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弓形虫速殖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朱云娟 杨秀珍 杨树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Mab。用间接ELLSA法测定活性,以琼脂糖免疫双扩散鉴定亚类,通过SDSPAGE和Westemblot分析该Mab... 目的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Mab。用间接ELLSA法测定活性,以琼脂糖免疫双扩散鉴定亚类,通过SDSPAGE和Westemblot分析该Mab,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以IFA确定抗原位点在虫体的定位,并对其保护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通过Mab-ELISA法检测弓形虫抗原,以研究其在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抗弓形虫MabF7C8H12属IgG1亚类,识别抗原的分子量为16.5和24kDa。以固定的完整虫体进行IFA,未显示荧光。竞争抑制试验显示50%抑制率时的抗原浓度为40μg/ml。将RH株速殖子与Mab腹水进行孵育后接种子小鼠腹腔,并不能延长小鼠的平均死亡时间。以Mab-ELISA法检测人工溶于PBS和正常人血清中的弓形虫RH株速殖子抗原,最小检出量为0.78μg/ml和1.5μg/ml。RH株速殖子103/只感染小鼠,分别于第6d和第8d能检出循环抗原。结论抗弓形虫速殖子MabF7C8H12是研究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的很好探针,其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 抗弓形虫速殖子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