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筛选诺如病毒抗原模拟表位
1
作者 周飞园 王璐 +6 位作者 梁芷妍 林璧慧 李佳恒 王宇 井多娜 张绪富 戴迎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3-388,共6页
目的:利用Ph.D.-12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诺如病毒(NoV)的抗原模拟表位。方法:包被与GⅡ.4、GⅡ.6、GⅡ.17型NoV具有高特异性及中和能力较强的单链可变片段抗体(scFv),用Ph.D.-12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ELISA鉴定淘选所得噬菌体与... 目的:利用Ph.D.-12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诺如病毒(NoV)的抗原模拟表位。方法:包被与GⅡ.4、GⅡ.6、GⅡ.17型NoV具有高特异性及中和能力较强的单链可变片段抗体(scFv),用Ph.D.-12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ELISA鉴定淘选所得噬菌体与scFv的结合活性及其与NoV P蛋白的竞争作用;阳性克隆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合成多肽鉴定其抗原性。结果:发现1段与GⅡ.6 VP1区同源性较高的氨基酸序列“MG-D-W”,综合分析提示其可能为GⅡ.6 NoV的抗原模拟表位,且合成的包含“MG-D-W”的多肽可竞争抑制P蛋白与人类组织血型抗原(HBGAs)受体的结合。结论:“MG-DW”是与NoV单链抗体高亲和力的肽段,可能模拟了GⅡ.6 NoV与scFv结合的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12肽库 抗原模拟 单链可变片段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与HSV-2gD模拟抗原表位DNA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焦凤萍 刘莉 +2 位作者 于爱莲 王玉 于广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目的:研究串联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对机体的免疫效果。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P6最相似的天然抗原表位序列(Accession Number:E00394)。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8、pcDNA3.1-IL-18-... 目的:研究串联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对机体的免疫效果。NP6为与HSV-2gD模拟抗原P6最相似的天然抗原表位序列(Accession Number:E00394)。方法: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18、pcDNA3.1-IL-18-HSVP6和pcDNA3.1-IL-18-HSVNP6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眼眶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IFN-γ及IL-18含量;末次免疫后一月,处死小鼠,无菌分离脾脏,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免疫小鼠后可刺激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8。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P6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为构建更加有效的HSV-2DNA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疫苗 IL-18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 模拟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模拟抗原表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劭 陈少莺 +4 位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朱小丽 陈仕龙 欧阳岁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分离株原核表达蛋白pGEX-4T-1-σC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经过4轮亲和筛选后,对整个被选噬菌体集合单链DNA进行测序。结果:噬菌体展示序列为CATCCTATTCATCCGCGTCAT,相应的短肽序列为HPFYSCY... 以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分离株原核表达蛋白pGEX-4T-1-σC为靶分子,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进行亲和筛选,经过4轮亲和筛选后,对整个被选噬菌体集合单链DNA进行测序。结果:噬菌体展示序列为CATCCTATTCATCCGCGTCAT,相应的短肽序列为HPFYSCY,该短肽序列与MDRVσC氨基酸序列N端一处-P-YS--的氨基酸片段相似,推论MDRVσC的模拟抗原表位可能是由该不连续氨基酸片段所构成的构象表位。通过Genbank的蛋白质检索,发现该构象表位也存在于前B细胞克隆增强因子的多肽序列中。结果表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抗原表位结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呼肠孤病毒 σC蛋白 噬菌体展示肽库 模拟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广谱抗原表位多肽的制备及应用
4
作者 赵扬 武爱华 +4 位作者 张霄 莫海珍 张存政 刘贤金 胡梁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明,获得的特异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PAPDHSSQSHQ,呈现出较好的...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广谱型单克隆抗体筛选十二肽噬菌体展示库,获得能够模拟有机磷类农药抗原表位的十二肽,建立了一种间接竞争ELISA方法用于检测多种有机磷类农药。结果表明,获得的特异性多肽氨基酸序列为HPAPDHSSQSHQ,呈现出较好的抗原性、亲水性及表面可及性,可广谱模拟有机磷农药抗原表位。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有机磷农药通用结构半抗原(BPB)的IC50和IC10分别为1.776μg/ml及0.358μg/ml,与对硫磷、蝇毒磷、乙拌磷、辛硫磷、喹硫磷和三唑磷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58.74%、44.93%、52.03%、43.98%、36.82%和4.87%。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绿色、广谱、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新型有机磷类农药累积毒性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类农药 噬菌体展示十二肽库 模拟抗原多肽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9E10单抗的噬菌体短肽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全喜 王琰 +5 位作者 李竟 王雅明 徐建军 王力民 张雅琴 董志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5-368,共4页
为分析从单价表达短肽库中筛选到的两种克隆的免疫学特性,将单价噬菌体短肽表达载体中的gⅢ片段切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短肽分子,ELISA竞争抑制实验证实,可溶性短肽分子可竞争抑制9E10单抗与C-myc+肽结合。进... 为分析从单价表达短肽库中筛选到的两种克隆的免疫学特性,将单价噬菌体短肽表达载体中的gⅢ片段切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短肽分子,ELISA竞争抑制实验证实,可溶性短肽分子可竞争抑制9E10单抗与C-myc+肽结合。进一步将噬菌体短肽的单价表达载体改建为多价表达载体,分别免疫兔和小鼠,制备免疫抗血清,ELISA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证实,两种克隆的免疫抗血清均可与9E10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结合,表明这两个克隆尽管在序列上与原自然抗原不同,但其在结构上真正模拟了c-myc+肽的抗原表位,在体内可诱发相似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肽库 噬菌体 抗原表位模拟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V-2gD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凤萍 刘莉 +2 位作者 王玉 于爱莲 于广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在前期筛选的HSV-2gD模拟抗原表位序列P6的基础上,以pcDNA3.1(-)为载体、IL-18为佐剂,构建P6与IL-18串联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串联简并引物PCR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 目的:在前期筛选的HSV-2gD模拟抗原表位序列P6的基础上,以pcDNA3.1(-)为载体、IL-18为佐剂,构建P6与IL-18串联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将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免疫效果。方法:采用串联简并引物PCR法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L18-P6和pcDNA3.1-IL18,以酶切、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分别转染CHO细胞进行瞬时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6的表达情况。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肌内注射免疫接种BALB/c小鼠3次,每次间隔1周。末次免疫后1周眼眶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IFN-γ及IL-18含量;末次免疫后1个月,处死小鼠,无菌分离脾脏,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结果:构建的串联重组质粒pcDNA3.1-IL18-P6和pcDNA3.1-IL18经酶切及测序显示基因序列完全正确,经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检测可证实模拟抗原表位序列P6具有近似天然序列的生物学活性。重组核酸疫苗pcDNA3.1-IL-18-HSV P6免疫小鼠后可刺激血清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诱导分泌较高水平的IFN-γ和IL-18。可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了重组质粒pcD-NA3.1-IL18-P6,其能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从而为构建更加有效的HSV-2DNA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白细胞介素-18 模拟抗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