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抗原位点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于天飞 朱红标 +4 位作者 孙天国 张健 蔡雅璐 庞后琴 史小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蛋白抗原位点的分子特征,选取GenBank中22株TGEV分离株,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抗原位点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分离株的A和C位点高度保守,B和D位点则有一些变化。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纤突蛋白 抗原表位分子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的鉴定及抗原表位区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于天飞 仇铮 +3 位作者 马波 高明春 张文龙 王君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0-643,共4页
为进一步对鹅细小病毒(GPV)非结构(NS)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设计了覆盖NS1蛋白C末端453 aa~627 aa的7个长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叠短肽,并进行了融合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NSb(485 aa~514 aa)、... 为进一步对鹅细小病毒(GPV)非结构(NS)蛋白B细胞线性抗原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设计了覆盖NS1蛋白C末端453 aa~627 aa的7个长约30个氨基酸残基的重叠短肽,并进行了融合表达。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NSb(485 aa~514 aa)、NSc(498 aa~532 aa)、NSd(523 aa~556 aa)、NSe(543 aa~573 aa)、NSf(564 aa~598 aa)和NSg(599 aa~627 aa)能够被GPV免疫的鹅血清识别。将抗原表位区推导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12株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相应序列应用DNAMAN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PV各株之间的同源性较高,但在强弱毒株和不同地区分离株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GPV和MDPV的NS蛋白中可能存在共同的线性抗原表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非结构蛋白 抗原 分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小鹅瘟弱毒D株NS蛋白抗原位点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劭 程晓霞 +4 位作者 陈少莺 朱小丽 陈仕龙 林锋强 李兆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01-308,共8页
为获得番鸭小鹅瘟病毒弱毒株(MDGPV-D)非结构蛋白NS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已发表的MDGPV-PT株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1对引物,采用高保真PCR技术扩增MDGPV-D株NS全基因序列。对番鸭小鹅瘟病毒疫苗弱毒D株(MDGPV-D)NS基... 为获得番鸭小鹅瘟病毒弱毒株(MDGPV-D)非结构蛋白NS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已发表的MDGPV-PT株全基因序列,应用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1对引物,采用高保真PCR技术扩增MDGPV-D株NS全基因序列。对番鸭小鹅瘟病毒疫苗弱毒D株(MDGPV-D)NS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MDGPV-D株NS蛋白的同源性、遗传衍化、N-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B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抗原表位及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D株NS全基因大小为1 884bp,编码627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JF926696),与MDPV NS基因的亲缘性最近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9%~98.6%,97.6%~98.2%;MDGPV-D株NS蛋白具有3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27个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11个B细胞抗原表位,13个CD8+CTL表位,10个CD4+Th抗原表位;二级结构分析显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高,分别为40.67%、41.15%,而β转角仅占4.63%。与亲本强毒PT株相比,弱毒D株的NS蛋白存在2个定点突变,分别位于核苷三磷酸区域(第338位氨基酸)与CD4+Th抗原表位(第225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小鹅瘟病毒 NS蛋白 抗原 分子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病毒CrmB蛋白的结构特征及其抗原表位分析
4
作者 王道 罗洲飞 刘丹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9-60,共12页
为深入了解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的CrmB(cytokine response modifier B)蛋白的结构特征和抗原表位,运用ORF Finder、ExPaSy、SignalP 6.0、TMHMM 2.0、Cell-Ploc、Conserved Domains、SOPMA、SWISS-MODEL、NetNGlyc 1.0、NetP... 为深入了解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的CrmB(cytokine response modifier B)蛋白的结构特征和抗原表位,运用ORF Finder、ExPaSy、SignalP 6.0、TMHMM 2.0、Cell-Ploc、Conserved Domains、SOPMA、SWISS-MODEL、NetNGlyc 1.0、NetPhos 3.1、IEDB、SYFPEITHI、Clustalx、MEGA 11.0、Prankweb、DrugBank等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rmB蛋白的开放阅读框、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结构域、糖基化/磷酸化位点、二级/三级结构、B/T细胞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蛋白同源性、配体结合位点、小分子抑制药物等。CrmB蛋白是由349个氨基酸组成的不稳定蛋白质,相对分子量为38308.75;理论等电点为6.24,分子式为C1621H2550N460O550 S32;二级结构以不规则卷曲为主,有信号肽;具有6个糖基化位点和54个磷酸化位点,15个抗原决定簇,8个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8个CLT细胞优势表位,13个Th细胞优势表位,与天花病毒同源性较高。此外,还预测存在5个可能的配体结合区域和2个潜在的小分子抑制药物。