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学良将军与东北抗日义勇军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卞直甫
王鸿宾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5期69-74,共6页
-
文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抗日义勇军风起云涌,如"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农民自卫义勇军"、"山林抗日游击队"、"大刀会"、"红枪会"、"黄枪会"、"民团"等等,不可胜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成员极为复杂,有工人、农民、商人、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旧军警,也有开明富绅以及爱国的"绿林好汉".他们一致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为驱逐日寇,收复失地,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奋战.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队伍最多时,达五十余万人,时间持续三年之久.东北抗日义勇军,无论是在其举义誓词、演讲、通电等等诸文告里,还是与日伪反动派浴血拚搏中,都表现了对日寇、汉奸的深仇大恨和热爱祖国和人民。
-
关键词
东北抗日义勇军
张学良
蒋介石
将军
马占山
东北军
东北抗日救国军
爱国
国民党
日寇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天福山及威海起义
- 2
-
-
作者
王文泉
-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71-77,共7页
-
文摘
天福山及威海起义,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胶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和一九三八年一月举行的抗日武装起义。这是在山东发动时间较早、影响较大的抗日武装起义。它在山东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现就这两次起义的历史条件、经过及意义等问题作一概述。(一)一九三七年下半年,抗日战争在全国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在胶东的天福山和威海迅速发动人民群众,成功地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胶东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是有其成熟的主客观条件的。
-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昆嵛山
游击队
于德水
国民党
胶东地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
天福山起义
抗日武装
抗日救国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武装起义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