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405-1409,共5页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 目的 :分析家庭关怀度对接受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112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HAART 1~95个月的HIV/AIDS患者,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调查其家庭关怀度及服药依从性,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及各维度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HAART的HIV/AIDS患者家庭关怀度总分为(7.26±2.75)分,其中家庭关怀良好占62.5%;HAART的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6.94±1.20)分,其中依从性好占33.9%,中等及以下占66.1%;家庭关怀总分及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合作度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是HIV/AIDS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关怀度是影响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可通过鼓励患者家属与其共同面对感染HIV的事实,共同作出服药的决定,及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HIV 服药依从性 家庭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艾滋病患者初始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更换原因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毓芳 刘莉 +4 位作者 张仁芳 沈银忠 齐唐凯 王江蓉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 目的对上海地区接受国家免费抗病毒初始治疗艾滋病患者各种治疗药物更换的时间、原因及例次频率进行研究,从而比较各种药物的耐受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 154例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患者初始治疗方案中每种药物在开始使用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被更换的最常见原因以及发生更换的例次频率。结果启动ART后的3个月内更换治疗药物的原因以奈韦拉平(NVP)导致的严重皮疹、依非韦伦(EFV)导致的严重皮疹和齐多夫定(AZT)导致的中性粒细胞(ANC)<0.75×109/L为主。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因AZT导致的严重贫血、NVP导致的肝毒性更换药物的患者增多。治疗超过1年后患者更换药物的原因多集中于司他夫定(d4T)所致的外周神经损害、脂肪萎缩、血脂异常以及发生治疗失败。因各种原因更换药物共352例次,其中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为302例次(26.17%),治疗失败为50例次(4.33%)。d4T治疗满1年后因血脂异常、脂肪萎缩及治疗失败发生更换药物的例次频率逐渐增加;AZT的更换原因主要为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开始ART后的6个月内;EFV更换的例次较少;NVP更换主要原因为严重皮疹和3级以上肝毒性,在开始治疗后的1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结论在ART过程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不相同。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范围较大。不良反应仍是影响患者依从性、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不良 治疗失败 更换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谐捷 贾卫东 +5 位作者 谭行华 岑玉文 陈新林 董永新 何丽云 蔡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 目的:初步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102例已经开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进行6个月的动态追踪,分析抗病毒治疗时间、免疫学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高效联合抗病毒时间的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独立领域得分逐渐升高,心理和环境领域的得分在开始抗病毒治疗7~24个月的患者得分最高,抗病毒治疗时间长短不同的组间存在差异(P<0.05);CD4+计数及Th/Ts的差异及变化对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未引起有显著性意义的变化,而在抗病毒过程中出现血液毒性及肝损害的患者在生理领域得分偏低,与未出现这两方面毒副作用的患者有不同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患者独立领域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生存质量 WHO-HIV生存质量简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CD4水平不同HI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建军 王江蓉 +4 位作者 卢洪洲 郑毓芳 张仁芳 刘莉 齐唐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 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5 位作者 王闻文 池宏亮 陈江平 黄丽秀 卓义理 聂青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常用代谢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51例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1年,患者上述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脂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其中,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变化较为常见。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谱中,单一指标异常14例(27.4%),代谢综合征5例(9.8%),混合型高脂血症4例(7.8%),2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但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9例(37.2%)。以上变化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受药物、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中老年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聪 周凯 +6 位作者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8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患儿照顾者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聪 许志梦 +5 位作者 杜佩珊 钟海丹 罗灿伟 顾菁 蔡卫平 李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14-2019,共6页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 目的分析照顾者反应对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艾滋病(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的影响。方法便利抽取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 AIDS患儿的主要照顾者,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调查其在照顾上的反应及负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反应对照顾者负担的影响。