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顺序性抗原决定簇的多参数综合预测 被引量:64
1
作者 万涛 孙涛 吴加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29-333,共5页
通过分析氨基酸序列的某些参数,可达到预测抗原决定簇。但没有一种单参数预测获得较满意结果,故有必要进行多参数联立综合预测。选用6个参数加权叠加。首先假设形成表位的残基上的原子数正比于N2/3(N为整蛋白中残基原子数),... 通过分析氨基酸序列的某些参数,可达到预测抗原决定簇。但没有一种单参数预测获得较满意结果,故有必要进行多参数联立综合预测。选用6个参数加权叠加。首先假设形成表位的残基上的原子数正比于N2/3(N为整蛋白中残基原子数),再对34个共含169个已知抗原位点的蛋白进行训练性综合预测,选出最佳权重。结果表明,Hopp&Woods亲水性参数和Janin可及性参数在综合中很重要。对CRGP,SCX2-ANDAN,TNFA-HUMAN,SOMA-BOVIN,HS7H-HUMAN这5个已知位点蛋白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次预测率为45.8%,再配以β-转角结构,二次预测率为47.4%,结果可提供实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决定簇 蛋白质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P1蛋白抗原决定簇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孙红妹 包怡华 +5 位作者 赵汉青 吴建新 刘哲伟 张霆 郭章溉 曹玉璞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6-669,共4页
目的 得到肺炎支原体主要粘附蛋白 (P1蛋白 )的表达蛋白。材料与方法 用PCR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RFLP)分析等方法鉴定实验用肺炎支原体菌株。针对P1蛋白基因设计上、下游引物 ,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回收、纯化 ,克隆入PET ... 目的 得到肺炎支原体主要粘附蛋白 (P1蛋白 )的表达蛋白。材料与方法 用PCR产物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性(RFLP)分析等方法鉴定实验用肺炎支原体菌株。针对P1蛋白基因设计上、下游引物 ,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回收、纯化 ,克隆入PET - 2 8C(+)表达载体 ,并转化入宿主菌BL2 1。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及PCR鉴定后 ,IPTG诱导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 1(DE3)中表达 ,并以Ni-Agarose亲和层析柱纯化。结果  1)本实验所用菌株为肺炎支原体 2型。 2 )经PCR扩增得到预期含有BamHI和XhoI的 5 33bp的目的片段。 3)完成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与表达 ,得到 2 0kDa左右表达蛋白。经诱导阳性质粒的蛋白表达 ,得到较大量纯化的目的蛋白。结论 本研究以国际标准株FH为模板 ,成功获得纯化的近 2 0kDa的P1蛋白片段 ,其大小与目的片段理论值相符 ,且此片段在肺炎支原体 1型与 2型中的基因同源性为 98%。为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进一步研究肺炎支原体P1蛋白成分在肺炎支原体粘附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P1蛋白 抗原决定簇 大肠杆菌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倪志华 张红心 +1 位作者 王鸣刚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58-161,共4页
将口蹄疫O型抗原决定簇和A型抗原决定簇构成的融合基因O21O14A2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粳稻品种日本晴中,经潮霉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207株.提取它们的总DNA进行PCR检测,其中193株扩增出和阳性对照相同的900bp和450bp两条带,转基因阳性率达93.... 将口蹄疫O型抗原决定簇和A型抗原决定簇构成的融合基因O21O14A21经农杆菌介导转入粳稻品种日本晴中,经潮霉素筛选,获得再生植株207株.提取它们的总DNA进行PCR检测,其中193株扩增出和阳性对照相同的900bp和450bp两条带,转基因阳性率达93.2%,抽取部分阳性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及报告基因GUS检测,同样证明融合基因已经整合到日本晴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决定簇 口蹄疫 基因转化 Southern 报告基因GUS 水稻 融合基因 PCR检测 农杆菌介导 杂交检测 总DNA 再生植株 粳稻品种 基因组 阳性率 转基因 潮霉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胡萝卜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建 沈明山 +1 位作者 李春江 陈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54-157,共4页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生产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方便、易贮存等优点.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基因O21O14A21转化胡萝卜.通过筛选,获得潮霉素抗性愈伤组...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生产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方便、易贮存等优点.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基因O21O14A21转化胡萝卜.通过筛选,获得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经胚状体再生得到156棵抗性苗.通过GUS染色检测,GUS报告基因在部分转化的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并在部分抗性苗中稳定表达.对部分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胡萝卜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决定簇 胡萝卜 口蹄疫 基因转化 Southern GUS报告基因 融合 植物基因工程 抗性愈伤组织 农杆菌介导 研究热点 植物生产 遗传转化 目的基因 杂交检测 抗性植株 稳定表达 部分抗性 瞬时表达 PCR 转基因 潮霉素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生菜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小莉 常景玲 +1 位作者 贺杰 何光存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79,共4页
