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威 杨明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6,2,共5页
本文在小鼠模型系统中,应用ELISA和^(125)IUdR释放试验分别研究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RSV—i—RNA)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活性和以细胞毒活性为指标检测其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SV-i-RNA能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和提高... 本文在小鼠模型系统中,应用ELISA和^(125)IUdR释放试验分别研究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RSV—i—RNA)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活性和以细胞毒活性为指标检测其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RSV-i-RNA能诱生血清特异性抗体和提高鼠脾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且明显高于正常核糖核酸对照组。 RSV-i-RNA的上述作用可被RNase所阻断,但不受DNase和Pronase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惠煜 董立 +1 位作者 郭腾徽 周朋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3-1999,共7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导致肺炎、哮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西医缺乏特效疗法,中医药防治RS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现代实验研究主要从抗炎、抑制病毒复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代谢紊乱4个方面证实了中药活性成分及中医经方有抗RSV作用。中医药可通过“病毒—宿主—免疫”多维防治RSV感染,具有直接抗病毒与恢复机体稳态优势。目前研究在阐明复方有效成分、药物协同作用靶点及增效机制等方面尚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中药活性成分 中医经方 炎症反应 病毒复制 免疫功能 代谢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及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活性 被引量:1
3
作者 丁惠如 赵敏 +5 位作者 程宁宁 付远辉 彭向雷 虞结梅 郑妍鹏 何金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为建立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hAEC)的培养方法,并在hAEC体系上探讨3-硫代吲哚类化合物RSV-A-4和免疫抑制剂代谢产物6-MMPr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及其机制,从而构建可用... 为建立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Human airway epithelial cell,hAEC)的培养方法,并在hAEC体系上探讨3-硫代吲哚类化合物RSV-A-4和免疫抑制剂代谢产物6-MMPr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活性及其机制,从而构建可用于RSV药物筛选及药效评价的细胞模型。采集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样本,分离细胞后建立hAEC的培养方法,并进行细胞形态和活力鉴定;在hAEC体系上检测小分子化合物RSV-A-4和6-MMPr的抗RSV活性及其细胞毒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Time-of-addition assay技术,探讨RSV-A-4和6-MMPr的抑制RSV复制的作用机制。培养的hAEC经鉴定:其体外培养存活率可达93.51%;RSV-A-4和6-MMPr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207.30±4.77)μmol/L和(3191.00±6.11)μmol/L,6-MMPr的半数细胞毒性浓度(Half maximal 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_(50))为(95526.00±10.97)μmol/L,而RSV-A-4对hAEC未见明显细胞毒性;RSV-A-4和6-MMPr均在RSV病毒基因组复制阶段抑制RSV复制。成功建立可用于抗RSV药物筛选及体外评价的hAEC培养体系,RSV-A-4和6-MMPr在细胞水平均能有效抑制RS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原代呼吸道上皮细胞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化合物 病毒活性 病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疗策略
4
作者 巨春蓉 郝创利 +1 位作者 薛武军 何建行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 病毒感染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挑战。实体器官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因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免疫功能较弱,属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与普通人群感染不同,移植受者呼吸道病毒感染后容易出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需要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因此,本文针对该类人群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特殊性管理,就移植受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感染后早期诊断及干预、重症预警、药物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供临床同行借鉴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实体器官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病毒治疗 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巨细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夹心法检测临床鼻咽抽吸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永鹏 靳输梅 +5 位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赵敏 张伟 夏宁邵 郑子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0,共6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引起5周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常用的试剂盒是美国Diagnostic Hybrids公司研发的7项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但其价格昂贵,且需荧光显微镜辅助诊断,不利于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国内尚无上市的快速诊断试剂用于临床检测.为此建立用于RSV抗原检测的早期快速诊断试剂,并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为参比,同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对112份临床鼻咽抽吸物(NPA)样本进行检测.ELISA双抗夹心法和免疫荧光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9.31%和74.14%,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6.30%,Kappa值分别为0.787 1和0.689 5,两者均与RT-PCR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此外,将ELISA双抗夹心法与免疫荧光法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ELISA双抗夹心法操作简便,特异性高,有望代替进口检测试剂盒完成RSV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融合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夹心法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6
作者 刘北星 杨明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5-5,共1页
