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莫建初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用药策略。该文用抗性模型和室内试验对轮用和混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的效果及轮用最佳间隔期问题作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方面轮用和混用对抗性演化的影响...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用药策略。该文用抗性模型和室内试验对轮用和混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的效果及轮用最佳间隔期问题作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方面轮用和混用对抗性演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杀虫剂作用强度、抗性基因型个体的适合度大小和杀虫剂混用后的毒理效应类型。两种杀虫剂轮用时,轮用间隔期以1(即两种杀虫剂隔次施用)为佳。以模型昆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单用(I)及与杀虫单轮用(II)和混用(1∶1)(III)连续处理8代后,抗性个体频率为001的小菜蛾种群其3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上升了7587(I)、2867(II)和5872(III)倍,与模型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据此,作者认为抗性模型可用于预测害虫抗性演化和评价抗性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轮用 混用 小菜蛾 抗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对氰戊菊酯-辛硫磷混剂的抗性演化及解毒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恩会 林雁 吴益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7-253,共7页
用氰戊菊酯-辛硫磷混剂(有效成分1∶10,简称氰-辛混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室内品系(YS)进行16代的抗性选育,获得棉铃虫对氰-辛混剂的抗性品系(YS-FP)。YS-FP品系与YS品系相比,对氰-辛混剂的抗性为14.7倍,对其中的单剂氰戊菊酯... 用氰戊菊酯-辛硫磷混剂(有效成分1∶10,简称氰-辛混剂)对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室内品系(YS)进行16代的抗性选育,获得棉铃虫对氰-辛混剂的抗性品系(YS-FP)。YS-FP品系与YS品系相比,对氰-辛混剂的抗性为14.7倍,对其中的单剂氰戊菊酯和辛硫磷的抗性分别为2170倍和3.1倍。随着筛选的进行,氰戊菊酯和辛硫磷之间的共毒系数在F2代出现短暂的增加,然后逐渐降低,它们之间的互作由增效变为拮抗。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YS-FP品系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三唑磷和灭多威产生了明显的交互抗性,对硫丹、多杀菌素和爱玛菌素没有产生交互抗性。YS-FP品系6龄幼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甲氧基香豆素O-脱甲基活性为YS品系的10倍,3龄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酯酶活性分别是YS品系的1.7倍(CDNB结合作用)和2.4倍(α-NA酯酶水解作用)。氰-辛混剂的筛选导致了棉铃虫多种解毒酶活性的增加,特别是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增强最为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氰-辛混剂对棉铃虫的筛选导致了广谱的交互抗性和多种代谢抗性机理,并且两个单剂之间的互作由增效变为拮抗,因此氰-辛混剂在棉铃虫抗性治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和暂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氰戊菊酯 辛硫磷 混剂 抗性演化 交互 解毒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对害虫抗性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莫建初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51,共9页
利用抗性群体遗传模型研究了迁移对害虫抗性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迁入比例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阈值。若迁入个体全为敏感 (SS)纯合子 ,而其比例又在阈值以下时 ,这种迁入对抗性演化无延缓作用 ;迁入比例在阈值以上... 利用抗性群体遗传模型研究了迁移对害虫抗性演化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 ,迁入比例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阈值。若迁入个体全为敏感 (SS)纯合子 ,而其比例又在阈值以下时 ,这种迁入对抗性演化无延缓作用 ;迁入比例在阈值以上时 ,随比例加大 ,对抗性延缓作用逐渐增强 ,加大到某一值时 ,抗性演化可完全被阻止 ;若迁入个体携有R基因 ,则迁入比例在阈值以下时 ,会促进迁入区害虫种群的抗性演化 ;在阈值以上时 ,可延缓或完全阻止害虫种群的抗性演化。处理区害虫种群原有个体的迁出 ,可加强SS个体迁入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 ,而使携R基因的个体的迁入影响减弱。以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为模型昆虫所作的试验结果表明 ,模型模拟与验证试验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演化 迁移 害虫种群 阈值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敏感种群的筛选及其抗药性演化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冠芳 刘敏艳 +3 位作者 张新瑞 张月莲 郭致杰 魏玉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3,共4页
