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医用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涂层应用进展
- 1
-
-
作者
蔡秀吟
李成才
朱海霖
郭玉海
刘炳荣
殷向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0,共9页
-
基金
南昌市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洪科字[2023]52号-4)。
-
文摘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时的相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因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防止血液黏附和凝固的抗凝血涂层。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涂层的研究进展,根据抗凝机制的不同重点讨论了几种常见的涂层策略——间接灭活凝血因子类涂层和物理排斥吸附与黏附类涂层。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旨在为未来医用材料表面抗凝血涂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文中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医用材料
表面
抗凝机制
抗凝血涂层
-
Keywords
medical materials
surfaces
anticoagulation mechanism
anticoagulant coating
-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
-
题名单环刺螠糖胺聚糖抗凝血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崔青曼
刘萍
王悦
袁春营
-
机构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7-340,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3JCZDJC29600)
-
文摘
采用人乏AT-Ⅲ血浆、乏HCII血浆及两种肝素辅因子均缺乏的血浆,探讨单环刺螠糖胺聚糖的抗凝血途径;通过纠正乏因子血浆所致的凝固时间延长的能力测定人血浆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的活性,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体外复钙凝血实验,研究糖胺聚糖对复钙凝血时间的影响;甲基百里酚蓝比色法测定大鼠和小鼠血清中钙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单环刺螠糖胺聚糖的抗凝血酶作用主要呈AT-Ⅲ依赖性,并能够钝化肝素辅因子Ⅱ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单环刺螠糖胺聚糖显著降低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Ⅹ、Ⅷ、Ⅸ、Ⅺ、Ⅻ的活性(p<0.05);糖胺聚糖可通过屏蔽血液中Ca2+,延长大鼠血复钙凝血时间,极显著降低大鼠和小鼠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p<0.01),且其降低血液钙离子浓度的作用极显著优于肝素钠(p<0.01)。
-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糖胺聚糖
抗凝血机制
-
Keywords
Urechis unicinctus
glycosaminoglycan
anticoagulation mechanism
-
分类号
TS254.9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赤芍总苷抗凝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伍章保
王汀
刘青云
陈礼明
-
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抗凝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凝固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Ⅻ活性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大鼠抗凝血酶Ⅲ、蛋白C活性。结果:TPG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P<0.01);能够显著降低大鼠外源性凝血因子Ⅱ、Ⅴ及内源性凝血因子Ⅸ的活性(P<0.05,P<0.01),能显著升高大鼠AT-Ⅲ活性(P<0.01)。结论:TPG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并揭示了其部分抗凝机制。
-
关键词
赤芍总苷
抗凝血机制
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凝血因子
蛋白C
抗凝血酶Ⅲ
纤维蛋白原
-
Keywords
Total paeoniflorin glycoside
Mechanism of anti-coagulation
Clotting time
Prothrombin time
Thrombin time
Coagulation factor
Protein C
Antithrombin- Ⅲ
Fibrinbgen.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小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3例报告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京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职工医院
-
出处
《安徽医学》
2005年第4期339-339,共1页
-
-
关键词
小蓟
中医药疗法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细胞
抗凝机制
-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