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增殖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常燕 寻萌 +1 位作者 李兰 高艳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抗增殖蛋白(PHB)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了57例宫颈组织标本中PHB的表达,其中SCC 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7例、慢性宫颈炎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血清标... 目的探讨抗增殖蛋白(PHB)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了57例宫颈组织标本中PHB的表达,其中SCC 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7例、慢性宫颈炎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血清标本中PHB的表达,其中SCC 14例,CIN 3级10例,正常人26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HB在SCC、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52.9%和15%,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s=0.949,P<0.05);PHB在SCC、CIN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31.41、28.53、76.94ng/mL,PHB在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CIN 3级及SCC中的表达(P<0.05)。结论 PHB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存在差异表达,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抗增殖蛋白(phb)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病变组织中抗增殖蛋白表达与HR-HPV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莹 冯博 王英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为探讨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高危型HPV(HR-HPV)的关系。方法:选取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132例的患者宫颈组织,分为慢性宫颈炎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3例,CINⅡ级... 为探讨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与高危型HPV(HR-HPV)的关系。方法:选取采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的132例的患者宫颈组织,分为慢性宫颈炎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3例,CINⅡ级-Ⅲ级28例,宫颈鳞癌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检测组织中PHB的表达,杂交捕获二代(HC2)法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HR-HPV-DNA的载量。结果显示:PHB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PHB的强阳性率随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宫颈鳞癌组中PHB的强阳性率分别为35.9%、47.8%、57.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B阳性表达、HR-HPV感染载量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B与HR-HPV之间无相关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B在宫颈鳞癌组的表达与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不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PHB的过表达及HR-HPV的感染可能从不同途径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PHB可能成为宫颈癌潜在的诊断标记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抗增殖蛋白(phb) 人乳头瘤病毒(H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殖蛋白与氧化应激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铁松 高杨 +1 位作者 王颖 李庆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4-39,共6页
抗增殖蛋白为一种高度保守、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的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细胞核、细胞膜和基质中,由于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其在线粒体上的特殊定位、结构和功能,使其近年在与氧化应激功能相关的... 抗增殖蛋白为一种高度保守、分布广泛、功能多样的蛋白,由核基因编码,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细胞核、细胞膜和基质中,由于其参与多种生物学进程,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其在线粒体上的特殊定位、结构和功能,使其近年在与氧化应激功能相关的研究中开始逐渐成为新的热点。针对抗增殖蛋白与线粒体的研究,系统阐述其在氧化应激及相关疾病和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线粒体 氧化应激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水平 被引量:7
4
作者 史雨 黄文彦 +2 位作者 徐虹 查锡良 方征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 目的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蛋白水平及其在肾小管间质早期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对3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进行PHB蛋白水平检测,同期正常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两组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微量蛋白系列[白蛋白/肌酐(ALBU/Cr)、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肌酐(NAGU/Cr)、免疫球蛋白G/肌酐(IgGU/Cr)、α1微球蛋白/肌酐(α1-MU/Cr)等]。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评分参照Katafuchi半定量法进行。结果正常对照组儿童血中未检测到PHB蛋白,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蛋白水平不同程度增高(0.203±0.032比0±0,P<0.05)。伴增生性病变肾病综合征患儿血PHB水平明显高于非增生性患儿。血PHB水平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以及肾小球损伤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8、0.753,P均<0.001);患儿血PHB水平与尿微量蛋白NAG、IgG呈正相关(r=0.586、0.341,P均<0.001)。结论肾脏疾病患儿血PHB表达明显增高,而且血PHB水平与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相关。血PHB水平测定可作为肾脏损伤的早期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肾小管间质损伤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调控抗增殖蛋白表达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瑶 陈旭征 +5 位作者 钱长晖 王林 许茜 袁明洲 陈乃洁 蔡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75-1381,共7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调控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表达,及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选取SH-SY5Y细胞分为control组、MPP^(+)组、MPP^(+)+ECH组、NC+MPP^(+)组、NC+MPP^(+)+ECH组、PHB-RNAi+M...