植物疫苗具有生产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方便、易贮存等优点,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HBcAg转化生菜。通过筛选,获得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 植物疫苗具有生产简单、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方便、易贮存等优点,是目前植物基因工程的一个研究热点。本实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HBcAg转化生菜。通过筛选,获得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经胚状体再生得到56棵抗性苗。对部分抗性植株进行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生菜基因组中。RT-PCR检测初步表明,O21-O14-A21-HBcAg基因可以在生菜中正常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 抗原决定簇 遗传转化 生菜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金少鸿 胡昌勤 孙学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通过ELISA试验、半抗原抑制试验和PCA试验,对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抗体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认为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至少有三个抗体结合位点:7位R_1侧链中的R_A、R_B位点和β—内酰胺结构形成的C位点。任何一个位点结构的改变,都将影响... 通过ELISA试验、半抗原抑制试验和PCA试验,对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抗体结合位点进行分析。认为头孢菌素抗原决定簇中至少有三个抗体结合位点:7位R_1侧链中的R_A、R_B位点和β—内酰胺结构形成的C位点。任何一个位点结构的改变,都将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 抗原决定簇 抗体结构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全长的克隆与抗原决定簇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松林 王玉 +3 位作者 关瑞章 冯建军 林鹏 杨求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4-152,共9页
为寻找存在于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间的共同外膜蛋白保护性抗原。通过NCBI/GenBank数据库检索,找出气单胞菌多种外膜蛋白的序列信息,经比对后找到一条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片段。据相应片段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杀鲑气单... 为寻找存在于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间的共同外膜蛋白保护性抗原。通过NCBI/GenBank数据库检索,找出气单胞菌多种外膜蛋白的序列信息,经比对后找到一条高度保守的基因序列片段。据相应片段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杀鲑气单胞胞菌(A.salmonicida)的全基因组序列中钓出Ⅱ型孔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及该基因区域之外两端的序列。根据嗜水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胞菌这两端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该引物扩增到鳗鱼病原库30株气单胞菌中11株菌的Ⅱ型孔蛋白基因全长,经测序后获得10株菌的Ⅱ型孔蛋白基因全长序列。选择遗传距离居中菌株,对该基因推导的表达产物进行蛋白结构预测、亲水性和抗原决定簇分析后发现,这些蛋白均具有三级结构,亲水性强且具有丰富的抗原决定簇。不同菌株的多个抗原决定簇经比对分析后,寻找到存在于多株鳗鲡病原性气单胞菌间的6个保守抗原决定簇。为养殖鳗鲡病原菌外膜蛋白共同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蛋白 病原性气单胞菌 全长基因克隆 共同抗原决定簇 鳗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泡性口炎病毒抗原决定簇单克隆抗体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学章 高丰 +1 位作者 宋德光 李元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2-536,共5页
用RT-PCR的方法扩增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抗原决定簇部分基因片段,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_(660)和表达质粒pET-28a-G_(660),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0 Ku,占总蛋白的20.745%。切胶回收蛋白... 用RT-PCR的方法扩增水泡性口炎病毒G蛋白抗原决定簇部分基因片段,构建克隆质粒pMD18-T-G_(660)和表达质粒pET-28a-G_(660),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质的分子量为30 Ku,占总蛋白的20.745%。切胶回收蛋白测定蛋白含量,作为免疫BALB/c小鼠的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4次,按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表达的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L细胞株,抗体类型鉴定属于IgG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决定簇基因 克隆 表达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抗分析结晶天花粉蛋白的抗原决定簇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黎明 马宝骊 +1 位作者 周莉莉 王易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6-90,共5页