本文介绍的圆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以微孔滤膜代替ELISA法中的固相载体,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方便可行的、检测病毒或其对应抗体的新方法。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固相载体 酶联免疫吸附 稀释倍数 微孔滤膜 免疫荧光技术 特异反应 二氨基联苯胺 血清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筛选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性质的初步鉴定
7
作者 张梅 何金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77-1277,共1页
目的利用活体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技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筛选出更多可识别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鉴定,以期为RSV的被动免疫治疗以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以RSV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同时采... 目的利用活体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技术,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IFA)筛选出更多可识别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鉴定,以期为RSV的被动免疫治疗以及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以RSV通过滴鼻途径免疫小鼠,同时采用实体瘤技术体内制备骨髓瘤细胞。取免疫后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利用IFA方法筛选经有限稀释法亚克隆获得的可稳定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初步分析McAb对RSV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通过免疫酶法(IE)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和融合抑制实验分析McAb体外保护作用。结果获得4株稳定分泌抗RS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为2A7、3E10、1F10及3G4,经间接ELISA以及Westernblot初步鉴定,获得的4株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RSV蛋白,McAbs 2A7和3E10可分别识别融合糖蛋白(F)蛋白二聚体和单体,McAbs 1F10和3G4可识别黏附糖蛋白(G)蛋白。其中McAbs 2A7与1F10可以在体外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感染,具有中和活性,同时具有融合抑制活性。结论利用IFA法成功筛选了能特异性识别RSV的4种单克隆抗体,初步鉴定显示两种单抗可分别识别F蛋白二聚体和单体,另两种单抗可识别G蛋白。IE法蚀斑减少实验显示两种单抗在体外具有中和活性和融合抑制活性,表明获得的单抗对RSV感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 活体骨髓瘤细胞 单克隆 中和活性 融合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雪廉 赵淑芹 +8 位作者 袁壮 翟景芝 王福忠 那立新 杨明久 刘兰青 刘春馥 刘庆 赵雅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42-45,共4页
应用抗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核糖核酸(ADV-iRNA、RSV-iRNA)治疗病毒性肺炎43例。结果疗程缩短、治愈率提高、总有效率为95.4%。并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PHA皮肤反应及提高粒细胞吞菌率、杀菌率。
关键词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免疫核糖核酸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伊洁 肖艳 +1 位作者 刘亚昆 徐英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快速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用RS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97例疑似RSV感染患者的鼻咽抽吸物或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结果为参... 目的分析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快速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用RS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97例疑似RSV感染患者的鼻咽抽吸物或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核酸检测结果为参考,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不同类型标本和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灵敏度。结果 197例患者标本中经RT-PCR检测,95例(48.2%)为阳性。以RT-PCR核酸检测结果为标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34.7%和100%。该方法对鼻咽抽吸物的阳性检出率较鼻咽拭子高(36.2%对8.6%,P<0.01),鼻咽抽吸物标本的灵敏度明显高于鼻咽拭子(22.1%对12.6%)。RSV检出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1岁以下患儿的阳性检出率最高(29.5%),而在>5岁患儿中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1岁以下幼儿的鼻咽抽吸物中的RSV有较好检测效果,可辅助临床进行早期筛查。但鉴于该方法灵敏度较低,且适用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上还需用RT-PCR对RSV进行确认和补充检测,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原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易感因素研究进展与防控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帅 李佳 +2 位作者 孙晓宇 李光晨 翟景波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对公共卫生领域构成了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对婴幼儿群体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为脆弱的阶段之一,RSV感染是导致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全面...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对公共卫生领域构成了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对婴幼儿群体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婴儿期是人类生命中最为脆弱的阶段之一,RSV感染是导致婴儿期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全面梳理了RSV与婴幼儿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回顾了RSV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了婴幼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生理结构等特点,解释了婴幼儿相对易感染RSV的原因,详细剖析了RSV感染对婴幼儿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当前的预防与干预策略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更有效地防控策略提供科学支持,为未来研究和应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肺炎 易感性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抗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11
作者 夏泉 黄赵刚 +3 位作者 李绍平 张平 王静 何丽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莪术油 病毒 流感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03
12
