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噪声对采后黄瓜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云霞 朱蓓薇 杨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3-135,共3页
以采摘后的黄瓜为实验材料,选择不同分贝的噪声剂量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噪声会激化和提高采后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但噪声剂量超过95dB后,在作用初期会对该酶起到一定程度的钝... 以采摘后的黄瓜为实验材料,选择不同分贝的噪声剂量对其进行处理,研究了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噪声会激化和提高采后黄瓜组织中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但噪声剂量超过95dB后,在作用初期会对该酶起到一定程度的钝化作用。在三种噪声剂量中,85dB的噪声对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抗坏血酸氧化酶 酶活性 噪声剂量 钝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通过减少糖酵解和蛋白质合成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青梅 徐千姿 +3 位作者 魏安怡 陈世硕 张翀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乳酸含量。同时,取1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采用皮下接种乳腺癌Bcap37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取5只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C( 4 g/kg ),观察肿瘤重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Bcap37和MDA-MB- 45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 P < 0.01 ),Glut1转运蛋白表达减少(均 P <0.05),乳酸分泌量减少(均 P < 0.01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 P < 0.05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 P <0.05),但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这一效果可能与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乳腺癌细胞能量摄取和下调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生理学 抗坏血酸/投药和剂量 葡萄糖转运体1型/代谢 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生物合成 信号传导 乳酸/代谢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晓静 邹兴立 +4 位作者 赵臻怡 王静 杨竹 倪勋 魏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33-841,共9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及原代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分选CD34^+细胞,体外培养CD34^+细胞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给予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各...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及原代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分选CD34^+细胞,体外培养CD34^+细胞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给予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抑制HL-60及U937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r=-0.9664;r=-0.9796)。采用不同浓度维生素C(8及20 mmol/L)分别处理HL-60、U937细胞24 h的结果显示,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0.9905;r=0.9971),且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PARP的表达也明显增加。无论有无TET2基因的突变,大剂量维生素C均可抑制原代CD34^+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r=-0.9719;r=-0.9699)、促进其凋亡(r=0.9998;r=0.9901),且呈浓度依赖性。但是却对正常的CD34^+细胞的增殖(r=-0.2032)及凋亡(r=0.1912)无影响。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能够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具有选择性杀伤原代CD34^+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剂量维生素C 抗坏血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焕杰 梁华 +2 位作者 贺雅琳 马彩军 杨少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四肢骨折手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1组(S1)、舒芬太尼2组(S2)和舒芬太尼3组(S3),每组15例。分别给予0.03ug·kg^-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小儿四肢骨折手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四肢骨折手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舒芬太尼1组(S1)、舒芬太尼2组(S2)和舒芬太尼3组(S3),每组15例。分别给予0.03ug·kg^-1·h^-1、0.04ug·kg^-1·h^-1、0.05ug·kg^-1·h^-1的舒芬太尼静脉镇痛。记录术后各时点镇痛、镇静效果评分、SpO2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效果评分:S1组各时点明显高于S2组、S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效果评分:S1组各时点明显低于S2组、S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三组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S3组有2例术后出现嗜睡,与S1组、S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0.04ug·kg^-1·h^-1。