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冷冻蛋白Ⅲ减少家兔卵巢组织冷冻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曾琴 刘伟信 +2 位作者 罗孟军 王凯 徐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3-387,共5页
目的:评价抗冷冻蛋白Ⅲ(AFPⅢ)对玻璃化冷冻家兔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家兔卵巢30只,随机分为新鲜卵巢组、添加AFPⅢ玻璃化冷冻组(AFPⅢ终浓度为500 ng/ml)和常规玻璃化冷冻组,各组10只,解冻后分析各组卵巢的组织学结构、卵泡形态... 目的:评价抗冷冻蛋白Ⅲ(AFPⅢ)对玻璃化冷冻家兔卵巢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家兔卵巢30只,随机分为新鲜卵巢组、添加AFPⅢ玻璃化冷冻组(AFPⅢ终浓度为500 ng/ml)和常规玻璃化冷冻组,各组10只,解冻后分析各组卵巢的组织学结构、卵泡形态正常率、卵巢组织超微结构、卵母细胞凋亡率及卵泡存活率。结果:新鲜卵巢组的卵泡形态正常率(91.6%)、卵泡存活率(81.75%)显著高于两冷冻组(P<0.01),卵母细胞凋亡率(12.0%)显著低于两冷冻组(P<0.01);添加AFPⅢ玻璃化冷冻组卵泡形态正常率(77.5%)、卵泡存活率(45.31%)显著高于常规玻璃化冷冻组(分别为62.1%、37.25%)(P<0.01),卵母细胞凋亡率(25.8%)显著低于常规玻璃化冷冻组(41.2%)(P<0.01)。结论:家兔冷冻卵巢组织的卵泡形态正常率、卵泡存活率显著低于新鲜组织,冷冻保护剂中加入AFPⅢ可减少家兔卵巢组织冷冻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蛋白 卵巢组织 玻璃化冷冻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冷冻蛋白Ⅲ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2
作者 刘可可 薛梦琦 +4 位作者 唐非台 杜倩笙 王欣雨 董胤余 王晓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80-3188,共9页
【目的】探索抗冷冻蛋白Ⅲ(antifreeze proteinⅢ,AFPⅢ)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为试验材料,将收集的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冷冻对照组(经过玻璃化冷冻-解冻过程)和... 【目的】探索抗冷冻蛋白Ⅲ(antifreeze proteinⅢ,AFPⅢ)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为试验材料,将收集的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冷冻对照组(经过玻璃化冷冻-解冻过程)和AFPⅢ添加组(在冷冻平衡液及冷冻液中均添加500 ng/mL AFPⅢ),利用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MTG)检测线粒体分布及含量,JC-1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溶酶体红色荧光探针(Lyso-Tracker red,LTR)检测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活性氧(ROS)水平,ATP Assay Kit检测线粒体ATP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玻璃化冷冻后小鼠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含量显著降低,部分线粒体呈现异常的散点状分布,且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情况明显增多,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同冷冻对照组相比,AFPⅢ添加组的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含量显著升高,异常分布的线粒体和线粒体-溶酶体共定位情况减少,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相比,玻璃化冷冻后小鼠卵母细胞的ROS含量显著升高而AT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冷冻对照组相比,AFPⅢ添加组ROS含量显著下降而ATP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AFPⅢ有助于改善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冻融卵母细胞线粒体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蛋白(afp) 线粒体 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姚友杰 王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355-2357,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抗血小板作用更彻底。国外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余年的历史,也进行了多个大规模、随机、多中心、双盲、前瞻性临床研究(PRISM、PRISMPLUS、REST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a受体拮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GPⅡb/a受体拮 抑制血小板聚集 前瞻性临床研究 血小板作用 血小板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表达和纯化
4
作者 查艳萍 秦永文 +1 位作者 荆清 穆瑞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35-539,共5页
观察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重组GST KGDX(谷胱甘肽S 转移酶 赖 甘 天冬 X)融合蛋白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设计合成了两条编码KGDX(赖 甘 天冬 X)的寡核苷酸链 ,两端分别为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该基因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 观察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重组GST KGDX(谷胱甘肽S 转移酶 赖 甘 天冬 X)融合蛋白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设计合成了两条编码KGDX(赖 甘 天冬 X)的寡核苷酸链 ,两端分别为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将该基因插入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GEX 4T 1的tac启动子下游 ,获得重组质粒 pGEX 4T 1KGDX ,转化大肠杆菌DH5a,37℃诱导使重组子表达。GST KGDX融合蛋白具有可溶性 ,产量为 35mg/L培养基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48.0 2 %。破碎菌体上清经谷胱甘肽 琼脂糖悬珠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度为 95 %的重组蛋白。血小板凝聚仪检测活性表明 ,在体外GST KGDX融合蛋白抑制ADP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GST(P <0 .0 5或 <0 .0 1 )。全血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 ,GST KGDX能与GPⅡb/Ⅲa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 :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出较高产量的GST KGDX融合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糖蛋白Ⅱb/a 受体拮 表达 纯化 GST-KGDX融合蛋白 血小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露 张猛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97-703,共7页
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阿替普酶(alteplase,rt 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准治疗,但国内外一直在探索联合或单独使用各类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AIS中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 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阿替普酶(alteplase,rt PA)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准治疗,但国内外一直在探索联合或单独使用各类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AIS中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最后共同通路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等心血管疾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但在AIS中的作用尚存争议,本文拟就相关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糖蛋白Ⅱb/a受体拮 血小板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对皮肤功能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婷 赵健烽 +1 位作者 常烨珺 季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26-1332,共7页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RHCⅢ)由人胶原原始基因序列经过优化重组表达所得,与人体天然胶原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为探究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应用在化妆品中,对减缓皮肤皱纹的功效作用,通过测试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 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RHCⅢ)由人胶原原始基因序列经过优化重组表达所得,与人体天然胶原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为探究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应用在化妆品中,对减缓皮肤皱纹的功效作用,通过测试其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功能性基因层面验证其抗皱功效。