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中和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崔代迅 杨小慧 冯振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3-1772,共10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主要引起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而ALRTI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针对RSV主要还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特异性治疗药物相对较少。因此,RSV疫苗或抗体药物的研发迫切而重要。现阶段,仅有两款RSV疫苗(Abrysvo和Arexvy)和两款RSV单克隆抗体[帕丽珠单抗(Palivizumab)和尼斯维单抗(Nirsevimab)]上市,在特定的人群中均展示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文章针对近年来RSV主要疫苗类型及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为RS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减毒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惠如 赵敏 +5 位作者 程宁宁 付远辉 彭向雷 虞结梅 郑妍鹏 何金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建立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hAEC)的培养方法,并在hAEC体系上探讨3-硫代吲哚类化合物RSV-A-4和免疫抑制剂代谢产物6-MMPr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及其机制,从而构建可用... 为建立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hAEC)的培养方法,并在hAEC体系上探讨3-硫代吲哚类化合物RSV-A-4和免疫抑制剂代谢产物6-MMPr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及其机制,从而构建可用于RSV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细胞模型。采集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样本,分离细胞后建立hAEC的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形态和活力鉴定;在hAEC体系上检测小分子化合物RSV-A-4和6-MMPr的抗RSV活性及其细胞毒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Time-of-addition assay技术,探讨RSV-A-4和6-MMPr的抑制RSV复制的作用机制。培养的hAEC经鉴定:其体外培养存活率可达93.51%;RSV-A-4和6-MMPr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207.30±4.77)μmol/L和(3191.00±6.11)μmol/L,6-MMPr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Half maximal 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_(50))为(95526.00±10.97)μmol/L,而RSV-A-4对hAEC未见明显细胞毒性;RSV-A-4和6-MMPr均在RSV病毒基因组复制阶段抑制RSV复制。成功建立可用于抗RSV药物筛选及体外评价的hAEC培养体系,RSV-A-4和6-MMPr在细胞水平均能有效抑制RS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化合物 病毒活性 病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
3
作者 巨春蓉 郝创利 +1 位作者 薛武军 何建行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该类人群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性管理,就移植受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后早期诊断及干预、重症预警、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同行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实体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巨细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M2-1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杭薇 辛庆红 +1 位作者 李继成 杜玉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 :制备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M2 - 1蛋白多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研究RSV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纯化RSVM2 - 1蛋白 ,免疫新西兰家兔 ,Westernblot检测M2 - 1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 :Westernblot检测可见约 4 8kD的特异性条带 ,M2 - ... 目的 :制备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M2 - 1蛋白多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研究RSV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方法 :纯化RSVM2 - 1蛋白 ,免疫新西兰家兔 ,Westernblot检测M2 - 1多克隆抗体效价。结果 :Westernblot检测可见约 4 8kD的特异性条带 ,M2 - 1蛋白多克隆效价为 1∶10 0 0。结论 :本实验成功的地制备了RSV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体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艳婷 侯喜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8-636,共9页
目的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重组纯化的BRSV-G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制备抗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PcAb)和单克隆抗体(MAb),方阵滴定法优化DAS-ELISA方法抗体工作浓度及反应条件,并对其敏感... 目的建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双抗体夹心ELISA(DAS-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重组纯化的BRSV-G蛋白免疫家兔和小鼠,制备抗G蛋白的多克隆抗体(PcAb)和单克隆抗体(MAb),方阵滴定法优化DAS-ELISA方法抗体工作浓度及反应条件,并对其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进行验证。结果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G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抗体亚类均为IgG1型κ链,Western blot、IFA试验表明PcAb和MAb均与G蛋白和BRSV发生特异性反应,MAb作为捕获抗体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PcAb作为检测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5μg/mL,判定临界值为0.22,最低检测限为1.43μg/mL,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0%,与常引起牛呼吸道疾病的几种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与RT-PCR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92.0%、100%、95.6%。