用于小儿四肢手术后静脉镇痛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和镇痛 舒芬太尼/投药和剂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对透析器复用效率的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永贵 朱兰英 毛海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 (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FBV)、透析前血球压积 (HCT)及透析 2h尿素... 目的 评价血透前注射单剂量低分子量肝素(LMWH)与持续输注普通肝素 (SH)对复用透析器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慢性透析患者进行随机交叉对照研究 ,观察第 1、4次透析的透析器纤维包裹容量 (FBV)、透析前血球压积 (HCT)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 ;另外 ,利用生色底物法测定透析 0h、2h、4h血浆肝素抗 Fxa水平。结果 同SH组比 ,LMWH组透析器复用次数增加 (P <0 0 5 ) ,第 4次复用透析器FBV及透析 2h尿素氮、肌酐清除率无下降 (P >0 0 5 ) ,SH组则下降 (P <0 0 5 ) ,透析 2h两组血浆肝素活性抗 Fx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 4hLMWH组高于SH组 (P <0 0 5 )。结论 透析前单剂量注射LMWH能有效地保护复用透析器清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投药 剂量 低分子量肝素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可欣 李冬梅 +1 位作者 李树蕾 聂毓秀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8-559,共2页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 目的 :研究长期服用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心脏铜 -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 Cu- Zn SOD)和脂质过氧化物 ( LPO)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 Wistar大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 0 .0及 2 0 .0 mg· kg-1连续灌胃 6个月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 Cu- Zn SOD和 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予硝酸镧 6个月后 ,2 0 .0 mg· kg-1组 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 LPO的含量则显著升高 ;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较高剂量 ( 2 0 .0、1 0 .0 mg·kg-1)硝酸镧的直接损伤可使大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较低剂量 ( 2 .0、0 .2及 0 .1 mg·kg-1)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类 投药 剂量 硝酸盐类 药理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脂质体 过氧化物 心脏 药物作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和亚惊厥剂量戊四唑对大鼠脑内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朱丽君 王敏珍 +3 位作者 吴晓华 徐淑君 罗建红 陈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3-215,224,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戊四唑刺激对大脑皮层内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 ( NMDA)受体 NR1、NR2 A和NR2 B 3种亚单位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 ( 35 mg/kg)和惊厥剂量 ( 5 0 mg/kg)的戊四唑 ,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分离大脑皮层 ,...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戊四唑刺激对大脑皮层内 N-甲基 - D-天门冬氨酸 ( NMDA)受体 NR1、NR2 A和NR2 B 3种亚单位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亚惊厥剂量 ( 35 mg/kg)和惊厥剂量 ( 5 0 mg/kg)的戊四唑 ,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分离大脑皮层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NMDA受体 NR1、NR2 A、NR2 B 3种亚单位的蛋白含量。结果 :注射戊四唑亚惊厥剂量和惊厥剂量组大鼠的行为学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0 1) ,但 NMDA受体 3种亚单位仅 NR2 A亚单位在 1h点有显著性增高 ,且惊厥剂量组 NR2 A的表达量比亚惊厥剂量组高 ( P<0 .0 5 )。惊厥剂量组 NR2 A和NR2 B表达有先增加再降低然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 ,而 NR1亚单位改变不明显。结论 :戊四唑引起惊厥的机制可能与戊四唑首先影响 NR2亚单位蛋白的表达 ,以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唑/投药和剂量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小剂量L-甲状腺素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正言 杨荣旺 +3 位作者 梁黎 陈汉云 陈肖肖 杨茹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最适剂量。方法:138例CH患儿按总T3(TT3)、总T4(TT4)和TSH的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和重型三组,各组分别给予(3.5±1.0)μg/(kg.d)、(4.3±0.7)μg/(kg.d)、(4.7&#...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的最适剂量。方法:138例CH患儿按总T3(TT3)、总T4(TT4)和TSH的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和重型三组,各组分别给予(3.5±1.0)μg/(kg.d)、(4.3±0.7)μg/(kg.d)、(4.7±0.6)μg/(kg.d)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片,并于1、2、3个月复测血清TT3、TT4和TSH浓度,结合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剂量;治疗至2岁左右测试发育商。结果:138例患儿左旋甲状腺素起始平均剂量为(4.3±0.9)μg/(kg.d)。治疗1个月后各组患儿的平均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2个月后TT3和TT4水平达正常范围的上1/2,临床无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表现,但此时仍有32.6%的患儿TSH水平高于正常范围。