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抗坏血酸调控氧化铈纳米酶催化活性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检测研究
1
作者 潘蕊 黄伟华 +3 位作者 李佳娜 王丽丽 朱希 许惠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 纳米酶是一类既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又有催化功能的模拟酶,它既有天然酶的高催化活性,又有模拟酶稳定经济的特点,在生物传感检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合成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氧化铈纳米酶。该纳米氧化铈同时具有+4价和+3价两种形态,其中Ce^(4+)能与过氧化氢反应,使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溶液显蓝色。由于抗坏血酸(AA)能还原Ce^(4+),抑制其催化活性以及TMB的氧化,从而使溶液的颜色较浅。而抗坏血酸氧化酶可催化氧化AA,阻碍了其对Ce^(4+)的还原,使纳米氧化铈的催化性能恢复。利用这种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定量检测,在12 U/L~400 U/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04),检测限为3.2 U/L。该研究为基于氧化铈纳米酶的比色方法在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检测及相关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抗坏血酸氧化酶 纳米酶 比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富根 韩锦峰 +2 位作者 赵铭钦 许自成 刘学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研究了一些理化因素对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酶均较耐高温,但抗坏血酸氧化酶热稳定性好于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作用最适pH值为6,抗坏血酸氧化酶为5.Cu2+能增强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弱抗坏血酸氧化酶... 研究了一些理化因素对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酶均较耐高温,但抗坏血酸氧化酶热稳定性好于多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作用最适pH值为6,抗坏血酸氧化酶为5.Cu2+能增强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弱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EDTA,NaHSO3,H3BO3,柠檬酸既是多酚氧化酶的良好抑制剂,又是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激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叶片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与抗病性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2
3
作者 余泽高 乔丽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3,共3页
通过测定小麦推广品种鄂恩 1号感病程度不同叶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发现小麦感病叶片的酶活性明显高于不感病叶片 ,对 16个不同程度感染锈病、白粉病的小麦品种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随病... 通过测定小麦推广品种鄂恩 1号感病程度不同叶片的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发现小麦感病叶片的酶活性明显高于不感病叶片 ,对 16个不同程度感染锈病、白粉病的小麦品种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结果表明 ,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随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坏血酸氧化酶 活性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对采后黄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云霞 朱蓓薇 杨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3-135,共3页
以采摘后的黄瓜为实验材料,选择不同分贝的噪声剂量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噪声会激化和提高采后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但噪声剂量超过95dB后,在作用初期会对该酶起到一定程度的钝... 以采摘后的黄瓜为实验材料,选择不同分贝的噪声剂量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噪声会激化和提高采后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但噪声剂量超过95dB后,在作用初期会对该酶起到一定程度的钝化作用。在三种噪声剂量中,85dB的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抗坏血酸氧化酶 酶活性 噪声剂量 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疫霉根腐病菌对大豆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影响
5
作者 孙欣 刘丽君 李莉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7-289,共3页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接种疫霉根腐菌1号生理小种前及24 h、48 h、72 h、96 h后测定叶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单位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该酶在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作用。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酶单位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感病品种酶... 对不同抗、感病品种接种疫霉根腐菌1号生理小种前及24 h、48 h、72 h、96 h后测定叶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单位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该酶在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作用。结果表明,抗病品种酶单位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感病品种酶单位呈现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抗坏血酸氧化酶 酶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与2,4-D对猴头菇抗坏血酸氧化酶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6
作者 王金胜 刘喜文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9,共1页