结论建立的检测BRSV的DAS-ELISA方法可用于临床样品的大规模检测,为BRSV疫情的监测和快速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 多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 DAS-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琦 徐葛林 +1 位作者 王继麟 全家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国际标准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鉴定各项特性。结果:培育出稳定分泌抗RSV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株。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在89~104条之间...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国际标准株)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杂交瘤技术制备单抗,鉴定各项特性。结果:培育出稳定分泌抗RSV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株。杂交瘤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在89~104条之间,其分泌的抗体分别属于鼠IgG1、IgG2a、IgG2b亚类,各种腹水单抗的荧光效价在1∶4000~1∶16000之间。一种单抗识别RSV基质蛋白(M),两种单抗识别RSV融合蛋白(F),另两种单抗识别RSV核衣壳蛋白(N)。单抗中和效价最高达1∶64。相加指数证实5种单抗识别不相关的抗原表位。用硫氰酸铵洗脱法比较了五种单抗相对亲和力的大小,依次为:1#>2#>4#>3#>5#。所有杂交瘤细胞株,经连续3个月培养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检测上清,其分泌抗体效价稳定。结论:已获得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RS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克隆抗体 杂炎瘤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抵抗株的体内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东 W.Sullender 杨锡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18,共6页
目的:Palivizum ab(PZ)是目前唯一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要用于预防高危患儿RSV感染。体外筛选获得的PZ逃逸株F基因发生众多突变,且在棉鼠体内完全抵抗大剂量PZ预防效应。本研究评估RSV PZ逃逸株在动物体内是否出现。方... 目的:Palivizum ab(PZ)是目前唯一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主要用于预防高危患儿RSV感染。体外筛选获得的PZ逃逸株F基因发生众多突变,且在棉鼠体内完全抵抗大剂量PZ预防效应。本研究评估RSV PZ逃逸株在动物体内是否出现。方法:用环磷酰胺(CY)腹腔注射法制备免疫抑制棉鼠模型,鼻腔接种病毒前24h或后6周肌注15m g/kg PZ。感染后12周收集棉鼠肺脏,用逆转录PCR法扩增RSV F基因片断并克隆入质粒载体,测定克隆cDNA序列筛查F基因突变。结果:在5只接受PZ预防或治疗的棉鼠中,3只棉鼠肺内病毒为含有逃逸株和原型株的混合群体;来自上述3只棉鼠的F基因cDNA克隆中,超过50%显示与体外PZ逃逸株相同的F基因突变。从其中1只棉鼠肺脏中分离的病毒抵抗PZ中和效应。结论:RSV在环磷酰胺处理的棉鼠模型肺内复制时间明显延长,在PZ筛选压力存在情况下,PZ逃逸株可在体内产生,并可能导致PZ预防或治疗失效,提示今后有必要在PZ使用人群中长期监控逃逸株是否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逃逸株 单克隆抗体 免疫抑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合胞病毒抗原及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8
作者 张传湘 刘孟秋 +2 位作者 胡姣荣 刘仲熊 殷邦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1-282,共2页
全国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讨会议提出:各地要总结经验,将病原体分离、快速抗原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结合起来研究。为此,我们采用免疫酶组化法(I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10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鼻咽分泌物(N... 全国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研讨会议提出:各地要总结经验,将病原体分离、快速抗原检测及血清抗体检测结合起来研究。为此,我们采用免疫酶组化法(I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10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患儿鼻咽分泌物(NPS)脱落细胞合胞病毒抗原(RSV-Ag)、血清特异性IgM、IgG抗体(SIgM、SIgG),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总结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 合胞病毒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9
作者 段薇 张健 +2 位作者 郑剑玲 苏丹 王美慧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呼吸道合胞病毒 单克隆抗体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性质的初步鉴定
10
作者 张梅 何金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7-1277,共1页
目的利用活体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技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筛选出更多可识别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鉴定,以期为RSV的被动免疫治疗以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以RSV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同时采... 目的利用活体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技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筛选出更多可识别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鉴定,以期为RSV的被动免疫治疗以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以RSV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同时采用实体瘤技术体内制备骨髓瘤细胞。取免疫后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IFA方法筛选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的可稳定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初步分析McAb对RSV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免疫酶法(IE)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和融合抑制实验分析McAb体外保护作用。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2A7、3E10、1F10及3G4,经间接ELISA以及Westernblot初步鉴定,获得的4株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RSV蛋白,McAbs 2A7和3E10可分别识别融合糖蛋白(F)蛋白二聚体和单体,McAbs 1F10和3G4可识别黏附糖蛋白(G)蛋白。其中McAbs 2A7与1F10可以在体外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感染,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具有融合抑制活性。结论利用IFA法成功筛选了能特异性识别RSV的4种单克隆抗体,初步鉴定显示两种单抗可分别识别F蛋白二聚体和单体,另两种单抗可识别G蛋白。IE法蚀斑减少实验显示两种单抗在体外具有中和活性和融合抑制活性,表明获得的单抗对RSV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活体骨髓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中和活性 融合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结构、致病性及单克隆抗体