治疗后各组临床和生化指标达正常的时间无差异(P=0.925),三组间的起始剂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间3个月内的平均用药剂量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18例患儿治疗至2岁,智力测试平均发育商为116.7±17.0。结论:治疗CH的起始用药剂量以(4.3±0.9)μg/(kg.d)为宜;CH的治疗最好根据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及时调整药量,做到剂量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先天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疗法 左甲状腺素/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联合小剂量IL-2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夏大静 鲍建芳 +1 位作者 沈建根 邵传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IL-12与IL-2 的最佳剂量配伍,以充分发挥两种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从而减少使用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方法:静止的或用小剂量IL-2 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含不同浓度IL-12 和(或)... 目的:探讨IL-12与IL-2 的最佳剂量配伍,以充分发挥两种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从而减少使用剂量和降低毒副作用。方法:静止的或用小剂量IL-2 激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含不同浓度IL-12 和(或)IL-2 的培养液培养后,分别用3H-TdR掺入法和LDH释放法测定PBMC的增殖作用及杀瘤活性。结果:①5~50 IU/m lIL-12 单独不能诱导PBMC增殖,但能与小剂量(10 IU/m l)IL-2 协同而促进PBMC的增殖,且能延长增殖作用时间。②经IL-12 作用后,PBMC对NK敏感的K562细胞及NK抵抗的Raji细胞均产生明显的杀伤活性。激活的PBMC经IL-12 和IL-2 各10 IU/m l联合培养后,对K562 细胞和Raji细胞的杀伤率达最大值,分别为72.0±4.2% 和65.4±5.8% ,显示出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人PBMC在体外经10 IU/m lIL-2激活后,再加入IL-12 和IL-2各10 IU/m l共同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投药和剂量 白细胞介素12/投药和剂量 药物协同作用 单核细胞/药物作用 免疫疗法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
10
作者 刘子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总结出能直观反映小儿氯胺酮麻醉深度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5~6岁小儿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Ketamine,KTM)1mg.kg-1、2mg.kg-1,比较组内不同时点、组...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学龄前小儿心率变异功率谱的影响,总结出能直观反映小儿氯胺酮麻醉深度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5~6岁小儿5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静脉注射氯胺酮(Ketamine,KTM)1mg.kg-1、2mg.kg-1,比较组内不同时点、组间同时点心率变异功率谱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静脉注射氯胺酮后,A、B两组心率变异功率谱中,除了心率(HR)外,其余成分值较基础值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B组低频(LF)、高频(HF)、心率变异指数(HRVI)比A组小(P<0.05)。结论静脉注射氯胺酮后心率变异功率谱中除HR外,其他成分值下降且幅度与剂量有关,其中HRVI变化最为直观敏感,可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氯胺酮/投药和剂量 输注 静脉内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鸡投药须知
11
作者 周横 《农村新技术》 2009年第5期24-24,共1页
采用“一水二料三注射”的投药方式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一水”,是将可溶于水的药物投入饮水中供鸡群自由饮用,药物剂量要加倍;“二料”,是按正常治疗剂量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中供鸡采食;“三注射”,是对病情严重、饮食不佳的... 采用“一水二料三注射”的投药方式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一水”,是将可溶于水的药物投入饮水中供鸡群自由饮用,药物剂量要加倍;“二料”,是按正常治疗剂量将药物均匀地混合到饲料中供鸡采食;“三注射”,是对病情严重、饮食不佳的鸡分别进行注射治疗,从而兼顾不同病情的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方式 鸡群 药物剂量 注射治疗 治疗剂量 饮水 病情 采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投药的方法
12
作者 杨阳 白明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3期158-158,共1页
1经口投药法 拌食投药法适合于尚有食欲的犬,且无异常气味、无刺激性、用量又少的药物。投药时,把药物与犬最爱吃的食物拌匀,让犬自行吃下去。为使犬能顺利吃完拌药的食物,最好吃药前先让犬饿1顿。口服法也称灌服法,是强行将药物经口... 1经口投药法 拌食投药法适合于尚有食欲的犬,且无异常气味、无刺激性、用量又少的药物。投药时,把药物与犬最爱吃的食物拌匀,让犬自行吃下去。为使犬能顺利吃完拌药的食物,最好吃药前先让犬饿1顿。口服法也称灌服法,是强行将药物经口给犬灌入胃内。因此,不论病犬有无食欲,只要药物剂量不多,又无明显刺激性,都可采用此法。灌服前,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水,调制成泥膏或稀糊状。灌药时,将犬站立保定或侧卧保定,助手用手抓住犬的上、下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病犬 药物剂量 无刺激性 站立保定 口服法 食欲 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珍 危思维 +3 位作者 禹二友 吴磊 陈政 杜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麻醉下隐匿型阴茎整复术及尿道成形+阴茎屈曲矫正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全身麻醉中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麻醉下隐匿型阴茎整复术及尿道成形+阴茎屈曲矫正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6~12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4组:C组(生理盐水组)、D1组(右美托咪定0.25μg·kg^(-1)·h^(-1))、D2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和D3组(右美托咪定0.75μg·kg^(-1)·h^(-1)),每组各30例。