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蜈蚣藻中一种硫酸半乳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严君 施松善 +2 位作者 王顺春 王峥涛 胡之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55-1759,共5页
为了寻找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我们以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均一多糖(GFP15).采用HPGPC、糖组成分析、绝对构型测定、甲基化分析... 为了寻找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我们以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为原料,经水提、醇沉、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CL-6B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均一多糖(GFP15).采用HPGPC、糖组成分析、绝对构型测定、甲基化分析、IR和NMR等技术对GFP15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GFP15为一琼胶和卡拉胶中间型的硫酸半乳聚糖,主要由1,3连接的β-D-半乳糖和1,4连接的2,3位硫酸基双取代的α-D-半乳糖交替组成,1,3连接β-D-半乳糖的4位和6位上分别有少量的硫酸基取代,1,4连接的半乳糖有少量是α-L-半乳糖,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木糖、3,6-脱水半乳糖和6-甲基-半乳糖.利用鸡胚尿囊膜法(CAM)对GFP15进行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评价,结果显示,GFP15(100μg/egg)能抑制尿囊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提示GFP15作为一种多糖类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藻 硫酸半乳聚糖 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氢-1,3-二氧-2H-异吲哚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勇 钟裕国 +1 位作者 沈怡 刘绍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0-264,共5页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 根据整合素 αvβ3 受体内源性配基 RGD三肽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沙利度胺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并合成了 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 5 -羧基 -1 ,3-二氢 -1 ,3-二氧 -2 H-异吲哚类衍生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 .体外初步生物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部分目标物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 ( ECV30 4 )增殖有显著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序列 沙利度胺 1 3-二氢-1 3-二氧-2H-异吲哚 衍生物 合成 抗新生血管生成活性 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Ang/Tie信号通路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婧研(综述) 魏文斌(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7-472,共6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应用于眼底新生血管疾病领域以来,在提高视力、稳定疾病病变和在某些情况下逆转疾病方面显示了卓越的效果。但抗VEGF治疗需要频繁玻璃体内注射给药,患者治疗负担重,长期疗效受影响。前期临床研究发现,调控血管生成素(Ang)/含免疫球蛋白样环和上皮生长因子样域酪氨酸激酶(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发布了3个Ang/Tie通路阻断药物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数据,其中靶向VEGF-A和Ang-2的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1抗体faricimab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并达到终点,faricimab的2种延长治疗间隔(12周和16周)的给药方案均被证实有效。本文基于已发表的研究报告,就调控Ang/Tie通路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总结分析Ang/Tie通路的作用机制以及未来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新生血管疾病 抗新生血管生成 Ang/Tie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崔晓霞 宋鹏 张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5-362,共8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难治性癌症。在过去的30余年中,SCLC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传统治疗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需求的有效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易复发的难治性癌症。在过去的30余年中,SCLC以化疗和放疗为主的传统治疗策略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临床需求的有效治疗方式迫在眉睫。精准医学的快速发展揭示了SCLC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故其诊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指日可待。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治疗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CLC治疗的疗效,并且有涌现出更多的关于SCLC诊疗方式的研究,从而开辟了SCLC治疗的新领域,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针对SCLC分子病理的靶向治疗、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免疫治疗方面新的研究崭露头角,本文对SCLC新的诊疗方式进行综述,以示读者,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分子生物学 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