 种植技术 抗旱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浩军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51-52,共2页
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采用小麦膜侧沟播机一次完成起垄、覆膜、播种、施肥等工序,实行垄面覆膜保墒,垄侧集流增墒,垄沟种植小麦的一项抗旱增产技术。除具有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效应外,还具有明显的微域集水效果,可将5 mm左右的无效降水集... 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采用小麦膜侧沟播机一次完成起垄、覆膜、播种、施肥等工序,实行垄面覆膜保墒,垄侧集流增墒,垄沟种植小麦的一项抗旱增产技术。除具有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效应外,还具有明显的微域集水效果,可将5 mm左右的无效降水集中到小麦根部有效利用,它集农艺、微型工程、生物管理、机械化操作及集流高效用水于一体,具有生产实用性、经济高效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性,克服了地膜穴播技术本身难以克服的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严格、人工铺膜、掏苗费工费时、追肥困难和水分不足等突出矛盾。该技术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便于田间管理,易被农民接受和掌握,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多年多点试验,各生育期土壤耕层(0.20cm)含水量提高1.2%。6.6%,小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明显增加,增产率达30%以上,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开辟了新途径,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膜侧沟播 增产技术 栽培 抗旱增产效果 生态可持续发展 机械化操作 覆膜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PFB-2型花生滴灌铺管覆膜播种机的研制与推广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久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年第7期25-26,共2页
花生滴灌铺管覆膜播种机主要针对辽宁西部干旱少雨地区设计,不但节水效果显著,而且花生抗旱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有效解决了花生苗期“掐脖旱”难题.
关键词 覆膜播种机 花生 B-2型 铺管 滴灌 抗旱增产效果 辽宁西部 节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市残膜回收利用技术的引进及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倪世鹏 张立宇 《农机科技推广》 2014年第12期28-29,共2页
宁夏固原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以来,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抗旱增产效果对农业生产起到重大的、积极的作用.2013年,固原市覆膜面积达151.4万亩,其中覆膜种植126.85万亩,使用地膜0.89万吨;设施农业24.55万... 宁夏固原地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以来,农用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抗旱增产效果对农业生产起到重大的、积极的作用.2013年,固原市覆膜面积达151.4万亩,其中覆膜种植126.85万亩,使用地膜0.89万吨;设施农业24.55万亩,棚膜用量1.53万吨.然而,地膜的主要成份是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稳定难以分解,残留在土壤中难以完全降解,当大量残留积累在土壤中,就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层通透性能降低,影响农作物的根系生长,降低作物产量,导致农田减产、农民减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和农牧厅的大力扶持下,固原市引进国内先进残膜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利用技术 试验示范 固原市 残膜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膜覆盖 抗旱增产效果 高分子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精量全膜覆盖播种机的研发与使用
17
作者 杨志锋 杜凤永 《农机科技推广》 2013年第7期49-50,共2页
节水精量全膜覆盖播种机主要针对我国干旱少雨地区设计,不但节水效果大幅提高,而且作物抗旱增产效果更为显著,适用于玉米、棉花、花生等农作物。
关键词 节水效果 全膜覆盖 播种机 研发 抗旱增产效果 农作物 玉米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市春季深松作业初探
18
作者 杜全喜 田鸿 王世俊 《河北农机》 2014年第9期20-21,共2页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是典型的一年一熟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全省农机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张家口市的深松作业面积逐年扩大,给农民群众带来惠农政策的同时,抗旱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根据我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从2011年起在部分县...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是典型的一年一熟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全省农机深松技术的推广应用,张家口市的深松作业面积逐年扩大,给农民群众带来惠农政策的同时,抗旱增产效果也十分显著。根据我市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从2011年起在部分县区进行了春季深松试验示范,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2014年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春季深松作业,完成作业面积90万亩。目前,在全市旱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深松作业田作物长势较常规作业田优势明显,有望取得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作业 张家口市 抗旱增产效果 作业面积 大面积推广 深松技术 地理环境 试验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