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长召 吴亚平 +1 位作者 徐金帅 刘建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根据混凝土构件中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讨论考虑初始应变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抗弯加固后的破坏形态.基于平截面假定和规程推荐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加固梁弯曲破坏时的极限状态,提出相... 根据混凝土构件中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变形协调原理,讨论考虑初始应变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外贴碳纤维增强材料(CFRP)抗弯加固后的破坏形态.基于平截面假定和规程推荐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加固梁弯曲破坏时的极限状态,提出相应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极限破坏发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薄壁箱梁 加固 CFRP初始应变 抗弯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梁抗弯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贾连光 徐晓霞 康小柱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蜂窝梁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对相同跨度、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圆孔和六角孔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截面形式和不同开孔率对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 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蜂窝梁的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模,对相同跨度、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圆孔和六角孔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截面形式和不同开孔率对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对于两种不同截面形式的蜂窝梁,在相同开孔率及开孔数目的情况下,圆孔梁的极限承载力要高于六角孔梁的极限承载力.结论利用有限元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开孔率及不同截面形式,对两种蜂窝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两种不同截面形式蜂窝梁,在开孔率相同时,随着荷载逐渐增加,梁由弹性进入弹塑性进而达到塑性阶段,同时塑性向空腹截面及孔周边发展.腹板出现一定鼓曲现象,梁即达极限状态.同时梁中部出现较大侧弯扭变形,出现整体失稳,在孔角处存在应力集中.在开孔率不同时,随着开孔率的逐渐增大,圆孔梁的极限承载力明显高于六角孔梁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弯承载力 蜂窝梁 抗弯极限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软件 截面形式 极限状态 开孔率 ANSYS 有限元软件 塑性阶段 弯扭变形 应力集中 圆孔梁 弹塑性 孔数 周边 空腹 腹板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舒小娟 钟新谷 沈明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6,共8页
基于当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管(方)混凝土结构在用于梁类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探讨该新型组合截面梁的抗弯性能及极限承载力。介绍了4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简支梁)的抗弯试验研究,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 基于当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管(方)混凝土结构在用于梁类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探讨该新型组合截面梁的抗弯性能及极限承载力。介绍了4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简支梁)的抗弯试验研究,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实测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正应变变化满足平截面假定;梁抗弯过程中内填混凝土与钢箱室壁粘结可靠;荷载位移关系(M-f曲线)与理论分析结果接近,梁具有良好的延性;极限抗弯承载力略高于理论结果,表明提出的考虑套箍效应的理论承载力计算公式可行且偏于安全。钢箱-混凝土组合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 抗弯极限承载力 试验研究 M-f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弯矩调幅法用于FRP补强框架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的探讨
4
作者 敬登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5年第2期58-60,共3页
根据弯矩调幅法在框架梁构件设计中的思想,提出逆向弯矩调幅法用于FRP补强框架梁构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设计,结合塑性理论的方法,得到该法利用内力重分布的特性,不但提高了框架梁构件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而且有效防止超筋梁的出现,满足... 根据弯矩调幅法在框架梁构件设计中的思想,提出逆向弯矩调幅法用于FRP补强框架梁构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设计,结合塑性理论的方法,得到该法利用内力重分布的特性,不但提高了框架梁构件的极限抗弯承载能力,而且有效防止超筋梁的出现,满足抗震加固的要求,并且施工方便,为框架梁的加固方案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抗弯承载力 弯矩调幅法 框架梁 FRP 补强 逆向 内力重分布 构件设计 塑性理论 承载能力 抗震加固 加固方案 梁构件 施工方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中勇 饶军应 +2 位作者 陈再谦 帅世界 刘灯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102,共4页
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是在微型钢管桩的基础上加入桩心钢筋组合而成。对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进行了室内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弯矩增大,试件中性轴往受压侧移动,承载力不断提高;设计时应考虑桩心钢筋对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钢管... 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是在微型钢管桩的基础上加入桩心钢筋组合而成。对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进行了室内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弯矩增大,试件中性轴往受压侧移动,承载力不断提高;设计时应考虑桩心钢筋对抗弯承载力的贡献;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试件在纯弯矩作用下表现出较好的延性。与无桩心配筋的微型钢管桩极限抗弯承载力对比后发现,桩心钢筋的存在使得钢管-桩心配筋微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了50%,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微型桩 室内试验 钢管桩心配筋桩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抗滑桩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再谦 帅世杰 +2 位作者 蒲黍絛 张丽华 饶军应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6,共8页
