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杨颖奇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
出处
《学海》
1995年第3期75-80,共6页
-
文摘
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抗日反共两面政策评析杨颖奇抗战中后期,即自抗战相持阶段到来至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国民党总的来说是抗日的,但是又实行消极避战、保存实力的政策,坐待抗战胜利;总的来说是联共的,但是又实行政治限共、军事限共的政策,企图遏制中共及其抗日武装力量...
-
关键词
国民党
蒋介石
抗战中后期
政策评析
陕甘宁边区
新四军
抗战胜利
抗日武装
团结抗战
消极抗战
-
分类号
K26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中后期中国石油安全与美国的“末位”政策
- 2
-
-
作者
严润成
-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4,共5页
-
文摘
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石油是影响抗日战争进程的关键因素。抗日战争中后期(1940年6月到1945年8月),美国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推行"援华制日"政策。美国实行"先欧后亚"的全球战略,在美国"后亚"战略实施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后中国",中国战场始终被排在末位,包括石油在内的抗战物资一直供应不足,石油安全问题突出。美国的"末位"政策深刻地影响中国抗战,值得探究。
-
关键词
抗战中后期
中国
石油安全
美国
“末位”政策
-
分类号
D829
[政治法律—外交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对外经济交往论析
- 3
-
-
作者
李风华
-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143,共5页
-
文摘
抗战中后期,为发展抗日根据地经济,促进民族经济振兴,中国共产党把美国作为开展对外经济交往的最佳选择对象,同时还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并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坚持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原则。这些对外经济交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美国政府对华军事和经济援助对象主要是国民政府,加上敌、伪、顽对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以及美国商人对抗日根据地的投资经营兴趣不高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交往政策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
关键词
抗战中后期
中国共产党
对外经济交往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抗战中后期毛泽东为何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
- 4
-
-
作者
唐金培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S2期32-35,共4页
-
文摘
本文从改变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工业化目标;纠正党内“民粹主义”倾向,澄清党内思想;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反对独裁统治;反对封锁包围,发展边区经济等不同侧面来阐述抗战中后期毛泽东大力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现实目的性。这对我们正确认识新时期私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抗战中后期
毛泽东
私人资本主义
-
Keywords
the middle and the later of the War Against Japan
Mao Zedong
private capitalism.
-
分类号
F091.9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试论叶青的“三民主义”
- 5
-
-
作者
孔凡岭
-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3期21-24,共4页
-
文摘
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抗战中后期,随着蒋介石集团政治上的日趋右转,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更加泛滥开来,叶青的三民主义便是突出的一种。1.叶青,原名任卓宣,四川南充人。早年就学于北京高等法文专修馆,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加入法国共产党。1922年参加中国国民党,“数年以后,无形脱离,而且与它处于相反的地位。”(叶青《我怎样做三民主义底理论事业》)三十年代在上海主办《二十世纪》及《研究与批判》两种月刊,鼓吹反共哲学,发表了许多反苏反共的文章。叶青这个笔名就是1931年春起用的。抗战爆发后,叶青又先后主办了《抗战向导》和《时代思潮》,(?)反共。1939年他第二次加入国民党,为适应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推行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需要,专门致力于三民主义的研究。正如后来他所讲的那样:“
-
关键词
三十年代
赴法勤工俭学
新三民主义
取消主义
毛泽东
中国国民党
笔名
法西斯主义
蒋介石集团
抗战中后期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