本文报道用制备的22株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ELISA双抗体相加试验以分析结晶天花粉蛋白上抗原决定簇的结果。经集群分析法处理,可将22株单抗集群为不同的六组。由此提示,结晶天花粉蛋白上有六个不同的、可被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此数... 本文报道用制备的22株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ELISA双抗体相加试验以分析结晶天花粉蛋白上抗原决定簇的结果。经集群分析法处理,可将22株单抗集群为不同的六组。由此提示,结晶天花粉蛋白上有六个不同的、可被单抗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此数目与我们对结晶天花粉蛋白上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簇进行计算预测所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这对于从分子水平进一步探讨结晶天花粉蛋白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s1)-酪蛋白IgE抗原决定簇的识别 被引量:4
10
作者 丛艳君 任发政 云战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2-235,共4页
以αs1-酪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αs1-酪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αs1-酪蛋白IgE抗原决定簇,分析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探讨牛乳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αs1-酪蛋白IgE抗原决定簇有5条,它们在αs1-酪蛋... 以αs1-酪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αs1-酪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αs1-酪蛋白IgE抗原决定簇,分析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探讨牛乳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αs1-酪蛋白IgE抗原决定簇有5条,它们在αs1-酪蛋白的定位分别为aa21~35、aa26~40、aa91~105、aa141~155、aa186~200。影响αs1-酪蛋白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为组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说明特异性水解抗原决定簇或定点修饰过敏原氨基酸实现脱敏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αs1-酪蛋白 IGE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乳球蛋白IgE抗原决定簇的识别 被引量:3
11
作者 丛艳君 任发政 云战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90-193,共4页
以β-乳球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β-乳球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β-乳球蛋白IgE抗原决定簇,分析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探讨牛乳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β-乳球蛋白IgE抗原决定簇有4条,氨基酸序列分别为1... 以β-乳球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β-乳球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乳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β-乳球蛋白IgE抗原决定簇,分析影响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探讨牛乳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β-乳球蛋白IgE抗原决定簇有4条,氨基酸序列分别为17~31、72~86、92~106、152~166,并且苏氨酸(AA20)、蛋氨酸(AA23)、天冬氨酸(AA27)是影响β-乳球蛋白致敏性的关键氨基酸。说明特异性水解抗原决定簇或定点修饰氨基酸可以实现过敏原脱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Β-乳球蛋白 IGE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拟南芥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岩 薛晓锋 +2 位作者 魏琦超 张洁 游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4-105,108,共3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的双元表达载体对拟南芥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探讨了不同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潮霉素筛选,共获得522块抗性愈伤组织,经再生...