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后在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麻醉。记录右美托咪定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15 min(T3)、手术开始后30 min(T4)、手术结束时(T5)、拔除喉罩时(T6)、呼之争眼时(T7)以及定向力恢复时(T8)共9个时间点的麻醉深度监测数值,记录患儿术中各时间点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ETsevo)、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术后第2天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随访,了解患儿是否出现术中知晓或其他术后精神、行为改变等。结果四组患儿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D3组BIS值在T1、T2、T3、T4、T5时间点较C组和D1组均明显降低(P<0.05);D3组在T4、T5时间点的BIS值明显低于D2组(P<0.05);D1组在T0~T8各时间点的BIS值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术中的ETsevo变化:术中T1、T2、T3、T4、T5、T6各时间点,D2和D3组的ETsevo均较C组和D1组明显降低(P<0.05),除T2时间点,D1组在T0、T1、T3、T4、T5、T6的ETsevo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和D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术中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与C组相比,D1、D2和D3组在T3、T4、T5、T6的MAP明显降低(P<0.05);D1、D2和D3组患儿的HR在T3、T4、T5、T6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5);D3组患儿的HR在T6~T83个时间点均低于C、D1和D2组(P<0.05)。四组患儿无一例出现术中知晓以及术后精神、行为改变。结论儿童术中持续泵入0.25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不会影响七氟醚麻醉的深度;超过0.5μg·kg^(-1)·h^(-1)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可能会增加术中七氟醚的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七氟醚 投药和剂量 麻醉和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景处方用药剂量小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美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3年第5期19-19,共1页
仲景处方精当严谨,尤其药量增减变化更是出奇制胜。一、药味相同,药量改变方名、主治各异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唐容川谓之“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 仲景处方精当严谨,尤其药量增减变化更是出奇制胜。一、药味相同,药量改变方名、主治各异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唐容川谓之“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看,并不尽然。桂枝加桂汤与桂枝汤其组成相同,只是前者桂枝增加二两,主治奔豚气,后方则主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组成也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机 奔豚气/中医药疗法 桂枝汤/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投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岩 贾术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26,共2页
鸡群投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岩贾术君(辽宁省黑山县畜牧兽医站121400)随着养鸡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投药已开始广泛用于养鸡生产,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以及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生产中常... 鸡群投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王岩贾术君(辽宁省黑山县畜牧兽医站121400)随着养鸡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投药已开始广泛用于养鸡生产,这对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以及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生产中常有药物使用错误或不合理而造成较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防治 药物 剂量 鸡群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原位肝脏隔离灌注大剂量丝裂霉素C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志伟 王永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投药 剂量 局部灌注 肝肿瘤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投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7
作者 张林和 张爱国 孟祥东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3年第11期35-35,共1页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掌握适当的时机投药 给鸡群投药必须正确地掌握鸡群的病情,以尽早用药和及时用药为前提,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用药,也要有针对性,不要把一些药物当作必备的添加剂,长期使用走以药养鸡的道路,那样往往是既浪费药...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并掌握适当的时机投药 给鸡群投药必须正确地掌握鸡群的病情,以尽早用药和及时用药为前提,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用药,也要有针对性,不要把一些药物当作必备的添加剂,长期使用走以药养鸡的道路,那样往往是既浪费药物又造成鸡群抵抗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群 投药方法 有效成份 使用剂量 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投药要点
18
《湖北畜牧兽医》 2008年第1期40-40,共1页
鸡场用药经常采用大群投药,大群投药通常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药物的方法。但是在实际中常不能保证鸡只确实得到有效的药物剂量,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免疫效果呢?