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调控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表达,及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选取SH-SY5Y细胞分为control组、MPP^(+)组、MPP^(+)+ECH组、NC+MPP^(+)组、NC+MPP^(+)+ECH组、PHB-RNAi+MPP^(+)+ECH组。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PHB、Akt、p-Akt、Bcl-2、Bax、cleaved caspase-3相对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PP^(+)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变差;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凋亡率升高。与MPP^(+)组比较,MPP^(+)+ECH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转;细胞内活性氧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率明显下降;PHB和p-Akt表达量明显上升。与NC+MPP^(+)+ECH组比较,PHB-RNAi+MPP^(+)+ECH组p-Akt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上升。结论松果菊苷能减轻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此效应可能是通过上调PHB表达,使Akt磷酸化,从而保护细胞线粒体功能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帕金森病 抗增殖蛋白 AKT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与肿瘤 被引量:5
6
作者 祁晓晨 冒韵东 崔毓桂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广泛分布于不同种属的生物细胞。PHB不同的亚细胞器定位决定了它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核转录、细胞分化、细胞黏附、维持线粒体形态及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PHB及其翻译...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是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蛋白,广泛分布于不同种属的生物细胞。PHB不同的亚细胞器定位决定了它在调节细胞周期、增殖凋亡、核转录、细胞分化、细胞黏附、维持线粒体形态及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PHB及其翻译后修饰也参与了PI3K/AKT、Ras/Raf/MAPK等信号通路的调控。近年来,PHB功能及其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揭示恶性肿瘤疾病形成的分子机制,将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HIBITIN 抗增殖蛋白 肿瘤 细胞凋亡 生物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殖蛋白2:一种线粒体和细胞核之间的重要媒介 被引量:3
7
作者 时颖 李铁松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7,共6页
抗增殖蛋白2(prohibitin2,PHB2)是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多功能蛋白质,对维持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细胞内稳态和细胞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随着对PHB2的深入研究... 抗增殖蛋白2(prohibitin2,PHB2)是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主要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多功能蛋白质,对维持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细胞内稳态和细胞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随着对PHB2的深入研究,已发现PHB2是一种线粒体和细胞核之间重要的媒介。PHB2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参与多种细胞进程并发挥重要作用,如调节转录因子的转录活性、调节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维持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稳定、调节姐妹染色单体的结合、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轴突的发育形成和增强细胞氧化应激耐受性。近年来,PHB2在病理生理学中的作用及其在疾病治疗中的药靶地位受到高度重视。本文对PHB2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2 线粒体 细胞核 功能蛋白 细胞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增殖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健竹 李铁松 李庆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86-1093,共8页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s,PHB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重要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抗增殖蛋白家族含有2个同源亚型PHB1和PHB2。PHBs涉及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PHBs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决定其行使不同的功能。细胞膜上...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s,PHBs)是一类进化保守的重要蛋白质。哺乳动物细胞中,抗增殖蛋白家族含有2个同源亚型PHB1和PHB2。PHBs涉及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细胞凋亡。PHBs的亚细胞定位不同决定其行使不同的功能。细胞膜上的PHBs能够调节膜运输,并与细胞增殖迁移相关。细胞核内的PHBs参与调控转录和细胞周期。线粒体内膜上的PHBs参与维持线粒体基因组和线粒体形态的稳定,并参与线粒体内的凋亡途径。另外,PHBs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之间“穿梭”,是细胞核与线粒体交流的重要媒介。近年来,PHBs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PHBs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PHBs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为切入点,从蛋白质的结构和定位,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迁移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靶向药物几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揭示PHBs在不同类型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高效的药物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肿瘤 细胞核 线粒体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调节抗增殖蛋白表达在H_2S后处理心肌细胞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毛洪雅 杨洁琼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抗增殖蛋白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 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抗增殖蛋白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缺氧/复氧(H/R)心肌细胞的损伤。