采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筛选出比河北廊坊桃蚜相对敏感种群更为敏感的甘肃宕昌桃蚜种群,建立了18种杀虫剂对桃蚜敏感种群的毒力基线,可作为今后国内各地监测桃蚜抗药性水平的敏感基线。用氧乐果、氰戊菊酯及其氧乐果+氰戊菊酯对桃蚜敏感... 采用微量毛细管点滴法筛选出比河北廊坊桃蚜相对敏感种群更为敏感的甘肃宕昌桃蚜种群,建立了18种杀虫剂对桃蚜敏感种群的毒力基线,可作为今后国内各地监测桃蚜抗药性水平的敏感基线。用氧乐果、氰戊菊酯及其氧乐果+氰戊菊酯对桃蚜敏感种群进行抗性选育,汰选20次时桃蚜对混剂氧乐果+氰戊菊酯只产生4.85倍的抗药性,比氧乐果单剂(7.39倍)抗性发展速度幔,尤其比氰戊菊酯单剂(87.21倍)更慢,表明桃蚜易对菊酯类药剂产生抗药性,混剂可以延缓产生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虫治理 桃蚜 敏感种群 抗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对Bt玉米的抗性与治理对策思考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康来 王振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5,共15页
Bt玉米已在美洲广泛种植20多年,成功控制了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等玉米重大害虫为害。然而,近年来相继报道在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因草地贪夜蛾产生抗性而导致一些Bt玉米抗虫性丧失。尤其... Bt玉米已在美洲广泛种植20多年,成功控制了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等玉米重大害虫为害。然而,近年来相继报道在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因草地贪夜蛾产生抗性而导致一些Bt玉米抗虫性丧失。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数Bt玉米品种商业化种植仅3年就丧失了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本文分析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对Bt杀虫蛋白抗性遗传特征和交互抗性特性、种群抗性基因频率等内因对抗性演化的影响,以及Bt玉米种植的生态环境、耕作栽培制度、Bt玉米种类、抗性治理策略实施情况等外部环境因素对抗性演化的影响。根据我国玉米种植的生态格局,提出了"整体布局,源头治理"的抗性治理对策。即在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区要谨慎种植Bt玉米,尤其是避免种植表达Cry1Ab杀虫蛋白的Bt玉米,以避免源头产生抗性而危及温带玉米主产区。遵循差异化(不同杀虫作用机理)选择Bt玉米品种原则,制定精准抗性监测计划,以高剂量-庇护所为抗性治理基本策略,在Bt玉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落实好庇护所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T玉米 害虫抗性演化 治理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在Bt玉米靶标害虫抗性治理中的应用及成效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晓伟 李云河 韩兰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67,共9页
为解决玉米生产中面临的重大虫害、草害及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正在有序推进Bt玉米的商业化种植。然而,靶标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演化是影响其可持续应用的最大威胁。“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已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以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本文简... 为解决玉米生产中面临的重大虫害、草害及粮食安全等问题,我国正在有序推进Bt玉米的商业化种植。然而,靶标害虫对Bt作物的抗性演化是影响其可持续应用的最大威胁。“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已在全球被广泛应用以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剂量/庇护所”策略的理论基础及庇护所实施的主要形式,概述了全球五大Bt玉米种植国美国、巴西、阿根廷、南非和加拿大“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应用的法规制定、庇护所实施的具体要求和种植者的履行情况,总结了“高剂量/庇护所”策略在主要Bt玉米种植国实施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害虫抗性治理失败的教训。该研究可为我国转Bt基因抗虫玉米的产业化应用和害虫抗性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玉米 靶标害虫 “高剂量/庇护所”策略 害虫治理 抗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