结果表明,5 mg/mL RHCⅢ作用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可显著促进胶原合成相关基因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Smad3的表达;同时,在UVA刺激条件下可显著抑制胶原降解相关基因MMP-1,MMP-3,c-jun和c-fos的表达。作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可显著促进皮肤屏障修复和保湿相关基因LOR,TGM1,IVL,OCLN1,DSG1,FLG,Caspase14和K1的表达。综上所述,样品重组人源化Ⅲ型胶原蛋白在5 mg/mL的给药质量浓度下具有抗皱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化型胶原蛋白 胶原合成和降解 屏障修复和保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彩娥 孙黔云 +1 位作者 李敏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05-1209,共5页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方法采用眼镜蛇毒因子激活补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atrase B对补体活化引起人凝胶过滤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GPⅡb/Ⅲa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抑制补体活化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方法采用眼镜蛇毒因子激活补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观察atrase B对补体活化引起人凝胶过滤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和GPⅡb/Ⅲa表达情况。结果Atrase B能抑制补体激活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P-选择素、GPⅡb/Ⅲa在血小板膜上的表达。结论眼镜蛇毒抗补体蛋白atrase B能有效抑制补体激活引起的血小板活化、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蛋白 补体活化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眼镜蛇毒因子 蛇毒 P-选择素 蛋白GPⅡ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 Fab抗体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
8
作者 杨永昌 赖春宁 +2 位作者 王琰 沈倍奋 黎燕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 目的 :研制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Ib/IIIaFab抗体。方法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选取鼠源抗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单克隆抗体 (mAbP14 0 )。从分泌该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P14 0 )中 ,克隆到抗体轻链基因和重链Fd段基因 ,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3MH/P14 0к Fd ,并在XLI Blu菌株中进行表达。采用钴亲和层析法对P14 0Fab抗体进行纯化 ,用SDS PAGE、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 ,对P14 0Fab抗体进行检测 ,并通过血小板聚集抑制试验 ,观察P14 0Fab抗体的抗栓活性。结果 :SDS PAGE和Westernblot表明 ,纯化的P14 0Fab抗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4 70 0 0。ELISA的结果显示 ,P14 0Fab抗体可与人血小板特异性结合。在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中 ,P14 0Fab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成剂量依赖性 ,IC50 的平均值为 16 .85mg/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 血小板 Ⅱb/a 血小板聚集 膜糖蛋白 ELISA 抑制试验 SDS-PAGE 免疫荧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鸿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254-256,共3页
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统称为抗栓治疗,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常用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以及华法林。高血压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抗栓治疗是冠心病预... 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统称为抗栓治疗,常用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常用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肝素以及华法林。高血压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抗栓治疗是冠心病预防中的主要手段。多年来,对于哪些高血压患者应该应用抗栓药物一直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治疗 冠心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 凝治疗 a受体拮 血小板膜糖蛋白 低分子肝素 血小板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抗血栓的新靶点P2Y_(12)受体 被引量:2
10
作者 陆雷 吴建波 张怀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阿司匹林的应用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 但其有限的抗血小板效果及近来发现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驱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 通过其代谢产物作用于血小板ADP受体亚基, 目前称为P2Y12 (过去称P2T, ... 阿司匹林的应用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 但其有限的抗血小板效果及近来发现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驱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啶和氯吡格雷, 通过其代谢产物作用于血小板ADP受体亚基, 目前称为P2Y12 (过去称P2T, P2TAC, P2YADP, 或P2Ycyc) 受体拮抗剂, 显示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天然的P2Y12受体拮抗剂ATP有快速而直接的作用。AR-C69931MX, 就是类似ATP的一种拮抗剂, 对ADP诱导的血小板活化、聚集、分泌凝血活性物质有抑制作用。I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注射AR-C69931MX能获得快速稳定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半衰期仅几分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临床应用的局限性给这些抗血小板药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GPⅡb/a拮 新靶点 血栓 阿司匹林抵现象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受体拮 血小板药物 I期临床研究 血小板糖蛋白 抑制作用 血小板活化 ADP诱导 血小板聚集 氯吡格雷 噻氯匹啶 受体亚基 代谢产物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米毅 张建新 +1 位作者 李英 楼丽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筛选模型 蛋白酶体抑制剂 期临床试验 PS-341 特异性蛋白 小鼠肿瘤 靶点 肿瘤活性 生长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 被引量:6
12
作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6期1339-1341,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专家共识 临床应用 血小板药物 动脉粥样硬化性 蛋白Ⅱb/ 中国 随机临床试验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成全 李剑 +1 位作者 冯雪影 吴海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60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盐酸替罗非班 术前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小板糖蛋白Ⅱb/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治疗 GPⅡ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