作者 冯旰珠 周锋 +1 位作者 黄茂 姚堃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RSV攻击后各组Hep-2细胞的病变效应(CPE),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 目的:研究中草药热毒宁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Long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RSV攻击后各组Hep-2细胞的病变效应(CPE),在此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测定各组细胞的病毒抑制率。以CPE法计算药物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分别以CPE法及MTT法计算药物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治疗指数TI,比较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给药方式下热毒宁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热毒宁注射液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3.972g/L。预防给药方式、细胞外直接灭活及治疗给药方式均有抗RSV作用,其抗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428、1.160、1.189g/L,治疗指数TI分别为9.28、3.42和3.34,热毒宁对RSV的抑制作用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反应关系。结论:热毒宁对RSV有直接灭活作用,对RSV侵入Hep-2细胞有阻断作用,对RSV在Hep-2细胞内增殖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下,以预防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作用 中草药 细胞病变效应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林洁 董琳 +2 位作者 李海燕 万春杰 陈小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因RSV感染住院共4 189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有...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因RSV感染住院共4 189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有306例(7.3%),其中男214例,女92例,年龄8 d~4岁,6个月以内占81.0%。217例(70.9%)合并有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其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营养不良及神经系统疾病。306例行痰液病原学检测,51例行血培养,结果102例(33.3%)合并感染。从痰液中检出病原体129株,其中细菌114株,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9.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9.4%;3例血培养阳性。所有患儿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达88.9%;单药治疗占63.4%,二联使用占35.0%;用药时间<1周68例(22.2%),~2周168例(54.9%)。治愈217例,好转81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1例。结论 RSV是儿童重症肺炎最主要的病毒病原,重症RSV肺炎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70.9%合并有基础疾病;33.3%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88.9%使用头孢菌素治疗,多为单药治疗,疗程1~2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重症肺炎 菌药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璇 于莉 +1 位作者 胡涛 黄升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38-1840,共3页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 目的:研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体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和细胞病变(CPE)抑制法检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对RSV、ADV3感染细胞的保护作用,判断其抗病毒效果。结果: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776.97 mg/L;抑制RSV和ADV3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08、28.10 mg/L;其治疗指数(TI)分别为27.67、27.65,安全系数均高于利巴韦林。与病毒对照组比较,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能明显降低RSV和ADV3感染细胞所致CPE的抑制率,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体外,小剂量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RSV和ADV3感染的Hep-2细胞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病毒CPE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发挥更高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3型 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病毒清除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晓刚 李永柏 +3 位作者 杨锡强 刘渝 高武红 张远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99-400,共2页
本文使用IVIG0.4~0.5g/kg·d共2天治疗2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对照组32例比较,发现应用IVIG后3~5天血清IgG水平升高1.91倍,RSV-SIgG升高3.22倍,呼吸道RSV抗原68小时内阴转,临床症状体征较快恢复正常。本批IVIG制品中RSV-SIgG... 本文使用IVIG0.4~0.5g/kg·d共2天治疗2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与对照组32例比较,发现应用IVIG后3~5天血清IgG水平升高1.91倍,RSV-SIgG升高3.22倍,呼吸道RSV抗原68小时内阴转,临床症状体征较快恢复正常。本批IVIG制品中RSV-SIgG水平(1:640)远远高于用药前RSV感染患儿平均水平(1:116)。提示IVIG能迅速提高血清IgG水平,补充大量RSV-SIgG中和抗体,有加速呼吸道中病毒的清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幼鼠肺部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吴振波 邵淑蓉 陈虹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3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RSV组,APS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n=10)。除对照组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后,滴鼻50μl生理盐水外,其余...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3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RSV组,APS低、中、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n=10)。除对照组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后,滴鼻50μl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鼻腔滴注50μl RSV-long株病毒溶液[含6.8×10^(6)个斑块形成单位(pfu)]2 h制备模型。此外,AP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0、200、300 mg/(kg.d)APS灌胃,1次/d,持续5 d;利巴韦林组给予46 mg/(kg.d)利巴韦林灌胃,1次/d,持续5 d;对照组及RSV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测量各组小鼠感染前后的体重变化并计算肺指数,采用空斑减数实验检测病毒复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和IL-33的含量,比色法检测肺组织的氧化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SV感染可使小鼠体重降低(P<0.05),肺指数升高(P<0.05),血清IL-1β、IL-18、IL-33及肺组织氧化指标MDA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抗氧化指标SOD及GSH表达水平降低(P<0.05)。