11
作者 范桂香 房益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下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是呼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简称合胞病毒。合胞病毒感染对象是人及动物,分布广泛,为全球性,传染性强。可在人、猴细胞增殖,增殖后引起细胞界线不清,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病变。胞浆内... 下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毒之一是呼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简称合胞病毒。合胞病毒感染对象是人及动物,分布广泛,为全球性,传染性强。可在人、猴细胞增殖,增殖后引起细胞界线不清,融合成多核巨细胞病变。胞浆内可出现嗜酸性包涵体,所致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结构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向江艳 詹炉停 +3 位作者 赵敏 张伟 郑子峥 夏宁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54-1359,共6页
目的:制备人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方法:选取RSV-A2 L蛋白上具有亲水性可能的loop区段,将这些目的片段展示在HBc149上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根据免疫后血清的ELISA和WB分... 目的:制备人呼吸道合胞病毒L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性质鉴定。方法:选取RSV-A2 L蛋白上具有亲水性可能的loop区段,将这些目的片段展示在HBc149上进行原核表达并纯化。重组蛋白免疫6~8周BALB/c雌性小鼠,根据免疫后血清的ELISA和WB分析结果选择L3935和L4099组小鼠进行脾脏免疫。融合后,用间接ELISA法筛选和多次克隆化,获得稳定分泌抗L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并结合ELISA、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对所获得的单抗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1株L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结果 IgG1、IgG2a和IgG3单抗各3株,IgG2b单抗2株。结论:成功制备了L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也为RSV感染的免疫和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L蛋白 单克隆抗体 肽段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13
作者 汪治华 张国成 +6 位作者 许东亮 孙新 李小青 李思袖 张学红 聂晓晶 豆玉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92-893,897,共3页
目的: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搭建人源性抗体制备的技术平台,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方法:从5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 目的: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搭建人源性抗体制备的技术平台,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有效途径。方法:从5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用PCR扩增轻链和重链Fd段(即重链的可变区和第一恒定区)基因,并将扩增的轻链和重链基因片段克隆于pComb3x噬粒载体,电转化XL1-Blue大肠杆菌,经辅助噬菌体M13K07超感染后构建成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对此抗体库双酶切进行鉴定,并用呼吸道合胞病毒颗粒作抗原进行初步筛选。结果:经过重轻链基因的重组,成功构建一免疫噬菌体抗体基因库,共有2.6×106个不同的克隆菌,其中70%的克隆均含有轻链和重链Fd基因。因此,所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的库容量为1.8×106,经初步筛选,抗体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结论: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构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人源性免疫噬菌体抗体库,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FAB抗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抗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14
作者 司竣宇 詹炉停 +5 位作者 依含 赵敏 张伟 孙永鹏 郑子峥 夏宁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制备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HRSV P蛋白重叠肽段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P蛋白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验证筛选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P蛋白的结合活性... 目的制备抗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磷蛋白(P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HRSV P蛋白重叠肽段作为免疫原,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P蛋白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验证筛选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P蛋白的结合活性,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确定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能否用于RSV感染后HEp-2细胞中P蛋白的检测。结果筛选出反应性好、特异性识别HRSV 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P181-15A3、P211-16D8。获得的单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法验证可与P蛋白结合,并可用于RSV感染后HEp-2细胞中P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论成功制备了小鼠抗HRSV 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 磷蛋白(P蛋白)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夏泉 黄赵刚 +3 位作者 李绍平 张平 王静 何丽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莪术油 病毒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03
16