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有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的双元表达载体对拟南芥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并探讨了不同侵染时间和菌液浓度对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通过潮霉素筛选,共获得522块抗性愈伤组织,经再生培养得到36棵再生苗,对部分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 拟南芥 根癌农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岭 宋春杰 +1 位作者 朱克 王鲁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 目的 :研究用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EAE)的有效性和可能性。方法 :应用髓鞘蛋白脂质蛋白 (PLP) 139 15 1诱发EAE小鼠模型 ,通过转染方式建立具有高效表达IL 10特性的抗原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系 ,在EAE小鼠发病 6d后给予静脉注射。小鼠每天称体重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结束时 ,取脊髓进行PLP免疫组化染色 ,应用数字化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结果 :注射扩散性抗原决定簇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的治疗组小鼠的临床评分明显改善 ,并伴有复发率的下降、首次复发时间的延迟 (P <0 0 5 )。PL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 ,接受MBP87 99特异性Th2 /Tr1样T细胞治疗组小鼠脊髓内PLP像素水平为正常值的 94 37%± 0 5 2 %,而对照组小鼠为正常PLP水平的 91 94%± 0 5 0 %(P <0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小鼠脊髓内脱髓鞘病变下降 30 %。结论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 /Tr1细胞被动免疫治疗可明显减少脱髓鞘病变 ,改善EAE的临床症状 ,为多发性硬化的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T淋巴细胞 Trl细胞 表位扩散 免疫治疗 被动免疫 多发性硬化 MS 扩散性抗原决定簇特异性Th2/T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转化苜蓿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鸣刚 罗茂春 +2 位作者 彭轶楠 卢真 陈亮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46-1551,共6页
通过农杆菌的介导,以携带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HBcAg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苜蓿(Medicago sativa)愈伤组织,并再生得到抗性植株。试验建立了苜蓿甘农1号愈伤组织再生系统;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系统;获... 通过农杆菌的介导,以携带O型和A型口蹄疫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O21-O14-A21-HBcAg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苜蓿(Medicago sativa)愈伤组织,并再生得到抗性植株。试验建立了苜蓿甘农1号愈伤组织再生系统;优化了农杆菌介导的苜蓿遗传转化系统;获得抗性再生植株4棵;GUS报告基因在转化的愈伤组织中得到瞬时表达;抗性植株PCR检测结果证实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苜蓿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抗原决定簇 遗传转化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所致肝细胞中间丝及其抗原决定簇的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勤 刘彦仿 +1 位作者 申文红 魏正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69-475,共7页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我们观察了CCl_4中毒引起的肝细胞中间丝(IF)及其抗原决定簇的改变。结果表明,中毒10天后,IF构成的毛细胆管鞘(PCS)增粗,壁增厚,IF表面突起增多,细胞角蛋白(CK)19阳性金颗粒首先出现于IF突起及分支处,与CK18阳性... 应用电镜及免疫电镜技术我们观察了CCl_4中毒引起的肝细胞中间丝(IF)及其抗原决定簇的改变。结果表明,中毒10天后,IF构成的毛细胆管鞘(PCS)增粗,壁增厚,IF表面突起增多,细胞角蛋白(CK)19阳性金颗粒首先出现于IF突起及分支处,与CK18阳性金颗粒可位于同一段IF,甚至同一突起上;至中毒第40和第50天(肝硬变期),某些肝细胞胞浆内遍布密集的IF,与胆管上皮相似,CK19阳性IF比例显著增加,而且CK19阳性金颗粒可见于许多IF主干上。这提示,CCl_4性肝炎及肝硬变中,某些肝细胞在IF结构及CK组型上都发生了向“胆管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肝细胞中间丝 抗原决定簇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型结核杆菌H_(37)Ra的抗原决定簇的筛选及其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海 梁平 +5 位作者 张晓平 张遵一 黄蓉蓉 庄玉辉 梁厚勤 吴雪琼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17-21,共5页
本文报道一种筛选人型结核杆菌H_(37)Ra的抗原决定簇的Western Blot分析技术。细菌培养于Sauton培养基,于低温超声波粉碎后以15%SDS-PAGE进行蛋白质电泳分离,然后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应用鼠抗人型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检... 本文报道一种筛选人型结核杆菌H_(37)Ra的抗原决定簇的Western Blot分析技术。细菌培养于Sauton培养基,于低温超声波粉碎后以15%SDS-PAGE进行蛋白质电泳分离,然后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应用鼠抗人型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检测。通过免疫印染,一条能与单克隆抗体起强阳性反应的蛋白带被识别。应用蛋白质洗脱技术,获得这个含有抗原决定簇的蛋白质片段。经过电泳分析,该蛋白质片段分子量为35,000道尔顿,斑点免疫试验证实该片段具有生物学活性,并对该片段进行了氨基酸组成的分析。本文提示,应用Western Blot分析技术是筛选抗原决定簇的有效方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型结核杆菌 抗原决定簇 H37RA 初步鉴定 筛选 Western 单克隆抗体 Blot 超声波粉碎 硝酸纤维素 生物学活性 氨基酸组成 蛋白质 细菌培养 电泳分离 PAGE 阳性反应 电泳分析 斑点免疫 有效方法 分析技术 片段 培养基 S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初乳中IgG抗原决定簇以及蛋白质G结合部位热变性的对比
