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RBX与RBX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余升华 胡汉生 +3 位作者 范震波 李远辉 杨展翔 曹灿贤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的: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在36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制备大小为0.8 cm×1.2cm×1.8 cm的矩形骨缺损并注入金色葡萄球菌,以构建感染性骨缺损模型,2周后再次手术清除病灶。实验分为ARB... 目的:研究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ARBX)对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在36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近端制备大小为0.8 cm×1.2cm×1.8 cm的矩形骨缺损并注入金色葡萄球菌,以构建感染性骨缺损模型,2周后再次手术清除病灶。实验分为ARBX组(植入ARBX)、RBX组(植入RBX)及对照组(不植骨),每组12只。术后12周对缺损修复情况行大体解剖学、影像学、组织学、细菌学观察。结果:ARBX组骨缺损骨皮质与髓腔组织结构接近正常,与相邻正常组织连接较佳,均无明显的骨髓炎表现,而RBX组标本外观显示骨折、死骨、脓液征象,修复新生骨增生与缺损交替存在,与相邻正常组织连接松散,髓腔可见炎症细胞和脓肿存在。ARBX组细菌计数及改良X线Norden感染分值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ARBX抗感染的同时可诱导成骨,是一种较理想的一期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重组合异种骨 感染性骨缺损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