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组)、缺氧/复氧组(H/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AG490组(N+A组)、AG490组(AG组)、溶媒组(DMSO组)。分别在缺氧前、复氧2 h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培养液中LDH的释放;复氧末,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tSTAT3、p-STAT3、PH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缺氧前,组间各个指标检测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复氧2h,与H/R组比较,NP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了(P<0.05),LDH的释放以及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同时p-STAT3、PH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AG490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A组细胞活力及pSTAT3、PHB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抗增殖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氧 复氧 心肌保护 JAK2 STAT3 抗增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调抗增殖蛋白表达对TNF-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杰 刘亮 +5 位作者 周辉 郭桂喜 于强 银鹏飞 陈文强 苏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732,共5页
目的:研究抗增殖蛋白(PHB)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4组,以不感染病毒且不用TNF-α处理的H9c2细胞作为对照组,以不感染病毒、仅用20μg/L的TNF-α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作为TNF-α... 目的:研究抗增殖蛋白(PHB)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心肌H9c2细胞分为4组,以不感染病毒且不用TNF-α处理的H9c2细胞作为对照组,以不感染病毒、仅用20μg/L的TNF-α细胞培养液培养的细胞作为TNF-α组,以行Lv-PHB或Lv-NC感染、并用含有20μg/L的TNF-α细胞培养液培养24 h的细胞作为Lv-PHB+TNF-α组和Lv-NC+TNF-α组。采用MTT法测定4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比色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v-PHB+TNF-α组细胞中PH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高于TNF-α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细胞增殖活性降低,LDH漏出率升高,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HOP、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也升高(P<0.05)。与TNF-α组比较,Lv-PHB+TNF-α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LDH漏出率降低,凋亡率降低,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CHOP、Cleaved Caspase-12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上调PHB表达可以减轻TNF-α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提高心肌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抗增殖蛋白 TNF-Α 细胞损伤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抗增殖抑制的影响
11
作者 杨晶 张凤阳 +2 位作者 田雨 田然 姜瞻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3,共4页
利用Caco-2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和还原糖(核糖、半乳糖以及乳糖)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判断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时间为0,2和4 h... 利用Caco-2细胞培养技术,结合MTT检测法,研究乳清分离蛋白(WPI)和还原糖(核糖、半乳糖以及乳糖)的美拉德(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以判断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加热处理时间为0,2和4 h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在作用Caco-2细胞质量浓度在0.01~2 g/L范围内,随着Maillard反应产物浓度的增加,Caco-2细胞存活率降低。在相同的作用质量浓度条件下,不同加热处理时间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影响差异显著,即加热处理时间越长的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抑制作用越大。加热处理时间为4h的WPI、WPI-核糖、WPI-半乳糖和WPI-乳糖的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8.7%,87.5%,86.8%和70.9%,这说明乳清蛋白Maillard反应产物对Caco-2细胞生长具有微弱抑制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基料,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MAILLARD反应 CACO-2细胞 抗增殖抑制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七鳃鳗PHB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铁松 王颖 +1 位作者 高杨 李庆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2,共6页
为了研究PHB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后续抗体的制备,作者以前期构建的p MD18-T-Lm-PHB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Lm-PHB2基因全长CDS区,PCR产物经Hind III和Eco R I双酶切后连接至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Lm-PHB2。将鉴定正确的... 为了研究PHB2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及后续抗体的制备,作者以前期构建的p MD18-T-Lm-PHB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Lm-PHB2基因全长CDS区,PCR产物经Hind III和Eco R I双酶切后连接至表达载体p ET-32a,构建重组质粒p ET-32a-Lm-PHB2。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 Blue,经IPTG诱导表达后,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进行检测,利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r Lm-PHB2。结果表明,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重组质粒p ET-32a-Lm-PHB2序列正确,表达产物存在于裂解菌液的上清和沉淀中,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在约47 ku处有目的蛋白r Lm-PHB2的表达条带。本研究构建了重组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PHB2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大量表达和纯化目的蛋白,为该蛋白后续的抗体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 phb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9细胞PHB2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13