为阐明猴痘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CrmB蛋白 生物信息学 分子结构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MAGE-3CTL预测表位的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贾正才 吴玉章 万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目的 从理论上分析预测表位与HLA A2分子的结合情况及其为HLA A2限制性CTL表位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方法 ,建立MAGE 3 4个CTL预测表位的HLA A2结合三维结构和各多肽与HLA A2分子所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结果  4个预... 目的 从理论上分析预测表位与HLA A2分子的结合情况及其为HLA A2限制性CTL表位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分子模拟的方法 ,建立MAGE 3 4个CTL预测表位的HLA A2结合三维结构和各多肽与HLA A2分子所形成复合物的三维结构。结果  4个预测表位的三维结构完全符合HLA A2限制性CTL表位的结构要求 ,且都能与HLA A2分子结合。结论  4个CTL预测表位为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MAGE-3 CTL 计算机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预测表位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云升 郝飞 +2 位作者 耿淼 叶庆佾 钟白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5-547,共3页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抗原的预测表位从理论上分析其与HLA-A2分子结合的情况,推测成为HLA-A2限制性表位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确立各表位及其与HLA-A2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模拟结构。结果发现,各表位的三维结构符合HLA-A2...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抗原的预测表位从理论上分析其与HLA-A2分子结合的情况,推测成为HLA-A2限制性表位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确立各表位及其与HLA-A2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模拟结构。结果发现,各表位的三维结构符合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结构要求,能较好地与HLA-A2分子结合。根据分子模拟提供的理论支持,各预测表位均符合要求,提示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表位合成、筛选、鉴定和多肽疫苗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7抗原 细胞毒性T细胞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态弧菌OmpU抗原表位的预测与多表位疫苗分子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季晶晶 李槿年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9,共5页
以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OmpU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 Protean软件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对OmpU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mpU的抗原表位,并以此设计多表位疫苗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拟态弧菌OmpU... 以拟态弧菌安徽分离株OmpU基因序列为基础,应用DNAStar Protean软件联合采用多种方法对OmpU的二级结构、柔性、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抗原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预测OmpU的抗原表位,并以此设计多表位疫苗分子序列。结果表明,拟态弧菌OmpU至少含有9个B细胞表位,其中第24~31、56~66、93~111、123~129、183~198、253~258和275~287共7个区段的平均抗原指数较高。使用AAY接头以epitope5-epitope7-epitope2-epitope6-epitope3-epitope4-epitope1排列方式串联的多表位序列最接近原蛋白构象,各表位间相对独立,抗原性参数也较好,可作为研制多表位疫苗的候选分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弧菌 OmpU 抗原 疫苗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抗原表位筛选及其在RA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8
作者 邹新乐 李想 +1 位作者 陈巧林 曾令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筛选鉴定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抗原表位多肽,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BiP蛋白的结构特点及抗原决定簇分布,根据结果设计合成系列多肽。比较合成多肽与RA患者血... 目的:筛选鉴定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抗原表位多肽,探讨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计算机软件分析BiP蛋白的结构特点及抗原决定簇分布,根据结果设计合成系列多肽。比较合成多肽与RA患者血清(BiP抗体阳性)IgG的反应强弱,鉴定抗原抗体反应最强的抗原表位多肽。进一步以获得的BiP抗原表位多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79例RA患者、3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6例干燥综合征(SS)患者和173例正常人血清中抗BiP抗原表位多肽IgG抗体水平。结果:筛选到一条与RA患者血清反应最强的多肽(N403),抗N403多肽IgG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67%),明显高于SS患者(29%)、SLE患者(0%)、和正常人(0%)(P<0.01)。抗N403多肽IgG抗体在RA血清学诊断中的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93%。而且该抗体的检测对于RF、CCP、HRF、RA33、AKA、APF等抗体阴性的RA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筛选获得的BiP抗原表位多肽N403,其检测抗体在RA临床血清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内质网分子伴侣BiP蛋白 抗原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表位预测的免疫信息学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黄艳新 鲍永利 李玉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7-861,共5页