结果共入组112例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1)照顾者负担总分为(31.05±17.89)分;其中轻度负担占25.9%,中等及以上占57.2%,不同特征的AIDS患儿及照顾者,其照顾者负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照顾者反应自尊得分最高(3.86±0.52),其余消极结果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经济问题维度、时间安排受打扰、健康问题、家庭支持维度;(3)照顾者反应中的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是影响AIDS患儿照顾者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接受ART AIDS患儿的照顾者负担较重,可能与照顾者反应包括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及缺乏家庭支持相关,因此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过程中应重视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顾者 艾滋病 患儿 照顾者 照顾者负担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进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忠胜 陈涛 +2 位作者 胡家光 张鹏 李敏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5-930,共6页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 背景目前研究已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重感染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比单纯HBV感染者增加,抗HBV治疗可显著改善HBV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但是,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否也可以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的肝纤维化以及不同方案有无差别,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HAART能否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及不同HAART方案有无差别。方法选取2011—2017年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始治疗HIV和HBV双重感染者128例,合并骨质疏松和/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纳入非替诺福韦(TDF)组(38例),治疗方案不含TDF;无骨质疏松且肾功能正常患者纳入TDF组(90例),治疗方案含TDF。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基线指标[HIV核糖核酸(HIVRNA)、HBV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D4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小板计数(PLT),计算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和随访指标(抗病毒治疗后3、6、9、12、18、24、30、36、42个月和48个月的FIB-4)。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和不同抗病毒治疗时间点对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 TDF组年龄、AST均高于非TDF组(P<0.05)。TDF组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9、12个月的FIB-4均高于非TDF组(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非TDF组和TDF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308 3和0.435 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重复测量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基线以及治疗后3、6、9、12、18、24、30、36、42、48个月的估算边际均值分别为0.929 4、0.492 7、0.354 0、0.371 9、0.322 8、0.256 1、0.288 1、0.272 3、0.299 6、0.278 8和0.222 5,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5.078,P<0.001)。结论 HAART具有改善HIV和HBV双重感染者肝纤维化作用,含TDF方案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IV 肝硬化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浩 李玮 +1 位作者 魏强 周永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但也是导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该治疗方法可能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ucleot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在诱发骨质疏松症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NRTI和PI引发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可能的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骨质疏松 艾滋病病毒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及其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的动态变化(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力文 加路 +5 位作者 陈霞 郑煜煌 何艳 周华英 谌资 罗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 目的:观察在接受抗HIV治疗的中国HIV感染者队列中血白细胞介素21(IL-21)的动态变化。方法:将符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指南标准的25例慢性HIV成年感染者纳入研究,在启动HAART的0,6,12个月时各抽取感染者的20 mL血液。运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细胞和CD8+T细胞计数,以RT-PCR检测HIV的RNA水平,ELISA法测定IL-21的水平。结果:中国HIV感染者的IL-21水平低于正常人,在接受HAART治疗过程中逐渐升高,但未达到正常人水平。IL-21的水平和CD4+T细胞数呈正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HIV RNA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但与CD8+T细胞数无关。结论:IL-21与HIV免疫致病机制有一定关系,并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免疫重建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白介素21 CD4细胞 CD8细胞 HIV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奈韦拉平与依非韦仑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HIV-1耐药突变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铁龙 骆名其 +1 位作者 马智勇 高世成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 目的比较基于奈韦拉平(NVP)和基于依非韦仑(EFV)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诱发HIV-1耐药突变发生率。方法采集12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提取血浆病毒RN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病毒。巢式PCR方法扩增HIV-1 pol区基因片段核酸序列,行序列测定及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10例患者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c ART)前检出HIV-1变异耐药,将113例c ART患者分为NVP组82例和EFV组31例。随访期(31.0±14.6)个月,总体耐药率、NRTIs耐药突变发生率,NVP组高于EFV组(分别为χ2=6.823,P=0.009和χ2=5.490,P=0.019)。Y188H/L和G190A/S变异率,NVP组亦高于EFV组(分别为χ2=4.148,P=0.042和χ2=5.076,P=0.024)。两组均未发现主要的蛋白酶抑制药耐药变异。结论部分患者c ART前已经存在HIV-1耐药变异。c ART后,NVP更易诱发HIV耐药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韦拉平 依非韦仑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突变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失败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鲁雁秋 王静 +1 位作者 陈耀凯 李俊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接受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后发生病毒学失败的HIV-1感染者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接受一线ART 1年后出现病毒学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HIV-1载量并扩增HIV-1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以及HIV-1基因型分布。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图表制作,并分析病毒学失败率、耐药发生率、耐药位点分布和HIV-1基因型分布。结果在3305例接受一线ART的患者中,348例(10.5%)出现病毒学失败,其中319例对至少一种抗病毒药物耐药。