17
作者 曹劲松 刘虹 +3 位作者 郑惠娜 陈中 程国霞 何春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共5页
对比研究热处理(69~81℃)过程中牛初乳IgG分子抗原决定簇部位及其蛋白质G结合部位的变性动力学。利用单向琼脂扩散法(RID)监测IgG分子的热变性状况,其抗原决定簇部位热变性可用反应级数为1.2的方程较好地描述。结果表明,在69,72,77,81... 对比研究热处理(69~81℃)过程中牛初乳IgG分子抗原决定簇部位及其蛋白质G结合部位的变性动力学。利用单向琼脂扩散法(RID)监测IgG分子的热变性状况,其抗原决定簇部位热变性可用反应级数为1.2的方程较好地描述。结果表明,在69,72,77,81℃条件下IgG变性的D值分别为5000,2000,500,270 s,Z值为9.43℃,变性活化能为270.55 kJ/mol;利用蛋白质G亲和色谱法监测IgG分子上蛋白质G结合部位的热变性状况,在反应级数n=1.2,温度在69,72,77,81℃条件下IgG变性的D值分别为14286,3333,625,313 s,Z值为7.25℃,变性活化能为316.42 kJ/mol。所以IgG分子中抗原决定簇部位较之其蛋白质G结合部位更易于受热变性,较之RID,采用蛋白质G亲合色谱法检测牛初乳制品IgG的结果将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免疫球蛋白G 抗原决定簇部位 蛋白质G结合部位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病病毒gB主要抗原决定簇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
18
作者 葛菲菲 刘佩红 +4 位作者 王建 周锦萍 沈莉萍 徐锋 孙泉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9期26-30,共5页
为了合成由HA表位和串联的马立克病病毒(MDV)gB主要抗原决定簇基因所构成的融合蛋白基因,并在真核中表达,选取了MDV GA株gB 250位~460位氨基酸为目的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一个由柔性氨基酸组成的linker,使该基因片段在体外串联... 为了合成由HA表位和串联的马立克病病毒(MDV)gB主要抗原决定簇基因所构成的融合蛋白基因,并在真核中表达,选取了MDV GA株gB 250位~460位氨基酸为目的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一个由柔性氨基酸组成的linker,使该基因片段在体外串联,并在串联片段的前端加上HA表位,末端加上终止密码子,以形成完整的阅读框;通过测序分析证明,引入的HA表位序列以及融合基因的阅读框完全正确.将融合基因克隆入真核载体pIRES中,从而获得真核表达质粒pCMV-HAgB(L),利用脂质体将该表达质粒转染CHO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和RT-PCR鉴定,发现该融合基因可以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为开发新型的马立克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表达 马立克病病毒 抗原决定簇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肺炎S蛋白抗原决定簇序列的串联合成和表达
19
作者 孙兆增 张玉静 孙博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2-484,共3页
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的S蛋白是病毒表面最主要的膜蛋白,它在病毒与受体结合和病毒的早期感染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S蛋白也是SARS病毒主要的免疫原,是用来研制保护性疫苗的理想部位。研究表明S蛋白的抗原表位比较多且分散,并且由于分子量比... 非典型性肺炎病毒的S蛋白是病毒表面最主要的膜蛋白,它在病毒与受体结合和病毒的早期感染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S蛋白也是SARS病毒主要的免疫原,是用来研制保护性疫苗的理想部位。研究表明S蛋白的抗原表位比较多且分散,并且由于分子量比较大,因此对其抗原表位的研究就有重要意义。根据已有的资料报道和软件分析,本实验将S蛋白的主要抗原表位及受体结合区串联在一起,利用基因合成的方法合成了这段串联基因。并通过基因操作构建了表达合成基因的原核重组质粒pET-28a-S合,转化大肠杆菌并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能够表达目的蛋白,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3.5%。Westernblot分析结果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肺炎 S蛋白 抗原决定簇 基因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s1)-酪蛋白的IgG抗原决定簇的识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丛艳君 任发政 云战友 《中国乳业》 2010年第8期64-67,共4页
以αs1-酪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αs1-酪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奶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αs1-酪蛋白IgG抗原决定簇,探讨牛奶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αs1-酪蛋白IgG抗原决定簇有3条,其氨基酸序列定位为aa36-50,aa71-85,aa176-190... 以αs1-酪蛋白氨基酸序列为模板,错位合成αs1-酪蛋白多肽,以收集到的牛奶过敏患者血清为抗体,鉴定αs1-酪蛋白IgG抗原决定簇,探讨牛奶过敏机理。结果表明,αs1-酪蛋白IgG抗原决定簇有3条,其氨基酸序列定位为aa36-50,aa71-85,aa176-190。本研究为特异性水解抗原决定簇实现牛奶脱敏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αs1-酪蛋白 IGG 抗原决定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