作者 马国达 王茜 于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62-564,共3页
为了研究Sf9细胞PHB2蛋白(Sf-PHB2)的功能及其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极早期基因ie1的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从昆虫细胞Sf9中扩增sf-phb2基因编码区,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6His-Sf-PHB2重组蛋白。SDS-... 为了研究Sf9细胞PHB2蛋白(Sf-PHB2)的功能及其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极早期基因ie1的转录调控作用,本研究从昆虫细胞Sf9中扩增sf-phb2基因编码区,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6His-Sf-PHB2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在变性条件下,用镍离子螯合柱(Ni-NTA)纯化Sf-PHB2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体,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抗体的反应性。本研究制备了Sf-PHB2抗体,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9细胞phb2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申颖 吴伟 +1 位作者 陆晓和 郭文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取青紫兰兔24只,双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作为实验组,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组,1次/d,监测眼压,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抗...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在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道瘢痕化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取青紫兰兔24只,双眼行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右眼结膜下注射GM6001作为实验组,左眼注射PBS作为对照组,1次/d,监测眼压,并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观察滤过道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术后7,14,21,28 d,实验组较对照组眼压低,术后各时间点实验组PCNA和α-SMA阳性细胞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GM6001具有抑制兔眼滤过术后滤过道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减少瘢痕形成和延长功能性滤过泡存在时间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GM6001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GM60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VG1(pTU14)产PHB的补料分批培养 被引量:9
15
作者 于慧敏 张延平 +2 位作者 史悦 杨胜利 沈忠耀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42-746,共5页
利用已构建的同时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和PHB合成基因(phbCAB)的产PHB基因工程大肠杆菌VG1(pTU14 ) ,在 5L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研究发现 :碳氮比(C/N) ,DO(溶氧 )及碳源和氮源的浓度是影响... 利用已构建的同时含有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vgb)、λ噬菌体裂解基因 (S-RRz)和PHB合成基因(phbCAB)的产PHB基因工程大肠杆菌VG1(pTU14 ) ,在 5L发酵罐里进行补料分批培养 .研究发现 :碳氮比(C/N) ,DO(溶氧 )及碳源和氮源的浓度是影响菌体生长和PHB积累的重要因素 ;补料时间可以通过DO和 pH值两个参数的变化在线综合识别 ;流加策略应使发酵前期菌体大量生长 ,发酵后期PHB大量积累 .在优化条件下 ,对VG1(pTU14 )进行 6 0h的补料分批培养 ,菌体细胞浓度、PHB浓度和PHB占细胞干质的分数分别高达2 15 .9g·L-1、 193.7g·L-1和 8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VG1 phb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塑料 白色污染 微生物降解 补料 分批培养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聚Β-羟基丁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HB1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16
作者 张旻 杨珊珊 +5 位作者 张燕 周思含 黄明月 洪炀 林矫矫 傅志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8-145,共8页
为了探讨日本血吸虫抗增殖蛋白1(SjPHB1)的免疫保护潜力,应用PCR技术扩增SjPHB1基因,克隆至pMD19-T克隆载体,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构建pET32a(+)-SjPHB1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重组菌进行鉴定... 为了探讨日本血吸虫抗增殖蛋白1(SjPHB1)的免疫保护潜力,应用PCR技术扩增SjPHB1基因,克隆至pMD19-T克隆载体,对其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构建pET32a(+)-SjPHB1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对重组菌进行鉴定、诱导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再利用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最后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评估重组蛋白抗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SjPHB1基因ORF序列为825 bp,编码274个氨基酸,具有2个优势辅助T细胞抗原表位和6个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rSjPHB1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分子量约为47 kDa,能被anti-His的小鼠血清、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获得正确表达;该重组蛋白能被免疫小鼠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rSjPHB1刺激小鼠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未诱导产生显著的减虫率和肝脏减卵率。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SjPHB1基因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增殖蛋白1 克隆 表达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B1表达下调介导HMGB1促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逸洲 叶晨 +2 位作者 唐磊 盘冰洁 李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4-1034,共11页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在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水平显著升高,但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抗增殖蛋白1(prohibitin 1,PHB1)是维持血管细胞稳态的重要蛋白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的... 目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protein 1,HMGB1)在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水平显著升高,但其生物学意义尚不明确。