对桩心配筋桩、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共27根试件进行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发现桩心配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较低且为脆性破坏,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表现出较高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对桩心配筋桩、钢管+桩心配筋... 对桩心配筋桩、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共27根试件进行极限抗弯承载力试验,发现桩心配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较低且为脆性破坏,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表现出较高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性能。对桩心配筋桩、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分析,将桩心配筋桩受荷分为试件咬合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将钢管+桩心配筋桩和钢管+H型钢桩分为试件咬合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强化阶段。钢管+桩心配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可用钢管混凝土桩极限抗弯承载力乘以1.2的提高系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心配筋桩 钢管+桩心配筋桩 钢管+H型钢桩 极限抗弯承载力 荷载位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桩芯微型桩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财进 饶军应 +1 位作者 刘灯凯 聂崇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0-548,共9页
为研究不同桩芯微型桩在隧道洞口不良地质边坡中的治理效果,拟对钢筋‑混凝土、工字钢‑混凝土、钢管‑钢筋‑混凝土、钢管‑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开展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表明,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相比钢筋‑混凝土微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 为研究不同桩芯微型桩在隧道洞口不良地质边坡中的治理效果,拟对钢筋‑混凝土、工字钢‑混凝土、钢管‑钢筋‑混凝土、钢管‑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开展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表明,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相比钢筋‑混凝土微型桩极限抗弯承载力不仅大幅度提升,其抵抗位移变形的能力也有所增加。钢筋‑混凝土微型桩和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桩径由140 mm变化到203 mm,韧性分别提高25%、50%,抗弯承载力分别提高89%、91%。钢管微型桩的韧度、极限抗弯承载力都明显强于裸露混凝土桩,即使变形已非常显著,仍能继续受力。钢管‑钢筋‑混凝土微型桩、钢管‑工字钢‑混凝土微型桩桩径由140 mm变化到203 mm,抗弯承载力分别提高近256%、2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桩芯微型桩 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 隧道洞口边坡 治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破坏模式和二次受力影响下FRP加固RC梁抗弯承载力 被引量:5
8
作者 方圣恩 武棒棒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8,共9页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FRP加固RC梁存在多种破坏模式和二次受力影响等关键问题,提出采用能基本表征受压区混凝土实际应力-应变情况的Hognestad本构模型,以考虑受压区混凝土非线性应力变化。推导FRP加固RC梁受压混凝土等效应力和受压区高度...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FRP加固RC梁存在多种破坏模式和二次受力影响等关键问题,提出采用能基本表征受压区混凝土实际应力-应变情况的Hognestad本构模型,以考虑受压区混凝土非线性应力变化。推导FRP加固RC梁受压混凝土等效应力和受压区高度各自对应的相关比值,并得出FRP拉断、钢筋屈服前、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这3种不同破坏模式下的梁正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推导加固梁FRP最大、最小加固量的计算公式以定义各破坏模式间的临界状态,并考虑二次受力影响和滞后应变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推导的公式能有效表征加固梁的不同破坏模式及二次受力效应,所计算的承载力与试验值较吻合,可以用于RC梁加固设计和承载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P加固 Hognestad本构模型 破坏模式 二次受力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礼华 高日 史铁花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51,74,共6页
以高性能钢HPS485W、HPS690W及高强混凝土C60、C70为主要研究材料,对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弹性和塑性分析;通过简支组合梁的实例,分别计算各组不同截面不同材料组合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发现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抗... 以高性能钢HPS485W、HPS690W及高强混凝土C60、C70为主要研究材料,对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弹性和塑性分析;通过简支组合梁的实例,分别计算各组不同截面不同材料组合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发现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比普通组合梁大大提高;另外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上述实例中的各组组合梁,并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以验证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 极限抗弯承载力 HPS485W HPS690W 有限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与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组合梁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连广 刘莉 郑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6,共3页
根据预应力组合梁结构特性及实际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截面应力及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受正弯矩预应力组合梁的钢梁下翼缘施加预应力时... 根据预应力组合梁结构特性及实际受力情况,分别建立了预应力组合梁在不同受力阶段的截面应力及组合梁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试验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承受正弯矩预应力组合梁的钢梁下翼缘施加预应力时组合梁的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小,而在承受负弯矩组合梁的钢梁上翼缘和混凝土板中施加预应力均可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并且在混凝土板中施加预应力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组合梁 高强混凝土 承载力计算 钢梁 翼缘 混凝土板 抗弯极限承载力 受力 负弯矩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及尺寸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帅 易锦 贺国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419-3425,共7页