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为99.1%(316/319),其中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地拉韦定(delavirdine,DLV)和依非韦仑(efavirenz,EFV)耐药率均超过95%;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发生率达91.5%(292/319),其中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和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FTC)耐药发生率均超过90%,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和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PI)类耐药发生率低。M184V/I和K65R/N是NRTI类药物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K103N/R/S、G190A/S/E/Q、V179D/E和V106M/A是NNRTI类药物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无论是否存在耐药,HIV-1亚型均与我国主要流行亚型相近。结论该院一线ART治疗失败者耐药发生率高,耐药是HIV-1感者病毒学失败的主要原因;耐药最为严重的药物包括NVP、DLV、EFV、3TC和FTC,AZT和PI类药物耐药发生率低;耐药与HIV-1基因型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6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华英 郑煜煌 +5 位作者 何艳 龚国忠 谌资 刘猛 尹伟 刘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31-737,共7页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 目的:评估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组合对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长期抗病毒和免疫重建效果以及毒副作用。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5月共有57例HIV-1感染者/AIDS患者陆续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定期随访截止于2008年12月。HAART方案主要为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加奈韦拉平。随访期间定期监测其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的变化,记录药物的毒副作用并适当处理,追踪血常规和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出现病毒学失败或严重毒副作用者及时调整用药。结果:57例中,34例持续追踪了4年以上。经过5~6年治疗,63.3%(19/30)的患者病毒载量<50拷贝/mL。CD4+细胞比治疗前平均上升了329个/μL。CD8+细胞平均下降128个/μL,CD4+CD45RA+CD62L童贞细胞和CD4+CD45RO+记忆细胞逐渐上升,CD8+CD38+激活细胞逐渐下降;这些变化均以治疗2年内较明显,2年以上的长期趋势变缓,但6年时均未达到健康者的水平。56%(32/57)的患者先后出现多种可能与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主要为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和脱发,多发生于6月内。29.8%(17/57)的病例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26.3%(15/57)的患者血脂升高,6例出现脂肪分布异常,多见于女性患者;25例发生血象异常、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变化和淀粉酶升高。3例患者发生3~4级毒副作用(2例为外周神经炎,1例怀疑乳酸酸中毒),1例患者发生3级皮疹。结论:奈韦拉平加两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HAART药物组合长期治疗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可持续抑制病毒,增加CD4细胞,其毒副作用可控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奈韦拉平 长期 疗效 安全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合并HIV/HCV感染者52例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毓芳 沈银忠 +5 位作者 王江蓉 刘惜年 黄琴 徐庆年 孙洪清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 目的探讨血友病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仑(EFV)]的疗效。方法观察52例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在接受“d4T+3TC+EFV”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载量的变化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抗HIV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平均每月增长(7.70±4.80)个/mm^3,HIV RNA载量显示不同程度下降,50例患者的HIV RNA载量在治疗后2~7个月均低于检测水平;29例患者出现三酰甘油升高,22例出现血尿酸升高。结论“d4T+3TC+EFV”方案是合并HIV/HCV感染的血友病患者安全、有效的HAART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血友病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州某县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梅 朱芮 +6 位作者 吴涛 俄尔阿沙木 袁天茹 宋绍芳 刘玲 梁洪远 曹汴川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传播性耐药(TDR)情况,为了解当地HIV-1耐药株的传播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来源于2022年1—8月在凉山州某县未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为研... 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的传播性耐药(TDR)情况,为了解当地HIV-1耐药株的传播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来源于2022年1—8月在凉山州某县未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并分离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样本用于HIV-1 RNA定量检测和HIV-1 RNA基因型耐药检测,血细胞样本用于HIV-1 DNA定量检测和HIV-1 DNA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135例研究对象中,男性75例(55.6%),女性60例(44.4%),中位年龄37.5岁,彝族占比最大(96.3%)。性途径传播为HIV-1主要传播方式(83.0%)。发生TDR的有11例,发生率为8.1%。诊断HIV-1感染距耐药检测时间的中位数为11 d。HIV-1 RNA以10001~100000拷贝/mL占比较多(43.7%)。HIV-1 DNA以101~1000拷贝/106 cells占比较多(55.6%)。HIV-1亚型中,以B+C亚型重组占比最高(51.9%),其次为CRF07_BC重组型(43.0%)。135例研究对象中,有23例(17.0%)出现耐药突变位点,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有关的耐药突变位点有16例(11.9%),K103N是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依非韦伦和奈韦拉平是主要的耐药药物;与整合酶抑制剂(INSTI)有关的耐药突变位点有6例(4.4%),E157Q是主要的耐药突变位点,埃替拉韦和拉替拉韦是主要的耐药药物;有1例(0.7%)同时出现NNRTI和INSTI耐药突变位点。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较于年龄>30岁,年龄≤30岁发生TDR风险更高。