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防御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艺萍
杨秀梅
+5 位作者
许凤
王丽花
苏艳
唐艺蓉
瞿素萍
吴学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研究获得的东方百合品种‘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的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两个品系经尖孢镰刀菌及其毒素诱导后体内POD (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PPO (polyphenol oxidase)(多酚氧化酶...
以研究获得的东方百合品种‘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的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两个品系经尖孢镰刀菌及其毒素诱导后体内POD (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PPO (polyphenol oxidase)(多酚氧化酶)、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尖孢镰刀菌及其毒素诱导后,东方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体内的POD、PPO、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抗病无性系的POD、PPO、PAL、几丁质酶活性均比感病无性系有所提高;抗病无性系的POD、PPO、PAL活性均在处理48 h时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
生化
抗
性
防御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鸢尾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YW1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琪佳
吴敏
+4 位作者
黄玉莹
廖矛川
杨光忠
林亲雄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0-885,共6页
为了鉴定鸢尾(Iris tectorum)内生真菌YW1菌株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薄层色谱、凝胶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从其代谢产物分离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
为了鉴定鸢尾(Iris tectorum)内生真菌YW1菌株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薄层色谱、凝胶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从其代谢产物分离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为白僵菌素(1),4-氧代-乙酰丙酸(2),N-(4-氧代戊基)-乙酰胺(3),5-丁基-2-吡啶羧酸(4),5-丁烯-2-吡啶羧酸(5).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4、5对HepG2和Hep3B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在65.3-12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
内生真
菌
尖
孢
镰刀
菌
抗
菌
活性
细胞
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防御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艺萍
杨秀梅
许凤
王丽花
苏艳
唐艺蓉
瞿素萍
吴学尉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花卉育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昆明市花卉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
云南大学农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33-37,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项目(2017HB0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484)
部省合建项目(2018BSHJ0108)
文摘
以研究获得的东方百合品种‘卡萨布兰卡’(‘Casa Blanca’)的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两个品系经尖孢镰刀菌及其毒素诱导后体内POD (peroxidase)(过氧化物酶)、PPO (polyphenol oxidase)(多酚氧化酶)、PAL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尖孢镰刀菌及其毒素诱导后,东方百合抗病无性系和感病无性系体内的POD、PPO、PAL及几丁质酶的活性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抗病无性系的POD、PPO、PAL、几丁质酶活性均比感病无性系有所提高;抗病无性系的POD、PPO、PAL活性均在处理48 h时达到最高。
关键词
百合
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
生化
抗
性
防御酶
活性
Keywords
Lily
Mutant cell lines resistant to Fusarium oxysporum
Biochemical resistance
Defense enzymes
Activity
分类号
S436.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鸢尾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YW1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黄琪佳
吴敏
黄玉莹
廖矛川
杨光忠
林亲雄
杨新洲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0-88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561
31560010)
文摘
为了鉴定鸢尾(Iris tectorum)内生真菌YW1菌株并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通过菌株形态和其rDNA的ITS序列分析,鉴定其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运用薄层色谱、凝胶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方法从其代谢产物分离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为白僵菌素(1),4-氧代-乙酰丙酸(2),N-(4-氧代戊基)-乙酰胺(3),5-丁基-2-吡啶羧酸(4),5-丁烯-2-吡啶羧酸(5).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化合物1、4、5对HepG2和Hep3B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在65.3-120.5μg/mL.
关键词
鸢尾
内生真
菌
尖
孢
镰刀
菌
抗
菌
活性
细胞
毒活性
Keywords
Iris tectorum
endophytic fungi
Fusarium oxyspo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cytotoxic activity
分类号
Q819 [生物学—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百合抗尖孢镰刀菌细胞突变系的防御酶活性变化
张艺萍
杨秀梅
许凤
王丽花
苏艳
唐艺蓉
瞿素萍
吴学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鸢尾内生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YW1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黄琪佳
吴敏
黄玉莹
廖矛川
杨光忠
林亲雄
杨新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