基于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力特点,建立了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公式。为验证公式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四根加筋程度不同的木-混凝土组合梁构件。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推导公式与试... 基于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力特点,建立了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公式。为验证公式的正确性,设计并制作了四根加筋程度不同的木-混凝土组合梁构件。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推导公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适用于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同时结合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了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尺寸设计方法,为木-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木-混凝土组合梁 受力性能 荷载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尺寸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负弯矩下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艳 刘晓贝 +2 位作者 羊海林 莫时旭 黄荆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 为改善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窄幅钢箱-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梁。通过6根试验梁的反向静力加载试验,得到试验梁受力全过程跨中荷载-挠度、荷载-应变、荷载-最大裂缝宽度关系曲线、裂缝发生发展及破坏形态等,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推导出了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负弯矩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提高配筋率、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组合梁延性,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翼板配筋率对承载力影响较大,配筋率由1%增加至2%时,其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了15%;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对初始开裂荷载影响较大,钢纤维掺量从1%增加到2%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32%,UHPC相对板厚由0增加到0.5时,初始开裂荷载提高56%;增加钢纤维掺量和UHPC相对板厚可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减少结构主裂缝数量,改善组合梁耐久性;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表明塑性理论适用于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抗弯性能 负弯矩区 静载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平面内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誉 张钻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共7页
对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在支管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单调加载的试验研究。实施6个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描述了X形... 对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在支管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单调加载的试验研究。实施6个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描述了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平面内弯曲破坏现象,给出荷载-支管端位移曲线、弯矩-主管局部变形曲线、弯矩-转角曲线以及节点区域应变强度分布曲线,并将支主管外径比β、主管径厚比γ和支主管壁厚比τ对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和平面内抗弯刚度的影响进行讨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主管灌混凝土后并没有在主管中形成明显的刚域;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主管中灌混凝土的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平面内受弯极限承载力、抗弯刚度均随着β、τ值的增加和γ值的减小而提高;各试件在最大弯矩作用下,所有试件的支管根部测点都进入塑性,主管上大部分测点保持弹性状态;主管中灌混凝土对圆钢管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一定参数条件下提高甚至达到48%,但若实际工程中取欧洲规范弯矩值与支管全截面塑性弯矩值中的最小者计算节点抗弯承载力,在一定的钢管几何参数下不一定是安全的,需要进行深入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中灌混凝土平面X形圆钢管混凝土节点 平面内抗弯性能 抗弯极限承载力 抗弯刚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平面内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誉 张钻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4,共8页
对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在腹杆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了单调加载的试验研究。实施了6个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本文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描述了节点平面内... 对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在腹杆平面内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性能进行了单调加载的试验研究。实施了6个不同截面几何参数的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本文介绍了节点试验方案,描述了节点平面内弯曲破坏现象,给出了荷载—腹杆端位移曲线、弯矩—弦杆局部变形曲线、弯矩—转角曲线以及节点区域应变强度分布曲线,并将腹杆与弦杆外径比β、弦杆径厚比γ和腹杆与弦杆壁厚比τ对节点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γ和τ值最大的试件平面内抗弯刚度模式接近刚域模式,其余试件接近非刚域模式;在一定参数条件下,腹杆内灌混凝土的节点试件平面内抗弯承载力、初始抗弯刚度都随着β值的增大和γ值的减小而提高,提高的程度与β、γ具体大小有关,而τ值对抗弯承载力和抗弯刚度的影响不大;各试件在最大弯矩作用下,除τ值较大节点试件的腹杆上所有测点都保持弹性外,其余试件腹杆上测点则部分进入塑性;所有试件的弦杆测点均进入塑性;若实际工程中取欧洲规范弯矩计算值与腹杆全截面塑性弯矩计算值中的最小者计算节点抗弯承载力,则τ值较小节点试件的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与理论弯矩相当,而τ值较大节点试件的平面内抗弯极限承载力低于理论弯矩,偏于危险,需要进行深入的弹塑性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杆内灌混凝土十字形圆钢管节点 平面内抗弯性能 抗弯极限承载力 抗弯刚度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抗弯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玉来 王振清 +1 位作者 王永军 白丽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6-80,共5页
通过对火灾中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将混凝土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来分别计算其强度,建立了火灾场简支梁截面内混凝土应力和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极限... 通过对火灾中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材料热力学性能分析,将混凝土分为弹性区和塑性区来分别计算其强度,建立了火灾场简支梁截面内混凝土应力和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截面温度场和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场 钢筋混凝土梁 弹性区 塑性区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涛 李龙 +1 位作者 李保军 李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3-310,共8页