结论凉山州某县未接受ART的HIV-1感染者的耐药情况不容忽视,相较于年龄>30岁,年龄≤30岁发生TDR风险更高,建议HIV-1感染者在接受ART前均进行HIV-1耐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突变位点 传播性耐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乳酸浓度检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英 孙玉 +5 位作者 张洪海 计云霞 乔录新 丁渭 张玉林 陈德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 目的研究中国感染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血浆乳酸浓度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例抗病毒治疗的感染HIV-1儿童与3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血浆乳酸浓度,结合儿童的基本信息、治疗方案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染HIV-1患儿血浆乳酸浓度(2.32±0.6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1.60±0.88)mmol/L(P<0.01);d4T治疗组和AZT治疗组间血浆乳酸浓度、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性别、年龄以及HIV-1传播途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乳酸浓度可反映感染HIV-1儿童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线粒体毒性,有望成为线粒体毒性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儿童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乳酸 线粒体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基因型耐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世宇 曹汴川 +3 位作者 黄秋玲 赵越 黄富礼 黄永茂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0,共5页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某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失败并判定为耐药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分析其基因型耐药特点。结果354例研究对象中,男性为主(7... 目的 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某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失败并判定为耐药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分析其基因型耐药特点。结果354例研究对象中,男性为主(74.3%);年龄中位数为66.6岁;基线CD4+T细胞<350个/μL为主(79.2%);ART中位时长26.6个月;初始ART方案与ART时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药物耐药突变位点多样;亚型以CRF08_BC为主(40.7%);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最高,其次为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率最低;NRTI中,恩曲他滨(FTC)和拉米夫定(3TC)耐药率偏高,均为29.7%;NNRTI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耐药率高,分别为92.4%和91.5%。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年龄与ART药物耐药模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失败的HIV感染/AIDS老年患者耐药情况复杂,需要加强ART管理,基线耐药检测可以为ART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应该加强对HIV-1 RNA、CD4+T细胞等指标的基线及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加强老年HIV感染/AIDS患者的随访管理,及时进行耐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型耐药 老年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ART治疗1年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艳 何艳 +4 位作者 姚运海 郑煜煌 周华英 曾飔 谌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1年,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35例,检测CD4+T淋巴细胞<350/μL,开始HAART治疗,并于治疗0、6、12个月时分别检测其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CD8+T... 目的研究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1年,对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确认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35例,检测CD4+T淋巴细胞<350/μL,开始HAART治疗,并于治疗0、6、12个月时分别检测其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童贞细胞、CD4+记忆细胞、CD8+激活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前,HIV RNA处于高复制水平,平均(4.62±1.09)×106copies/mL,HAART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均低于检测下限。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CD4+童贞细胞和CD4+记忆细胞均明显增加,12个月时,各组细胞计数[分别为(312±109.22)/μL、(150±57.34)/μL、(212±48.06)/μL]与基线[分别为(183±83.73)/μL、(73±20.40)/μL、(119±30.42)/μ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68±146.41)/μL、(424±87.06)/μL、(442±61.40)/μL](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427±99.79)/μL较基线(597±111.43)/μL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208±37.39)/μL(P<0.05)。结论 HAART能快速抑制HIV复制,治疗1年能部分恢复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人免疫缺陷病毒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CD4+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中国汉族人艾滋病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赖英荣 胡荣欣 +2 位作者 卢斯汉 郑晓克 杨诗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92-2096,共5页
目的:观察12例汉族人艾滋病(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探讨其有效治理的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学表型。结果:12例汉族人AID... 目的:观察12例汉族人艾滋病(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探讨其有效治理的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学表型。结果: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HIV均阳性;12例患者的皮损主要表现为暗红或紫黑色的丘疹、斑块;病理表现为真皮内见片状或弥漫分布的棱形细胞浸润,增生活跃的血管多呈裂隙状,组织间隙见红细胞渗出,含铁血黄素沉积,有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如下:T细胞UCHL1(+),局部CD31(+),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factorⅧ(+),血管壁HHF-35(+),vimentin(+++),S-100蛋白(-),6例梭形细胞CD34(+++),1例梭形细胞CD34(-)。12例患者均使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4例皮损局限者手术切除,局部辅以微波,预后良好;另2例皮损局限者辅以微波治疗,皮损消退;6例全身泛发皮损者,其中5例辅以微波、1例联合化疗,5例患者的皮损缓解,1例死亡。结论:12例汉族人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与其他人群的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免疫学表现无明显差异。HAART是治疗AIDS相关型皮肤Kaposi肉瘤的必要手段。早期患者肉瘤直径小于2 cm,可给予手术切除肿物,微波治疗;肿物直径大于2 cm,可给予化疗和微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KAPOSI肉瘤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AIDS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鹏飞 焦艳梅 +1 位作者 朱焕章 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5-718,共4页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针对HIV/AIDS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目前的HAART不能彻底清除HIV,因此需要改善现有疗法,以实现治愈...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是目前针对HIV/AIDS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病毒潜伏库的存在,目前的HAART不能彻底清除HIV,因此需要改善现有疗法,以实现治愈AIDS的终极目标。本文对治疗HIV/AI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潜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