关键词 预测 抗原分子 免疫信息学 单克隆抗体 B细胞 B细胞抗原受体 空间构象 抗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BV核心抗原CTL表位的治疗性多肽在体诱导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石统东 吴玉章 +2 位作者 周伟 贾正才 邹丽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 目的 探讨基于表位的治疗性多肽抗原组分、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基于HBV抗原免疫优势性CTL、Th及B细胞表位的 3种治疗性多肽候选疫苗分子 ,经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 ,并经HPLC纯化、鉴定。以BALB c(H 2 d)纯系小鼠为实验对象 ,进行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 所设计治疗性多肽分子可在体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和适度的抗体反应。Th、B细胞表位的引入可增强CTL表位肽的效应。结论 提示在治疗性表位多肽疫苗的分子设计中 ,引入B -、Th表位可显著提高CTL表位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 抗原特异性细胞 免疫应答 HBV 治疗性多肽 分子设计 乙型肝炎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在筛选HLA-A2.1高亲和性MART-1 CTL表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莉 吴玉章 +1 位作者 林治华 石统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66-1168,共3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分子模拟在CTL表位与HLA A2 1亲和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liconGraphics图像工作站及InsightⅡ软件 ,分别建立MART 16个CTL预测表位与HLA A2 1结合的三维结构 ,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对各结合特... 目的 探讨计算机分子模拟在CTL表位与HLA A2 1亲和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iliconGraphics图像工作站及InsightⅡ软件 ,分别建立MART 16个CTL预测表位与HLA A2 1结合的三维结构 ,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对各结合特征性参数的计算 ,对各表位肽与HLA A2 1结合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应用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上述小肽 ,通过HLA A2 1与各肽亲和力分析试验 ,证实分子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通过分子模拟手段计算所得 6个表位与HLA A2 1结合特性结果 ,基本与通过实验手段所得结果相符。结论 计算机分子模拟在CTL表位与MHC Ⅰ类分子的亲和力研究中 ,具有简单、直观、快速、准确等优点 ,该方法在筛选MHC Ⅰ类分子高亲和性CTL表位的研究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T-1 CTL 分子动力学模拟 结合亲和力分析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CD38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表位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温新宇 胡美茹 +2 位作者 黎燕 戚中田 沈倍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确定抗人CD38分子单克隆抗体(mAb)1C6识别的抗原表位所在区域。方法:分别构建缺失人CD38不同表位的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1C6不能识别缺失第220~241位氨基酸... 目的:确定抗人CD38分子单克隆抗体(mAb)1C6识别的抗原表位所在区域。方法:分别构建缺失人CD38不同表位的重组质粒,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1C6不能识别缺失第220~241位氨基酸的D4片段,而对其他的缺失突变体均可识别。结论:mAb1C6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位于CD38分子胞外段第220~241位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CD38分子 单克隆抗体 抗原 缺失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用于HLA-A2.1限制性CTL表位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治华 全学军 周跃钢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共4页
应用SiliconGraphics图像工作站及InsightⅡ软件,分别建立MART 1的6个CTL预测表位与HLA A2.1结合的三维结构,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对各结合特征性参数的计算,对各表位肽与HLA A2.1结合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应用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 应用SiliconGraphics图像工作站及InsightⅡ软件,分别建立MART 1的6个CTL预测表位与HLA A2.1结合的三维结构,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对各结合特征性参数的计算,对各表位肽与HLA A2.1结合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应用Merrifield固相多肽合成技术合成上述小肽,通过HLA A2.1与各肽亲和力分析试验,证实分子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发现通过分子模拟手段计算所得6个表位与HLA A2.1结合特性结果,基本与通过实验手段所得结果相符。故计算机分子模拟在CTL表位与MHC Ⅰ类分子的亲合力研究中,具有简单、直观、快速、准确等优点,该方法在筛选MHC Ⅰ类分子高亲合性CTL表位的研究中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MART-1 三维结构 CTL HLA-A2.1 亲和力 MHC-I类分子 细腻毒性T细腻 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单表位疫苗抗原递呈细胞模型的建立
14
作者 乔苗 史丽丽 王恒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0-394,共5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单表位疫苗及建立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方法一采用中国人群常见的HLAⅠ类分子A11限制的恶性疟CTL抗原表位(VTCGNGIQVR),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CTL... 目的 构建恶性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单表位疫苗及建立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方法一采用中国人群常见的HLAⅠ类分子A11限制的恶性疟CTL抗原表位(VTCGNGIQVR),合成其DNA序列并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CTL单表位DNA疫苗。将上述克隆在HLA-A11表型细胞株中进行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HLAⅠ类分子表达水平。结果 上述CTL单表位DNA疫苗编码的短肽在细胞内的表达明显促进HLA-A11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平均荧光强度可量化表达水平(P < 0.05)。结论 成功构建CTL单表位短肽表达载体,模拟体内环境建立了抗原递呈细胞模型,提示CTL表位在该细胞模型内被内源性加工和递呈,以该表位为基础的疫苗可以为HLA-A11遗传背景的人群提供免疫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CTL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人类白细胞抗原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表位预测的方法学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建平 吴玉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88-992,共5页
