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文学时空论
1
作者 程麻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09-115,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残酷的战争烽火,迅速改变了二三十年代已有的文学格局,把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们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中,使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条件发生了空前的大转换,并使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和正面的进展。这种时空大... 抗日战争时期,残酷的战争烽火,迅速改变了二三十年代已有的文学格局,把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们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与历史背景中,使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条件发生了空前的大转换,并使中国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和正面的进展。这种时空大转换,是透视和理解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视角。转换后的新的时空条件,是制约和促成这一时期文学独特特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文学 报告文学 文学时空 中国现代文学 二三十年代 中国文学 文学作品 历史剧 郭沫若 长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5
2
作者 华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新的研究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始终是一个不断开拓、渐次推进、逐步扩大着其研究成果的领域。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历史情况的复杂,每一个真正研究意义上的成果的取得,都需要经历史料上的挖掘、辨别... 在中国现代文学新的研究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始终是一个不断开拓、渐次推进、逐步扩大着其研究成果的领域。由于这一研究领域历史情况的复杂,每一个真正研究意义上的成果的取得,都需要经历史料上的挖掘、辨别、梳理和观念、方法上的纠偏、变革,因此,沦陷区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推进,就不仅仅是对一种历史空白的填补,它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文学研究对于自身的超越,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富有实事求是精神的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文学 东北沦陷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 抗战时期文学 研究述评 中国抗战 东北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反法西斯文学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文学研究在台湾
3
作者 李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87-92,共6页
抗战文学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当局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作品的禁锢,造成台湾学者对这一段文学研... 抗战文学是中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台湾当局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三十年代作品的禁锢,造成台湾学者对这一段文学研究的空白。1979年“七·七”前后,由于台湾地区有关学者的努力,这一禁区才被突破,从而推动了抗战文学的开拓性研究。随着这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学研究 抗战时期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 月刊杂志 整理与研究 文学史料 报告文学 中国新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冒氏家族文化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顾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关键词 家族文化 《影梅庵忆语》 成吉思汗 郭沫若 钱钟书 教育与管理工作 《孟子字义疏证》 方以智 抗战时期文学 上海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