设计3根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并对其在正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根组合梁试件最终均发生了弯曲破坏;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试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且位移延性系数不小于3.7;较低的抗剪连接程度导致装配... 设计3根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并对其在正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性能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根组合梁试件最终均发生了弯曲破坏;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试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且位移延性系数不小于3.7;较低的抗剪连接程度导致装配式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极限变形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最终破坏发生时,预制混凝土板上预留孔与后浇混凝土的交界面处未发生压碎、剥离等破坏,组合梁的跨中挠度至少为梁跨度的0.89%。最后,基于试验结果探讨现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的组合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用于评估采用群栓钉的装配式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组合梁 抗弯性能 群栓钉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双拼槽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试验与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凌宇 朱医博 +5 位作者 李分规 戴超虎 周泉 徐增武 方蛟鹏 刘晓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1-2140,共10页
提出一种由两个预制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装配式双拼预制槽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以不同宽跨比、抗剪连接件间距、槽钢型号为研究参数的7根组合梁,并对其进行静力受弯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模式、跨中平面外分离、承载能力及应变分布等,分析... 提出一种由两个预制模块组成的模块化装配式双拼预制槽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以不同宽跨比、抗剪连接件间距、槽钢型号为研究参数的7根组合梁,并对其进行静力受弯试验。研究各试件的破坏模式、跨中平面外分离、承载能力及应变分布等,分析组合梁受力机理及各参数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提出该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2块预制模块应变协调发展,表现出良好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组合梁最终均发生弯曲破坏;当宽跨比从0.15增加至0.20、0.25和0.30时,抗弯极限承载力分别提升7.9%、14.2%和18.8%;当抗剪连接件间距由250 mm增加至750 mm时,极限抗弯承载力降低1.8%;槽钢型号对组合梁承载力有明显影响;当型号由32b增大至40b时,试件DDCB-40-1、DCCB-40-2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相较于试件DCCB-32-3分别提升100.34%和95.65%,且开裂荷载大幅提升。采用所提出的该组合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所得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钢-混凝土组合梁 宽跨比 弯曲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C华夫桥面板应用的桥梁性能提升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劲松 徐余锋 +1 位作者 孙雅丹 盛荣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4-1594,共11页
为了改善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动静力性能,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华夫桥面板替换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的设计方法。首先推导出考虑UHPC抗拉强度的双筋截面矮肋宽翼缘T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为了改善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动静力性能,提出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华夫桥面板替换普通混凝土桥面板的设计方法。首先推导出考虑UHPC抗拉强度的双筋截面矮肋宽翼缘T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提出桥梁结构整体建模时以等效材料异性板模拟华夫板的简化方法,最后,以某中承式系杆拱桥为例,设计UHPC华夫桥面板,并对比桥面板分别采用混凝土平板或华夫板时的桥梁结构动、静力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双筋截面矮肋宽翼缘T梁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所得结果与试验值的比值平均值为1.04,变异系数为0.09,说明本文公式适用于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等效材料异性板与UHPC华夫桥面板竖向位移的比值平均值为1.01,变异系数为0.039,可见等效材料异性板能较好地反映华夫板刚度;与混凝土平板相比,UHPC华夫桥面板可使桥面板质量减轻40%,有效减小成桥恒载下20%的吊杆索力,拱肋和钢梁关键截面最大应力减小13%~16%,并使结构自振频率增大9%~10%,桥梁结构安全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华夫桥面板 等效材料异性板 抗弯极限承载力 动静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剪力墙结构设计计算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升才 江见鲸 于庆荣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8-611,共4页
在试验基础上,阐述了如何应用复合剪力墙板的弯曲开裂强度、腹剪斜裂缝开裂强度、极限搞弯载力、极限搞剪载力以及极限抗滑移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复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复合剪力墙结构。
关键词 复合剪力墙结构 结构设计 计算模式 弯曲开裂强度 腹剪斜裂缝开裂强度 极限抗弯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 极限抗滑移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弯曲性能试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超 孙启鑫 邹宇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4-672,701,共10页
进行了3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位于受拉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UHPC-NC组合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试验。对UHPC-NC组合梁的受力过程、跨中截面应变分布、裂缝开展模式和破坏形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进行了3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位于受拉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UHPC-NC组合梁)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试验。对UHPC-NC组合梁的受力过程、跨中截面应变分布、裂缝开展模式和破坏形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UHPC-NC组合梁在加载过程中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并且在UHPC层中配置适量的纵向钢筋,能大幅度提高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同时,将钢筋和UHPC对试验梁极限承载力的贡献分为4个阶段(初始状态、阶段状态、极限状态和破坏状态)进行计算。最后,对组合梁受拉区UHPC层等效矩形应力系数k进行推导。结果表明,UHPC层对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贡献效率随着配筋率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弯贡献度 模型试验 极限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