关键词 鸡群投药 药物剂量 免疫效果 大群 鸡场 饲料 饮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群投药要点
19
作者 赵公舜 《中国牧业通讯》 2000年第4期44-44,共1页
在鸡场中需要用药时常常采用大群投药的方法,大群投药通常是采用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所需药物的方法进行。我们常听说为治疗某病而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了百分之几或多少ppm的药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不能保证鸡只确实得到有效的药物剂量,... 在鸡场中需要用药时常常采用大群投药的方法,大群投药通常是采用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所需药物的方法进行。我们常听说为治疗某病而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了百分之几或多少ppm的药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常不能保证鸡只确实得到有效的药物剂量,从而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鸡只也和其他动物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群疫病防治 饮水投药 剂量 饮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艳芳 龚方戚 +1 位作者 陈黎勤 顾卫忠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9-406,共8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和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C)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5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余小鼠分别于第1天和第7天在双测腹股沟皮下注射充分乳化的猪心肌肌凝蛋白,剂量为每次每只100μg;从免疫的当天开始给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所给药物。小剂量VitC组:150mg/kg·d-1VitC;大剂量VitC组:300 mg/kg·d-1VitC;IVIG组:1g/kg.d-1IVIG;IVIG+VitC组:1 g/kg.d-1IVIG和150mg/kg·d-1VitC;对照组:与干预组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于第21天给予称重,麻醉后处死,并摘眼球取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心脏、脾脏和肾脏分别称重,得心脏、脾脏和肾脏与体重之比(C/W、S/W、R/W);脾脏在肉眼观察后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心脏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作病理切片和H-E染色,一部分作冰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肌组织中沉积的IgG水平,一部分作电镜检查。结果:(1)心脏的病理改变:大、小剂量VitC组心肌炎性细胞的浸润及心包钙化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心肌偶有淋巴细胞浸润,无心包钙化。(2)脾脏的病理改变:除空白组外,其余脾脏均明显增大,IVIG组和IVIG+VitC组更是明显,镜检表现为红髓充血和白髓增生。(3)心脏、脾脏、肾脏与体重之比:各干预组C/W明显低于对照组;各干预组和对照组S/W明显高于空白组,IVIG组和IVIG+VitC组S/W明显高于大、小剂量VitC组;R/W各组无差异。(4)TNF-α水平:大、小剂量VitC组的TNF-α水平略低于对照组,IVIG组和IVIG+VitC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心肌的免疫荧光检测:对照组比较粗的荧光条带主要集中在心肌间质,大、小剂量VitC组荧光的密度和强度有所降低,而IVIG组和IVIG+VitC组的荧光条带增宽,在心肌间质中呈宽大的条索状分布,亮度明显增强。(6)心肌的电镜检测:对照组心肌肌丝排列紊乱,肌节断裂严重,线粒体肥大,并出现空泡变性;大、小剂量VitC组病变比对照组有所减轻;IVIG组和IVIG+VitC组肌丝排列紊乱明显减轻,肌节断裂比对照组减少,线粒体基本正常。结论:IVIG和VitC对EAM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心脏的病理改变,抑制TNF-α的产生;但IVIG或IVIG+VitC作用更为明显,并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加心肌中IgG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类/投药和剂量 抗坏血酸/投药和剂量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心肌炎/药物疗法 心肌炎/病理学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