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个重要的末端氧化酶,它与多种物质代谢如NADH,谷胱甘肽等有关,又与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有关。蛋白酶是水解酶类,它的活力高低与组织代谢及蛋白含量有关。生长调节剂已广泛用于提高食用菌产量。但关于猴头子实体生长过... 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个重要的末端氧化酶,它与多种物质代谢如NADH,谷胱甘肽等有关,又与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有关。蛋白酶是水解酶类,它的活力高低与组织代谢及蛋白含量有关。生长调节剂已广泛用于提高食用菌产量。但关于猴头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及生长调节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尚少报道,本文研究了猴头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及蛋白酶活力的变化,以及GA、2,4-D对这两种酶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氧化酶 GA 蛋白酶活力 子实体生长 生长调节剂 末端氧化酶 食用菌产量 抗坏血酸含量 NADH 水解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小麦抗赤霉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徐健容 叶华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感病品种凡6穗部受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arum)侵染后,病、健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苏麦3号健穗中的酶活比感病品种凡6高;在受赤霉菌... 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感病品种凡6穗部受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arum)侵染后,病、健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苏麦3号健穗中的酶活比感病品种凡6高;在受赤霉菌侵染后,感病品种凡6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一直下降,并随侵染发展下降幅度增大,而抗病品种苏麦3号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在接种后一天有较大升高,以后几天仍然升高,只是上升幅度较小,直至显症后(接种后第6天)酶活才逐渐下降,但是酶活均较感病凡6高;抗病品种的病害症状出现比感病品种稍迟。据此,初步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对抗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坏血酸氧化酶 赤霉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琳霞 雷逢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变化与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关系,揭示不同蔓性西葫芦长势和产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西葫芦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和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测...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变化与西葫芦生长发育的关系,揭示不同蔓性西葫芦长势和产量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西葫芦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和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测定西葫芦叶片、果实生长发育的相关指标及AAO活性,研究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及果实发育的关系。【结果】在西葫芦生长发育过程中,2个半矮蔓西葫芦品种C1、C2的叶长、叶宽以及果实瓜长、瓜径均较2个矮蔓西葫芦品种D1、D2大;而伴随着叶片与果实的发育,品种C1、C2叶片与果实中AAO活性均较品种D1、D2高,说明AAO活性与西葫芦叶片、果实的发育密切相关;在收获期,品种C1、C2产量较品种D1、D2大。4个西葫芦品种的不同叶龄AAO活性均存在差异,其活性依次为:顶端发育叶片>中部发育叶片>下层衰老叶片,说明AAO可能参与叶片的抗衰老功能。【结论】AAO活性与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呈正相关,对西葫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叶片发育 果实发育 抗坏血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抗坏血酸氧化酶年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姚延檮 寇元斌 +2 位作者 杨风歧 赵水清 薛俊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3-95,共3页
该文对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gr)成年林木及苗木不同器官、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 2mm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最高 ;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在生长季节较高 ;林木梢头... 该文对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 rupprechtiiMagr)成年林木及苗木不同器官、不同时期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 2mm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最高 ;体内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在生长季节较高 ;林木梢头、叶、1年生枝及苗叶等生长部位抗坏血酸氧化酶活力也较高 .抗坏因酸氧化酶与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关系较为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抗坏血酸氧化酶 年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处理下抑制抗坏血酸氧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孙林娟 刘桃李 +7 位作者 刘海 袁定阳 杨绪磊 徐雨生 陈思扬 曾建光 黄钰博 谭炎宁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4,共9页
抗坏血酸(AsA)氧化是调节抗坏血酸稳态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但该过程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是否受脱落酸(ABA)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抗坏血酸氧化基因OsAAO4为对象,分析其对ABA的响应特性,及其敲除系在ABA处理下的表型与... 抗坏血酸(AsA)氧化是调节抗坏血酸稳态的重要生物学过程,但该过程的生物学效应及其是否受脱落酸(ABA)调节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水稻(Oryza sativa L.)抗坏血酸氧化基因OsAAO4为对象,分析其对ABA的响应特性,及其敲除系在ABA处理下的表型与生理特性。结果显示,OsAAO4具有丰富的ABA响应元件,ABA处理9 h后,其在根和幼叶中的表达量达到峰值。未经ABA处理时,OsAAO4敲除系KO-1、KO-2的株高、存活率与野生型(‘中花11’)均无显著差异;在ABA处理下,两个敲除系的株高分别比野生型降低38.34%和25.72%,存活率下降21.91%和5.48%,幼苗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活性下降35.31%和31.81%,脱氢抗坏血酸(DHA)含量下降29.72%和26.95%,而AsA含量则分别提高27.17%和16.37%。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在ABA处理下,KO-1和野生型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于氧化还原和氧化应激途径。研究结果表明OsAAO4介导的抗坏血酸氧化是维持逆境胁迫下AsA氧化还原稳态并确保幼苗正常生长的重要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氧化酶 OsAAO4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同黄瓜品种幼苗中抗坏血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艳 徐伟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4-169,共6页
