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党领导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历史经验
1
作者 韦文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0-94,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桂林奔腾着抗日文化运动的巨澜。这个运动有力地配合着党的政治斗争和全面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桂林奔腾着抗日文化运动的巨澜。这个运动有力地配合着党的政治斗争和全面正面战场、敌后战场的军事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党领导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进行总结。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如有错误之处,望识者批评指正。 一、党必须掌握桂林抗日文化运动的领导权,保证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发生于1938年冬,持续达6年之久的桂林抗日文化运动,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继续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文化运动 桂林 桂系 皖南事变后 历史经验 《救亡日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黄旭初 进步文化 中间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恩来与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2
作者 秦文志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在领导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中 ,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决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作斗争 ,努力办好我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党报党刊 ,注意对文化界人士的团结、教育和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开展 ,关怀... 在领导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中 ,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决与国民党的高压政策作斗争 ,努力办好我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党报党刊 ,注意对文化界人士的团结、教育和引导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大后方抗日救亡文化运动的开展 ,关怀和爱护文化界人士 ,不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同时也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争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大后方 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及其特征──并与李建平等同志商榷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华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6,共7页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及其特征──并与李建平等同志商榷魏华龄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研天,已经涉及到不少问题,其中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是;关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问题。从目前手头掌握的材料着.在分期问题上有两种意见:... 试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及其特征──并与李建平等同志商榷魏华龄对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研天,已经涉及到不少问题,其中议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是;关于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分期问题。从目前手头掌握的材料着.在分期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以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抗战文化 皖南事变后 桂林文化 抗战文化运动 文艺运动 《野草》 国统区 抗战文艺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桂林文化城团结抗战的旗帜 被引量:1
4
作者 韦文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13,共5页
爱国主义──桂林文化城团结抗战的旗帜韦文华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文化城的上空,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爱国主义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 爱国主义──桂林文化城团结抗战的旗帜韦文华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文化城的上空,飘扬着一面鲜艳的爱国主义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海外侨胞,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文化 团结抗战 日本帝国主义 《救亡日报》 抗日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时期 广西当局 抗日救亡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裕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2-87,81,共7页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之后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事情。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的,从上海、北平特别是广州、武汉陷落之后,许多的文人学者纷纷云集桂林,于是桂林便成了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中心。... 桂林文化城是指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之后至1944年11月桂林沦陷之前这一历史时期的事情。它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的,从上海、北平特别是广州、武汉陷落之后,许多的文人学者纷纷云集桂林,于是桂林便成了当时国统区的文化中心。皖南事变是一个转折,由于桂系参与皖南事变,一大批文人志士被迫离开桂林去香港或海外,桂林的抗日文化活动便转入了低落时期。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系 桂林文化 李济深 蒋介石 抗日文化运动 李宗仁 文人学者 广西地方 白崇禧 黄旭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忆桂林文化城的几个片断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迩冬 《学术论坛》 1981年第1期50-55,共6页
桂林文化城的由来,自有它的历史原因和产生条件。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有看一定的基础,抗战爆发后,全国的许多文化人先后到过挂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并且很快地普遍展开,从而使桂林成了著名的“文... 桂林文化城的由来,自有它的历史原因和产生条件。早在抗日战争之前,就有看一定的基础,抗战爆发后,全国的许多文化人先后到过挂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并且很快地普遍展开,从而使桂林成了著名的“文化城”。桂林,不仅是广西的文化“制高点”,而且也是南方文化较高的城市之一,自古以来是南方的名城。就中国的旧文化的标准来说,通常是将“科举”的“功名”作为衡量的尺度,就是说,一个地方有多少“举人”,多少“进士”,以至于有几位“状元”、“榜眼”、“探花”,来定其文化水准的高低。桂林从唐代开始,“功名”之士络绎不绝,就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周总理 领导 进步文化 桂林文化 八路军 主任 中国共产党 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办事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路军办事处与桂林文化城
7
作者 左超英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0-73,共4页
山水甲天下的古城桂林,在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文化城”,成百累千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界知名人士,自四面八方云集桂林,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建立,加速了桂林文化城的形成。
关键词 桂林文化 八路军办事处 支部 中共中央南方局 抗日救亡文化运动 文艺工作者 文化 桂系 骆宾基 中共南方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遗忘的宝库:中国近代青年界期刊
8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8-40,共3页
被遗忘的宝库:中国近代青年界期刊徐飞(特约撰稿人)《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收录了我国50个省市级以上图书馆所藏建国前出版的中文期刊近2万种。其中青年界期刊487种,占比例为2.44%,这还... 被遗忘的宝库:中国近代青年界期刊徐飞(特约撰稿人)《1833—1949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增订本)收录了我国50个省市级以上图书馆所藏建国前出版的中文期刊近2万种。其中青年界期刊487种,占比例为2.44%,这还不含青年界纯文艺类期刊、各种学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青年期刊 中文期刊 青年问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 抗日文化运动 联合目录 青年运动 宣传抗日救亡 留日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重视征集鲁迅史料
9
作者 张志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3期17-21,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回忆与研究鲁迅生平事迹的著述屡有所见,对推动抗日文化运动不断向前发展,学习鲁迅和教育后人都极为有益。在深入鲁迅研究的同时,延安也重视征集鲁迅史料。延安征集鲁迅史料是通过三方面工作进行的。成立鲁迅研究会 ... 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回忆与研究鲁迅生平事迹的著述屡有所见,对推动抗日文化运动不断向前发展,学习鲁迅和教育后人都极为有益。在深入鲁迅研究的同时,延安也重视征集鲁迅史料。延安征集鲁迅史料是通过三方面工作进行的。成立鲁迅研究会 1940年1月4—14日,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根据洛甫倡议,成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史料 鲁迅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文化运动 陕甘宁边区 生平事迹 代表大会 教育 座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