抗增殖蛋白1(prohibitin 1,PHB1)是维持血管细胞稳态的重要蛋白质。本研究旨在探讨HMGB1对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以及PHB在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内实验:构建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采用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以及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和之比评判造模是否成功,ELISA检测动物血浆中HMGB1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动物肺组织中PHB1水平,CD31免疫荧光检测肺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体外实验:以HMGB1孵育肺动脉内皮细胞观察HMGB1对PAEC损伤的影响,分别过表达和沉默PHB1,通过检测活性氧水平、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c)含量和caspase-3的活化研究PHB1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中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中PHB1表达下降同时伴有肺动脉内皮细胞减少(P<0.05);HMGB1干预可损伤肺动脉内皮细胞,并导致PHB1表达降低(P<0.05);而过表达PHB1能减轻HMGB1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P<0.05)。PHB1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HMGB1诱导的cyto-c的表达以及caspase-3的剪切(P<0.05)。结论:PHB1表达下调介导了HMGB1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其机制与诱导氧化应激、增加cyto-c释放以及促进caspase-3剪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肺动脉内皮细胞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基因工程菌VG1(pTU14)产PHB的氮源代谢
18
作者 于慧敏 尹进 +2 位作者 李红旗 杨胜利 沈忠耀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70-73,共4页
为降低PHB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成本和分离成本,以大肠杆菌为宿主成功构建了溶氧利用能力高且可诱导裂解破壁的新型PHB高产多功能基因工程菌VG1(pTU14)。由于该重组菌同时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λ噬菌体裂解基因及PHB合成基因这3种外... 为降低PHB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成本和分离成本,以大肠杆菌为宿主成功构建了溶氧利用能力高且可诱导裂解破壁的新型PHB高产多功能基因工程菌VG1(pTU14)。由于该重组菌同时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λ噬菌体裂解基因及PHB合成基因这3种外源基因,故其氮源代谢特性不同于一般的基因工程菌。实验证明,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尤其是有机氮源的种类及浓度均对重组菌生长和PHB积累有重要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重组菌VG1(pTU14)的最佳无机氮源为乙酸铵,优化质量浓度为2.0 g/L;最佳有机氮源为酵母浸膏粉,优化质量浓度为6.0 g/L。在0.03 g/L及0.4 g/L两种质量浓度下分析酵母浸膏粉中的17种氨基酸对重组菌生长和PHB积累的影响,表明无论在何种质量浓度水平下,精氨酸均是促进菌体生长和PHB积累的一种最重要的氨基酸;而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色氨酸、脯氨酸等也均显著促进重组菌生长和PHB积累;但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等反而不利于菌体的生长和PHB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λ噬菌体裂解基因 phb合成基因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胃黏膜上皮组织SHIP2的相互作用蛋白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良 钱学艺 +3 位作者 任林 邵玉玲 李允允 叶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0-1007,共8页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胃黏膜上皮组织标准均一化cDNA文库,寻找与含Src同源蛋白2肌醇-5-磷酸酶2(SHIP2)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SHIP2的P1(SH2+5-Ptase)和P2(PRD+SAM)段作为诱饵蛋白,筛选出人胃黏膜上皮组织... 目的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胃黏膜上皮组织标准均一化cDNA文库,寻找与含Src同源蛋白2肌醇-5-磷酸酶2(SHIP2)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以SHIP2的P1(SH2+5-Ptase)和P2(PRD+SAM)段作为诱饵蛋白,筛选出人胃黏膜上皮组织均一化cDNA文库中与SHIP2相互作用的蛋白,并通过免疫共沉淀法进行验证。结果挑选出39个阳性克隆,经测序比对分析,回复性杂交,免疫共沉淀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一个与SHIP2相互作用的蛋白抗增殖蛋白1(prohibitin1/PHB)。结论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胃黏膜上皮组织SHIP2的相互作用蛋白P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双杂交系统 胃癌 含Src同源蛋白2肌醇-5-磷酸酶2(SHIP2) 抗增殖蛋白1(prohibitin1/p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ROHIBITIN 2克隆和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20
作者 杨珊珊 杨静云 +7 位作者 张旻 张倩 何静 黄明月 窦记晨 洪炀 林矫矫 傅志强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90,共8页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PROHIBITIN的生物特性,利用PCR和3’RACE扩增到日本血吸虫抗增殖蛋白2(Schistosoma japonicum Prohibitin 2,Sj PHB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SjPHB2,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诱导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免...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PROHIBITIN的生物特性,利用PCR和3’RACE扩增到日本血吸虫抗增殖蛋白2(Schistosoma japonicum Prohibitin 2,Sj PHB2)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SjPHB2,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诱导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其免疫原性。将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评估其免疫保护效果,ELISA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日本血吸虫Sj PHB2基因编码299个氨基酸,含PHB结构域;含GST标签的r Sj PHB2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59 kDa;r Sj PHB2能被GST单克隆抗体抗和免疫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将r Sj PHB2结合ISA206佐剂免疫BALB/c小鼠可诱导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未能诱导显著的减虫率和减卵率。本文结果为开展日本血吸虫Sj PHB2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抗增殖蛋白2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