作者 冯旰珠 周锋 +1 位作者 黄茂 姚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RSV攻击后各组Hep-2细胞的病变效应(CPE),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RSV攻击后各组Hep-2细胞的病变效应(CPE),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病毒抑制率。以CPE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以CPE法及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比较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3.972g/L。预防给药方式、细胞外直接灭活及治疗给药方式均有抗RSV作用,其抗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428、1.160、1.189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9.28、3.42和3.34,热毒宁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热毒宁对RSV有直接灭活作用,对RSV侵入Hep-2细胞有阻断作用,对RSV在Hep-2细胞内增殖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以预防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作用 中草药 细胞病变效应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林洁 董琳 +2 位作者 李海燕 万春杰 陈小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因RSV感染住院共4 189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有...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因RSV感染住院共4 189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有306例(7.3%),其中男214例,女92例,年龄8 d~4岁,6个月以内占81.0%。217例(70.9%)合并有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其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营养不良及神经系统疾病。306例行痰液病原学检测,51例行血培养,结果102例(33.3%)合并感染。从痰液中检出病原体129株,其中细菌114株,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9.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9.4%;3例血培养阳性。所有患儿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达88.9%;单药治疗占63.4%,二联使用占35.0%;用药时间<1周68例(22.2%),~2周168例(54.9%)。治愈217例,好转81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1例。结论 RSV是儿童重症肺炎最主要的病毒病原,重症RSV肺炎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70.9%合并有基础疾病;33.3%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88.9%使用头孢菌素治疗,多为单药治疗,疗程1~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肺炎 菌药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璇 于莉 +1 位作者 胡涛 黄升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RSV和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3型 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幼鼠肺部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振波 邵淑蓉 陈虹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3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RSV组,APS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n=10)。除对照组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后,滴鼻50μl生理盐水外,其余...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3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RSV组,APS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n=10)。除对照组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后,滴鼻50μl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鼻腔滴注50μl RSV-long株病毒溶液[含6.8×10^(6)个斑块形成单位(pfu)]2 h制备模型。此外,AP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200、300 mg/(kg.d)APS灌胃,1次/d,持续5 d;利巴韦林组给予46 mg/(kg.d)利巴韦林灌胃,1次/d,持续5 d;对照组及RSV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测量各组小鼠感染前后的体重变化并计算肺指数,采用空斑减数实验检测病毒复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IL-33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肺组织的氧化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感染可使小鼠体重降低(P<0.05),肺指数升高(P<0.05),血清IL-1β、IL-18、IL-33及肺组织氧化指标MD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抗氧化指标SOD及GSH表达水平降低(P<0.05)。此外,RSV感染可使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增高、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及CD4^(+)/CD8^(+)比例增高(P<0.05),且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发生磷酸化(P<0.05)。与RSV组比较,低、中、高剂量APS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上述变化(P<0.05),且利巴韦林组治疗也具有与APS相同的作用(P<0.05)。此外,与利巴韦林组比较,APS高剂量组对RSV感染引起的小鼠体重降低、血清IL-1β及MDA水平升高、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失调及TLR4/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APS可抑制RSV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反应,并减轻炎症及氧化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APK/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呼吸道合胞病毒 幼鼠 肺部感染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石生 魏东 王一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1-404,451,共5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Hela细胞系上检测了来自紫球藻的胞外多糖及其组分的抗呼吸道病毒(RSV)活性。发现紫球藻胞外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分离组分中的强带电性组分ESPSⅥ活性最高...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Hela细胞系上检测了来自紫球藻的胞外多糖及其组分的抗呼吸道病毒(RSV)活性。发现紫球藻胞外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分离组分中的强带电性组分ESPSⅥ活性最高,其TI值达3125,为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40余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球藻 胞外多糖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