此外,RSV感染可使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增高、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及CD4^(+)/CD8^(+)比例增高(P<0.05),且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发生磷酸化(P<0.05)。与RSV组比较,低、中、高剂量APS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逆转上述变化(P<0.05),且利巴韦林组治疗也具有与APS相同的作用(P<0.05)。此外,与利巴韦林组比较,APS高剂量组对RSV感染引起的小鼠体重降低、血清IL-1β及MDA水平升高、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失调及TLR4/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结论APS可抑制RSV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反应,并减轻炎症及氧化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APK/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呼吸道合胞病毒 幼鼠 肺部感染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组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娜 刘建勋 曾瑞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CpG2216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重组RSV疫苗G1F/M2与CpG2216佐剂混合,或与CpG2216及常规佐剂Al(OH)3混合,鼻腔(i.n.)或腹腔注射(i.p.)免疫BALB/c小鼠三次,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杀... 目的:研究CpG2216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重组RSV疫苗G1F/M2与CpG2216佐剂混合,或与CpG2216及常规佐剂Al(OH)3混合,鼻腔(i.n.)或腹腔注射(i.p.)免疫BALB/c小鼠三次,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杀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效应及LDH记忆细胞。结果:与G1F/M2相比,CpG+G1F/M2鼻腔或腹腔注射免疫均诱导了显著的杀伤活性;而且G1F/M2+Al+CpG(i.p.)诱导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pG+G1F/M2(i.p.)。ELISPOT结果显示:CpG+G1F/M2鼻腔免疫和腹腔注射免疫组的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G1F/M2组;CpG+Al+G1F/M2(i.p.)组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pG+G1F/M2(i.p.)组;且各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显著多于分泌IL-4的淋巴细胞,即均诱导了Th1型优势应答,有利于宿主抗病毒。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pG+G1F/M2(i.n.)仅诱导CD44+单阳性的细胞,而CpG+G1F/M2(i.p.)和CpG+Al+G1F/M2(i.p.)既诱导产生了CD44+单阳性细胞,也产生了CD44+CD62L+双阳性的记忆细胞。结论:CpG2216作为RSV重组疫苗G1F/M2的佐剂,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2216 佐剂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重组蛋白疫苗 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石生 魏东 王一飞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1-404,451,共5页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Hela细胞系上检测了来自紫球藻的胞外多糖及其组分的抗呼吸道病毒(RSV)活性。发现紫球藻胞外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分离组分中的强带电性组分ESPSⅥ活性最高...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Hela细胞系上检测了来自紫球藻的胞外多糖及其组分的抗呼吸道病毒(RSV)活性。发现紫球藻胞外多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同时对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很小。分离组分中的强带电性组分ESPSⅥ活性最高,其TI值达3125,为阳性对照药病毒唑的40余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球藻 胞外多糖 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和免疫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锦 丁韵珍 +2 位作者 杨毅 孙家娥 苏犁云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DNA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观察,为RSV的免疫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构建表达RSV-F蛋白的质粒pcD-F,接种BALB/c小鼠后以RSV long株进行攻击,于攻击当日和攻击后第5、14天采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小鼠... 目的构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DNA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观察,为RSV的免疫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构建表达RSV-F蛋白的质粒pcD-F,接种BALB/c小鼠后以RSV long株进行攻击,于攻击当日和攻击后第5、14天采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小鼠RSV特异性IgG抗体和分泌RSV特异性IFN-γ的淋巴细胞,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RSV-RNA的含量。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RSVlong株攻击后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pcD-F免疫小鼠后,产生RSV特异性IgG抗体(滴度1∶60),RSV攻击后第14天,pcD-F免疫小鼠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至1∶2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SV攻击后,pcD-F免疫小鼠分泌RSV特异性IFN-γ的淋巴细胞升至99个/1×105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个/1×105细胞(P<0.05)。pcD-F免疫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肺部RSV得到有效的清除。结论成功构建的RSV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DNA疫苗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PBL体外表达IL-2R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世光 赵习芳 +1 位作者 岳月娥 张泮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2-315,共4页
探讨72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IsM、IgA及IL-2R的活性表达,动态观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急性期、恢复... 探讨72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鼻咽分泌物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IsM、IgA及IL-2R的活性表达,动态观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刺激后,于不同时间(24h、48h、72h)细胞膜上IL-2R的活性表达。结果表明,抗体效价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128倍,病例组急性期CD3、CD16、B细胞升高,CD4/CD8的比值下降,IgG、IgA均降低,而IL-2R的活性表达呈下降趋势。此结果有助于探讨RSV感染患儿的免疫紊乱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IL-2R 免疫功能 儿童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