关键词 CTL 抗原递呈 MHC-I类分子 抗原 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97免疫表位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华 陈洋 +5 位作者 赵建刚 刘达人 梁刚 龚谓华 陈力 吴育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1-348,共8页
目的:明确CD97免疫表位CD97^(EGF)和CD97^(Stalk)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iCatch^(TM)siRNA design软件设计CD97^(EGF)小干扰RNA(siRNA)和CD97^(Stalk)siRNA并转染CD97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蛋白质印迹法筛选... 目的:明确CD97免疫表位CD97^(EGF)和CD97^(Stalk)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siCatch^(TM)siRNA design软件设计CD97^(EGF)小干扰RNA(siRNA)和CD97^(Stalk)siRNA并转染CD97高表达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蛋白质印迹法筛选高敏感CD97^(EGF)siRNA和CD97^(Stalk)siRNA。倒置显微镜观察和计数siRNA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四唑盐(MTT)法检测siRNA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观察siRNA转染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TUNEL法检测siRNA转染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转染对乳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siRNA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数量和增殖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且CD97^(Stalk)siRNA组的变化较CD97^(EGF)siRNA组更为显著(均P<0.05);划痕试验结果显示,siRNA转染组乳腺癌细胞的移动速率明显慢于对照组(均P<0.01),且CD97^(Stalk)siRNA对乳腺癌细胞移动速率的影响明显大于CD97^(EGF)siRNA(P<0.05);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转染组迁移过膜的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以CD97^(Stalk)siRNA组减少最为显著(均P<0.05)。siRNA转染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不明显,但siRNA转染组中G_0/G_1期细胞所占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而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且CD97^(Stalk)siRNA对细胞周期的影响较CD97^(EGF)siRNA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CD97蛋白分子可能参与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CD97^(Stalk)免疫表位对于乳腺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较CD97^(EGF)免疫表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分子干扰 乳腺肿瘤/病理学 抗原 CD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a1型口蹄疫抗原位点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丽娜 刘永生 +2 位作者 陈豪泰 孙德惠 张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68-1172,共5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抗原 A1型 ASI 抗原 蛋白质分子 经济损失 世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及特异性免疫制品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梦思 夏菲 +6 位作者 刘庆梅 黄苏杰 卢艺彬 桓霏 刘萌 刘翼翔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3-412,共10页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位,探讨了应用于致敏原特异性治疗的免疫制品,比较了不同免疫制品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可为研发水产品过敏的防控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原 分子结构 抗原 特异性免疫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识别9E10单抗的噬菌体短肽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全喜 王琰 +5 位作者 李竟 王雅明 徐建军 王力民 张雅琴 董志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65-368,共4页
为分析从单价表达短肽库中筛选到的两种克隆的免疫学特性,将单价噬菌体短肽表达载体中的gⅢ片段切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短肽分子,ELISA竞争抑制实验证实,可溶性短肽分子可竞争抑制9E10单抗与C-myc+肽结合。进... 为分析从单价表达短肽库中筛选到的两种克隆的免疫学特性,将单价噬菌体短肽表达载体中的gⅢ片段切除,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短肽分子,ELISA竞争抑制实验证实,可溶性短肽分子可竞争抑制9E10单抗与C-myc+肽结合。进一步将噬菌体短肽的单价表达载体改建为多价表达载体,分别免疫兔和小鼠,制备免疫抗血清,ELISA实验和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证实,两种克隆的免疫抗血清均可与9E10单抗所识别的抗原表位结合,表明这两个克隆尽管在序列上与原自然抗原不同,但其在结构上真正模拟了c-myc+肽的抗原表位,在体内可诱发相似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肽库 噬菌体 抗原模拟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_2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建荣 梁雪芽 +2 位作者 卢觅佳 于涟 郑筱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蛋白 结构 功能 细胞凋亡 抗原 分子变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