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磨美兰 杨汉春 +4 位作者 郭鑫 吕艳丽 周双海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8-573,共6页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 采用定量竞争PCR技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后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PAM)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I、i链和SLA-DM分子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的mRNA转录动态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PRRSV感染后PAM的SLA-DR mRNA转录水平在3、7和14 d下调,低于对照组;感染后3 d,Ii链、SLA-DM和CD40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CD80和CD86mRNA转录水平也在感染后3 d明显下调(P<0.05)。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M表面的SLA-DR抗原的结果表明,在感染后3 d短暂上升,7 d之后一直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PRRSV感染早期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外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产生显著影响,导致其外源性抗原递呈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肺泡巨噬细胞 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分子 共刺激分子 定量竞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温立斌 何孔旺 +1 位作者 杨汉春 刘梦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猪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SLA-DM和CD74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3 d,上述分子的mRNA表达皆低于对... 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猪不同时相猪肺泡巨噬细胞中外源性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分子SLA-DR、SLA-DM和CD74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 mRNA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后3 d,上述分子的mRNA表达皆低于对照组相应分子的mRNA表达。其中,CD80 mRNA的表达呈下调趋势(P<0.1),CD40、CD74和SLA-DR的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感染后8 d的SLA-DR和SLA-DM以及感染后17 d SLA-DM的mRNA的表达有下调趋势(P<0.1);感染后24 d的CD86 mRNA的表达呈上调趋势(P<0.1);感染后40 d的CD74 mRNA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果揭示,类猪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肺泡巨噬细胞的外源性抗原加工和递呈功能有显著影响,导致其外源性抗原递呈功能下降及紊乱,进而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功能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猪圆环病毒因子 肺泡巨噬细胞 抗原加工和递呈相关分子 共刺激分子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免疫突触在抗原捕获、加工和递呈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倩 杨桂连 王春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18-1421,1429,共5页
B细胞具有捕获外部抗原的能力,B细胞将其捕获的外部抗原在抗原加工区室中降解成肽段,然后抗原肽与进入区室的MHCⅡ类分子结合,表达于B细胞表面并提呈给CD4+T细胞,这是适应性免疫反应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步骤。 B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这... B细胞具有捕获外部抗原的能力,B细胞将其捕获的外部抗原在抗原加工区室中降解成肽段,然后抗原肽与进入区室的MHCⅡ类分子结合,表达于B细胞表面并提呈给CD4+T细胞,这是适应性免疫反应过程的一个关键性步骤。 B细胞与T细胞之间的这种联系被称为T、B细胞的合作[1],这个过程B细胞形成生发中心,并且分化为能够产生亲和力更高的的浆细胞,同时发展成为记忆性B 细胞亚群。B细胞通过MHCⅡ类分子对抗原进行递呈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阶段:第一,B细胞可通过B细胞抗原受体( BCR)识别并捕获外部抗原;第二,捕获后的抗原在B细胞的抗原加工室中被降解为肽段,然后被降解的肽段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第三, MHCⅡ类分子与肽段的复合物将表达于B细胞表面并提呈给CD4+T细胞,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抗原受体 抗原捕获 抗原加工 免疫突触 MHCⅡ类分子 递呈 CD4+T细胞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曲霉素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P1及LMP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邢凌霄 张祥宏 +4 位作者 李月红 左连富 严霞 王俊灵 王凤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TAP1、L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FCM方法,分析5种浓度ST处理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LM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检...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TAP1、L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FCM方法,分析5种浓度ST处理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LMP2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ST处理24h后,低浓度ST组(0.125mg/L、0.25mg/L)HPBMcTAP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较高浓度组(0.5mg/L、1mg/L和2mg/L)TAP1mRN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尤以1mg/L和2mg/L组为著。FCM定量分析表明,低浓度ST组HPBMcTAP1蛋白平均表达量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较高浓度组TAP1表达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0.125mg/L到1mg/L浓度范围内,各ST处理组HPBMcLMP2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T对体外培养的HPBMcTAP1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按ST剂量不同而变化,在0.125~1mg/L浓度范围内ST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可剂量依赖地提高体外培养的HPBMcLM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卟周血单个核细胞 杂色曲霉素 分子量多肽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子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