对高温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的抗坏血酸以及与之代谢相关物质的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1 d,津春4号和农城3号的抗坏血酸总含量均急剧下降,降幅分别为50.8%和37.1%,处理2 d时总谷胱甘肽含量降至最低,降幅分别... 对高温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中的抗坏血酸以及与之代谢相关物质的含量和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处理1 d,津春4号和农城3号的抗坏血酸总含量均急剧下降,降幅分别为50.8%和37.1%,处理2 d时总谷胱甘肽含量降至最低,降幅分别为36.9%和39.5%,之后逐渐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peroxidase,AAP)活性经1 d胁迫后分别增加67.4%和39.6%,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ic ox-idase,AAO)活性胁迫4 d时分别降低44.0%和35.0%,另外,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也有所增加。抗坏血酸含量与谷胱甘肽含量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AAP及AAO活性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耐高温品种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AAP,AAO,MDAR和DHAR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高温胁迫 抗坏血酸代谢 谷胱甘肽 抗坏血酸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抗坏血酸在小麦幼苗铝耐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洪政 沈振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3-758,共6页
以3个铝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Al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Al耐性品种‘Atlas 66’质外体中抗坏血酸总含量随着处理 Al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在Al... 以3个铝耐性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Al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Al耐性品种‘Atlas 66’质外体中抗坏血酸总含量随着处理 Al浓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在Al敏感品种‘Scout 66’和‘扬麦9号’中显著降低。同时,‘Atlas 66’质外体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在高浓度Al处理下显著升高,2个敏感品种则在低浓度Al处理下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略有升高。耐性品种‘Atlas 66’根系共质体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总量在5~40μmol·L-1AlCl3处理下无显著变化,而在 2个敏感品种中则随处理Al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80μmol·L-1AlCl3处理下‘Atlas 66’根系质外体和共质体抗坏血酸氧化酶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变化,而在‘Scout 66’和‘扬麦9号’中则均显著降低。因此Al胁迫下‘Atlas 66’根系质外体抗坏血酸含量的升高和共质体抗坏血酸含量的维持以及Al毒害下抗坏血酸利用率较高可能是其Al耐性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铝耐性 抗坏血酸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处理对香菇采后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志清 李金雨 +1 位作者 黄维南 林光荣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56-60,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 Ca Cl2 溶液真空浸渗香菇采后子实体 ,以蒸馏水 (CK1 )和 0 .0 0 5 mol· L- 1的钙抑制剂 EG-TA处理 (CK2 )为对照 ,探讨 Ca2 + 处理对香菇采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的影... 采用不同浓度的 Ca Cl2 溶液真空浸渗香菇采后子实体 ,以蒸馏水 (CK1 )和 0 .0 0 5 mol· L- 1的钙抑制剂 EG-TA处理 (CK2 )为对照 ,探讨 Ca2 + 处理对香菇采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与 CK1 比较 ,0 .0 0 5 m ol· L- 1、 0 .0 1m ol· L- 1、 0 .0 3m ol· L- 1、 0 .0 6 mol· L- 1和0 .0 9mol· L- 1 的 Ca Cl2 处理能极显著提高香菇采后过氧化氢酶活性 ,极显著抑制香菇采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其中尤以 0 .0 1mol· L- 1、 0 .0 3m ol· L- 1和 0 .0 6 mol· L- 1的 Ca Cl2 处理效果较好 ;0 .12 mol· L- 1 和 0 .15 mol· L- 1 的 Ca Cl2 处理对香菇采后 4种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与 CK1 差异不显著。 2与CK2 比较 ,0 .0 0 5~ 0 .15 m ol· L- 1 Ca Cl2 处理均能极显著提高香菇采后过氧化氢酶活性 ,极显著抑制香菇采后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3与 CK1 比较 ,0 .0 0 5 mol· L- 1的 EGTA处理能显著抑制香菇采后过氧化氢酶活性 ,刺激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氧化氢酶 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采后生理 酶活性 钙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不同品系地木耳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佳 吴琴 +1 位作者 李砧 谢树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目的:通过对6个不同品系地木耳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和分析,筛选抗逆性较高的品系。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采用DTNB染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山西... 目的:通过对6个不同品系地木耳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和分析,筛选抗逆性较高的品系。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采用DTNB染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山西宁武荷叶坪品系CAT活性最大,且与其他品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山西宁武秋千沟品系GSH-PX、APX活性均明显大于其他品系(P<0.05)。结论:从抗氧化酶体系来看,秋千沟品系的抗逆性优于其他品系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木耳 氧化氢酶(CAT) 抗坏血酸氧化酶(APX)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晓云 杜胜利 +3 位作者 曹翠玲 魏爱民 韩毅科 张桂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8,共4页
以离体培养的黄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测定了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的0~9d,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氧化酶(NADHPOD)和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抗坏血酸... 以离体培养的黄瓜未受精子房为试材,测定了黄瓜离体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培养的0~9d,总的过氧化物酶(POD)、NADH氧化酶(NADHPOD)和生长素氧化酶(IAAO)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则先升后降。雌核发育早期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尤其是NADHPOD和GSH Px活性的急剧升高是雌核发育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雌核发育 酶活性 氧化物同工酶 氧化物酶(POD) GSH-PX活性 抗坏血酸氧化酶 生长素 细胞色素氧化酶 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脉坏死株系后六种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吴元华 文才艺 +3 位作者 李浩戈 陈华民 赵秀香 韦石泉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NC89接种PVYN后叶片内6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14天内SOD活性均较对照增高,其中第8天达高峰值,但接种后第16天SOD活性低于对照约28%;AAO活性在接种后2~6天明显高... 本文定期测定了感病品种NC89接种PVYN后叶片内6种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后14天内SOD活性均较对照增高,其中第8天达高峰值,但接种后第16天SOD活性低于对照约28%;AAO活性在接种后2~6天明显高于对照,6~12天,AAO活性变化不定,但12天后,AAO活性又升高;POD活性在接种后2~4天比对照降低,4天后显著升高,至接种后第14天达高峰值,接种后16天又有下降趋势;CAT活性仅在接种后第2天比对照略有升高,随后均低于对照,其中第6天和第10天CAT活性降低幅度较大;PAL活性在接种后2~6天均比对照高,随后开始下降,第8~10天PAL活性低于对照,10天后又升高,第12天又达高峰值;PPO活性在接种后2~16天明显高于对照。本文还详细讨论了上述6种酶与烟草脉坏死病病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氧化物岐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氧化物酶 氧化氢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维生素C积累与相关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宋玉萍 李英 +2 位作者 高红亮 王建军 侯喜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40-2244,共5页
对不结球白菜‘常州乌塌菜’、‘矮脚黄’和‘二青’生长过程中维生素C(AsA)含量和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 对不结球白菜‘常州乌塌菜’、‘矮脚黄’和‘二青’生长过程中维生素C(AsA)含量和L-半乳糖酸-1,4-内酯脱氢酶(GalLDH)、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AsA含量的积累呈先升高后下降的模式,且‘常州乌塌菜’中的AsA含量显著高于‘矮脚黄’和‘二青’;GalLDH活性与As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3个品种中GalL-DH活性与AsA积累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AO和APX活性的变化趋势则与AsA含量变化趋势相反,而‘常州乌塌菜’中AAO活性显著低于其它2个品种,但APX活性无显著差异;MDAR和DHAR的活性则主要表现在生长后期。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中AsA含量主要受GalLDH酶活性调节,同时AsA代谢酶AAO也对AsA积累起到了重要作用,而MDAR和DHAR酶活性对AsA积累的作用主要在生长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坏血酸 L-半乳糖酸-1 4-内酯脱氢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甘巧巧 孙学成 +1 位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以冬小麦钼高效(97003)和钼低效(97014)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施钼对冬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功能叶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乙醇酸氧化酶(GO)等呼吸作用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 以冬小麦钼高效(97003)和钼低效(97014)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方法,研究施钼对冬小麦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功能叶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乙醇酸氧化酶(GO)等呼吸作用相关酶类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后,PPO活性在4个生育期均降低;AAO活性在分蘖期和拔节期降低,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上升;GO活性则在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降低,而在灌浆期升高。钼对不同钼效率冬小麦叶片呼吸作用酶的影响存在着差异。施钼有利于促进冬小麦分蘖期和拔节期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促进生物量的提高,而在孕穗期和灌浆期由于植株生长中心的转移,呼吸作用酶变化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乙醇酸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空气处理对采后梨枣软化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文颖强 冯嘉玥 任小林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3-136,共4页
以梨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热空气处理1 h后(5±1)℃贮藏条件下对枣果软化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枣采后贮前短时间热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枣果的硬度和vC含量,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PPO活性,从而延缓果实软化与褐变。但热... 以梨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热空气处理1 h后(5±1)℃贮藏条件下对枣果软化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梨枣采后贮前短时间热处理能有效地保持枣果的硬度和vC含量,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和PPO活性,从而延缓果实软化与褐变。但热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有机酸含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枣 热处理 硬度 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建新 王毅民 赵国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0,共4页
以不同浓度的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玉米,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和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弱。随着培养时间... 以不同浓度的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玉米,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和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弱。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根和茎叶生长量增加,根冠比增大。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后显著降低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CO)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促进根系和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数量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裂骆驼蓬提取物 保护酶系 幼苗生长 细胞 玉米 氧化氢酶(CAT) 氧化物酶(POD) Α-淀粉酶活性 硝酸还原酶活性 抗坏血酸氧化酶 浸种处理 培养时间 提取液 抑制作用 根系活力 植株生长 同工酶谱 叶片 生长量 根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